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100029)李园李佩文
中药外用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将各种中草药制成各类不同的剂型,如丸、散、丹、膏、栓、酊、酒剂等,贴敷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经体表(皮肤)或五官九窍(眼、耳、口、鼻、前后二阴)等作用于人体,以取得局部和全身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是中医疗法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古代主要应用于治疗外科病、急病、局部疾病,随时间的发展,新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药外治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外治法的起源、作用机理、促透剂、透皮吸收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药外治法的渊源
中药外治法历史悠久。
原始社会就有用树叶、草茎涂伤口,偶然治愈疾患并发现了药物的作用。
《殷墟卜辞》中有22种疾病使用了外治法;《周礼•天宫》记载了以外敷药物治疗疮疡;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利赤蝎,以血涂之”,还最早记载了酒剂外用;《内经》多个篇章有关于外治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桂心渍酒,以熨寒痹”。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
《集救广生集》与《理论骈文》是我国历史上论述外治法的两部专著,尤其是吴尚先所著《理论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提出了贴、涂、熨、洗、点等百余种外治法,方剂达1500余首。
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他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2 中药外治法透皮吸收、作用机理
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达过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
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
所以与内治疗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
徐大椿指出“汤药不足尽病,人之疾病,由外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必服药乃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以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
据雷亚锋等所做跌打膏透皮吸收研究报道:膏药贴用3小时后,其有效成分士的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即达稳定值范围,100小时内血药浓度维持在45~49.2μg/mL;膏药作用于离体小鼠皮肤上,8小时内士的宁的平均渗透速率为40μg/cm2.h。
这说明外用药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
同时测得用药部位皮肤士的宁含量是非用药部位的7.5倍。
2.1 药物的经皮吸收机制
2.1.1 药物通过皮肤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
2.1.2 皮肤穴位处的药物吸收。
与别处皮肤相比,穴位处皮肤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2.1.3 粘膜处药物的吸收。
如口腔的舌下粘膜、鼻粘膜、直肠粘膜等均为药物外用的常见给药部位,粘膜没有角质层,药物透入较容易、速度快。
但此处皮肤较为娇嫩,不耐刺激,用药要求高。
2.1.4 水合作用。
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湿度的函数。
中药外贴,可以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水量由5~15%增至50%。
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实践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
同时还能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血液循环。
2.1.5 表面活性剂或透皮促进剂的作用。
如膏药中所含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使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西药如月桂氮卓酮(Azone)、二甲基亚砜等均有显著的促进大多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化合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它们可能是通过增加类
脂骨架无序性而增加皮肤的非均匀性来打开新的渗透途径,从而促进药物渗透。
有报道说Azone可增加角质流动性,使角质层的类脂质产生不规则排列,且可使毛囊口拓宽,有利于药物通过角质层吸收。
据周金煦等人在2%Azone水溶液对小鼠皮肤表面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中,发现部分表皮出现小裂隙,有的孔穴长达2~4um。
2.1.6 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
现代离体皮肤试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因此外治方药中,冰片、麝香、沉香、檀香、菖蒲、川椒、白芥子、姜、肉桂之类芳香药物,几乎每方必用。
2.2 影响皮肤吸收作用的因素
