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诊疗

合集下载

2024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基因突变检测与预后评估
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 精确诊断淋巴瘤亚型 ,指导个体化治疗。
基因突变检测可预测 患者对特定治疗方案 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某些基因突变与淋巴 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如TP53、MYC等基 因的突变。
新型标志物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新型标志物的发现为淋巴瘤的 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 疗提供了新思路。
疼痛管理
对于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进行 有效的疼痛管理。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 持方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并处理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05
药物治疗进展及耐药问题解决 方案
化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的分类与选择
根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 物。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淋巴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 、盗汗、消瘦和瘙痒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 检查等。其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包括淋巴结活检、 穿刺活检和骨髓活检等。
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02
探讨靶向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
展方向和前景。
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及解决方案
03
分析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的原理与种类
介绍免疫治疗的原理,以及针对淋巴瘤的免 疫治疗种类,如CAR-T细胞疗法、PD-1抑 制剂等。

《2023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识别神经系统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 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 系统症状,及时记录并处理。
03
使用神经保护剂等药物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 可给予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以
促进康复。
02
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定期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了 解其康复情况。
04
康复训练与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 计划,并给予相应指导,如肢体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等 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避免使用心脏毒性药物
在淋巴瘤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 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
及时处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一旦发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应立即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调整治疗 方案、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监测与干预
监测消化系统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及时记录并处理
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分子生物学检测
03
如基因检测、染色体分析等,有助于淋巴瘤的分型、预后判断
和个体化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应用
基因表达谱分析
通过检测淋巴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淋巴瘤的分 型和预后判断。
基因突变检测
针对淋巴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可辅前景
免疫治疗机制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药物研发进展
多种免疫治疗药物如PD-1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正在研发或 已上市。
应用前景展望
免疫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提高患者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靶向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进展
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推荐建立淋巴瘤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各学 科资源和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 体化的诊疗服务。

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

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

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淋巴瘤概述
2.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意义和优势
3.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的主要内容
4.实施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正文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针对淋巴瘤的诊疗,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odel,MDT)得到了广泛
应用,该模式通过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协作,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意义和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各个专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诊疗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旨在规
范和推广淋巴瘤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多学科诊疗团队的组建和运作、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随访等。

《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的制定,对于提高我国淋巴瘤的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指南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淋巴瘤的诊疗过程和方法,积极参与诊疗决策;最
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研究和评价,不断优化和完善该模式,以提高其效果和效率。

淋巴瘤诊疗规范

淋巴瘤诊疗规范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何时发现淋巴结肿大,有无红肿热痛,生长速度如何,抗炎或抗痨治疗效果如何。

2.有无发热、皮痒、盗汗、消瘦、乏力及有无消化道症状等。

【物理检查】1.全身系统检查;2.专科检查:(1)浅表淋巴结:注意部位、大小、质地、与皮肤有无粘连,有无融合或破溃。

(2)有无咽淋巴环受侵、肝脾肿大、皮肤损害、骨骼压痛及叩击痛;有无上腔静脉受压体征及腹部包块等。

【诊断】1.病理学检查:淋巴结、皮肤、肝脾活检。

并通过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法区别肿瘤来源于T细胞或B细胞2.骨髓穿刺及活检(最好取双髂嵴)。

3.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注意有无恶性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沉等。

4.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清蛋白电泳等。

5.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

6.放射学检查:胸部正侧位X线片等。

7.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

8.细胞免疫功能检查: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亚型、NK细胞和OT试验等。

9.超声检查:腹部、盆腔、淋巴结等。

以下检查必要时进行:10.腹部体层摄影、消化道造影、胸部CT(增强)、腹部CT、MRI检查等。

11.核医学检查如骨ECT等。

12.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

13.双下肢淋巴管造影。

14.部腹探查:只在有选择性病例中进行,尤其对NHL更应慎重。

【分类、分型与分期】1.分类:分为何杰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2.分型:(1)HD病理组织分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

