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故事的资料
关于穷人的民间故事
![关于穷人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b10fe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5.png)
关于穷人的民间故事1. 《穷秀才的故事》从前有个穷秀才,那真是家徒四壁呀!他每天都刻苦读书,梦想着有一天能考取功名,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天,他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去邻居家借米,他不好意思地说:“大哥呀,能不能借我点米呀,我都快饿晕了!”邻居倒也爽快,给了他一点米。
后来呀,这秀才竟然真的中了举人,大家都说他熬出头了。
难道穷人就不能有出头之日吗?我的观点是:只要努力,穷人也能改变命运。
2. 《穷渔夫的奇迹》海边有个穷渔夫,每天就靠着那艘破船捕鱼维持生计。
有一次出海,那风浪可大了,就像发疯的野兽一样!他心里直犯嘀咕:“哎呀,这次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结果呢,他一网下去,竟然捞上来一个大宝贝,一下子就发了财。
这不是奇迹是什么?这说明机遇随时可能降临到穷人身边。
3. 《穷樵夫的幸运》在山上有个穷樵夫,天天辛苦砍柴。
有一天,他在山林里迷路了,急得团团转,“这可咋办呀!”就在他绝望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处隐藏的宝藏。
这就好像中彩票一样啊!谁说穷人就没好运呢?所以说呀,生活总是充满惊喜。
4. 《穷丫环的故事》有个大户人家的穷丫环,每天干着最累的活,却只能吃最差的饭。
但是她心地特别善良,有一次她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没想到呀,这只小鸟是神仙变的,为了感谢她,给了她许多财宝。
这简直就像做梦一样!这不正说明好人有好报,即使是穷人也能有大收获。
5. 《穷寡妇的坚强》村子里有个穷寡妇,独自带着孩子,那日子过得真艰难呀!“日子咋这么难呀!”可她从不抱怨,每天努力干活。
后来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她也过上了好日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坚韧的力量吗?我觉得只要有信心和毅力,穷人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6. 《穷孩子的梦想》有个穷孩子,家里穷得连双鞋都没有,但他有个大大的梦想,就是当画家。
他每天用石头在地上画画,“我一定要画出最美的画!”后来呀,有个贵人发现了他的才华,资助他学习。
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家。
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13aa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2.png)
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摘要:一、牛郎织女的起源传说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三、牛郎织女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四、现代视角下的牛郎织女故事解读五、牛郎织女传说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正文:一、牛郎织女的起源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星辰的崇拜,将天上的星辰与地面的人物相结合,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据古代文献记载,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是天上两颗耀眼的星辰,它们分别代表着牛郎和织女这两位神话人物。
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浪漫故事。
牛郎是一个贫苦的牧牛人,而织女则是天宫中的一位仙女。
一天,织女下凡来到人间,在湖边与牛郎相遇。
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倾诉衷情,最后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然而,天庭中的王母娘娘得知这对神仙和凡人的恋情,心生愤怒,下令将两人拆散。
天兵天将来到人间,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
三、牛郎织女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牛郎织女传说在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牛郎织女代表了真挚的爱情。
尽管他们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定地追求爱情,不离不弃。
其次,牛郎织女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封建社会,人们渴望自由恋爱、幸福婚姻,牛郎织女的故事便成为这种渴望的象征。
最后,牛郎织女还寓意着勤劳和智慧。
牛郎是一位勤劳的牧牛人,而织女则是一位巧妙的织布仙女,他们的形象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品质。
四、现代视角下的牛郎织女故事解读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首先,我们可以将牛郎织女看作是一对勇敢追求爱情的年轻人,他们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当代青年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其次,牛郎织女传说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歧视。
在故事中,织女被迫回到天宫,牛郎则沦为奴隶,这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爱情的压迫和束缚。
最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牛郎织女传说实际上是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误解。
牛郎星和织女星实际上是一对遥远的恒星,它们之间的距离远远超过了神话故事中的描述。
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
![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c8404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3.png)
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别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等。
其中,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包括神的故事和神话化的英雄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传奇故事的内容多是侠客、清官、神怪、妖魔、公案等,如《虬髯客传》《聂隐娘》《昆仑奴》等;生活故事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为主,如《巧媳妇》《孟姜女哭长城》等;才子佳人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文人、书生、小姐、丫鬟等,如《莺莺传》《李娃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公案故事则多是描写清官断案的故事,如《包公案》《施公案》等。
