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在人民中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言艺术。

2.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a.民间文学是一宗重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它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间文学的蕴藏量十分丰富,质量也很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b.民间文学有极其珍贵的价值。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创作,是人民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世界观、文艺观、审美观的直接表现。它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总是从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营养。民间文学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它综合地反映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生活、历史、思想观点、宗教信仰等等,它是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宗教、方言,甚至某些自然科学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c.民间文学总是独特地伴随着历史,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民间文学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不畏强暴、舍已为人、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学习民间文学,就可以使我们更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心理、气质等,从而向他们学习,受到思想教育。d.在普及民间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专门研究人才。普及民间文学知识,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民间文学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抢救、搜集和整理工作,使祖国各民族丰富而珍贵的文学遗产不至散失,且发扬光大。

3.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的观点及知识准备:a.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点为指导,从民间文学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对待。对民间文学的研究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既要看到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优点,又要看到民间文学的不足和复杂因素;既要看到民间文学的过去又要看到民间文学的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既要把民间文学看成是文学的组成部分,又要看到它不是纯粹的文学,具有多功能性,应当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研究它,单用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b.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民间文学作品,有的虽然粗糙一些,但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真情实感、朴素天然等艺术特点,是为一般作家文学所不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我们应当尊重人民的知识和智慧,尊重他们丰富的精神产品,并深入认识它的价值和作用,学习和进行搜集整理。c.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民间文学的专业知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外民间文学作品的知识。比如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史诗,叙事诗、小戏、谜语、谚语等作品;二、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民间文学的定义、性质、特点、范围、界限、分类、各类作品的特征和发生发展的规律等等;三是实用理论知识。主要是掌握田野作业知识。比如如何搜集,如何整理,如何应用、推广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4.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的方法:民间文学不是纯文学性质的东西,它具有“百科全书”性质。这一特征,决定了民间文学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历史、伦理学以及有的自然科学等非常接近,具有边缘性,甚至有交叉性。从文学、美学的角度研究是其主要的.a.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法。多角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民间文学,就能扩大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多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有时独创性常常在两种学科的交叉地带或“模糊带”找到,因为对看得不分明、范围不清的问题,通过多角度的联想、比较研究,找出其中固有的规律,这也是一种创造。多层次研究:所谓多层次,有的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又称为系统论研究法。不管是层次或系统都是相对而言的,角度不同,层次、系统也有所不同。b.比较研究法:民间文学是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因此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在外国是有传统的,尤其是对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十九世纪末,芬兰学派就采用了这一方法。1类同研究。世界各地的民间文学都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对相同或相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主要是对同一题材或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其共同特点和不同点,寻找产生其相同、相异的原因。2影响研究。着重研究全世界各民族文学的联系及影响(包括输入或输出),研究其影响的渠道、条件、种类、形式、异同等等。印度佛教文学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如印度的《五卷书》中有木匠与公主的恋爱故事,我国藏族也有同类的故事,这主要是受佛经故事的影响。3平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它可以就一国或数国相同题材或相同的体裁或相同的技巧进行比较研究。比如对各国的英雄史诗,就其产生的时代、主题、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殊规律。3历史研究法。主要是从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纵向研究。其中,可以从古代到现在研究整个民间文学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也可以断代进行研究,如“先秦民间文学史”。也可以研究某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发展的历史。如钱南扬的《谜史》。也可以写“歌谣发展史”、“故事发展史”等等。也可以专门研究某一个传说故事发展演变的历史。4实践研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注重实际的调查和搜集整理工作,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搜集中不管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落后的、迷信的乃至反动的,都要搜集,这便于研究其演变发展;同时与该民族、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民俗、宗教信仰等结合起来考察,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就能更具体、更深入。

