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起源
胡琴即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北方胡地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弦鸣乐器。
自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胡琴是弹弦类乐器的总称,如琵琶、忽雷等。
唐宋时期的胡琴已有弹弦的和拉弦的两种,既有弹弦的胡琴如琵琶、忽雷等,又有弹弦和轧弦並存的胡琴如奚琴(嵇琴)。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诗云:“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
捻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
”北宋陈旸《乐书》中云:“唐文宗朝,女伶郑中丞善弹胡琴,昭宗末,石潨善胡琴,则琴一也,而有擅场,然胡汉之异,特其制度殊耳。
”这里所指的胡琴明显是弹弦乐器。
唐代诗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宴荣山人池亭》诗中:“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中所指的嵇琴应是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奚琴。
奚琴(嵇琴)作为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最初形式,从唐代孟浩然诗中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正式明确见于历史文献的是北宋陈旸的《乐书》。
《乐书》中对奚琴的来历、形制和演奏方式都有较明确的阐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也类焉。
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非用夏变夷之意也。
”从“至今民间用焉”的说法来看,这种“两弦间以竹片轧之”的弓弦奚琴其起源的时间应更早一些。
一般学者都认为奚琴在唐代就有,奚琴即为唐代的嵇琴。
从唐宋时的有关文字记载中, 我们可以知道奚琴和嵇琴是同一种乐器的两个不同的名称。
嵇琴在唐代的文献中有多处记载。
崔令钦在《教坊记》中的教坊曲中记有《嵇琴子》的曲名。
杜佑的《通典》中也对嵇琴有记述,但没有明示嵇琴是否为弓弦乐器,只是从诗人孟浩然的“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中人们才推测其为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
而宋代典籍中对嵇琴作为弓弦乐器则有明确的记述。
宋代的《事林广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曰嵇琴。
二弦,以竹轧之,其声音清亮。
”陈旸《乐书》中记述:“奚琴,本胡乐也。
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
”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所记述嵇琴也出于弦鼗:“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
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则今嵇琴也。
是嵇琴为弦鼗遗象明矣。
唐《礼乐志》曰:‘琵琶体圆修颈而小,号秦汉子,盖弦鼗之遗制,出于胡中,传为秦汉所作,今人又号嵇琴为秦汉子。
’《通典》亦云‘秦汉子本出胡中,俗传是汉制兼以秦制者。
盖兼用秦汉之法,而诸家皆记为琵琶之始,何也?或曰嵇琴,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虽出于传诵,而理或然也。
”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我们可以认定嵇琴和奚琴确为同一种乐器的不同名称。
总的来说其理由有下面几点:一是多处历史文献记载中都认为嵇琴和奚琴均出于胡中;二是嵇琴和奚琴均出于弦鼗,形也似弦鼗状;三是嵇琴和奚琴较早时都是弹弦乐器;四是嵇琴和奚琴演变成擦弦乐器时均用竹片轧奏;五是古时嵇和奚发音均为xi。
奚琴因出自古代奚人而得名。
北宋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
”奚琴在唐代以嵇琴相称,主要是奚在唐时人们的心目中为贬义之词,奚这一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沦为中原人的奴隶。
《新唐书·北狄传》载:“奚亦东胡种,为匈奴所破,保乌丸山。
汉曹操斩其帅蹋顿,盖其后也。
元魏时自号库真奚,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四千里。
其地东北接契丹,西突厥,南白狼河,北霫。
与突厥同俗,逐水草畜牧,居毡庐,环车为营。
”奚人被中原人所掳掠,自然身份卑微,因而文人雅士们便将奚琴附会于嵇康,遂有嵇康制琴说,而嵇康本也姓奚,而当时嵇、奚又同音(xi),因而唐时将奚琴称为嵇琴。
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弹拨乐器是用拨子、指甲等来弹奏的,而弓弦乐器则是用竹片、马尾之类的弓摩擦琴弦而进行演奏的。
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始姐奚琴在唐以前乃为弹弦乐器,它是怎样由弹弦乐器慢慢过渡到用竹轧的弓弦乐器,进而再过渡到用马尾擦奏的弓弦乐器的呢?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唐时已出现乐器史上最早的弓弦乐器轧
筝。
轧筝是用竹片摩擦琴弦而发音的。
奚族居住之地与西域之间的匈奴、突厥等民族在当时都没有任何关于棒擦的弓弦乐器的记载资料,至今所发现的考古资料中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依据,所以胡琴类弓弦乐器的鼻祖奚琴由弹弦乐器演变为用竹轧的弓弦乐器的过程中,受到中原地区发展较为成熟,流传区域已相当广泛的弓弦乐器轧筝的影响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轧筝形状呈长方形,象筝、古琴类乐器,安装弦的面板呈半圆弧状,弦数较多,演奏时弓子放在弦外。
奚琴只有两根弦平行地由马子撑起,奚琴安弦的琴筒表面也是呈平面状的,如象演奏轧筝那样将弓放在弦外,则势必在演奏一根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另一根弦,这样就无法进行演奏。
因此,奚人在将弹弦奚琴转变成拉弦奚琴时,只能将弓放在奚琴的两根弦之间,内、外弦有别地进行演奏。
奚人借鉴、吸收了中原的轧筝用竹片擦奏的方法,将他们原先作为弹弦乐器的奚琴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慢慢地向用竹片擦奏的拉弦奚琴转化。
在唐宋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奚人演奏的奚琴有一个弹弦奚琴和拉弦奚琴交错叠置的阶段。
奚琴在宋时才明确记载为拉弦乐器,但其时仍还有弹弦的奚琴存在。
轧筝与奚琴在唐代文献中都有记载,但轧筝作为弓弦乐器在唐代中期的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而奚琴作为弓弦乐器在文献中记载就明显偏晚。
唐宋时期拉弦奚琴的形成与确立,最为重要的是奚人受到了中原的轧筝用竹片擦弦的启迪,将轧筝的竹片之“弓”应用到弹弦的奚琴上,使其成为用竹片擦奏的奚琴,而完成了奚琴从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的演变。
至此,我们应是比较清楚地理清了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唐宋时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北宋时(公元960—1126年)已出现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似弦鼗的奚琴类型和似琵琶的火不思类型。
奚琴类的胡琴的特征是有圆形或碗形的琴筒,细长的琴杆,弓放于两弦之间演奏。
火不思类的胡琴的特征是形状似琵琶而瘦长,琴筒一般呈梨形,弓放在弦外演奏。
火不思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流行的一种弹弦乐器。
“火不思”一词最早见于《元史·礼乐志》:“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形如火不思的弓弦胡琴的记载最早也见于《元史·礼乐志》,“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 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火不思是蒙古人的称谓,在唐代时弹弦乐器火不思已有较广泛的流传,火不思在唐时也称忽雷。