民间故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娱乐和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途径。
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cdd5e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7.png)
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简介【实用版2篇】目录(篇1)1.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2.中国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及代表作品3.中国民间故事的价值与传承意义正文(篇1)中国民间故事是源于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口头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类型。
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探索,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瑰宝。
神话传说,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展现了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想象和解释;民间传说,如孟母三迁、岳飞精忠报国等,传承了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民间故事,如狐假虎威、塞翁失马等,寓意深刻,传递了世事无常、善恶有报的人生哲理;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以生动的拟人手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
中国民间故事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方面,它传承了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它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故事,让它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
目录(篇2)1.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3.中国民间故事的价值和意义正文(篇2)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
中国民间故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们是集体创作的,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其次,它们是口头传承的,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变异性;最后,它们是虚构的,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手段,表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寄托。
中国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等。
其中,神话传说是中国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想象,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民间传说是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如《岳飞精忠报国》、《诸葛亮草船借箭》等;民间故事是关于生活琐事和人情世故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愚公移山》等;民间童话是寓言性质的故事,如《狼来了》、《狐假虎威》等。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9af9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5.png)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民间故事作为文化体裁之一,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混合体,它折射出民众生活的镜像并孕育出了众多高雅艺术。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1旧时妇女多有姓无名,张小女便是如此。
她大约生于公元一九一七年,父亲姓张,她乃家中老幺,于是人称张小女。
张家在老营仓是大户人家,张小女生来就贵为千金,被人宠爱。
但她自幼体弱多病,闺房之中,满是药味。
父母多方求医,疗效甚微。
张小女十八岁出嫁,病情突然不治而愈,并声言自己能够把脉问诊。
起初,大家不以为然。
来年春节,张小女回娘家拜年,正遇同村一人病重,请来本地有名的老中医诊断,结论是:性命难保,早备后事。
大家都很沮丧,有些慌乱。
张小女一直冷眼观望。
待老中医走后,她照着老中医的样子,把脉一番。
大家认为她是在胡闹,想要阻止。
这时,张小女开口说出病人的症状和特点,病人不断点头称是。
张小女并不识字,口述一张药方,要求去抓三副给病人服用。
病人家属将信将疑,把药方给老中医验证。
老中医大为吃惊:何处请来神医?告知:此乃张小女胡诌药方。
老中医更奇:早知她自幼多病,我还曾为她救治过,尔今她拜哪位高人学医?家人如实告知并没有拜师学医,或许真是久病成医吧!病人服下三副药,果然病愈。
张小女无师自通,能够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于是,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
张小女行医治病,先无须病人说话,而是由她把脉说诊。
每每所说症状与病人感觉八不离十,这才对症下药。
偶有疑难杂症,不能医治者,她则推断大概归期。
病者及家属自然不信,转到大医院救治,结果常常被她言中。
张小女不仅能够治病,还会过阴。
那一年,我爷爷英年早逝,奶奶十分悲痛,终日神情恍惚,家人疑似中邪。
于是,请她来过阴。
据说,当时场面非常诡异,甚至有些恐怖。
在堂屋中央,先烧香拜祭,画符祷告,口念咒语,只见张小女忽然间,挺尸般躺在那里。
她脚穿一双崭新的草鞋,从双脚引出两根红线,连接到大门口,门口有专门守护,闲杂人等一律不得触动红线。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1505d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2.png)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简介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它们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
这些故事通常是通过传口述、口耳相传的方式,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并被代代传承。
中国民间故事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
这些故事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神话传说、历史事件、道德教育、人物传记等。
它们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描写,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途径。
其中一些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包括《白蛇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这些故事通过丰富多样的角色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和美德。