5.民间文学的范围:所谓民间文学主要是由人民大众(其主体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有时也靠书面传承的语言艺术。它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及愿望、要求,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并广泛流传的作品。这里,对民间文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条件:1作者范围: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创作,它的主体是劳动人民,但比劳动人民的范围要宽。因为传统的民间文学既然主要是口头集体创作的。它就具有匿名性,很难确定某一作品最初就是劳动人民创作的。2是否流传得开:这是衡量其是否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少作品在人民大众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承,不胫而走,说明它为人民大众所需要和喜闻乐见;同时有一些作家的作品,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人民又添枝加叶,进行“再创作”或“改造”,久而久之,也成了民间文学。3作品的内容:在民间文学中有的是劳动群众“我口表我心”的作品,它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愿望要求。但有些不一定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却是站在人民或劳动人民一边来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及愿望要求,其中主流是健康的,仍具有人民性。有些民间文学虽有封建糟粕或低级庸俗的东西,也应承认它是民间文学。因为民间文学的内容也是复杂的,决不是纯而又纯的。4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民间文学由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式、套语、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而人民大众世世代代受民间文学的熏陶,也就形成了—种传统的审美情趣,它具有一种稳定性、保守性,一时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群众文艺和通俗文艺不能取代民间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6.民间文学的价值:1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民间文学在世界文艺史上创造了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典型。不仅如此,民间文学还给作家文学以丰富的乳汁和营养,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都受到民间文学直接、间接的影响,甚至有的作品就是民间文学加工创作的。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朴素的美,它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或是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值得作家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欣赏的对象。民间文学有的壮美,有的优美,有的滑稽,有的崇高,给人以巨大的审美享受。2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的是,它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它也居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它除了具有文学价值外,还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百科全书”,它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它不仅是研究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社会科学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某些自然科学如农业科学、医学、矿业学、气象学、地理学方面的资料。a.自然科学方面。农谚是农民的普及技术课本,是世世代代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晶。b社会科学方面。在历史学的研究中,特别是上古史、史前社会历史的研究中,除了出土文物外,民间口头文学是极重要的资料。民间文学为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c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劳动歌,发挥着协调动作,统一步调,鼓舞信心,表达愿望要求的作用。#民歌民谣是人民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民间文学表现了人民的愤怒、要求,在进行合法斗争和农民起义中制造舆论、宣传政策、指挥作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多种多样的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是婚姻恋爱的媒介,我国汉族在婚姻恋爱中就有唱民歌的习惯,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尤其如此。*民间文学是传授知识、经验的形象化工具。人们往往从儿童少年时代起,就在听老一辈人教儿歌、讲民间故事和说谚语,尤其是少数民族,他们有的没有文字,多是通过唱史诗、民间叙事诗或讲传说故事来传授知识经验,使之代代相传。*民间文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手段。解放前,我国有不少民族,保存了古代的道德风范,有的在发布公约、条例时要运用民间歌谣。有的在发生民事纠纷时,也用民间歌谣来排难解纷。*民间文学是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中许多习俗都与民间文学有关,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等,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专门的歌节。

7.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是民间文学作品在创作上的基本特征,也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文艺的起源和发展来看,人类四肢从劳动中得到发展,人的直立和手的解放以及五官的运用,为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语言、意识、思维的发达,又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理的和精神的条件,所以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的自身,创造了人类世界的一切。(1)文学是人类的集体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它是为协调动作,指挥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2)文学的产生与人类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因素密不可分;(3)艺术创造总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而原始人美感的产生,又往往与功利的目的相联系,与集体的原始思维、原始宗教相联系。这些都说明最初的文艺是集体的劳动中产生的,是具有集体性的。除诗歌外,舞蹈的集体性更强。其次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来看,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民群众进行生产劳动时,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往往即兴创作,你一句我一句凑成一首歌,如盘歌、对歌、山歌联唱等。第二种情况是,开始有一个人编出一个故事的梗概或一首歌的雏形,在流传中,经大家添枝加叶,逐步完成。我们从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传说中,就可以看出这种集体性。在周代《诗经-小雅-大东》中提到的织女与牛郎,仅是两个星座的名称,但是汉代的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出步形成了牛郎织女故事梗概。2口头性: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比较起来,口头传承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作家文学主要是用书面语言创造的,而传统民间文学主要用口头语言创作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过去也有一些文人用书面语记录民间文学,然后在群众中传播,是辅助性的,从总体看有时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由于民间文学主要是用口头语言创作和流传的,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它不是像作家书面文学那样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触语言,诉诸想象,然后感受形象性;它是诉诸听觉,然后听者的想象,把听觉转换为意象,来展示形象,使之具有可感性、可视性。这又带来了民间文学在艺术表现上、塑造形象上的一系列特征。如民间文学的结构单纯,人物的主导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的复沓,一贯到底、少枝蔓等。3流传变异性: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比,其不同点之一在于民间文学是活的文学,它在未被记录下来以前始终处于变动状态中,具有变异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系指集体性、口头性派生出来的流动性、丰富性,它与作家个人创作,书面流传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同,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这就形成了它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某些作品的国际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如年代不易断定等)。流传性也是民间文学的外部标记,因为口耳相传,作者不可能署名,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无姓名”(又称“匿名性”)。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都可以改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