(2)NHL病理组织分型:B细胞淋巴瘤:1)低度恶性(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滤泡中心淋巴瘤、临界区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2)进展性(弥漫大细胞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纵隔大细胞B细胞淋巴瘤、Burkit 淋巴瘤、前B细胞淋巴瘤样淋巴瘤/白血病。

)T细胞淋巴瘤:1)低度恶性(T - Cll、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通过对我院半年多来收治的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体会。

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术后石蜡及免疫组化结果为b细胞性淋巴瘤。

5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术后未行放、化疗,2月后复发。

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多种手段综合诊断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可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07-01现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6例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7~81岁,中位年龄55岁。

1.2临床主要特点所有病例均为进行性增大颈前区无痛性包块,均未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

1例因患者不愿手术,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肿块进行性增大,再次入院后行手术治疗,3例临床描述为肿块质偏硬。

3例肿块与相邻的非甲状腺组织固定粘连。

病变局限于单侧者4例,双侧者2例,伴有淋巴结肿大者1例,病灶大小3.5cm×2.5cm~8.0cm×7.0cm平均5.5cm×4.5cm。

1.3辅助检查。

6例术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测定,t3、t4均在正常范围内,6例tsh不同程度升高,且ata与atg呈高表达。

颈部彩超检查显示:发现甲状腺内实质或囊实混合性占位。

1例双侧颈部探及淋巴结[1]。

1.4病理类型。

6例临床诊断为桥本氏病或甲状腺恶性肿瘤,均常规行冰冻及石蜡切片检查。

冰冻病理特征为正常甲状腺结构破坏,被大量增生样的淋巴样细胞取代,不能除外恶性淋巴瘤,石蜡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

在6例淋巴瘤的标本中均合并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2023CSCO 淋巴瘤指南

2023CSCO 淋巴瘤指南

2023CSCO 淋巴瘤指南淋巴瘤指南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为医生、患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了关于淋巴瘤治疗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指南的重要性,并讨论一些与淋巴瘤指南相关的主题。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细胞。

它可以影响淋巴结、脾脏、骨髓、淋巴管和其他淋巴组织。

淋巴瘤通常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一组疾病,其特征是肿块的形成和淋巴系统功能紊乱。

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了解,但多数情况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相关。

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它们在病理学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

关于淋巴瘤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它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一种恶性肿瘤。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大部分。

淋巴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中存在差异,同时也受到地理区域和种族的影响。

注意:以上内容为概述,详细的淋巴瘤指南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提供。

】流行病学数据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以下是对淋巴瘤的流行病学数据的详细介绍:发病率:淋巴瘤的发病率因类型而异。

例如,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2-3人,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稍高,约为每10万人中3-4人。

死亡率:淋巴瘤的死亡率也因类型而有所不同。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淋巴瘤的整体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约有2-3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组和地区的死亡率可能有所不同。

相关风险因素:淋巴瘤的发病和死亡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缺陷以及某些感染(如EB病毒)等。

然而,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这些风险因素的确切影响。

以上是2023CSCO 淋巴瘤指南中关于淋巴瘤流行病学数据的详细介绍。

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真实性的内容。

本节将描述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常见症状。

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化疗(___):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和分裂。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淋巴瘤中医诊疗指南

淋巴瘤中医诊疗指南

淋巴瘤中医诊疗指南1.有哪些好的中医治疗淋巴癌的民间秘方2.淋巴结肿大中医怎么治3.淋巴瘤是怎么引起的?4.淋巴结的中医治疗5.吃什么中药能医治恶性淋巴瘤6.良性淋巴瘤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好的中医治疗淋巴癌的民间秘方你好,中医理论指导癌症治疗,不只是着眼于癌症病灶本身,而是从患者全身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

中药治疗与摄生调护,可减少患者痛苦或西医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如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既可调节整体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又有抗癌功效,服用比较方便。

如果是其他中药则一定要有医生的配伍,需要着眼于以下三方面:(1)益气健脾(黄精、黄茋、人参、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