它们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背景的中国民间故事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从北方的英雄传说到南方的神话故事,从东方的民俗传统到西方的道德寓言,每个故事都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民间故事的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代传递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研究和传播中国民间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正因如此,中国民间故事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和研究。
它们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和传播中国民间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走进中国的文化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7a1793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2.png)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去读懂古人的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篇一清末年间,滕县有个名叫姚诗志的县令。
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
这位县令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
据说他是坐着二把手来滕县上任的。
车子除了少量行李衣物外,全是书籍和字帖什么的。
滕县南门里有家卖粥的小市民,一天,五更头,两口子抬着粥缸子、碗架去摆摊儿卖粥。
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烂了粥缸子和卖粥用的碗。
小本营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就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天早晨,县令姚诗志,出了公馆,准备到南门城外游逛,正好碰上卖粥的两口子在痛哭。
他看了看泼得满地的粥和碎缸,又问了问卖粥的家境,就对卖粥的两口子说:“这样办吧,你俩把这块石头抬到衙门里去,老爷我要审问这块石头,叫他赔你的粥缸子。
”卖粥的心里话:俺这就够倒霉的啦,您这位大老爷还开个什么玩笑?!可不抬不行啊,县太爷的命令,谁敢不听!没法,两口子就顺起扁担,用抬粥缸子的架,抬起那块石头,朝县衙门走去。
人们见卖粥的两口子抬着块石头,跟在县太爷后面,朝衙门里去,都感到很稀奇,有的说:“八成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一叽咕,一街两巷的人都跟着去看稀罕,呼啦一下子就挤满了大堂前的院子。
”县太爷命令衙役,看守好衙门口,只许进,不许出。
然后,他就站在大堂前开了腔:“乡亲们,今天本县令遇上这块石头绊了人,砸破了缸。
害得卖粥的两口子哭哭啼啼。
本打算审审这块顽石,估计它不会开口。
可它毕竟引来了众乡亲,这算它将功补过吧。
没说的,请大伙凑个份子,最少一文钱,多者不限,算是大伙周济卖粥的夫妇吧。
”听了县太爷这番话,看热闹的人,纷纷掏钱捐献,功夫不大,就凑了足足有二十多吊铜钱。
县太爷让看热闹的人走了以后,自己又拿来五两散碎银子,连同二十多吊铜钱,一起交给了卖粥的,说:“这足够你的粥和粥缸子钱啦,回家去吧。
”卖粥的千恩万谢回了家。
10个有关月亮的民间故事
![10个有关月亮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97cc7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5.png)
10个有关月亮的民间故事一、《月亮十五个门》天上有个月亮,月亮里住着一个姑娘。
还有一个天狗给她看门。
月亮有十五个门。
每个月初一,月亮姑娘把门打开一个,门一打开,就露出一个小月牙儿。
初二再打开一个,月牙儿又大一点,一直到十五,圆圆的月亮就全露出来了。
从十六开始,月亮姑娘又一天关上一个门,到三十,月亮门全关上了,也就看不见月亮了。
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年年这样。
不知道是哪一年,来了一个叫亚西的男人。
这个亚西是个窥视癖,爱好悄没声地跑到月亮门外偷着看月亮姑娘。
月亮姑娘气急了,把所有的门“啪、啪、啪”全关上了。
一下子,天昏地暗,白天黑夜不分。
这可糟了,天下的人们以为月亮被天狗吃了,说这是“月食”,就拿出铁桶、铜盆,“当当当”、“当当当”地敲起来,亚西听见有动静,吓跑了。
月亮姑娘就又把关上的门打开,给天下的人照亮。
二《兔爷的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
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
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
三《月亮为什么这么亮》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前山后,阿里山的姑娘们就聚集在一块杵米磨谷,歌唱丰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间有一拱美丽的虹桥相连,从地面走向月亮并不困难,特别是八月十五满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许多身穿五彩达戈纹衣裳的姑娘,背着装满谷子的藤篓,一个接一个地攀上虹桥,登上月亮。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d209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5.png)
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资料:
1.《木兰从军》:这个故事讲述了女子木兰代父从军,最终成
功击退外敌的故事。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女子的勇敢精神。
2.《白蛇传》:这个故事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主题是爱情与信仰的挣扎。
它被视为中国爱情文学的经典之一。
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之
间的斗智斗勇,最终成功将白骨精赶走的故事。
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段故事。
4.《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相爱及被
阻挠的故事。
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重要故事,也是中国的七夕传统习俗的起源。
5.《狐狸精和乌鸦》: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精变成乌鸦,欺骗
了乌鸦的故事。
它警示人们要警惕狡诈的狐狸精,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6.《聪明的一石二鸟》: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聪明的农夫通过
巧妙安排,一石擒二鸟的故事。
它告诉人们应该善于思考和利用智慧解决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中国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道德观念、价值观等。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趣味性,还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受人们喜爱和传颂。
