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球化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环境地球化学复习题

环境地球化学复习题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2、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3、水体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4、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 2 + hνNO + O(2)HNO 2 + hν H +NO2或HNO2 + hν HO + NO(3)HNO3 + hν HO + NO2(4)H 2CO + hν CO + H2或H2CO + hν H + HCO(5)CH 3X + hν + X5、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HNO3、N2O5和NO3。

6、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9、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10、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其作用是抵挡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物。

10、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黏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腐殖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11、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分配作用、化学光解、耗氧有机物分解和溶解、挥发、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2、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

13、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机械迁移和转化、化学和物理化学迁移和转化及生物迁移和转化。

14、在农作物生长所需元素中,元素可以促进作物早期发育和根系的形成,加速作物成熟;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于细胞和组织中,对糖分的转移和淀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元素对作物生长调剂吲哚基乙酸的合成起控制作用(磷、钾、锌)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1. 地球化学的定义是什么?
2.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3. 描述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

4.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 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它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是什么?
6. 地球化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8.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如何发挥作用?
9. 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它在研究地球历史中的作用是什么?
10. 描述地球化学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1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结构?
12.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 地球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14. 简述地球化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的作用。

15. 地球化学在海洋科学中如何应用?
16. 描述地球化学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

17.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
18. 地球化学在灾害地质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19.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热液循环?
20. 地球化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评估和修复污染场地?
22. 简述地球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3. 地球化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4. 描述地球化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25. 地球化学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二)2024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二)2024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二)引言概述: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性质和过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地球生态系统以及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化学变化非常重要。

本文是地球化学复习资料系列的第二篇,主要介绍地球中元素的分布、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内容。

正文内容:1. 地球元素分布a. 大地构造带来的地球元素差异b. 地壳、地幔和核的元素组成c. 元素富集与稀缺性的原因d. 地球元素的地球化学周期表2. 地球化学循环a.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i. 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ii. 包括生物体内和生物体间的循环b. 地球物质循环i. 土壤中的元素循环ii.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c. 平衡和非平衡地球化学循环3.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a. 主要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i. 光谱分析ii. 质谱分析iii. X射线衍射分析iv.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b. 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和准备c. 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和解释4. 岩石和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a. 岩石的成分和分类b. 矿物的成分和分类c. 岩石和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地球演化的指示作用5. 环境地球化学a. 土壤污染的地球化学特征b. 矿物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和解毒作用c. 环境地球化学的应用与挑战总结: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地球元素的分布、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以及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探索,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化学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进一步发展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还能够支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科学决策和实践。

环境化学复习题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题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C)A. 生物分子B. 宇宙环境C.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化和影响D. 社会经济结构2.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不包括(D)A. 吸附B. 溶解C. 挥发D. 化学合成3.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B)A. 工业排放B. 土壤侵蚀C. 交通运输D. 生活垃圾焚烧4.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A)A. 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B. 重金属污染C. 石油泄漏D. 放射性物质排放5. 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D)A. 雨水冲刷B. 风力搬运C. 地表径流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 环境化学中,_______是指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循环过程。

答案:物质循环2. 大气中的_______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答案: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3. 环境中的_______物质可以被生物体吸收,并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答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4.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_______和植物修复。

答案:微生物修复5. 水处理中的_______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答案:活性炭吸附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污染物质的识别、监测、评估和控制。

它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和效应,为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 描述水体污染的主要危害。

答案:水体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人类健康;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以及破坏水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3. 阐述土壤污染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土壤污染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食品安全;以及通过地下水污染,影响饮用水安全。

四、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500mg/L,若该工厂日排放废水量为1000立方米,试计算该工厂一年排放的废水中COD的总量。

环科081环境地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环科081环境地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1.在地球环境演化初期,(大气中的氧主要靠蓝绿藻的光合作用产生。

)2.要产生有生命的细胞应具备两个因素:(在大气圈与水圈系中没有游离氧)、(存在有对产生有机分子所必须的元素和催化剂。

)3.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1.一团物质;2能量输入;3、能量输出;在能量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环节,有一套能量的运转和转换。

)4. 能量系统的类型:(1、衰变系统;)2、(周期性或韵律性的系统、)3;(不规则变动的系统。

)5.地球大气中的氧的来源是(有机光化学作用或光合作用)6.地球环境是由¬________ 圈、________圈、________圈和________圈所组成的。

