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所以应用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充分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启示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企业利用这一理论来制定价格、销售量合理生产。
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不同档次的商品需求量增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对经济的预期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来考虑企业发展的策略: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利润大、风险也大;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商品,利润小、风险也小。不同收入弹性的组合,可降低风险,保证一定的利润。除此之外,企业在目标顾客定位、广告营销策划、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要多方面进行考虑。
总收益也称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用公式表示:TR=P×Q 。弹性与总收益变动规律: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当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和总收益反方向变动。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不变。这一规律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宜采用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如果需求缺乏弹性,宜采用限产保价的价格政策。
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很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价格变动可以调节供给。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定要按价格的变动来进行生产和销售。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企业会减少产量,当这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企业会增加产量。因此,提价可以增加供给,降价可以减少供给。有利于对市场供给进行调节,避免经济资源的浪费。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理论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生产经营。
厂商可以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随其消费量增加的同时由于效用递减来采取价格歧视,使消费者剩余不会减少从而让消费者购买这种商品的欲望不减少,从而厂商获得利益。
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要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消费者需求,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应该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策略。同时,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又受消费时尚的影响,企业应该善于运用广告和促销引导消费时尚和消费者偏好。
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
上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劳动、资本、资本企业家才能。因而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要素的价格和数量来合理组合这几种生产要素,同时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企业时要有创新能力和敢于冒险。
根据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企业应该制定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计划,防止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改变对企业产生经济负增加。另外造成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所以要确定适度规模应该考虑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其他如交通条件、能源供应、原料采购、政府政策等。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是指厂商在成本既定条件下生产出最大的产量或者产量既定的条件下花费的成本最小时的状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分析出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制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达到利润最大化。
企业生产离不开成本,其包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沉没成本、交易成本。通过研究成本与收益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企业要关注收支相抵点,均衡点,亏损均衡和停止营业点来合理调整企业减少更多的损
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R=MC。在这时,厂商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厂商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生产实现了均衡. 因此对企业何时达到MR=MC也至关重要。
第四,厂商均衡理论,或称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上的行为与市场均衡
单一定价是指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相同的价格。当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垄断企业采取高价少销的定价策略;当某种产品需求富有弹性时,垄断企业采取低价多销的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是指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的理性选择,通过价格歧视,不仅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而且也可以增进消费者的经济福利。垄断企业可以适时实行价格歧视,获得利益。
寡头垄断的企业应利用价格领先制,综合成本加成法,卡特尔来实现厂商的均衡。另外,寡头之间在进行决策存在着合作和利己的冲突所以寡头的均衡决策往往是不稳定的。所以寡头之间要形成默契才能取得利润但要保证给予一定的社会福利。
垄断竞争企业的成功之路是创造自己的产品特色,创造产品差别如质量:质量—价格比(高质量,高价格;低质量,低价格)、产品的形式、产品的包装、营销策划等。企业对品牌的追求,建立核心价值并通过广告来宣传企业的品牌和核心价值。寡头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五,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企业按照这一理论可以进行合理分配。
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企业要对各种要素价格进行
衡量改变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来降低成本。
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工资理论。工资是劳动力所提供劳动的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获得了作为收入的工资。工资种类有多种,所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达到发放各种工资。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工资差别有劳动质量的差别、补偿性差别、不同群体的差别。企业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差别给予工资差别。
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厂商要尽量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建立足够的生产信息配合政府的市场机制调节避免市场因此失灵的出现。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在现实中,由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对称,价格调节并不能总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就是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的失灵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决定。在存在外部经济(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厂商的经济活动水平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在存在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厂商的经济活动水平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这是会出现市场失灵,为了稳定市场,厂商就要改变其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的资源配置失当,多是由产权不清晰带来的,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得到充分保障, 就可以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因为产权明确情况下, 通过市场交易可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市场对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有些外部性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一旦出现委托—代理人问题, 其后果不但是企业所有者利润受损, 也会使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所以企业的委托人要及时了解代理人的情况,给予代理人股份或者签订合同维护委托人利益,最终合理解决委托—代理人问题。
合并——外部效应内部化。政府如果把两个厂商合并或两个厂商自愿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内部化了”,合并后厂商容易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因此企业要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在需要时自觉合并。
综合以上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企业在微观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会更好地发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