民间故事2分钟素材
![民间故事2分钟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cd3bf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民间故事2分钟素材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或书面故事,涵盖着民间的风俗、信仰、传说等方面,是了解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历史变迁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民间故事2分钟素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宝藏。
故事一:野蛮女友的故事相传在某个村庄里有一个女子,傲慢、野蛮、凶恶,不受别人的管教。
当地人都很害怕她,但也无可奈何。
一天,这个女子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了她一个人孤苦伶仃。
于是,她变得更加狂躁不安,经常对邻居们发泄情绪。
某天,她又开始大发脾气,所有人都躲在家里怕她。
丸子挣扎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假装娶了野蛮女友。
他假装和野蛮女友结婚,并把她远远地送到一个山上。
这位野蛮女友被关在一个小木屋里,直到她变得温顺、听话为止。
最后她终于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好的妻子,并回到村子里与丸子结婚。
大家都觉得丸子是英雄,救回来了一个好媳妇。
故事二:红缨子故事乌拉圭的国花是一朵叫“redblossom”的红花。
有一个叫Lisbet的女孩儿,她想把自己和这朵花连在一起,于是她用红线把它们绑在一起,缝成了一串红缨子。
红缨子后来成为了乌拉圭的国饰。
1月6日,国王抚慰巴陵的民心而起,用红缨子代表万物的红色生命力寄托了人民的希望。
故事三:大开眼界的故事在古代的一个偏僻村庄里,有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卡什加尔家族的发源地。
因为村里没有姑娘陪伴,童子们便到树林里去游玩,寓玩于学。
一天晚上回家,在这条路上,大家都发现这条路好像开了眼一样,出现了一大批灵异现象。
有的说是在他们肩头呼喊,有的语音模糊,有的则夸耀自己的祖先是哪个冷门的部落。
这让这些年轻人大开眼界。
故事四:跳蚤和玉米的故事有一天,跳蚤吃饭时意外地被幸运青蛙给吃了,因此跳蚤的家人非常生气,号召全民起来抵制幸运青蛙。
民众们出动了丝绸的旗帜、金针橙、鲁花酱油等,但最后都没有成功。
最后,一位老奶奶告诉跳蚤家族,玉米是幸运青蛙的死敌,只要把粮仓里的玉米撒入幸运青蛙的群体中,就可以消灭他们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资料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8c46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e.png)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资料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1.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一则故事,源于汉代,流传至今。
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是一对相爱的小夫妻,因为状元及天帝不满他们私自成婚,将他们隔开,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被允许相见一次。
故事寓意爱情的力量和坚贞不渝。
2.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世作品,故事大约起源于汉代。
故事讲述了年轻的孟姜女嫁给了嵇康,不久后嵇康被当权者杀害,她得知后伤心欲绝,到长城上哭诉,最终长城坍塌。
故事表达了孟姜女深情的爱和无尽的哀伤。
3. 《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故事起源于宋代。
故事主要讲述了白蛇化为人形娶了许仙,却被恶道人士法海所阻,最终白蛇为了拯救许仙,与法海展开激战。
故事追求真爱与拯救的理念,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中最美的爱情故事之一。
4.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故事流传于元代。
故事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位相互深爱的青年,由于阶级差距和宗法礼教的约束,他们最终因无法在一
起而悲剧地分离。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典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故事之一。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b25fc6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7.png)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篇一意外疯魔秦龙最近十分挠头,妻子笑梅自从去了枫桥镇,回来后精神一天天萎靡,后来竟发展到了神经质。
常常地,她会突然歇斯底里大发作。
妻子是娇小姐,脾气一直不好,可结婚三年,她对秦龙还是不错的。
现在,这是怎么了更令秦龙疑惑的是,笑梅每晚都剪纸花,花花绿绿的纸,分明是烧给死人的。
偶尔,她还真的烧,边往盆里点火边喃喃地说:“走好啊。
阿龙,你一路走好。
”那声音,让秦龙简直是毛骨悚然。
笑梅,一直亲昵地叫他“阿龙”。
在她眼里,他成了死人不仅如此,就连笑梅看他的眼神也在一天天变化。
起初是恍惚,后来是视若无睹。
许多时候,秦龙怀疑她压根看不到自己。
就像他是个游魂,根本不存在。
带笑梅去看医生,笑梅突然对着医生又哭又笑,还突然指着墙说:“魔鬼,魔鬼,快杀了他,杀了他!”然后,她吓得瑟瑟发抖,身子直往秦龙怀里躲。
医生摇摇头,说这是精神分裂症最典型的症状。
恐惧,幻觉,歇斯底里,最好的方法就是送往精神病院。
可秦龙却舍不得送她进精神病院,就是他想送,岳父也不会同意。
岳父最疼女儿,决不会忍心将她送到那监牢般的地方。
再说,岳母坚信女儿只是需要静养,慢慢就会好起来。
秦龙不知道笑梅是怎么受了刺激,而岳父母的反应也有点儿古怪。
每天晚上,看到妻子剪着纸花喃喃自语,他就几乎无法忍受。
最后,他下定决心,亲自去一趟枫桥镇,弄明白妻子在那儿到底着了什么魔!两天后,秦龙来到枫桥镇。
不过是个风景小镇,有些少数民族风情,却也并没有多少特别。
不过,在车上秦龙就听游人说此地有一口井,名为“怨井”。
传说,看到井水的人,非死即疯。
所以,这口井就被当地人封了起来,外面上了三把大锁。
偶尔有游客偷偷进去,好像都没有好结果。
对这样的掌故,秦龙压根不信。
这全都是装神弄鬼的噱头,只适合骗骗小孩子。
找个小旅馆住下,秦龙随便吃了点儿东西,拿着妻子照片去了手工艺品一条街。
每次旅行,笑梅都会买回大批纪念品。
而她也很喜欢讨价还价,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关于民间小故事5篇
![关于民间小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1175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8.png)
关于民间小故事5篇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民间小故事5篇精选,欢迎阅读分享。
关于民间小故事1妙联救人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
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关于民间小故事2“面前人”妙对寇宰相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
