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感文化”说,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中国文化引导着中国人过一种充满内心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乐感文化。这种文化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乐感文化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那么,它不是“欢乐”或“快乐”意识,它是无意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态。
B.麾下(huī) 商酌 鞑靼(dá) 拈轻怕重
C.拮据(jù) 鄙薄 褶皱(zhě) 诩诩如生
D.沮丧(jǔ) 荒谬 磕绊(kē) 如释重负
2.依次填入Hale Waihona Puke Baidu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牡丹与菊花都不屑用香气,两种花不同气质不同秉性,却成就的两样。牡丹是在骄阳下傲然的艳媚,菊花是在夕阳下的庄重;牡丹是浓墨重彩居高临下的雍容华贵,菊花是不屑铅华超凡脱俗的宁静致远。
孔子有自己的终身之忧和终身之乐。他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他的忧虑,是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去修德讲学,改过迁善。孔子提倡追求人生修养的意境,向往暮春三月与青年、幼童同乐,在湖光山色中游览,边游边谈边唱,表达了儒家在积极入世的情怀中,也有潇洒自在的意趣。孟子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先举了舜、傅说等六位人物的例子,说明出身卑微,经历艰难困苦,遭受过磨难、挫折的人,反而有柔韧性,忧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苦难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有了新的成就。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有所激发而创造。一个国家,假如国内没有具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会被灭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忧患使之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之萎靡死亡。要奋发图强,不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总之,我们应以家国天下的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居安思危,忧乐圆融,乐天知命。
5.下列有关“忧患意识”和“乐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忧乐观中有三点尤为重要,值得我们记取并创造发挥。首先是:居安思危。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时时警惕、批评子弟们的生活过于安逸、奢侈,认为这不利于家族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可见,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与个人,都应居安思危。这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在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得与丧中,处顺境而不忘逆境袭来的自觉。其次是:忧乐圆融。孔子所忧的不是财货权势的不足,而是社会上有的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那么,忧患意识就是仁心或善性的某种自觉。《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未临而如临,未履而如履,这才是忧患意识。真正临深履薄了,需要的就不是忧患意识,而恰好是其对立面——临危不惧,乐以忘忧了。忧患的本体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了。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就开始了,临近了。第三是:乐天知命。子畏于匡,处变不惊;颜回穷居陋巷,安贫乐道。这是儒家的达观心态的展现。乐天知命,恰好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应当有的心态。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因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马平川,因此要有各种思想准备,调整好心态,经得起风雨、坎坷,也经得起安逸的考验。作为个人,忧而不失其乐,不忘其乐,苦中作乐,乐而不忘其忧,乐中有忧,处顺境不盲目自傲,得意忘形,居功自恃,处逆境要有信念,刚毅坚卓,看到光明。
A.袭人 迥然不同 高贵 泰然B.撩人 截然相反 高贵 淡然
C.袭人 截然相反 高尚 淡然D.撩人 迥然不同 高尚 泰然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到2030年,我国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折合标煤合计将达到8.7亿吨,剩余3.3亿吨的缺口则需要由核电来填补。
B.作为过去一年来“全民阅读”风潮的荧屏引领者和推动者,电视节目《朗读者》掀起了一阵持续的文化热浪。
D.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元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忧患意识与乐感文化
“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忧患的文化,使人们得以互相安抚,互相敬爱,以消弭暴戾杀伐之气于祥和之中。徐复观说,“忧患”是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只有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实际是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所谓忧患意识,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潜意识,给中国思想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A.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井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B.武汉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举措,着力解决大学生痛点难点问题,打造大学生留汉政策2.0版,让武汉成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C.因为人本來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C.按照《规定》,“标题党”将面临被处以警告、暂停新闻信息更新、3万元以下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话,还将受到刑事制裁。
D.《经典咏流传》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全国区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嫡传(dí) 魁梧 桑梓(zǐ) 手不释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