(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7.能量系统按输入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

(衰变系统、周期性或韵律性的系统、不规则变动的系统)8.土壤是母岩、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在地表环境相对________的一种状态。

(生物、水系、地形、稳定)简答题1.研究不同环境要素中元素的背景值时,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答: 1.大气环境中若干元素的背景值2岩石背景值 3.土壤背景值4.水体背景值5.植物和粮食中的背景值第二章:1.土壤的形成始于(基岩的风化是由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相互作用的结果。

2.、土壤热量包括(净吸收热量、水相转化扩散热、物质迁移转化热量、温度产量。

)3.土壤中的元素迁移和富集受(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和(土壤的吸附作用)的影响。

4.土壤中的八大离子是Na+、K+、Mg2+、Ca2+、Cl-、NO3-、SO42-、HCO35岩石圈是(表生迁移作用中化学元素)的作用来源6.(花岗片麻岩)可以作为岩石风化程度的指示.7. (碱性阳离子)的溶解度随离子半径的增大和电价减少而增加8.(在花岗岩类造岩矿物)中,与组成该矿物的造岩元素原子结构相似的微量元素在该矿物种的富集系数最大。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1. 地球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 什么是地壳中的元素丰度?
地壳中的元素丰度是指地壳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或原子百分比表示。

3. 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哪些主要过程?
地球化学循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等。

4. 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利用同位素的丰度变化来研究地球物质的来源、过程和历史。

5. 地球化学中如何定义岩石的类型?
岩石的类型可以根据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环境等特征来定义。

6. 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地球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分布与背景值相比显著偏离的现象,通常与矿床、油气藏等地质体的存在有关。

7. 地球化学勘探的目的是什么?
地球化学勘探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表或地下样品的化学分析,发现和评价矿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质构造等。

8. 什么是地球化学示踪?
地球化学示踪是指利用地球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特定特征来追踪物质
的来源、迁移路径和过程。

9. 地球化学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什么?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生物体与地球环境之间元素的交换和循环过程,涉及生物吸收、转化、释放和沉积等环节。

10. 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科学中有哪些应用?
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污染物的来源识别、环境风险
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环境修复技术的开发等。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水圈D. 地球的生物圈E.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地球的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A. 氧B. 硅C. 铝D. 铁E. 铅#### 二、填空题1. 地球化学中,____是指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

2. 地球化学的____研究,主要关注地球物质在不同地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其次是____。

4. 地球化学分析中,____技术常用于测定岩石和矿物中的微量元素。

5. 地球化学循环涉及____、____、____和生物圈等多个圈层。

#### 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描述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3.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四、论述题1. 论述地球化学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潜在贡献。

2. 讨论地球化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性。

#### 五、计算题1. 假设你有一个岩石样本,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

长石的化学组成为K2O 12%,Al2O3 18%,SiO2 64%,FeO 3%,MgO 2%,CaO 1%。

石英的化学组成为SiO2 99.9%。

如果岩石样本中长石和石英的质量比为3:2,请计算岩石样本的平均化学组成。

####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当地居民的健康受到了影响。

请根据地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七、实验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说明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全面复习地球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球的岩石圈B. 地球的大气圈C. 地球的生物圈D. 月球的岩石圈答案:D解析: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包括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而月球的岩石圈不属于地球化学的研究范畴。

2. 以下哪种元素在地球化学中被认为是亲石元素?A. 钠(Na)B. 钾(K)C. 铁(Fe)D. 硫(S)答案:A解析:亲石元素是指那些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优先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元素。

钠(Na)是一种典型的亲石元素,而钾(K)、铁(Fe)和硫(S)则分别属于亲石元素、亲铁元素和亲硫元素。

3. 地球化学中,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是指以下哪种过程?A. 物理风化B. 生物风化C. 化学风化D. 机械风化答案:C解析: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包括溶解、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

4. 以下哪种矿物是典型的造岩矿物?A. 石英B. 方解石C. 黄铁矿D. 石膏答案:A解析:石英是一种典型的造岩矿物,广泛存在于各类岩石中。

方解石、黄铁矿和石膏虽然也是常见的矿物,但它们不是典型的造岩矿物。

5.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种元素被认为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Fe)B. 锌(Zn)C. 铜(Cu)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铁(Fe)、锌(Zn)和铜(Cu)都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6.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种元素的丰度最高?A. 氧(O)B. 硅(Si)C. 铝(Al)D. 铁(Fe)答案:A解析:氧(O)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约46.6%。

