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09b00026fff705cc170af9.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1学分。
总学时为2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见习4学时。
线摄影、1、掌握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史。
2、掌握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的特点、组成及作用。
3、熟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熟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5、熟悉远程放射学系统的类型及意义。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常规X线设备问世,为放射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X线CT机的诞生,标志着医学影像设备的革命性进展。
3.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5.远程放射学系统。
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目的要求】1、掌握固定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2、掌握旋转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3、掌握X线管的特性及参数。
4、掌握高压变压器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5、掌握X线机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6、熟悉高压元器件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3、中、高频X线机的构成。
4、中、高频X线机的工作原理。
5、中、高频X线机的直流逆变电源。
6、医用X线电视系统中的影像增强器。
7、摄影X线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设备【目的要求】1、掌握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熟悉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熟悉DR的特点。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DR的特点。
【目的要求】1、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2、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类型和各个类型特点。
3、熟悉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4、熟悉梯度场的参数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对比度和成像时间长短的关系。
5、熟悉梯度场的产生过程。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fe0bf723ba0d4a7303763abd.png)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亲自阅片,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树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该大纲根据教材、讲议、理论教学大纲及教学片进行编写,每次实验课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结合临床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实验教学学时为116学时,分58次。
四使用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白人驹,2版,2006年;《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5版,2003年。
Ⅱ正文实验一传统X线成像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X线的图像特点,如何观察X线片,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看片方法。
(二)掌握病变的分析要点。
(三)熟悉X线特性、天然对比、人工对比(四)了解传统X线片与数字X线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一)看片方法:注意检查时间、摄影体位和部位、摄影质量、看片顺序。
(二)X线特性:思考人体结构为什么能成像。
(三)天然对比:(胸部正位片、腹部平片、胫腓骨正侧位、膝关节等)观察人体组织密度差异。
比较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密度。
(四)人工对比:了解各种造影检查方法及目的。
(五)病变的分析要点:思考从哪些方面描述病变。
(六)传统X线片的显影、定影的原理。
实验二数字X线成像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PACS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数字X线成像与传统X线成像的区别。
(二)熟悉数字X线成像包括的内容。
(三)了解CR、DR、DF及DSA图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6d5df80452ea551810a6874b.png)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亲自操作,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课程;树立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操作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该大纲根据教材、讲议、理论教学大纲及教学实验器材进行编写,每次实验课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结合临床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实验教学学时为10学时,分4次。
四使用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袁聿德,2版,2006年Ⅱ正文实验一四肢、骨关节的摄影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四肢、骨关节的摄影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常用四肢骨、关节的摄影方法。
(二)掌握摄影位置的基本评价。
(三)了解普通X线摄影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内容(一)明确中心线、照射野的实际意义。
(二)四肢骨关节的摄影距离。
(三)四肢骨关节摄影注意事项。
(四)腕关节、尺桡骨、肘关节的摄影体位、中心线、摄影条件及影像质量评价。
(五)踝关节、胫腓骨、膝关节的摄影体位、中心线、摄影条件及影像质量评价。
实验二头颅常用体位的摄影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头颅各常用部位的摄影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头颅的各种定位点、连线和标准平面,熟悉其在头颅部摄影中运用。
(二)掌握头颅各摄影部位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和投射方向。
(三)熟悉头颅各部位的摄影步骤。
(四)掌握头颅各摄影部位图像的质控标准。
三教学内容(一)头颅的各种平面和摄影用径线。
(二)头颅正侧位、下颌骨正侧位、颞颌关节、颧弓顶颌位、华氏位、柯氏位的摄影体位、中心线、入射角方向及影像质量评价。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b96d0a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2.png)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影像的选择和使用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准确、清晰地展示疾病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影像识读能力。
因此,本大纲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的影像识读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并能准确地解读和描述影像中的异常改变。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利用影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分享和交流影像学观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并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影像技术介绍: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他们应了解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优缺点和临床应用。
2. 常见疾病影像学特征: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常见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他们将通过分析和比较正常和异常影像,提高影像识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影像与临床关联: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关联,并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他们将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影像与临床关联的理解。
4. 影像质量控制和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影像的质量,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病人准备和协作等。
他们还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放射安全和放射防护规范。