2.2.1 机体因素:主要有:(1)年龄、性别,一般婴儿、老年人的皮肤吸收率较成年人高,女性吸收率较男性高;(2)部位,体表的不同部位角质层厚薄不一,其吸收药物的程度不同,据Chien报道,人体体表吸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耳后、阴囊、腹股沟、额、腋下、头皮、背、手掌、前臂;(3)皮肤含水量,皮肤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细胞的通透性增加;(4)皮肤损坏、破溃会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增强皮肤吸收能力。
2.2.2 制剂因素:分子量小、熔点低、油/水分配系数接近1、分子型外用药物易于透过皮肤。
具体为:(1)皮肤对水制剂仅微量吸收;(2)对脂溶性物质,如VitA、VitD、VitK 等可大量吸收;(3)激素亦迅速吸收;(4)重金属及盐类,如铅、锡、汞、砷等皮肤易吸收;
(5)外用药剂型态对吸收亦有影响,如软硬膏易吸收,霜剂次之,粉水剂难于吸收;(6)其他如药物的热力学特性、电离状态、赋形剂、透皮吸收促进剂、药物施用面积、接触时间、施用频率等均对皮肤的吸收率产生影响。
2.3 加强药物透皮吸收的一些方法
2.3.1 加入高效渗透促进剂:这是一些能加速药物通过皮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化学物质。
主要包括:
(1)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尿素、水杨酸等;
(2)有机酸、酯、酰胺类:如硬脂酸、油酸、N—环庚基—N癸基乙酰胺等。
药物在硬脂酸、硬脂酸胆盐共存下,透皮效率增加,制成油型软膏可产生全身透皮作用;
(3)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及其衍生物。
它是应用最早的促透剂之一,穿透作用强,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有助于多种药物透皮。
缺点是有强烈臭味,皮肤刺激大,大面积使用可产生全身副作用,如溶血、视神经毒性等;
(4)氮酮类:如月桂氮卓酮、N—十二烷—2—吡咯啉酮等。
Azone是新型促透剂,副作用小,但对亲脂性药物促渗透性远不如亲水性,发挥作用慢、迟滞时间长;
(5)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型的吐温80、阴离子型的月桂醇硫酸钠等;
(6)二元渗透:低级二醇,如丙二醇、丁二醇与氮酮配伍,丙二醇与油酸、1,4丁烷二醇与亚麻油酸,协同透皮。
2.3.2 药物与脂质体包封:脂质体是磷脂和其他两亲性物质分散于水中,由一层或多层同心的脂质双分子膜包封而成的球状体。
它可作为载体将药物包封于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内,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具有靶向作用,被誉为“药物导弹”。
其主要特点是:
(1)脂质体可增加皮肤角质层水合作用,还能透过角质层到皮肤深层,甚至脂质体磷脂与角质层脂质融合,改变皮肤结构,包封难以透皮的药物,促进其透皮吸收;
(2)对局部应用的药物,脂质体不仅对其有良好的促透作用,还降低药物的全身吸收,使药物集中于病灶局部,提高生物利用度;
(3)脂质体的水化磷脂层能够促进干燥皮肤的水化,亦增加透皮作用;
(4)脂质体为体内固有成分,可被生物降解,对皮肤无刺激,对人体无毒害。
2.3.3 物理促透方法:如超声导入、离子导入法。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加速离子药物从水溶液中通过皮肤,渗透入组织,它的优点是能促进离子型大分子药物的透皮吸收。
随着现代药剂学的高速发展,90年代药物制剂研究进入了释药系统(DDS)时代。
中药外用剂型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膏药、散剂、酒剂,必须吸收现代高科技成果,开发新的中药外用剂型,如透皮控释制剂、粘膜给药制剂、靶向给药制剂等。
透皮给药系统(TTS)就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用药方法。
它是指能透过皮肤屏障,在预定时间内以恒定速度释放出一种或数种活性成分到血液循环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制剂,又称“透皮控释系统”。
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保持稳
定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发挥并保持最大的治疗作用。
TTS除制成溶液剂、涂布剂、乳剂、膏剂等传统剂型外,还开发了骨架型透皮释放给药系统、膜控压敏微储库型给药系统等新剂型。
由于工艺流程、载体选择、药物处理等问题,目前TTS还不能在临床上方便使用。
中药TTS 的目的是寻找一类制法简单、成型性好、韧弹性好、载药量大、释药性好、无毒无刺激的制剂。
3 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中药外治越来越多的应用及透皮给药系统的建立,使用现代方法对中药透皮吸收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研究也日趋增多与完善。
3.1 透皮实验方式
3.1.1 离体实验:主要是离体扩散池法。
直接从处死的动物身上分离某处皮肤,固定于扩散池系统,透皮药物由表皮层向真皮层渗透,定期在接受池中抽取样本,进行分析。
以往报道的文献中,主要有Franz扩散池、Valia-Chien扩散池、两室流通扩散池及自制扩散池等。
此方法简单易行,目前应用较多,如王锐等的牡丹皮流浸膏离体鼠皮扩散实验,高玉生等进行中药丹参、昆布、海藻等离体蛇皮实验。
3.1.2 在体实验:主要是在活体动物上做的实验,包括直接法与间接法。
(1)直接法:直接测定经皮给药后的体内药物及代谢物浓度。
这种方法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中药的研究,应用较少。
(2)间接法:通过标记药物在样品中的放射活性,间接获得药物体内作用过程。
如赵洪武等以H3标记小檗碱作为示踪剂,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在体皮肤如意金黄散中小檗碱的透皮速率与血药浓度。
亦可通过测定与经皮所给药物有关的生理反应或引起的其它体内的化学物质浓度变化间接测得。