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
这几个大官听了,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
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
中国民间故事台湾
![中国民间故事台湾](https://img.taocdn.com/s3/m/92b73c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8.png)
中国民间故事台湾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关于台湾的传说和故事。
这些故事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关于台湾的民间故事吧。
一、《妈祖》。
《妈祖》是台湾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之一。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地区发生了一场海难,数十名渔民在风浪中不幸遇难。
而后,一尊美丽的女神像漂浮到了湄洲岛,当地人将其供奉为“妈祖”,并奉为海神。
据说每当台风来临之时,妈祖便会乘风驾雨,保佑海上渔民平安归来。
至今,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台湾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成为了当地的民间传统节日。
二、《阿婆的故事》。
在台湾的乡村,有一位年迈的阿婆,她以讲故事为生,每当夜幕降临,便会聚集村里的孩子们,讲述关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传统的故事。
其中,最为广为流传的是《海角七号的传说》。
据说在台湾的海角七号,有一座神秘的灯塔,守护着海上的渔民和船只。
而阿婆讲述的故事中,灯塔的守护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用自己的爱和坚守守护着海上的人们。
这个故事成为了台湾乡村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之一,也传承了台湾民间的温馨和坚韧精神。
三、《山海经中的台湾》。
古代《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台湾的神话传说。
其中,有关台湾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描述,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据《山海经》记载,台湾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岛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神奇的动植物。
这些古代的神话传说,为台湾的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丰富了台湾的民间传说文化。
四、《台湾的妖怪传说》。
在台湾的民间传说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妖怪的传说故事。
比如,有关山林中的狐狸精、水边的水妖、田野间的庙神等等。
这些故事中,妖怪常常扮演着善良或邪恶的角色,成为了民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向往,也丰富了台湾的民间文化。
总结。
中国民间故事台湾,这些故事不仅是台湾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关于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fb533e0783e0912a3162a25.png)
“老人家,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啊,还在忙什么?”秀才双眼模糊,有些疲惫的说道。
“磨刀。”老爷爷声音苍老。
“大晚上的,磨刀干什么?明天再磨吧,老人家赶紧睡吧!”秀才睡意渐浓。
不过在它砍下去之前,秀才还是拽出了腰间的护身符,这是母亲在他临行前特意在灵隐寺求一位得道高僧赐予的,希望保佑孩子平安。
护身符射出一道金光击中老鬼,接着飞到茅屋的正中间,光亮越来越大,老鬼被照的动弹不得,手上的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嗷,你居然有……”老鬼无比惊恐,话还没有说完,透明的身影晃了两晃,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水上蛇一听,“扑通”一声跪在甲板上,含泪道:“小民愿听王爷教诲,献一技之长,为民造福。”
水上蛇当下便宣布解散“漕帮”,跟随六王爷下了江南……
关于中国的民间故事:夜半借宿
清朝的时候有个秀才进京赶考,路途遥远,然而考试时间临近,秀才怕赶不上考试一路着急忙慌的赶路,日夜兼程。
这天夜里十点多,秀才提着灯笼接着微弱的光依然加紧脚步,不曾料想天地间忽然大雨滂沱,无法再继续前行。秀才四下张望,发现身处一片荒山野岭,不由皱紧眉头心里暗想不好:得赶紧找个落脚的地方,不然这一夜估计很难熬过去了。
他慌不择路,希望赶快找到一处避雨的地方。幸得上天垂怜,他发现在一个小山沟,亮着一盏灯光。秀才仔细看去,那灯光来源于一个小茅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秀才看的清清楚楚。秀才心中欢喜,要是可以借宿一晚那是极好,不然真不知道自己会淋成什么样。
茅屋只有的门很简陋,就是几根木头连起来的,透过门缝,秀才看见灯光更亮了。只是他心里不知怎么的有一丝丝的怪异,具体哪怪他也说不上来。
民间故事传说(10则)
![民间故事传说(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fe78b8f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3.png)
民间故事传说(10则)《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传说精选(一):关于月老、月下老人的传说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伯伯,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必须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
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
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
韦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生气,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居然无缘无端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风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疾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诘问说:那保母是否是一个失明的盲妇?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但是,你怎样会明白呢?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丹阳的民间故事
![丹阳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998f3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丹阳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以下是一些关于丹阳的民间故事:
1.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传说董永是丹阳人,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孝顺。
为了安葬父亲,他卖身为奴。