5. 报告撰写和沟通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的影像学报告,并提高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通过模拟病例报告和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051fa63f67ec102de2bd894b.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医学影设备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主要讲授各种普通X线机、胃肠机、数字化X线机、CT机、MRI、DSA、USG等影像检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还着重介绍PACS&RIS网络的构成与应用及影像设备新技术的进展。
医学影像设备是影像产生的源泉,理解各种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影像诊断有深刻的意义,为今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6:1,即讲课34学时,见习6学时。
四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学习,让学生复习X线的发现、发生条件;熟悉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的过程,了解各种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及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三教学内容(一) 影像设备的分类;(二) X线的发现与X线机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三) CT的发明与CT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四) 磁共振现象的发现与磁共振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五)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及应用;(六)超声成像的发展及应用;(七)红外成像及激光内镜成像等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八)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等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九)PACS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影像设备教学大纲模板
![影像设备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49c9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5.png)
一、课程名称:影像设备二、课程代码:XXXXXX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课程学时:XX学时(其中:理论学时XX,实验学时XX)五、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了解影像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3)熟悉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2)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3)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内容:1. 影像设备概述(1)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2)影像设备的分类;(3)影像设备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 X线影像设备(1)X光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X光机的性能指标;(3)X光机的操作与维护。
3. CT影像设备(1)CT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CT机的性能指标;(3)CT机的操作与维护。
4. MRI影像设备(1)MRI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MRI机的性能指标;(3)MRI机的操作与维护。
5. 超声影像设备(1)超声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超声机的性能指标;(3)超声机的操作与维护。
6. 其他影像设备(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2)分子影像设备;(3)核医学设备。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法:进行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2.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6b377f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e.png)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一、实验教学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和评估疾病。
实验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模拟案例,提供给学生们实践与应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入门实验:医学影像设备与操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以及操作要点。
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环境。
2. 影像解剖学实验在影像解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解析影像学图像,识别和标记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
3. 影像学技术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对比剂的应用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4. 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诊断实验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比对病例影像,识别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技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实践与研究实验本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学生将通过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实际病例的影像检查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疾病诊断水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和示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示范,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影像学图像,同时向学生讲解解剖结构、影像表现、疾病诊断准则等。
2. 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和模拟案例进行操作与分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
![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78b63cf524ccbff12184fe.png)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和娴熟英语水平,并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深厚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与工学交叉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医学影像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设备机构与公司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基本技能;2.具有扎实的医学影像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应用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设备、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等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与经验;5.熟练运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能力。
