国外知名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知名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节美国曼氏金融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
第二节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7)
第三节德国西门子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6)
第一节美国曼氏金融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因高风险债券投资遭受巨额亏损,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an Financial Global Holdings Ltd.,以下简称曼氏金融)在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曼氏金融成为首家因欧洲债务危机而破产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也是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倒闭以来美国申请破产的最大金融企业,标志着全球债务危机的深化。鉴于公司激进的风险策略以及巨大的欧债风险敞口,包括穆迪、惠誉在内的多家评级机构将曼氏金融的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截至9月30日,最新财季的亏损额高达1.91亿美元,每股亏损1.16美元,创出历史纪录;而在过去12个季度里,更是只有三个季度盈利。令人唏嘘的是,曼氏金融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十分显赫,作为历史渊源长达220年的最大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经纪商,在全球超过70家期货及商品交易所拥有会员资格,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悉尼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在第一名,同时也是美国政府指定的22家美国国债“一级承销商”之一。曼氏金融的陨落在内控方面有何关联,对我国企业有何启示,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控制环境分析
曼氏金融的破产困境,首先应归咎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恩·科尔津(Jon Corzine,以下简称科尔津)激进的操作策略和经营风格。科尔津曾在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债券交易部门工作,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负责人并荣升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还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两任美国联邦参议员和两任新泽西州州长,被广泛认为具有“银行家的野心,政客的夸夸其谈”。科尔津认为曼氏金融过去的气质循规蹈矩、呆板有余,着手将其
改造成“迷你版高盛”。公司也迅速从中型衍生品经纪公司,向用自有资金进行冒险的综合性投资银行转型。为了增加公司的风险投资规模,科尔津在亚洲和欧洲集中招聘了大量信用和股票市场人才。在破产前三周,科尔津还在侃侃而谈:“我要将那些因为次贷危机而失业的华尔街精英招到麾下,打造一个全新的曼氏金融。”曼氏金融之所以落得邯郸学步的悲戚下场,关键在于管理层的风险控制意识淡薄,没能形成基础扎实的控制环境。
二、风险评估分析
我们注意到,曼氏金融将亏损归咎于交易收入的下滑和支出费用的增加,而非对欧洲主权债务押下的赌注。诚然,公司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将客户账户里的现金投资于高收益资产所获得的利息收入,赚取的是投资收益减掉客户报酬收益后的息差。随着近几年欧美各国竞相减息,曼氏金融的净利息收益从2007年第二财季拆分上市时的18亿美元,急减至破产时的1.13亿美元。但净利息收益的减少只是公司盈利状况恶化的原因之一,还不至于造成持续亏损的局面,高风险的欧债投资才是公司亏损的罪魁祸首。2010年底,科尔津开始对欧洲国家发行的债券押下重注。破产时曼氏金融投资欧洲国家主权债券的风险敞口高达62.92亿美元,按国别包括意大利的32.13亿美元、西班牙的11.11亿美元、比利时的6.03亿美元、葡萄牙的9.97亿美元和爱尔兰的3.68亿美元,无一例外地为危机重灾区国家债券,占总资产410.46亿美元的比例逾15%。相反,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尽力降低他们对欧债的风险敞口。例如,规模是曼氏金融近三倍的摩根士丹利截至2011年9月底持有的欧债总额为21亿美元,仅为曼氏金融的三分之一。曼氏金融对欧盟解决危机的能力过于乐观,无法掌控的政治因素成为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就在公司申请破产保
护的前几天,科尔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公司将“成功管理这些风险敞口”。可见,风险评估的严重不足是曼氏金融破产的重要原因。
三、控制活动分析
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因迷恋“有毒”的次贷金融产品,杠杆率(资产/资本比率)达到30倍,雷曼倒在次贷危机中。随后,以高盛为代表的华尔街巨头纷纷开始剥离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自营交易,美国银行业的平均杠杆率降至10倍左右。遗憾的是,曼氏金融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2008年2月,曼氏金融的一名交易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规投资小麦期货造成公司1.415亿美元的损失。当时曼氏金融拥有670亿美元的资产,却仅有12亿美元的净资本,杠杆率高达56倍,因此成为市场“寻找下一个贝尔斯登”的狙击目标。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的资料,曼氏金融2011年10月申请破产前的资产为410.5亿美元,股权资本为5亿美元,杠杆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82倍。此外,美国证交会等联邦监管机构对曼氏金融的资本状况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以储蓄形式存在的客户账户上有7亿多美元“失踪”。负责清算曼氏金融经纪业务子公司的破产清算托管人詹姆斯-吉登斯(James Giddens)发现,曼氏金融管理层本应隔离的客户资金的差额可能高达12亿美元。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部分资金应由公司另设账户单独保管。挪用客户资金进行自营交易,是违反华尔街监管规则的非法行为,其内控管理的松散程度堪忧。因此,曼氏金融不仅没能成就“迷你版高盛”,反而沦落为“迷你版雷曼”,纯属咎由自取。
四、信息与沟通分析
曼氏金融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相关披露原则,也是其走向破产倒闭的原因之一。2010年8月初,曼氏金融为一项债券交易发起了初步募股书(preliminary
prospectus),并向投资者许诺,如果科尔津能被美国总统任命到某个联邦职位,将额外支付1%的收益。曼氏金融的申请资料显示,其对交易的融资是通过所谓的到期回购方式,债券本身被用作为贷款的担保。这些交易都被视为出售处理,相关资产和负债都从资产负债表上移除,从而主权债务的风险敞口并不会包含在其对风险值(value-at-risk)的计算当中,很好地掩盖了公司核心业务疲软的真实情况。如果曼氏金融能及早报告和反映问题,而不是一味用会计手段遮掩,将有机会正确揭示和管理风险。
五、内部监控分析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曼氏金融身陷困境,华尔街五大国际投行更是倒塌三家,高盛却是岿然不为所动,其经营风格吸引了曼氏金融的注意。但高盛与曼氏金融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内部审计严密,风险经理有权质疑高层的投资决定。科尔津宣称在高盛的债券交易中从未亏损过,而在曼氏金融的债券交易中却一败涂地,原因恰恰在于高盛拥有曼氏金融所不具备的雄厚的资金实力、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多样化的投资策略。科尔津在曼氏金融的一言堂和难以监管,造成内部监控的形同虚设和功能失灵,这也使得曼氏金融离成为“迷你版高盛”的初衷相去甚远。
六、内部控制启示
全球最大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经纪商曼氏金融的破产表明,公司规模并不能简单地与效益、抗风险能力乃至优质服务划等号。曼氏金融破产的罪魁祸首,是其持有的巨额高风险欧洲债券资产,而非传统的主营业务,在盲目做大的过程中并没能做强。需要警惕的是,2005年10月宣告破产的瑞富期货,当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期货经纪商,也是由专业型期货公司发展成综合型公司之后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