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读后感
【读后感】舍得 《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
![【读后感】舍得 《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71446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c.png)
【读后感】舍得《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有舍才有得》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和自我成长的书籍,作者舍得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引导读者在面对困境时勇敢面对、勇敢舍弃,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舍得通过对自己人生的反思,逐渐认识到舍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他坚信只有舍弃过去的固执和执着,才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他通过自己在事业和创业中取得的经验,告诉读者在面对职业选择时要有决断、有担当、有勇气。
除了在职业选择上的舍弃,舍得还强调了在生活中的舍弃。
他认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物质,而是时间和精力。
只有舍弃琐碎的事情、舍弃对不重要的人和事的关注,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
在舍得的看来,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舍弃和付出才能实现的。
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告诉读者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要付出努力,要舍得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东西。
只有通过不断的舍弃和付出,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
《有舍才有得》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是把眼光局限在眼前的利益和小圈子里,过分追求眼前的利益和安逸,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和追求更高层次的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舍弃的重要性,只有舍弃过去的固执和执着,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和可能性。
在职场上,我总是在舒适区中徘徊,不愿意冒险和尝试新的事物。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只有舍弃安逸和稳定,勇敢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才能在职场中有更大的发展和成长。
而且,我也意识到只有舍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除了职场上的舍弃,我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可以舍弃的东西。
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过于执着,总是不断刷新页面,期待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这种行为只会让我越陷越深,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决定舍弃这种不必要的关注和追求,不再过于依赖别人的认同,而是寻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
《舍得》读后感
![《舍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c445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4.png)
《舍得》读后感《舍得》是一本让人沉思的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被功利和利益所左右,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真正的需求。
而《舍得》正是在告诉我们,舍得才是人生的真正境界。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见了一个懂得舍得的老人。
这位老人虽然并不富有,却懂得舍得,懂得放下。
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影响了主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与老人的交流和启发,主人公逐渐明白了舍得的真谛,学会了放下功利和利益,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的用心和智慧所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人生的哲理和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告诉我们,舍得并不是一种放弃,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
只有懂得舍得,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功利和利益所左右,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幸福。
我们追求名利和物质,却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灵魂的呼唤。
而《舍得》正是在提醒我们,要学会舍得,要懂得放下。
只有舍得,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通过阅读《舍得》,我深刻体会到了舍得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和功利所困扰,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快乐。
而只有懂得舍得,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舍得并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选择。
只有懂得舍得,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懂得舍得,懂得放下。
只有舍得,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舍得》中的主人公一样,学会舍得,学会放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愿我们都能在舍得中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愿我们都能在舍得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舍得》读后感
![《舍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e932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3.png)
《舍得》读后感《舍得》是一本深受我喜爱的书籍。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让他学会了舍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生活中的舍与得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