7.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种元素被认为是亲硫元素?A. 钠(Na)B. 钾(K)C. 铅(Pb)D. 铀(U)答案:C解析:亲硫元素是指那些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优先进入硫化物矿物晶格中的元素。

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1.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2. 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②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③研究元素的迁移④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⑤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3.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见微而知著"。

通过观察原子、研究元素(同位素),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现象。

4. 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A. 野外工作方法:①宏观地质调研②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③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B.室内研究方法:④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⑤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⑥动的研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

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⑦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⑧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

第一章:基本概念1. 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时间连续,具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 等)2. 丰度:一般指的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3. 分布: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的总的含量特征。

4. 分配: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各个区段中的含量。

5. 研究元素丰度的意义:①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以在同一体系中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基本特征和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等系列的地球化学概念。

是研究地球、研究矿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宇宙天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主要元素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地球形成以来,经历了多少个构造周期?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地幔中占比重最大的元素是:
A. 铁
B. 镁
C. 硅
D. 钠
3. 地球的地壳主要由以下哪两种岩石类型组成?
A. 硅钟岩和辉长岩
B. 花岗岩和玄武岩
C. 石英砂岩和页岩
D. 片麻岩和变质岩
4. 地球表层的大气主要由以下哪两种气体组成?
A. 氧气和氮气
B. 氧气和氩气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核心的主要成分?
A. 铁
B. 镍
C. 钛
D. 铝
二、填空题
6.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幔、外核和内核三部分,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km。

7. 地球表层的陆地之上,覆盖了约_____的水。

8. 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叫做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描述地球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构造周期的特点。

2. 试分析地球大气的组成及其在地球环境中的重要性。

3. 简要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以及其对地球生命环境的重要性。

4. 从地幔和地壳的成分组成方面,简要说明它们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请就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结合地球化学知识,提出个人见解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其可能的影响和挑战。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试题内容以考试实际情况为准)
以上是地球化学考试试题,请根据要求写出3000字文章。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组成C. 地球的生物过程D. 地球的气候条件答案:B2. 地球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A. 氢B. 氧C. 碳D. 氮答案:C3.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个过程是最重要的?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硫循环答案:B4. 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土壤污染治理B. 大气污染控制C. 水体污染处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仪器是什么?A. 显微镜B. 质谱仪C. 光谱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年代?A.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B. 化学分析C. 物理测量D. 地质观察答案:A7. 地球化学中,哪个元素是生命存在的关键?A. 铁B. 铜C. 锌D. 磷答案:D8. 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循环主要涉及哪些过程?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C. 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A. 碳B. 氮C. 硫D. 氢答案:A10.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地球内部化学B. 大气化学C. 海洋化学D. 生物化学答案:ABCD2.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些元素的循环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A. 碳B. 氮C. 磷D. 硫答案:ABCD3. 地球化学分析中,哪些仪器可以用于元素分析?A. 质谱仪B. 光谱仪C. 色谱仪D. 电子显微镜答案:ABC4.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矿物资源定位B. 油气资源勘探C. 水资源评估D. 土壤肥力分析答案:ABCD5. 地球化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植被覆盖D. 人类活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生物圈D. 地球的海洋答案:B2. 地球化学中,哪个元素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元素?A. 铁B. 碳C. 氧D. 氢答案:B3. 以下哪种矿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矿物?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橄榄石答案:B4.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个过程不涉及物质的循环?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火山喷发D. 地壳运动答案:D5. 地球化学分析中,哪种技术常用于确定矿物的化学成分?A. X射线衍射B. 质谱分析C. 红外光谱D. 原子吸收光谱答案:A6.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的丰度最高?A. 氧B. 硅C. 铁D. 镁答案:A7. 以下哪种岩石是火成岩?A. 石灰岩B. 页岩C. 花岗岩D. 砂岩答案:C8. 地球化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元素在地球不同部分的分布?A. 元素丰度B. 元素迁移C. 元素循环D. 元素分布答案:A9.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岩石的年龄?A. 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B. 热释光法C. 电子显微镜分析D. 化学分析答案:A10.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被认为是最活跃的?A. 钠B. 钾C. 钙D. 铀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中,______是指地球内部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迁移和转化的过程。