北宋时有火不思状的弓弦乐器出现,宋人所绘的《蕃王按乐图》中有火不思状的弓弦乐器。
上述两种胡琴类的弓弦乐器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运弓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形似弦鼗,弓在两弦间演奏,而后者形似火不思、琵琶,弓在弦外演奏。
胡琴类弓弦乐器开始时借鉴了轧筝用竹片擦弦的演奏方法,即用竹片轧奏,后来才慢慢发展到用马尾弓演奏。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从沈括的记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宋时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已完成了从竹片弓擦弦到马尾弓擦弦的过渡。
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始祖奚琴确立之初,其弓是借鉴了轧筝的竹片弓。
奚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所居住的地域竹子很少,却有着丰富的马尾资源。
他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用马尾做弓演奏奚琴的优势,因而用马尾弓取代竹片弓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从竹弓到马尾弓的发展是胡琴类弓弦乐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
胡琴类弓弦乐器马尾弓的使用影响了中国以后广大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发展。
中国唐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弦乐器都已各成体系,并且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特别是弹弦乐器古琴、琵琶,无论是从形制上还是从演奏技艺和演奏的曲目上都已相当成熟和完美。
正是在弹弦乐器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作为乐器发展史上第四大类弓弦乐器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唐时城市市民文化的勃兴,音乐文化开始从唐代的歌舞大曲的辉煌转向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这意味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新发展,意味着其时人们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注重人声,注重歌唱性。
《宋史·乐志》中的记载多处反映出这种观念:“《礼》‘登歌下管’,贵人声也……”。
“堂上之乐,以人声为贵,
歌钟居左,歌磬居右。
”弓弦乐器的优势就在于其歌唱性,在于其比其它乐器更适合于模似人声。
所以尽管当时弹弦乐器处于高峰发展时期,但因时人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其时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从而为弓弦乐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赖以生存的空间。
因而唐时弓弦乐器的产生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贵人声的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到唐时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唐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书成于公元894年)中云:“歌者,乐之声也。
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
”这里的丝应指弹弦乐器,因其时弓弦乐器还处在初期形成阶段。
竹类气鸣乐器以其悠长的音调,比弹弦乐器更接近于人声,因而有丝不如竹的说法。
而弓弦乐器,特别是一弦多音的胡琴类弓弦乐器能演奏出无断续的流畅悠扬的声音,能更有效地模拟人声,因而弓弦乐器从其一出现就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
宋代刘敞诗云:“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
高堂一听风雪寒,座客低回为凄沧。
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
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
”元散曲家张养浩《折桂令·咏胡琴》中云:“八音中最妙惟弦……引玉杖轻笼慢捻,赛歌喉倾倒宾筵。
”可见这弓弦之“丝”明显优越于管乐之竹更有赛歌喉之妙。
中国弓弦乐器出现于唐宋时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其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特别是弹弦乐器的大发展为弓弦乐器的产生提供了音乐文化背景条件;二是时人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贵人声的观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是其时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发展的需要。
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唐宋时期形成后,随着城市市民文化的勃兴及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发展,越来越确立了其在音乐活动中的地位。
唐宋以后的民间音乐活动中和宫廷音乐活动中胡琴类弓弦乐器已成了不可或缺的乐器。
但从唐宋时起至清末近千年的漫长时期内,胡琴类弓弦乐器却一直发展相当缓慢,缺乏独立性。
其在中国古代乐器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其它乐器,特别是弹拨乐器古琴、琵琶那么显赫。
古琴从先秦到明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乐器,历代文人雅士所著琴论、琴曲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产生了数不清的琴家、弹不完的琴曲。
另一种弹拨乐器琵琶的演奏艺术在明清时达到了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不少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千锤百炼,历代相传,乐曲更有大曲、小曲之分,文曲、武曲之别。
胡琴类弓弦乐器一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戏曲音乐的快速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才越来越变得重要。
清人吴太初《燕京小谱》说:“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腔,名西秦腔。
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语,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
”胡琴酷似人声,以致于可达到为演唱者藏拙的程度。
胡琴在中国戏曲大发展的明清时期才开始在戏曲音乐中登堂入室,同时大大促进了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弓弦乐器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之后,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中国的戏曲在此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黄金时期。
剧种繁多(有370多种),流派纷呈。
特别是由板腔体演变而来的以弓弦乐器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梆子腔和皮黄腔戏曲种类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弓弦乐器胡琴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弓弦乐器胡琴的优越性是其它任何乐器所不能代替的。
在这种情况下,胡琴的种类和演奏技艺都得到了较唐宋以来近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