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活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180.0153 0.000 ℃ 100.000 ℃ 373.99 ℃ 22.0764 MPa (218.6 atm) 0.01 ℃ and 611.73 Pa (4.589mmHg) 6.012 kJ (1.436 kcal) /mol 40.657 kJ (9.711 kcal)/mol 50.91 kJ (12.16kcal)/mol
第二章
水分与冰
水Leabharlann Baidu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第二章
水分与冰
2.5.2 影响水分活度的因素 1) 食品的组成 因为水分活度是食品的内在性质。 2) 温度: 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表示为:
ln Aw= -△H/RT +C 固定水分含量,研究温度与水分活度的关系,马铃薯淀粉的情况如下图 所示。
3、自由水可被微生物利用,结合水则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4、结合水对食品的风味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单分子层结合水, 采用强制手段去掉结合水时,食品的风味和质量会发生很大的变 化。
第二章
2.5 水分活度与食品腐烂
水分与冰
2.5.1 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概念
水分含量:食品中水分重量占食品重量的百合比称之为~,一般 用120℃烘干法进行测定。
第二章
水分与冰
4. 水的比热较大。所以,水温不易随气温而变化。
5. 水的介电常数高。20℃时水的介电常数是80.36。而大多数生
物体的干物质的 介电常数为 2.2~4.0。在理论上,任何物质, 其水分含量增加1%,介电常数将增加近0.8。由于水的介电常
数大,故能促进电解质的电离。
6. 水的溶解能力强。a.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能力较强;b.非离 子极性化合物如糖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有机物质亦均可
第二章
水分与冰
根据上述曲线可以算出在定温度与水分活度范围内的温度 系数,以指导食品的贮藏与加工。每一种食品体系均可根据上 述的方法算出其在一定温度与水分条件下的温度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低于0℃时,一方面水分的活度计算 应按Aw= P(纯水)/P(Po过冷水) ;另一方面此时水分在实际生产上的指 导意义。
第二章
水分与冰
Aw=P/Po = n1/n1+n2 因此,如果1摩尔砂糖溶于 1000 克水,其溶液的A w 可 这 样 计 算 , 1000 / 18.016=55.5 摩 尔 , 则 : AW=55.5/(55.5+1)=0.98 它表示了1摩尔砂糖溶液在相对湿度为 98 %时达到平衡 状态。所以水分活度也可用平衡相对湿度(ERH)这一概念表 示: AW=P/P0=ERH/100 据此,测定食品中的A w 时,只要将食品放入密闭容器 内至水分达到平衡时,找到容器内的平衡相对湿度,即可算 出食品的A w ,这就是用用康威氏皿进行测定水分活度的依 据 。水分活度,在一定温度下,也可通过直接测定食品的蒸 气压,再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食品中的含水量愈高,水分活度也愈大。水 分活度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J/m.s. ℃)
Temperature
20 ℃ (ice) 0.99821 1.002×10-3 72.75×10-3 2.3388 4.1818 2 5.893×10 1.4×10-7 80.36 76.7(25℃) 0 ℃ 0.99984 1.793×10-3 75.64×10-3 0.6113 4.2176 2 5.644×10 1.3×10-7 80.00 80.5(1.5℃) 0 ℃ (ice) 0.9168 — — 0.6113 2.1009 2 22.4×10 11.7×10-7 91** — 0.9193 — — 0.103 1.9544 2 24.33×10 11.8×10-7 98** 3.2 (-12℃) -20 ℃
第二章

水分和冰
本章主要内容
–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 水和冰的物理性质
– 水与冰的结构
– 食品中水的类型 – 水分活度与食品腐烂 – 食品的吸湿等温线 – 食品的冻结保藏
第二章
水分和冰
2.1 食品中水分含量及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1.1 食品中水分含量 生物体中水分含量随生物生存环境、种类、器官及发育时期而异, 一般为50~80%。食品原料中的含水量与产品的要求密切相关,常见食品 含水量如P8表1-1所示。 2.1.2 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1) 稳定生物大分子的构象,使之表现出特异的生物活性。 2)作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 3) 作为营养物质或废物的运输载体。 4) 调节体温。 5) 作为机体各种运动的润滑剂。 2.1.2 人体的日需水量 随性别、年龄、运动强度、生理状态等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成人 每日需水量为2~2.7 L, 摄入的水量有一部分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有一部 分水则以汗、尿等形式排出。具体情况见P9表1-2
与水形成氢键而溶于水中;c.即使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脂肪
和某些蛋白质,也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 液或胶体溶液。
第二章
2.3 水与冰的结构 2.3.1 水的结构与水分子间的缔合
水分与冰
为什么水的熔点、沸点、比热容和介电常数均比一般物质大呢?
解释:1. 形成水分子时,氧原子采用的是SP3杂化,为什么水分子中的两个O-H 键之间的夹角不是109o,而是104.50 2. 为什么水的熔点、沸点、比热容和介电常数比HF与NH3大?