但是民间秘方还是不要相信更为妥当,想要看中医,去正规的中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淋巴结肿大中医怎么治越来越多的医师关注癌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存活期及存活质量,带瘤存活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如此,便凸显出中医药在癌症辅助治疗中的特殊作用,淋巴癌亦是如此。

淋巴癌的中医治疗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

中医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

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二、中药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

放疗、化疗是目前淋巴癌常规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些方法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

淋巴癌患者在放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淋巴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

倘若在淋巴癌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

(医学课件)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进展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进展ppt演示课件


国外 HL 25%40%/NHL 60%-75%
HD
HD NHL
NH
.
4
HL的病理分类

1965年Rye分类

2008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5%):L&H型
R-S细胞,爆米花样肿瘤细胞,LCA+,CD20+, EMA+.不表达CD15-,CD30-。年轻男性,10年生存 期>80%
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皮疹、瘙 痒、贫血等全身症状。 出血、贫血、感染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
17
诊断
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形态学+免疫组化# 初诊不行穿刺! 以下情况下应高度重视恶性淋巴瘤的可能,及早淋 巴结活检 (1)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部位、 硬度、活动度方面符合淋巴瘤特点; (2)“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经正规疗 程的抗结核或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时; (3)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 有皮痒、多汗、消瘦、及淋巴结肿大。
. 5
图1 Reed-Sternberg细胞
.
6
NHL的分类
NHL工作分类方案(NCI,1982) 低度恶性 1 小淋巴细胞性 2 滤泡型小裂细胞为主性 3 滤泡型小裂细胞和大细胞混合性 中度恶性 4 滤泡型大细胞为主性 5 弥漫型小裂细胞性 6 弥漫型小和大细胞混合性 7 弥漫型大细胞性 高度恶性 8 免疫母细胞性 9 淋巴母细胞性 10 小无裂细胞性 杂类 蕈样肉芽肿,组织细胞性,髓外浆细胞瘤,其他


1 结节硬化型 2 混合细胞型 3 淋巴细胞为主型 4 淋巴细胞减少型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
CD20+(40%),EMA-, CD15+/-, CD30+)

淋巴瘤最佳治疗方案

淋巴瘤最佳治疗方案

淋巴瘤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淋巴瘤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规范治疗:遵循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确保治疗方案的合法性、合规性。

4. 全程管理: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三、治疗方案1. 诊断与分期(1)病理诊断:明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2)分期:根据淋巴瘤的扩散范围,分为Ⅰ-Ⅳ期。

2. 初期治疗(1)Ⅰ期:局部病变,可采取局部放疗或局部手术切除。

(2)Ⅱ期:病变局限于横膈同侧,可采用局部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

(3)Ⅲ期:病变扩散至横膈两侧,采用全身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

(4)Ⅳ期:病变侵犯远处器官,以全身化疗为主。

3. 巩固与维持治疗(1)巩固治疗:在病情缓解后,继续采用原治疗方案进行巩固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维持治疗:在巩固治疗后,采用低剂量化疗或免疫治疗,延长生存期。

4. 随访与评估(1)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2)疗效评估:根据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人性化关怀1.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辅导,增强患者信心。

2.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改善生活质量。

3.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病友会、社会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总结本方案根据淋巴瘤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原则,制定了一套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全程管理,关注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摸患者身体部位,检查淋巴结大小、质地等,以评估病 情。
心理康复辅导重要性
1 2
缓解焦虑和压力
淋巴瘤患者常常面临焦虑和压力,心理康复辅导 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信心和勇气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 气,更好地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3
促进身心健康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录
• 淋巴瘤概述 • 淋巴瘤临床表现 • 淋巴瘤诊断方法 • 淋巴瘤治疗方案制定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
01
淋巴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 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根据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淋巴瘤可分为多种亚型,如弥漫性大B细 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率随年 龄增长而升高,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淋巴瘤的预后因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方 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近年来,随着诊疗 技术的不断进步,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有 所提高。
02
淋巴瘤临床表现
局部现
01
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最典型的症状是无痛性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
窝和腹股沟等部位。
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化疗药物
根据淋巴瘤类型和分期,选择 合适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
、阿霉素、长春新碱等。
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 的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
伊布替尼等。
免疫治疗