3.1.3 还有一种方法介于离体与在体动物实验之间,如将中药外用于动物体表某处,隔一定时间留一次血、尿标本,实验结束后,剥取动物的角质层,切取皮肤、心、肝、肾、膀胱等,进行分析、检测。
3.2 样本分析从外周药物透皮吸收实验中获取的样本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以了解外用药的吸收、分布、代谢规律。
由于外用药物尤其是中药其成分多,纯品剂量极小,且不能完全穿透具有多层生物膜结构的皮肤,经皮吸收如体内的量有限,同时存在众多的干扰杂质,难以分离纯化,因而从透皮实验所获取的标本测定透皮药物的浓度仍有很大难度。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高压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放射免疫法、同位素示踪法等。
比较起来,放免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但由于存在抗体制备问题,其应用受到限制,而色谱法应用较为普及。
同位素示踪应用亦较多,尤其为了获得经皮给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虽然透皮实验已职累了一些经验,但检测中药外用在体内的吸收、利用、代谢情况难度仍然很大,并且许多方法目前还只能限于动物实验,不适于人体。
直接测定经皮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编辑燕山)
4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中若干问题
4.1 中药透皮制剂多为普通硬膏、软膏、油膏,缺少现代化的中药透皮给药系统,药物吸收较差,工艺简单,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2 对中药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与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参数对改进配方、选择剂型、制剂的工艺设计、质量评价与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少见报道。
4.3 中药复方多,药味多,成分杂,各种成分含量低,为体内、体外透皮实验带来困难。
4.4 新型渗透促进剂的寻找仍是难点,经皮制剂的应用研究及临床化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A.F.基多尼厄斯(美)主编.药物透皮吸收新剂型.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64
2 雷亚锋、张丽娟.跌打膏的研制及透皮吸收研究.中成药,1994;16(11):11
3 王金全,蔡云华主编.女病外治良方妙法.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9~10
4 朱复南.中医特色加高新技术-论中药外治现代化.见: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北京中西医药新技术研究所编.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
5 周金煦,戴志强,俞月桂,等.月桂氮卓酮对小鼠皮肤和肉瘤180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89;10(5):447
6 刘巧主编.皮肤常见病外治.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5~7
7 梁秉文主编.经皮给药系统.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79~117
8 高建青,杨平存,俞伯方.经皮给药美国的研究进况.中国药学杂志,1997;32(8):455
9 翟光喜,邹立家,张天民.脂质体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997;32(6):329
收稿日期1999-01-28
皮肤科用药常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
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人体皮肤的简单结构。
皮肤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肤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
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
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
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
若角质层异常增厚,称为角化过度;若角质层有细胞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
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
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
颗粒层细胞由正常的2-4层增至多层时,称为粒层肥厚,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但正常粘膜无颗粒层(硬颚及舌背除外)。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
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
基底细胞分裂后到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通过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
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明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的颜色。
真皮: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
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A、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