理常采用如下措施来保证食品的品质。
1)干制 2)腌制 (加糖与盐等)
3)冻结或冷藏
第二章
水分与冰
2.6 吸湿等温线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 ) 为了比较不同质构食品对水分活度的影响,我们引 进了吸湿等温线的概念。 2.6.1 等温线的绘制 可采用吸附与解吸两种方法绘制。请注意如下几个 问题: ① 等温线纵坐标是含水量(g/g干物质,或水的%含 量),横纵标是水分活度; ② 吸附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对于同一食品体系来说 不完全重合。这是由于同一水活度条件下, 食品中的非水 组分对水的吸附还没有充分吸够造成的(这种吸附需要足 够的时间)。
Thermal diffusitity (m2 /s) Permittivity (dielectric constant)
(still)* 3×109 Hz
第二章
水分与冰
从表中归纳的几条规律: 1. 冰的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均比水大几倍。所以,在相同温
度差的条件下, (但升降的方向相反),组织材料的冻结速度 要比解冻速度快得多。 2. 水的密度较冰大,所以,水冻结为冰时体积膨胀。水在4℃时 密度最大, 为1,0℃时冰的密度为0.917。 3. 水的沸点和熔点相当高。在一大气压下,100℃时沸腾汽化,但 在减压下, 沸点则降低.应 用:①在浓缩牛奶、肉汤、果汁等 食品时,加高温容易变质, 故必须采用减压低温方法进行浓 缩, 因为水的沸点是随着压力增大而升高 的 .②在100℃下不易煮熟 的食品,如动物的筋和骨、 豆类等,可以使用压力锅,便能迅 速煮熟。如果再增加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就可升到121~123℃ 。
第二章
水分与冰
为什么水的比重较低冰大?(固态冰与液态水结构的差异决定的,其比重取决于水分子之 间的距离和中心水分子周围水分子的配位数)
2.3.2 固态冰与液态水结构的差异 固态冰:0℃时,水分子之间的距离为0.276nm, 中心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液态水:0 ℃时,结构类似于冰,但有些氢键已经断裂或弯曲。 1.5 ℃时,中心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4,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为0.29. 水的比重在0~3.98 ℃, 配位数的增加占优势,大于3.98 ℃后,水分子距 离的增加占优势。
第二章
水分与冰
微生物发育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如果食品水分活 度大于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A w值时,微生物即可导致食 品变质.
第二章
水分与冰
2)水分活度与酶促反应的关系 食品中自由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有助于引起化学反应,从而 引起食品变质。当食品水分活度极低时,酶促反应几乎停止或反 应缓慢;当水分活度增加时,自由水的量开始增加,酶促反应 速度也相应增加。 一般Aw<0.3时 ,食品中淀粉酶、酚氧化酶、过氧化酶等活动 被抑制; Aw<0.1时,食品中的脂肪酶被抑制。 3) 水分活度与非酶反应的关系 对于多数食品,过分的干燥会引起食品成分的氧化和脂肪 的酸败,还会引起食品的非酶褐变。因此,要使食品具有良好 的稳定性,则必需将Aw控制在结合水范围内(即最低Aw),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氧对活性基团的作用,阻碍蛋白质和碳水化 合物的相互作用,不会使食品丧失吸水和复原性。
水分与冰
Phys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Ice
Properties Molecular weight Phase transition properties
Melting point at 101.3kPa (1 atm) Boiling point at 101.3kPa (1 atm) Critical temperature Critical pressure Triple point Enthalpy of fusion at 0 ℃ Enthalpy of vaporization at 100 ℃ Enthalpy of sublimination at 0 ℃
第二章
2.2 水和冰的物理性质 2.2.1 水的三态
水分和冰
注:1)水的三相图由三线(TB、TF、TS)、三面和一点构成。 2)以P1点为例说明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及冰冻干燥的原理。 3)潜热:用于物质相变的热量称之为潜热。 显热:用于物质体系温度升高的热量称之为显热。
第二章
2.2.2 水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
水分与冰
2.4 食品中水的类型 自由水:存在于食品中但不被食品成分束缚的水称之为自由水。 结合水:存在于食品中,通过氢键与极性组分结合在一起的水 称之为结合水。 水与非水组分之间的作用有三种方式:
第二章
水分与冰
2.4 食品中水的类型 1、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极性基团的数量有较为固定 的比例关系。
第二章
水分与冰
食品体系中的化学反应包括:a.脂肪氧化作用;b.非酶褐变;c.水解反 应;d. 霉菌生长;e.酵母生长;f.细菌生长等。下图表示了其与水分活度的 关系。
第二章
水分与冰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食品中水分活度高,则食 品易受微生物污染,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导致食 品品质不稳定,发生霉烂变质。生产上根据这一原
2.5.3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1)微生物活动与水分的关系 不同的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时,都有它最适宜的水分活度 范围,细菌最敏感,其次是酵母和霉菌。在一般情况下,霉菌 生长的最适 Aw为0.85 ,但低于 0.8也能生长; Aw 大于或等于 0.9 时(最适为0.90~0.94),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比较低旺盛,直 到Aw低于0.9时,霉菌生长才比较旺盛,这就是糕点、奶酪和坚 果之类水份含量低的食品容易由于霉菌生长而腐败的原因。
Oth e ir p ro p e r tie s Density (g/m L) Viscosity (Pa.Sec) Surface tension against air (N/m) Vapor pressure (kPa) Heat capacity (J/g.K) Thermal conductivity (liqu id)
据测定100 g 蛋白质可结合水平均为50 g,在动物组织器官中蛋白质 约为20%,即与蛋白质结合的水平达10%;对于植物组织来说,100g淀 粉的平均持水能力为30~40。
2、结合水蒸汽压比自由水低得多,而沸点高于一般水,冰点低 于一般水。
因而,100℃以下时结合水不会从食品中散失,-20℃时还不会结冰 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的孢子(几乎没有自由水泄不通在 很低的温度下还能保持生命力,而多汁的组织(如水果、蔬菜、肉等级在冰冻 时其组织结构很容易被破坏。
水分活度:食品上空水蒸汽的分压力与同温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 值称之为~。 Aw=P/P0 也可用水的逸度进行表示: Aw=f/f0
对纯水来说,因P和 Po 相等,故A w为1。而食品中的水分, 由于其中溶有无机盐和有机物,所以 P总是小于 Po ,故A w<1。 溶质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时,根 据拉乌尔定律,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率等于溶质的摩尔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