淋巴瘤诊疗的几点建议

淋巴瘤诊疗的几点建议

淋巴瘤诊疗的几点建议郝洪岭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恶性淋巴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近年在诊疗方面有不少新进展,但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

根据美国NCCN2008年版淋巴瘤治疗指南,结合我科临床体会,重点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尤其对基层医院及非肿瘤专业医师可能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批评指正。

1. 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除非压迫周围器官产生疼痛。

对于长期伴有发热、消瘦、盗汗者更应警惕淋巴瘤的可能。

2. 很多结外淋巴瘤并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是结外器官侵犯的相应表现(如皮肤、鼻腔、骨骼、胃肠道、睾丸、乳腺等),应注重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

3. NCCN指南仍强调要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完整淋巴结),确切的病理诊断和分型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 n)不能用于淋巴瘤的初次诊断;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也不被推荐。

4. 所有NHL病人治疗前都应做骨髓活检或穿刺,以明确是否有骨髓受侵。

5. NCCN2008指南增加了化疗前常规检测乙肝病毒的要求(丙肝指标检测只要求在高危个体进行)。

特殊病例应在化疗或免疫化疗前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拷贝数量到安全范围内,减少病毒被激活的风险。

6. 对PET或PET/CT检查的共识:治疗结束至少应休息3周以上再进行。

化疗后休息6~8周、放疗后休息8~12周。

对于残存病变呈阳性者,应再取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

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CCN2008指南推荐一线治疗方案有R-CHOP21、R-CHOP14、R-EPOCH。

明确了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解救(high dose 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rescue,HDT/ASCR)在一线治疗达缓解后的强化地位。

8. 胃MALT淋巴瘤IE期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仅给以公认的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3个月时再分期和内镜随访。

09.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09.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惰性淋巴瘤(如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

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ICD-10编码:C82)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ICD-10编码:C8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四版)、《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1-2]。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恶性淋巴瘤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恶性淋巴瘤临床常见证候:寒痰凝滞证热毒痰结证痰瘀互结证正虚痰凝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恶性淋巴瘤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性淋巴瘤诊断。

2.惰性淋巴瘤(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

3.患者如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特别注意瘰疬、发热、汗出、乏力等症状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检查项目组织病理学检查、血常规、生化、肝炎分型、病原学检查、自身抗体、HIV+RPR、凝血功能、浅表淋巴结B超、腹部B超、心电图、胸腹部CT、骨髓细胞形态学+活检。

2.选择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心脏B超、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PET-CT。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1)寒痰凝滞证:散寒解毒,化痰散结。