在故事中,主人公面临着一系列的抉择,他不断地衡量每个选择的利弊,最终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决定。
这让我明白,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价值观去衡量,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舍得和得有时候只是相对的,只有在我们真正懂得自己的内心需求并且去追求时,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
其次,书中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他从一开始的无所事事,经历了种种困厄和磨砺,最终成长为了一个有担当和责任感的成熟人。
他在生活中懂得了舍得,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也想到了身边的一些朋友。
我们都有过迷茫和困顿的时刻,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舍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要舍得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着与情感,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腾出空间。
此外,书中的情节和角色塑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能够感受到每个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的故事和抉择,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书中的角色,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和选择都有其原因和内在动机。
这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最后,这本书教会了我关于舍得的真正含义。
舍得,并不仅仅是放弃,而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放下一些东西,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它们的价值。
相反,通过舍得,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全面。
我们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学会了有所舍有所得。
通过舍得,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心灵愉悦和人生成长。
总之,《舍得》是一本让我思考和启发很多的书籍。
它提醒了我在生活中不断前进的重要性,教会了我学会舍得和珍惜。
《舍得》读后感10篇
![《舍得》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9a7a1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6.png)
《舍得》读后感10篇《舍得》读后感1近几周,心境无比的宁静,感觉自己就像一杯沉淀过的水,思想没有任何的杂质,好像头脑被真空起来,感悟很多,很多时候想一吐为快,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偶尔闪现的感悟语言好像在坐下来的时候又无从写起。
所幸之事,自己在床头多了两本书籍,就是《舍得》《放弃》。
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吧,闲暇之际偶尔小读一把,除了第一次翻阅的时候看了一下前言,其他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茶余饭后或者睡觉前或许清晨在卧室东窗户打开之时,透过射入窗前的那几屡朝阳,懒懒的'斜靠在枕头上随意翻阅某一章节,每一次都没有特意去找上一次看的页数,随心所欲的阅读。
那里的很多深刻的哲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在无意中获取的。
现对于《舍得》读后感略谈一二共勉。
生活中总少不了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消失争来抢去的人,总少不了因为私利出卖朋友的人,总少不了鼠肚鸡肠、算来算去的人,更少不了在利益面前可以本末倒置,宁愿失去原则的人,这样的人很少愿意吃亏,在荣誉与利益面前煞费苦心,不惜昧着良心干事情的人。
《舍得》这本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看了之后大受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在大森林里面,一天,一只凶猛的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他合作一起去猎食。
他们打了一整天的猎,一共逮了10只羚羊。
狮子说:“我们得分配一下这顿美餐。
”这时候一直野狗抢着说:“一对一就很公平”。
狮子听后很生气,立即把他打昏在地。
其他的野狗都吓坏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老大,刚才我的兄弟说错了,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正好也是10只了。
”狮子满意了,说道:“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智慧。
”这个故事看完之后,我不由得想起年初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被取胆汁的熊,这只后来分配羚羊的野狗和那些被取胆汁的熊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
”在强势面前他们都懂得如何让强势怎么样占便宜,并且,还冠冕堂皇的、合情合理的、理直气壮的、很有面子的占尽便宜。
有一种聪明叫舍得读后感
![有一种聪明叫舍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d3b0d6a300a6c30d229f83.png)
有一种聪明叫舍得读后感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有一种聪明叫舍得》读后感最近在看一本书《有一种聪明叫舍得》,从中悟到了很多人生哲理。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不愿舍弃的。
有既得的,有想要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有名利的,有情分的。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如果不舍弃,势必成为一种负累。
因为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
如果只懂得,那就会使自己的人生像汪洋中飘着得小船,没有目标,毕竟事物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那就会让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
舍与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最终只能舍掉生命。
想必,这人一定是守财奴,他不懂舍得之道。
“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在存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
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
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就比如美国电脑软件公司比尔盖茨当年毅然放弃自己的学业,坚定地选择从商,如今成为赫赫有名的首富,这就是所谓学会舍、得的经典例子。