答案:地球化学循环2. 地球化学家通过研究______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答案:岩石和矿物3. 地球化学分析中,______是一种用于测定矿物中元素含量的技术。

答案:质谱分析4. 地球化学中,______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和迁移。

答案:地表化学循环5. 地球化学家利用______来研究地球的大气、水体和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答案:地球化学分析方法6. 地球化学循环中,______是指地球内部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通过火山喷发等过程释放到地表。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的化学组成B. 地球的内部结构C. 地球上元素的分布规律D. 地球的化学演化过程答案:D2. 下列哪个元素在地球壳中含量最多?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3.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A. 地球化学元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B. 地球化学元素在时间分布上的异常C.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壳中的异常D.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异常答案:A4. 下列哪种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找矿?A. 地质测量B. 地球化学勘探C. 地球物理勘探D. 地球化学分析答案:B5. 下列哪个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A. 氧B. 碳C. 氢D. 氮答案:A6. 下列哪种元素在地球壳中含量最少?A. 氦B. 氢C. 氖D. 氩答案:A7. 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曲线的峰值表示()A. 元素在地球壳中的含量B.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C. 元素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D. 元素在地球内部的结构答案:A8. 下列哪个地球化学过程对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影响最大?A. 热液作用B. 风化作用C. 沉积作用D. 火山作用答案:A9.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壳中的分布规律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地质构造B. 地球化学过程C. 地球内部结构D. 地球表面形态答案:B10. 下列哪个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A. 地质测量B. 地球化学勘探C. 地球化学分析D.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质测量、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分析2. 地球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氧、硅、铝3. 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过程是地球表面碳循环的重要环节?A. 古生物腐烂B. 火山喷发C. 海洋沉积物形成D. 燃烧活动答案:C2. 下列哪个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A. 铁B. 氧C. 铝D. 硅答案:B3. 地球内部的核心主要是由什么组成?A. 硅铁合金B. 氢氦气体C. 液态岩浆D. 硅酸盐矿物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地球大气层中最主要的气体?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答案:A5. 地球化学中的赤铁矿是由以下哪个元素构成?A. 铁和硫B. 铁和氧C. 铁和铜D. 铁和银答案:B二、填空题1. 地球表面的水体占地球的百分比约为____%。

答案:702. 地球大气层中的____层对太阳辐射起到很好的吸收作用。

答案:臭氧3. 地球内部的____占地球质量的约90%。

答案:外核4. 地球表面的岩石主要是由____和____两类矿物组成的。

答案:硅、铝5. 地球表层的陆地占地球表面的约____%。

答案:30三、简答题1. 地球大气层的成分及功能是什么?答案:地球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微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

地球大气层的功能有: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调节地球温度;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空碎片的撞击;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气体;参与水循环等。

2. 简述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相互作用。

答案: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壳层;地幔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厚厚的岩石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内部的相互作用包括岩石圈的板块运动、火山喷发、地震活动等。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地球表面形成陆地和海洋,并且产生了山脉、洋脊、地震带等地貌和地质现象。

3. 地球化学中的地球水循环是指什么?描述其过程。

答案:地球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不断在大气、土壤、河流、湖泊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其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球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随后,水蒸气升高形成云;云中的水滴在遇冷的高空大气中凝结成为液态水,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分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再通过水文循环不断补给水分至地表。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性质C. 地球的生物性质D. 地球的地质结构答案:B解析: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因此其主要对象是地球的化学性质。

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技术?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力学分析答案:D解析:热力学分析通常不直接用于地球化学分析中,而是用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热力学性质。

3. 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包括以下哪个过程?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火山喷发D. 核反应答案:D解析:核反应不是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而是物理学中核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4. 以下哪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解析: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铝和铁。

5.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种元素通常被用来作为指示元素?A. 金B. 铜C. 铅D. 氦答案:A解析:金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常被用作地球化学中的指示元素,用于追踪地质过程和环境变化。

6. 以下哪种岩石类型含有最多的硅酸盐矿物?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碳酸盐岩答案:A解析:火成岩,尤其是花岗岩类,含有大量的硅酸盐矿物,如石英和长石。

7. 以下哪种矿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答案:A解析:石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中。

8.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种元素的同位素常被用于年代测定?A. 碳B. 氧C. 铀D. 铅答案:C解析:铀的同位素,尤其是铀-238和铀-235,常被用于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以确定岩石和矿物的年龄。