(2热毒痰结证: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3痰瘀互结证:逐瘀化痰散结。

(4正虚痰凝证:扶正托毒,软坚散结。

对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疗体会

对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疗体会
在 肿块 的患 者4 , 例 占患者 总数的2 .3 其 中有2 35 %, 例患者 其肺 内 肿块 的 周 围可见 毛刺 和卫 星灶 - 肺部 出现 炎性 改变 、 发现 边缘模 糊 , 实变 影或斑 片 有 影的患 者8 , 例 占患 者总数 的4 .6 发现肺 部纹理 增多 、 7 0%; 透光度 降低 的间 质型肺 部改变 患者 l , 例 占患者总数 的5 8%。 肺部分布着 多发4e - .8 发现 ,  ̄、  ̄ 无 支气管 充气现 象 、 界粗糙 的粟 粒型肺部 改变患者4 , 边 例 占患者总 数的2 . 3
治疗 方 案正 在接 受 挑 战 。 胫腓 双 骨 折的 术后 并 发症 如水 肿 、 端 缺血 下 远
涉及踝关节的粉碎性骨折, 我们选择Mau 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 z啸9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dA k h Me i n 2 1 年第 1 卷 第 8 d a An s T e dc e 0 2 c i 0 期
5 3 6
对肺原 发性恶性 淋 巴瘤 的诊疗体会
马 鸣 胡 志 亮 艾仕 文 张子腾
山东
徐 保 彬 胡 荣杭
济宁 222 ) 7 0 9
有肺原发性恶性淋 明 ( 是经支气管铙检查确诊的) , 其余1例患者全部被 5 误诊 , 误诊率高达8 .4 在这l 8 2 %。 5例被误诊的患者中, 例患者被误诊 有5 为患有周围型肺癌 , 例患者被误诊为患有淋巴组织增生 , 例患者被 有4 有4
误诊为患有低分化癌, 例患者被误诊为患有肺结核。 5例被误诊的 有2 这l 患者后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 由此可见, 进行病理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肺原 发性恶 性 淋 巴瘤 最可靠 的方 法 。 23 这1例肺 原炭 『恶性淋 巴瘤患者 治疗和预后的情况 我们根据这 1 . 7 生 7例 患者的意愿及其疖 隋特点。 将他们分为手术组和t疗组。 { 二 其中, 手术组有l例 1 患者( 包括在手术后进行化疗的7 例患者 ) , 化疗组有6 例患者。 我们对手术组 的u例患者进 行了开胸手 术 , 并对其 实施 了根治性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 巴结 清扫术, 对化疗组的6 例患者进行了C P HO 化疗。 治疗结束后, 我们对这l例 7 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 结果发现, 手术组患者和化疗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分 别为9 .1 lO 二者相 比无显著 性差异 (2 .76P .5 。 患 0 9%和 0 %, X=059 ,>0 0 )两组 者—年的生孳摹分别为B.3  ̄ 18 ̄, 33% .2, /二者相比无 生 差异( O 06 , x= .0 1 P .5 。 >00 )两组患者五年 的生存率分别 为8 .2 1 .3 二者相 比差异 具 18% ̄3 3%,= 3 有显著性( .93P .5 。 X =396 ,<O0 )详情见表2 。 表2 这 1 例肺原 发性 恶性 淋 巴瘤患者 的预后情 况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初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年和8年的复发率是50%和 80%,不能治愈
• 复发难治:大剂量化疗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通 过移植物抗病的作用,控制病情并达到痊愈
• 移植后4~5年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40%~60%。
滤泡性淋巴瘤
• 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欧美国家占22~35%,亚洲国家低
• 复发难治:有效率25%~50%。
• 对外周血和骨髓中的瘤细胞抑制强,对巨块疗效差。 • 有免疫抑制作用,使肺部真菌病、巨细胞病毒激活发生率
增加。
•ir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激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FL预后因子
• 前瞻性试验
• 单药氟达拉滨 CR 7%,RR 83%,MPFS 20M
• 氟达拉滨加CTX 24% 94%
48M,Ⅲ/Ⅳ骨髓抑制多
• 氟达拉滨不良反应:骨髓毒性和免疫抑制,增加感染的发 生率,特别是肺部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此外增加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生和神经毒性也有报道。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颈部 • 耳前淋巴结 • 上颈部淋巴结 • 中颈部淋巴结 • 下颈部淋巴结 腋窝 • 腋窝淋巴结 肠系膜 • 腹腔淋巴结 • 脾(肝)门淋巴结 • 肝门淋巴结 • 肠系膜淋巴结
纵隔 • 气管旁淋巴结 • 纵隔淋巴结 • 肺门淋巴结 • 隔脚后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周围 • 主动脉旁淋巴结 • 髂总淋巴结 •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 • 腹股沟淋巴结 • 髂淋巴结肱骨 内上髁淋巴结 腘窝淋巴结
• 克拉屈宾治疗慢淋有效率: • 初治:总RR>90%,其中CR10%~47% • 复治:总RR 31%~89%,其中CR 4%~51% • 克拉屈宾加CTX疗效与氟达拉滨加CTX相仿
• 喷妥司汀治疗慢淋有效率: • 初治:RR15%~35%。 • 复发耐药:加CTX,RR 74%,其中CR17%。 • 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单药氟达拉滨治疗复发或烷化剂耐药的慢淋 有效率32%,中位生存期12.6月
• CALGB 9011试验: 509例 随机分为3组 • 单药氟达拉滨 CR20%,PR 43%,PFS 优,OS 相同 • 单药CB1348 4%, 33%, • 氟达拉滨加CB1348(因不良反应大,中途停止)
• Binet分期 A B C期 中位生存: 15年 5年 3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治疗取决于临床分期、预后因素、症状、疾病状况。
• 肿瘤完全切除后Ann Arbor分期为Ⅰ期可密切观察或局部放 疗。发展很慢,甚至有骨髓侵犯的Ⅳ期也可以不治疗,随 访观察。
• 治疗的指征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利妥昔单抗
• 单药:疗效不及其他B细胞NHL。 • RR 35%~40%,初治者RR 50%,复治RR25%。但很少完全
缓解。
• 免疫化疗:CALGB 9712临床试验:初治慢淋 • 氟达拉滨加利妥昔单抗, RR 77% • 序贯氟达拉滨和利妥昔单抗, 90%,Ⅲ/Ⅳ度毒性发生率
耐受氟达拉滨或联合化疗方案的≥65岁的老年人或 有严重内科疾病患者。 • COP和CHOP与苯丁酸氮芥单药相比有效率较高, 但是未改善总的生存率,不良反应较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嘌呤同类物取得成功,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药物 • 氟达拉滨(Fludarabine) • 克拉屈宾(Cladribine,2-cdA) • 喷妥司汀(2’-deoxycoformycin,DCF)
滤泡性淋巴瘤 FL预后因子
GELF标准 • 受累淋巴结区≥3个,直径≥3cm • 任何淋巴结或者结外瘤块直径
≥7cm • B症状 • 脾脏肿大 • 胸腔积液或者腹水 • 白细胞<1.0×109/L和/或
血小板<100×109/L) • 白血病(恶性细胞>5.0×109/L)
受累淋巴结区数量模型