天上的七仙女被他的孝行感动,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并帮助他还清债务。
这个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2. 季子挂剑: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晋国,途径徐国时,徐国国君非常喜欢他的佩剑,但季札因为还要出使他国,所以没有相赠。
后来,季札再次经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于是他解下佩剑,挂在了徐国国君的墓前。
这个故事表达了诚信和友谊的重要性,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著名典故。
3. 岳氏宗谱:丹阳是岳飞的故乡,这里保存着完整的岳氏宗谱。
岳氏宗谱记录了岳飞及其后裔的世系和事迹,是研究岳飞和宋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这些民间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丹阳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它们是丹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民间故事手抄报内容资料.doc
![民间故事手抄报内容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cef6fd852458fb770b56c8.png)
民间故事手抄报内容资料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
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
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
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
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
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
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
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
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
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
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
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6篇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d979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d.png)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6篇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篇一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经常受到洪涝的侵害。
在尧帝当政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塌,田地被淹没,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泊逃难。
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不安,就派鲧去治理洪水。
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用挡阻的办法,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挡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劳民伤财了9年,一无所成。
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领,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误了大事,就下令处死了鲧,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
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们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这个重任。
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感到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胆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顺其流势,将水引走。
方案制定后,禹决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
他带领大批助手,踏遍了闹水灾的9个州,测量好地势高低,分别竖立木桩作为标记。
那时,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禹风餐露宿,经常冒着大风大雨,在恶劣的环境中奔走。
然后,禹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水灾较严重的地区开始治水。
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
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也顾不得洗,经常蓬头垢面。
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人们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
为了治水,禹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婚后刚4天,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13年,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
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
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误工作,硬是没有进去。
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
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
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抚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圆,又匆匆地离开。
关于民间的经典故事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关于民间的经典故事经典民间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c5b97f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e.png)
关于民间的经典故事经典民间故事大全古时候,石门山脚下有个女人,有一天她到河边洗衣裳,洗着洗着,河里漂过来三节楠竹,楠竹里头传出婴儿啼哭的声音。
女人觉得害怕,伸手把那楠竹推开。
没想到,不推还好,她一伸手去推,那三节竹子反倒跟上她了,随水流到她脚边,不再流走。
女人破开大竹,见竹筒里头躺着个男孩儿,长得端正清秀,哭声清脆响亮,目光炯炯有神,女人一见很喜欢,把他带回家养起来。