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
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B、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
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C、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A、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B、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异物等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C、肥大细胞: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
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皮下组织: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
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
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
附属器
(1)汗腺
A、小汗腺:一般称为汗腺。
位于皮下组织的真皮网状层。
除唇红部、龟头、包皮内面和阴蒂外,分布全身。
而以掌、跖、腋窝、腹股沟等处较多。
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B、大汗腺:主要位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外生殖器等部位。
青春期后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由细菌分解,产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2)皮脂腺:位于真皮内,靠近毛囊。
除掌、跖外,分布全身,而以头皮、面部、胸部、肩胛间、阴阜等处较多。
唇红部、乳头、龟头、小阴唇等处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其余开口于毛囊上1/3处。
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干燥,青春期以后分泌旺盛。
(3)毛发:分长毛、短毛和毳毛三种。
毛发在皮肤表面以上的部分称为毛干,在毛囊内的部分称为毛根,毛根下段膨大的部分称为毛球,突入毛球底部的部分称为毛乳头。
毛乳头含丰富的血管的神经,以维持毛发的营养和生成,如发生萎缩,则发生毛发脱落。
毛发呈周期性地生长与休止,但全部毛发并不处在同一周期,故人体的头发是随时脱落和生长的。
一同类型毛发的周期长短不一,头发的生长期约为5-7年,接着进入退行期,约为2-4周,而进入休止期,约为数个月,最后毛发脱落。
此后再过度到新的生长期,长出新发。
故平时洗头或梳发时,发现有少量头发脱落,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4)甲:可分为甲板和甲根两部分,露出部分为甲板,近端半月形白色区称为甲半月,被皮肤覆盖的部分为甲根。
甲板深面是甲床,相当于棘细胞层和基底甲。
甲床的最后部分为甲母,是甲的发生区。
围绕甲板两侧和后部的皮肤皱褶,称为甲皱襞。
指甲的生长速度较趾甲为快。
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1)血管:表皮无血管。
动脉进入皮下组织后分支营养皮下组织,上行至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形成深部血管网,分支营养毛乳头、汗腺、神经和肌肉。
(2)淋巴管:起于真皮乳头层内的毛细淋巴管盲端,沿血管走行,至浅部和深部血管网处,形成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网,逐渐汇合成较粗的淋巴管,流入所属的淋巴结。
淋巴管是辅助循环系统,可阻止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
(3)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种。
感觉神经来自脊神经和脑神经,为有髓神经,其末端失去髓鞘,成为游离神经末梢,接受各种刺激。
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传导的速度与神经的直径成正比,不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其传导亦与此有关,如直径大于10微米,神经传导为30-60米/秒,对触觉、压觉等机械性刺激传导较好;中等直径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10-20米/秒,对温度刺激传导较好;直径小于5微米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1-2米/秒,与痛觉和痒觉悟的传导有关。
运动神经来自植物神经系统,为无髓神经,分布于皮肤的血管、平滑肌和汗腺中,并调节其功能。
(4)肌肉:皮肤的肌肉除少数横纹肌外,主要为平滑肌。
平滑肌中,主要是立毛肌,收缩时毛发竖立,对皮脂排出等起着重要作用。
阴囊和乳晕的肌肉,均为平滑肌,血管壁、汗腺周围也为平滑肌,面部表情肌为横纹肌。
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主要是参与整个人体的平衡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1)保护作用: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表皮坚韧柔软,真皮富有弹性,皮下组织具有软垫作用,故能缓冲机械性的冲击。
角质层和透明层是电流的不良导体,并能抵抗轻度酸、碱的刺激和阻止水分、细菌的侵入。
角蛋白和黑色素能将大部分日光折射,并能吸收紫外线光谱,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日光的损伤。