• MDACC 氟达拉滨,CTX,利妥昔单抗 • 224例初治慢淋,总RR 95%,其中CR 7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阿仑单抗(Alemtuzumab)
• 抗CD52的单抗。对氟达拉滨耐药17P-,P53突变的慢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有效。
• 单药:有效率高于CB1348, 分别为83%和55%
• 根据细胞大小和中心母细胞的比例滤泡性淋巴瘤分为3级
• 分级是FL唯一的病理学预测指标 FL-I-II级:中心母细胞很少(低级别) FL-III级:中心母细胞>15/HPF FL-IIIa级:还能见到中心细胞 FL-IIIb级:中心母细胞成片
• III级滤泡性淋巴瘤生物学行为恶性,不良预后,参照弥漫 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
可以参加临床试验;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反复感染;
有症状;
终末器官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
巨块;
病变持续进展;
患者要求治疗; 病理组织学转化。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可以予以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1. 化疗: • 苯丁酸氮芥+/-强的松,或环磷酰胺+/-强的松。
RR40%~60%,其中CR 3%~10%。 • 苯丁酸氮芥有延迟性骨髓毒性。单药适用于不能
恶性淋巴瘤诊疗
• CLL/SLL • FL • MALT • LBL • T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低度恶性肿瘤 • 特点:成熟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淋巴结、
脾脏中累积。 • 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65岁。 •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 • 诊断时局限性病变<5%,70%~80%为Ⅲ、Ⅵ期
病变。其中90%有骨髓侵犯。 • 临床表现为乏力、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可以有结外病变。 • 5年DFS约25%,5年OS 60%。3%~15%在病程
中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Rai分期 0 Ⅰ Ⅱ Ⅲ Ⅳ期 中位生存:>10年 >8年 6年 2年 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