因为这孩子是从竹节里头生出来的,女人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竹生”。
竹生长到十二岁,成了远近有名的孩子王,很奇怪,不仅村里的小孩子听他话,山上鸟雀、河里鱼虾也听他话。
竹生日日呼鱼唤鸟,好不得意,大伙儿也不唤他“竹生”了,个个开玩笑叫他做“竹王”。
一天清晨,竹生照例出门去捕鱼,也像往常一样不撑渔船,只带个鱼网,坐到水边石头上,远远见河里游过一群鱼,竹生伸手招呼道:“鱼儿,鱼儿,过来!”那群鱼听他叫唤,马上调转方向,朝他游过来。
等鱼儿游到脚下,竹生扬网一撒,那群鱼给他网住了。
这时,河边竹林里走出个老乞丐,问竹生说:“你这网鱼的功夫,谁教你的”“没人教,我自己会的。
”“这就对了,你是我要寻找的人。
”老乞丐说,“你到我面前来,拜我为师,我教你做一翻大事业。
”那老乞丐穿得破烂,又老又丑,竹王瞧他不起,顺手捉一条鱼扔过去:“你有啥样本事,敢当我师傅”“我本事有多大,以后你慢慢会知道。
你这鱼我收下了。
等会儿你回家煲一个鲜鱼竹筒饭,带到这儿来,我慢慢教你。
”说完,老乞丐跺一跺脚,脚下生出一朵白云,老乞丐踏着白云,升到竹林上空去了。
竹生知道自己遇上神仙了,马上回家煲好一竹筒鲜鱼饭,带到河边竹林来拜师。
老乞丐吃了竹筒饭,教竹生砍下两株楠竹,削成薄薄的篾条,一老一少编了两个竹篮。
竹篮编好了,老乞丐让竹生拿竹篮到河边去打水。
两个竹篮放下水去,两个竹篮提起水来。
竹生编的竹篮只打上来半篮水,老乞丐编的竹篮却装了满满一篮水,一滴也没有漏出来。
老乞丐不吭声,用那一篮半水和了稀泥,从脚下挖起泥巴,十个手指头左捏一下右捏一下,很快捏成三队兵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间故事的资料
本文是关于关于民间故事的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别:
1、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1]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2、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2]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
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3、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3]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故事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4]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
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4、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名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
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
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民间故事的表现形式:
1、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
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继续发展,反映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信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某些社会矛盾。
幻想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出现的情节、事物和一部分人物,大都带有超自然的性质。
它常把某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
它借助法术和宝物的帮助,实现贫困、诚实主人公的愿望和憧憬,并对恶人、贪心者予以惩罚。
这类故事中的宝物大多为日常事物,它们的神奇性能实际是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的理想化,并且经过幻想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幻想故事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叙述经常夹有韵语。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陶潜《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臯上”里的《叶限》、《旁?》和《原化记》中的《吴堪》等,记录的都是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
2、动物故事
以动物为主人公。
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
这类故事,有的借动物之间的纠葛表现某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有的着重解释动物的习性;也有的寄寓着比较明显的教训意义。
3、世俗故事
生活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亦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
它的现实性较强,故事往往赞美正直、勤劳、善良、智慧的人;批评懒惰、自私、愚蠢的人;也讽刺剥削者和压迫者。
许多生活故事反映雇农对地主、工匠对作坊老板、人民对官府的巧妙斗争。
关于妇女的故事,不少是控诉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给她们造成的痛苦,提出婚姻、爱情自主的要求,有的甚至表现了她们敢于向封建皇权挑战的勇气。
有些故事幽默、风趣,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在很多民族中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充分地表现了人民的机智和乐观主义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许多新的民间故事,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表现了高尚的精神面貌,它对传统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也有所发展。
生活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人物性格单纯,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
有时也采用“三段结构法”。
它的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4、民间寓言
是广大人民创作的包含有明显教训意义的口头散文故事。
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的结晶。
民间寓言最早大概是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
先秦的著作中,记录或引用了不少以人和动物等为主人公的寓言故事。
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鹬蚌相争》等。
民间寓言大多通过生活片断表现主题,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往往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
5、民间笑话
是幽默、滑稽性的短小故事,其中一部分讽刺锋芒指向昏庸贪婪的统治者,但大量是讽刺人民内部生活和性格中的某些缺点的作品,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