9. 以下哪种元素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 铜C. 锌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铁、铜和锌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地球表层和地球系统中的分布、运移、转化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揭示地球内部和外部过程、地球演化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地球化学考试试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选择题1. 地球化学元素是指在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元素,下列元素中属于地球化学元素的是:A. 镧系元素B. 锕系元素C. 铀系元素D. 铜系元素2.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地壳中主要元素的是:A. 氧B. 硅C. 铝D. 钙3. 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 地壳构造B. 地壳厚度C. 地球内部热流D. 地球磁场二、填空题1. 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可以通过分析地壳中的_________来了解。

2. 地球化学元素的运移和转化主要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进行。

3. 地球化学元素的演化过程中,_________是最主要的演化方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地球化学元素的分类和分布特征。

2. 地球化学元素的运移和转化过程有哪些途径?请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地球化学元素的演化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其演化起到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1. 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地球的物理特征、地壳构造、地球内部热流以及地球磁场等因素密切相关,请论述这些因素对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 地球化学元素的运移和转化过程对地球系统的演化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请论述这些过程的机制和影响,并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化学元素运移和转化的影响。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化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

掌握地球化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还可以为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复习题库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题库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题库答案1. 环境化学中,什么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答: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焚烧以及自然现象等。

2. 简述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来源。

答: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其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排放、农业灌溉、城市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使用以及核工业和医疗废物等。

3. 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答: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石油烃类、多环芳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

4.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生物放大作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

例如,DDT在环境中不易分解,通过食物链从植物到昆虫,再到鸟类,其浓度会逐级增加,导致鸟类繁殖能力下降。

5. 简述环境激素的定义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环境激素是指一类具有类似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环境激素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6. 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它是怎样形成的?答:光化学烟雾是一种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烟雾。

其形成过程主要涉及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臭氧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7. 简述温室效应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模式改变等。

8. 什么是酸雨?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何影响?答:酸雨是指降水中pH值低于5.6的雨水,主要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C. 地球的生物过程D. 地球的大气成分答案:B2. 地球化学中,哪个元素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元素?A. 氢B. 碳C. 氧D. 氮答案:B3. 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包括以下哪个过程?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火山喷发D. 地壳运动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技术?A. 质谱分析B. 红外光谱分析C. 核磁共振分析D. 电子显微镜分析5. 地球化学中,岩石的化学风化主要是指什么?A. 物理破碎B. 化学成分的改变C. 矿物的重新结晶D. 岩石的溶解答案:B6.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铁B. 氧C. 硅D. 铝答案:C7. 地球化学研究中,以下哪个不是地球内部的主要圈层?A. 地核B. 地幔C. 地壳D. 大气圈答案:D8. 地球化学中,哪种矿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橄榄石答案:B9.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岩石的三大类?B. 沉积岩C. 变质岩D. 风化岩答案:D10. 地球化学中,以下哪个元素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最高?A. 氮B. 氧C. 氩D. 二氧化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中,______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氧2. 地球化学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主要过程。

答案: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3. 地球化学分析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

答案:质谱分析4. 地球化学中,______是指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变化。

答案:化学风化5. 地球化学中,______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占地壳总体积的约60%。

答案:长石6. 地球化学研究中,______是地球内部最外层的固体圈层。

南昌大学环境地球化学c卷

南昌大学环境地球化学c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混合作用当两种或数种成分或矿化度不同的地下水相遇时新形成的地下水在成分与矿化度上都与混合前不同这种作用称为混合作用。

2. 酸雨酸雨的定义是pH值低于5.6的雨或雪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在生物圈内不断地运转它们沿着特定的途径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有机体内再从生物体回到非生物环境中去从而构成元素的循环这种循环通常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生物半衰期有毒物质降到最初摄入量一半所需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5. 溶质径流地壳风化产物受水流溶蚀和冲刷并以真溶液和胶体溶液状态随水流迁移的行为称溶质径流二、简答题(共34 分)1.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特点。

分答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分其特点是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化学组成和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因此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也不同按其可以分为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弱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永久性有机污染物。

其中非持久性和弱持久性的有机物可以通过降解作用消除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缓慢只能在水中机械移动和在水固两相间迁移。