(2)感觉作用:皮肤内有大量感觉神经末梢,能接受外界刺激,能通过神经传导和大脑皮层的分析,产生冷、热、触、压、痛、痒等感觉。
(3)调节体温作用: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保持体温的恒定。
外界气温降低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减少,以防止体内热量外散;外界气温升高时,血管扩张,汗液分泌增多(每蒸发1毫升汗液需0.5千卡热量),以利散热。
此外,体表周围空气的对流和传导作用,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意义。
(4)分泌和排泄作用
A、汗液的分泌: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平时成人不显性发汗每24小时可达500毫升左右,当气温升高、精神紧张、焦虑恐慌等可立即引起发汗,大量发汗可使钠、钾排出,造成电解质紊乱。
在肾功不能不全时,发汗量可相应地增加,以协助排泄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汗液呈酸性反应,其中水分占99%以上,其他为钠、钾、氯、乳酸、尿素等。
B、皮脂的排泄:皮脂的排泄不受神经的控制,皮脂呈酸性反应,脂肪酸、胆固醇等。
皮脂在皮脂腺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导管内压力增加,使皮脂从毛囊口排出到体表。
在体表与汗液和体表水分形成一层乳化膜,当头皮皮脂排泄过多时,越用热水和肥皂洗头,皮脂排泄也就越多。
此外,乳化膜还能使皮肤柔润,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透入,中和碱性物质,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5)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入角质层细胞,再经表皮其他各层到达真皮而被吸收;此外,尚可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
至于吸收程度和角质厚度、单位面积内皮肤附属器数量、皮肤含水量、药物的剂型和浓度有关。
如掌、跖角质层较厚吸收作用就较差,耳后角质层较薄、附属器数量较多吸收就较强,皮肤被水浸软后吸收作用也就较强,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而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A、D、K 及酚类化合物、激素等则较易被吸收。
所以,在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被吸收而引起中毒。
(6)代谢作用:皮肤除储藏着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外,还有蛋白质、糖、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参与整个人体的代谢,所以,当人体的代谢发生障碍时,可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皮肤病的发生。
反之,皮肤的低谢发生障碍时,也可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
皮肤是身体储藏水分的重要器官,约占人体水分的18%-20%。
在皮肤有炎症时,一般可引起钠和水的增加,因此,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对疾病有一定好处。
脂肪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在营养缺乏时,可氧化产生必需的能量,表皮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化为维生素D3。
蛋白质的代谢对表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角质层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如因患病而大量脱落时,则蛋白质也大量丢失。
糖原在正常表皮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在银屑病等时,细胞分裂加速,糖原也增加。
肯皮中葡萄糖含量相当于血浆中含量的2/3左右。
糖尿病患者皮肤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易发生化脓性和真菌性感染,如疖、体癣、念珠菌病等。
在表皮中,糖分解成乳酸,这对皮肤的酸性反应起一定的作用。
维生素的代谢与皮肤的关系也很密切,维生素缺乏时,常先在皮肤上发生变化,如维生素A缺乏时,可产生角化过度。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各种因素人体的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药物涂擦到皮肤表面必须透过皮肤组织,进而到达血管和淋巴管才能发挥治疗作用,这种过程称为“经皮吸收”。
皮肤吸收主要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三个结构进行。
而角质层几乎承担着皮肤屏障的全部任务。
通过角质屏障的途径有二:一是穿透细胞膜吸收,二是通过角质细胞惮隙吸收。
此外经过毛囊皮脂腺和汗管、汗腺透入少量药物也是一条不太重要的途径。
影响皮肤吸收的生理因素
(1)年龄与性别:新生儿与成人的皮肤通透性几乎相同,但早产儿的皮肤通透性比足月新生儿和成人皮肤大10倍。
另外新生儿药物透皮吸收的增加与新生儿体表面积和体重比例有关,伴随体重增加,体表面积也亦在增加,但体表面积增加速度却较慢,每单位体重的相对体表面积,新生儿却比成人快7倍,因此在相同部位皮肤表面涂擦同一药物时,由于吸收的组织浓度在婴幼儿比成人高,由此导致全身中毒的危险性亦要比成人大得多,就此点而言注意药物的用量是很重要的。
男、女性别之间的皮肤吸收几无差异。
(2)身体部位:人体各部位的皮肤通透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阴囊皮肤的通透性最大,面部、前额和手背比躯干、前臂和小腿的透皮吸收好,四肢屈侧比伸侧好,以掌跖部最差。
这主要是由于体位皮肤角质层的厚薄和毛囊皮脂腺的多少有关,例如掌跖部的角质层最厚,皮脂腺最少,因而屏障最大,相应透过的药物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