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简答题50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第二章简答题

1.原核微生物主要有哪几类?与真核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原核微生物主要有6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

它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核为核质体、即没有核膜、没有核仁、没有有丝分裂器。

2.何谓细菌?试写出其细胞结构的名称。

答: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一般0.5×0.5~5.0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裂殖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如细胞壁(支原体例外)、细胞膜、核质体、细胞质等。特殊结构:部分细菌细胞所具有。如鞭毛、菌毛、荚膜、芽孢及伴孢晶体等。

3.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一般可通过哪些方式初步判断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有细菌的存在?

答:通过嗅觉:凡微生物大量聚集的地方,往往发出特殊的臭味或酸败气味;

用手触摸:凡微生物大量生长的表面,往往有粘、滑的感觉;

在固体食物表面,大量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水珠状、鼻涕状、浆糊状以及颜色多样的菌落或菌苔;若用小棒挑取会拉出丝状物来;

在液体(含营养)中,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混浊、沉淀或飘出一片片白花(菌醭或菌膜),并伴有气泡冒出。

4.列出真细菌目细菌的形态类型(包括基本形态、其它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答: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其他正常形态:柄状、三角形、方形、圆盘形和肾形;

异常形态:畸形和衰退形。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为何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常用的方法有几类?首创细菌染色方法的学者是谁?

答:由于细菌细胞极其微小而又十分透明,加之活体细胞内含大量水分,对光线的吸收和折射与水溶液差不多,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经染色后,使菌体表面及内部结构着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而能较清楚地被看见。

常用的方法有死菌法和活菌法两大类;死菌法又分正染色法和负染色法两大类别,正染色法种类较多,又分简单染色法和鉴别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等。活菌染色法常用美蓝或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等

首创细菌染色法的是德国学者科赫(R.Koch)

6.对细菌进行染色的方法种类很多,请用表解形式分别列出死菌的染色方法的类别及其各自所包括的主要染色方法的名称。

7.何谓革兰氏染色法?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答:丹麦学者C.Gram1884年发明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染色法。其简要操作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其中乙醇脱色是实验成败的关键。经染色后菌体呈蓝紫色者为G+菌,红色者为G-菌。

此法可将几乎所有的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因此是菌种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大类细菌之间某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如细菌的结构、组成成分、生态和对药物敏感性等。

8.何谓革兰氏染色法?主要操作步骤各有何作用?其中哪一步是成败的关键?为什么?

答:此法由丹麦医生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而得名。

主要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初染使菌体染上紫色;媒染使结晶紫与碘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量大且染色较牢固的复合物;乙醇脱色是使已染上的蓝紫色脱去而又成为无色(若是G+菌则仍为蓝紫色);复染是使已脱色的细菌再染上复染液的颜色。

此法成败的关键是脱色。如果脱色时间过长,G+菌则可被误染为G-菌,反之,G-菌可被误染为G+菌。

9.何谓革兰氏染色法?影响革兰氏染色法着色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请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予以说明。

答:此法由丹麦医生C.Gram于1884年创立的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而得名。其主要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菌体最后呈蓝紫色者为G+菌,呈红色者为G-菌。

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是G+菌。但是,如果培养时间过长或者已死亡,部分菌体自溶,涂片厚薄,尤其脱色时间过长等,都会影响其着色稳定性,使G+菌误染为G-菌。

10.分别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例,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答:经染色后,大肠杆菌为阴性反应,枯草杆菌呈阳性反应。

此结果与两者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枯草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且多层紧密牢固,厚约20~80nm;肽聚糖的含量约占细胞壁干重的40%~90%,脂多糖含量仅0.1%~0.4%。当染色过程中用乙醇脱色时,由于脱水而引起肽聚糖层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保留于细胞中而不易脱色,因此菌体呈紫色。而大肠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约2~3nm,结构疏松且单层或双层;肽聚糖含量仅5%-10%,而脂多糖含量却高达11%~22%。当染色过程中用乙醇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出而脱色,再用复染液染色,于是菌体染上了复染液的颜色而呈红色。

11.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简述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结果、原理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答:结果:G+,菌体呈蓝紫色。

原理:G+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而脂类物质含量低,且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紧密、牢固、多层。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而使得肽聚糖层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细胞壁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保留于细胞中而不易脱色,故菌体仍呈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颜色(蓝紫色)。

主要操作步骤:

涂片:将培养一定时间的菌种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干燥、固定。

染色:结晶紫碘液95%乙醇沙黄。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油镜观察。

12.试以大肠杆菌为例,简述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结果、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答:结果:G-,菌体呈复染液颜色(红色)

原理: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致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抽出,最后被染上了复染液(沙黄或番红)的颜色(红色)。

主要操作步骤:

涂片:培养一定时间的菌种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干燥、固定;

染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沙黄或番红复染;

油镜观察。

13.何谓原生质体和球状体?两者有何共同特点?

答:原生质体一般由G+菌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壁或加入青霉素抑制其壁的合成后所剩下的生活体部分。

球状体一般由G-细菌采用与制备原生质体相同的方法除去细胞内壁层但仍残留外壁层后的生活体部分。

两者共同点主要有:无细胞壁,均呈球状;对渗透压等外界条件十分敏感;即使有鞭毛的细菌也失去了运动性;对某些噬菌体不敏感等等。

总之,它们几乎失去了原有细胞壁所具备的生理功能,但仍能正常生活。

14.何谓原生质体?如何获得原生质体?

答:G+细菌人为彻底去壁后仅由细胞膜包围的细胞生活体部分即为原生质体。

获得的方法:用某选择性溶菌酶(如溶菌酶)以适当浓度处理G+细菌,经一定时间后,便可彻底去掉细胞壁;或者让G+细菌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将其培养在含一定浓度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便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获得。

15.何谓细胞壁缺陷细菌?

答: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如受鸡蛋清溶菌酶或青霉素的作用,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层被破坏或其合成被抑制,或者通过自发突变,或者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丧失,均可形成缺壁的细菌。

例如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等,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缺壁细菌。

16.试比较支原体、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之间的主要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