分2.促使地下水硬度增高的化学作用有哪些分) 答污染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促进了钙、镁碳酸盐的溶解分) (2)盐效应使碳酸钙、镁的溶解度增大分) (3)离子置换作用促使地下水硬度增高分) (4)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2分)3.简述地下水污染的组分特征。

分答地下水硬度的增高分硝酸根离子NO3-含量的增高地下水中NO3-是溶解态氮的主要形式它可由污水和施化肥而直接进入地下水也可由有机氮或NH4+转换过来。

分其它组分含量的增高在污染地下水中经常可以发现:Ag、Cd、Cr、Cu、Hg、Fe、Mn和Zn等金属、As、Se、F等非金属微量元素以及有机物质与微生物等的含量增高。

分4. 土壤矿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分答物理风化土壤矿物的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及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

分化学风化土壤矿物的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在H2O、O2、CO2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2、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3、水体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4、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 2 + hνNO + O(2)HNO 2 + hν H +NO2或HNO2 + hν HO + NO(3)HNO3 + hν HO + NO2(4)H 2CO + hν CO + H2或H2CO + hν H + HCO(5)CH 3X + hν + X5、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HNO3、N2O5和NO3。

6、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9、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10、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其作用是抵挡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物。

10、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黏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腐殖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11、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分配作用、化学光解、耗氧有机物分解和溶解、挥发、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2、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

13、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机械迁移和转化、化学和物理化学迁移和转化及生物迁移和转化。

14、在农作物生长所需元素中,元素可以促进作物早期发育和根系的形成,加速作物成熟;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于细胞和组织中,对糖分的转移和淀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元素对作物生长调剂吲哚基乙酸的合成起控制作用(磷、钾、锌)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3、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4、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5、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6、试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7、试述水体中汞甲基化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写出有关反应式。

8、什么是土壤污染?如何判别?农药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后是怎样自净的?9、进入土壤的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10、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

第1章绪论1、环境地球化学概念2、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环境地球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5、环境地球化学的前沿问题第2章地球环境1、地球环境由大气系统、水系统、土壤和生物系统、表层岩石圈系统2、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气体”与全球增暖➢“臭氧洞”➢森林锐减和特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短缺3、我国几个主要环境问题⑴土地退化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③土地盐碱化蔓延④土地次生潜育化加剧⑵植被破坏严重①森林面积锐减②草场严重退化③城市绿化面积减少⑶环境污染严重①大气污染②水体污染③固体污染④城市噪音⑷农业污染突出①化肥污染②农药污染4、环境要素: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环境容量: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在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

环境效应: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5、元素的环境背景值指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的平均化学成分。

研究意义①为评价环境质量提供依据②为研究环境中元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提供初始态的含量水平和形态结构③为污染趋势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④为工厂、电站的建立,为工农业合理布局及国土整治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⑤根据区域环境中某些元素的丰缺,为搞清地方病的发生、病因和有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资料⑥通过背景值调查发现重金属异常区,为开发矿业提供资料6、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暖层)和外层(散逸层)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质粒子及大气污染物四部分组成的7、地球大气平衡对生命的影响(1)大气中的水汽、尘埃和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散射,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几乎削弱了一半,使地球白天温度不会太高;(2)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3)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

8、水的类型有海水、陆地水、大气水水圈的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作用下,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就构成水循环。

9、水圈对生命的重要作用(1)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为生命过程中营养物和废弃物的传输提供了最基本的媒介。

(2)水允许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波长较长的紫外线部分可以透过,而对生物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则被阻挡在外。

(3)水的热容量大,白天可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光的热量,夜晚又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使地表温度长期保持相对恒定。

(4)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这一特性在控制水体温度分布和垂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10、土壤由无机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机械组成和土壤溶液组成土壤圈与人类的关系:(1)土壤具有提供和调节水、气、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种物质。

11、环境因素与生物的相互影响(1)任何生物有机体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环境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

(2)生物有机体特别是其群体对环境也产生有明显的改造作用。

(3)不同的生物种对生态因素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12、生物圈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组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自然界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为一种循环式的流动,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大气氮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有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细菌、藻类等)、工业固氮(合成氨)、岩浆固氮(火山活动)和大气固氮(闪电、宇宙线作用)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如火山、地震、海啸、林火、台风、泥石流和水旱灾害等常常在短期内使生态系统破坏或毁灭。

➢人为因素包括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的行动和无意识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3章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健康1、人体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人体与环境最本质的联系是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交换(2)当某些元素在环境中含量过高或偏低时,人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发生疾病或死亡。