毕业实习目的熟悉本专业工作性质,端正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过渡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掌握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学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和教学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欲望,要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实习学生必须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勤备刻苦的优良学风;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和业务指导,从严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各教学基地和科室要把实习工作列入本单位或本科室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和安排好实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管理,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78a07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7.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480011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指导书:临床医学影像实验技能学,湖南科技出版社,尤昭玲主编,2004年参考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徐跃、梁碧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08月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适应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影像方向)一、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常见医学影像设备如:医用X线机、CT、MRI、超声诊断仪、DSA等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成像特征、伪影产生机理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通过学习让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掌握各类主要大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及适用特点、基本检查或治疗方法,有助于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恰如其分地选择诊疗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开设本实验课的目的:1、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
2、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对各种影像设备的结构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加深对影像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医疗仪器故障判断与维修的能力本实验课基本要求:1、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万用电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集成电路在线测试仪、电烙铁、双踪示波器、稳压电源等。
2、掌握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子器件的基本测试方法及其工作特性。
具有判断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在线器件好坏的能力。
具有分析、判断和排查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能选用合适的元器件或改装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路以维修故障。
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3、强调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内容。
4、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尊重事实,并善于发现新现象。
5、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二、学时安排:授课内容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备注概论验证必开 1X线、CT、DSA设备验证、设计必开10MRI设备验证必开 2SPECT、PET 验证必开 1US、影像再现与PACS 验证必开 2放疗设备验证必开 2总计18三、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8c864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2.png)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课程名称(中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名称(英文)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课程编号:55000056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教材及实验指导讲义:自编学时学分:总学时学学时总学分3实验学时殳实验学分L开出时间:呈年级第上学期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选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一、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时数为6学时,涵盖了超声诊断仪的使用以及常规X光机、X-CT x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等工作原理及其设备组成等几部分内容。
教学的具体要求有4点:1 .掌握常规X光机、X-CT s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2 . 了解常规X光机、X-CT,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设备组成,掌握评价的基本性能指标。
3 . 了解常规X光机、X-CT,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的基本操作。
4 .学会简单超声诊断仪的操作。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安排两个单元的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本实验是附属于必修课《医学影像设备》的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
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医学四大成像设备有一个感性认识,更好地较全面地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四大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以及了解医学成像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四大医学影像设备的构造、成像流程、重要参数以及参数对成像的影响,掌握超声诊断仪的简单操作,加深理解超声成像原理,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论课程。
培养医学影像领域的专业思维,为将来从事医疗产品研发、销售维修和学习医学图象处理打下基础。
三、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四、主要仪器设备综合性大医院的四大成像设备、阿洛卡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五、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 .实验一以学生见习为主,教师示范、指导和答疑。
2 .实验二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实验前学生应学习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
医学影像设备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183c1ecc7931b765ce1575.png)
《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医学技术系教研室制订年月日《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101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
总学时:54,其中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0。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2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像诊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使学生掌握医用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范围,并熟练的操作设备。
熟悉医用影像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2、课程教学目标:加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学习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历程基本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教学重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教学难点: 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二章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了解】诊断用X线机的基本组成,X线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分类【熟悉】诊断用X线机的不同分类方式第三节胃肠X线机【掌握】胃肠X线机的结构、作用;透视及点片摄影功能。
【自学】实际胃肠X线机举例第四节摄影X线机【掌握】摄影X线机的结构、作用;普通摄影及立位摄影功能。
【了解】自动洗片机【自学】体层摄影装置、心血管造影X线机第五节其他专用X线机【熟悉】专用X线机的种类及作用。