2、现代人类疾病的类型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匮乏性疾病(又叫贫穷病)、现代病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人类具有调节自己的生理功能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1)如果环境的异常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人体是可以适应的;(2)如果环境的异常变化超出人类正常生理调节的限度,则可能引起人体某些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甚至造成病理性的变化。

4、生命组成元素中H、C、N、O、P、S、K、Na、Ca、Mg、Cl、Si占组成人体的99.95%5、生命元素包括生命组成元素、毒性元素、无毒性稳定性元素和两性元素6、微量元素的重要生理功能(1)微量元素是人体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剂(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着独特的生理作用(3)协助输送宏量元素(4)微量元素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调节渗透压、离子平衡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7、生命元素的协同作用指在生物体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共存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增强作用或效应。

生命元素的拮抗作用指在生物体中,一种元素对另外一种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的干扰的现象(这种干扰多数是抑制或者抵消,但也有可能是加剧)。

作用机理:(1)直接化学反应产生拮抗作用(2)干扰元素作用于金属酶的辅基或金属蛋白的蛋白质活性基团,从而实现对酶或蛋白质中有益元素的间接拮抗(3)由于某一元素的作用,使金属酶反应体系中的一环受阻,产生对另一元素的间接拮抗(4)相似原子结构的元素在有机配合物中互相取代配合作用是指采用金属配合物(或螯合物)的配位体原理排除进入机体的各种有毒元素的去毒作用。

8、缺硒可致肝坏死;硒营养不足,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视力,严重者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地方性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9、生物地球化学区是指地表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生物与环境的化学平衡遭到破坏的地区,它是在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人文等问题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10、我国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区的成因类型有蒸发浓缩型、矿床或矿化地层型、矿泉型、生物积累型、湿润山岳型、沼泽泥炭型和沙土型11、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南美的安第斯山,澳大利亚的新西兰岛、新几内亚岛,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我国该病广泛分布于山区和内陆。

地质分布:主要分布于地层中有机质层不发育或缺失,饮水和土壤中碘不足的地区。

碘的环境地球化学碘在自然界的特征(1)碘在自然界一般呈碘化物、碘酸盐或有机碘化物的形式存在。

碘在地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易淋溶淋失。

(2)土壤中的碘沿土壤剖面随风化程度的增强从基岩到土壤表层碘含量逐渐升高,在含有机质层碘含量最高。

降水对土壤碘起淋溶作用。

12、地方性氟病地质—地理分布特点(1)地带性氟中毒的分布与自然地理纬度有关,其主要分布于干旱及半干旱带,年降水量为200~400mm左右,或更少。

地球化学环境(1)环境中氟化物的水溶性较低,不易发生迁移(2)生物圈氟含量不高,煤矿区氟含量高(3)天然水中氟的主要来源是含氟矿物及矿床13、克山病地质—地理分布特点(1)具有温暖和中度湿润的气候特点,土壤富含腐殖质,偏酸性,均为农耕区。

我国的重病区多位于海拔200—2000米之间,大体上沿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六盘山到云贵高原的山地分布。

(2)与大规模厚层沉积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岩系有关,多处于地质剥蚀区如山地和丘陵地带,地球化学环境属于可溶性元素淋失环境。

地球化学环境(1)属于可溶性元素淋失环境。

饮用水属偏酸性水,使许多金属阳离子发生溶解迁移;属于碳酸钙型水,水中钙、镁含量较低。

(2)土壤富含腐殖质,对微量元素具有地球化学屏障作用。

14、大骨节病地质—地理分布特点(1)大骨节病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在中国分布范围大,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报道,主要发生于黑、吉、辽、陕、晋等省,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

(2)水流不畅、土壤较湿润、植被较发育、腐殖质丰富。

地球化学环境:发病区的饮水中腐殖酸含量和KMnO4耗量高,硒含量也较低。

大骨节病地球化学环境分区①表生天然腐殖环境病区②沼泽相沉积环境病区③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④沙漠沼泽草炭沉积环境病区第四章土壤地球化学环境污染1、土壤的化学成分(1)土壤矿物质的化学成分(2)土壤中的营养元素(31)土壤中的微量元素2、土壤的生物学性质(1)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硝化、固氮、分泌抗菌素及帮助植物根须吸收养分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