教学重点: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教学难点: 1.诊断用X线机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方法能分几种?2.胃肠X线机的组成?摄影X线机的组成?3.滤线器结构及技术参数要求?4.荧光屏结构及作用?5.其他专用X线机有哪几种?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三章常规X线机授课学时:8学时教学内容:常规X线机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X线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dd9f4c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影像设备学教学⼤纲(三年制)《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纲课程编码:630403 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学时:144(每学期72学时)选⽤专业:⾼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能够较全⾯地了解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过程及临床使⽤现状;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安装、维修、保养等管理常识;重点掌握诊断⽤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超声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强化学⽣的操作技能,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培养学⽣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能⼒,使学⽣能够不断地接受和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满⾜基层医疗单位对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员的需求。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14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学时,实验课时学时,医院见习8学时(放射科及数字影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各2学时)。
2、课程考核⽅法与要求按照教学⼤纲要求,期终考核以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为主。
侧重于考核学⽣对医学影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应⽤特点和影像设备管理等内容。
3、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USG设备以及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等。
4、见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学⽣8学时的见习,⽤于参观医院放射科X线成像设备(包括数字成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和操作过程,以弥补校内⼤型影像实验设备不⾜,加深和巩固学⽣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章医学影像设学概论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医学影像设备分类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2、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标:1、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史2、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3、重点掌握X线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途。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3b340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0.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第一篇:《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你了解吗?》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
比如说,医院里那些拍片子的机器,像 CT 机、磁共振成像仪等等,要学会操作和理解它们,就得有个详细的教学大纲。
这个大纲就像是一张地图,告诉学生们先学啥,后学啥。
比如说,一开始可能要认识各种设备的零部件,就像认识汽车的发动机、轮胎一样。
然后呢,要学会怎么调试设备,让它拍出清晰准确的片子。
有了这个大纲,学生们就能系统地学习,以后更好地为咱们的健康服务啦!第二篇:《神奇的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大伙们,今天给你们讲讲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
想象一下,你家里的灯,按一下开关就亮了,再按一下就灭了,这背后可藏着按钮自锁式电路的功劳呢!比如说,咱们小区门口的自动门,按一下按钮,门就打开,而且能保持打开状态,直到再按一下才会关上,这就是自锁式电路在发挥作用。
这种电路设计能让很多设备用起来更方便,省得咱们一直按着按钮。
是不是很神奇?第三篇:《走进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瞅瞅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
就好比学做饭得有个菜谱,学医学影像设备操作也得有个大纲。
比如说,学用 X 光机,大纲会规定先了解它的原理,就像知道为啥火能煮熟饭一样。
然后要实际操作,看看怎么给病人摆姿势,才能拍出有用的片子。
有个同学跟我说,他按照大纲认真学,现在都能熟练操作设备,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啦!第四篇:《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让生活更便捷》亲人们,来看看按钮自锁式电路设计能给咱生活带来啥变化。
你想想,电动自行车的电源开关,按一下就通电,不用一直按着,多省事!还有那种自动售货机,投币后按下选择按钮,商品就出来了,这都是因为有了巧妙的按钮自锁式电路。
我有个朋友自己动手做了个小玩意儿,用的就是这种电路,可有意思啦!第五篇:《探索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奥秘》各位朋友,今天咱们一起探索一下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影像设备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对各种影像设备的结构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加深对影像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只有充分掌握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成像参数才能得到优质的影像。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本实验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和理论教学大纲编写,每次实验课均由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及仪器准备和实验内容四部分组成。
二总实验教学参考学时为6学时,分三次实验课。
三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实验一X线机管电流(mA)的测量与调整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管电流的测量与调整,以及管电流调整的意义。
二实验要求掌握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电路的特点;mA的测量方法;管电流的调整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掌握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电路的特点。
(二)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机中管电流(mA)的测量方法。
(三)GE R500B 机型摄影时无管电流显示,将毫安表串联接入加装管电流显示装置,观察选择毫安与实际毫安表显示差别,试分析原因。
(四) 了解程控机中管电流调整。
实验二数字图像及后处理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及常用的后处理方法。
二实验要求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熟悉常用的看图工具;熟悉放大、旋转、距离测量、窗宽窗位调整等数字图像后处理技术。
三实验内容 1
(一)熟悉影像看图软件的操作:浏览器web终端及DICOM 工作站efilm。
(二)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掌握矩阵、像素及灰阶等参数的意义。
(三) 熟悉放大、距离测量及窗宽窗位等候处理技术对图像显示的影响。
实验三 CT机结构与机房布局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CT机结构与熟悉机房布局。
二实验要求掌握CT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熟悉各部分的作用,熟悉CT机房的布局。
三实验内容(一) CT机房布局及设备的安装位置。
(二) CT机的开启与关闭。
(三) 关闭电源,打开扫描机架,熟悉CT球管、探测器、滑环等装置结构。
(四) 阵列处理器的结构与作用。
(五) 熟悉控制台操作控制。
(六)冷水机的作用。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一实施机构:由第一临床学院影像系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大型设备由实验教师拆装、同学观察讨论,普通X线机等设备同学自己设计测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2.实验地点:影像科检查室及机房。
教师由影像系教研室委派。
3.辅导形式:实验教师拆装讲解、同学独立操作、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考核办法:实验课程不设考试考核。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实验内容教学时数实验类型 X线机管电流(mA)的测量与调整 2 设计型数字图像及后处理 2 综合型 CT机结构与机房布局 2 验证型合计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