墨子说,贫穷的时候显示出廉洁,富有的时候表现出仁义。
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
不要奢望占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
舍得才意味着自己的富有。
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给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
舍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一个穷人把讨来的饭让给同伴的那一刻他就是富人,正是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
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心量和胸怀。
《舍得,舍不得》读后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舍得,舍不得》读后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https://img.taocdn.com/s3/m/c6935de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c.png)
近来,我在一档书评节目中,听到有朋友推荐蒋勋先生2015年的书《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去旅行》,只是听到两方印的故事,就真真喜欢上,立刻网上订购了书,阅读,尤其喜欢蒋勋先生所写的两方印“舍得”、“舍不得”的故事。
我真真记忆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句寻常的文字:“以后书画引首,我常用‘舍得’这一方印,‘舍不得’,却没有用过一次。
”为何?两方印,为何只用“舍得”,从来不用“舍不得”蒋勋先生在序言中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写道:“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无论甘心,或者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
” 舍得,舍不得。
反复品味这两个中文词语,会觉得,别有深意。
我自己还多了一层理解是,发心是舍,舍是一种施予的动作,有两种结局,得或者不得。
好像我们的人生,拼命努力争取过,未必都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比如感情,比如事业,比如健康。
你梦中的姑娘,可能牵着别人的手;你想要的位置,可能别人轻易就拿去;你追求的健康,可能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戛然而止。
得亦坦然,不得亦泰然,才是佛教《金刚经》里的智慧吧。
因为,无论是得,还是不得;人这一生,都要轰轰烈烈,为了初心的目标去经历一番,才是不枉此生吧。
跳出三维世界里的爱恨情仇,如果,我们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从内心去观,就能理解佛教中所说的“烦恼即菩提”的正念。
时间的烦恼,其实都是修心路上的菩提之花,超越这些烦恼,直面这些烦恼,解决这些烦恼,不就是得了智慧吗?而能直面和渡更大的烦恼,不就是佛教中说的大智慧吗?而大智慧,大大智慧,直到智慧之尊,达到般若的境地,不就是修行到更高的维度看世界了吗? 更高的维度有什么用呢?前几天看蔡志忠谈生命观,他特别谈到什么样的人能爬到喜马拉雅山的山顶。
需要装备好吗?需要。
需要身体好吗?需要。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蔡志忠先生用一句话解释“你相信吗?登上喜马拉雅山顶那一个人,他不是体力最好的,他是死都要登上去的那个人。
《舍得》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
![《舍得》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52ab8c02768e9950e7385a.png)
《舍得》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舍得》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舍得》读后感1拼搏不一定正确,虽然前人一遍遍地告诫我们:坚持就是胜利。
但你又如何确定你的坚持一定是无误的呢?连爱因斯坦都需要一个抛弃错误的废纸篓,更何况平凡的我们呢?放弃也不一定是错误。
丢开过去的谬误,才能有正确的目标为之奋斗。
若是所有人都将亚里士多德的话奉为真理,那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要笃信:自己会比一颗苹果先落地?陶渊明是“舍”的代言人,如果不是当时立志“不为五斗米折腰”,今天古诗文坛上就少了一朵东篱下沐浴在夕阳里悠然远眺南山的隐菊,就无法领略“带月荷助归”的安闲情趣。
我们应该感谢他的肯舍,就是这一份舍,留下了举世瞩目的灿烂瑰宝。
也有关于“得”的故事。
拿破仑败滑铁卢后被囚禁在一座孤岛上,岛上有重兵把守。
朋友送他一盒玉雕像棋,拿破仑爱不释手,整日把玩,作文小心翼翼地珍藏,可他哪里想得到,棋盘中藏着一份监狱机关图,只要他一个失手,自己就能重见天日!但悲哀的是,拿破仑没有。
这位军事奇才这次没有猜透朋友的心思,最后,一代伟人也只能在“望棋盘而兴叹”中一命呜呼!“海是终点,也是起点,是百川与雨相拥的地方,也是水随风而起,再度化成云,继续漂泊的地方。
”知道世界上的海洋为什么能永不枯竭吗?因为大自然参透了舍与得的关系。
海内百川,得天下之水,却又慷慨地任风吹日晒,不断蒸发。
正是这绵绵不断的循环,使海洋亿万年不曾干涸,哺育了世间万物。
看着窗外缓缓飘过的浮云和暖暖的和煦阳光,我突然间就笑了,其实本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问题,适时放开我不应该得到的和无法得到的,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很有必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面对余下的不满和失落,不如就大喊一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将它忘却吧!我存在着,丢掉奢想的念头,拼搏应该得到的东西,并快乐地享受每一天,就足够了。
《舍得》读后感2书中赞同的观点:星云大师在每次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会先讲一个很让人入耳的小故事,而我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它短,又恨有哲理。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32f8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7.png)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读完《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这本书,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人生的问题。
这本书的主旨是关于爱与亲情的执迷不悔,以及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自己欲望时所付出的代价。
在书中,主人公陈小凤是一个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自己亲人的人,她为了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家庭,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将他们置于生活困境之中。
然而,当她患上了绝症,并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她意识到,金钱和地位并不能给予她真正的幸福,只有亲情和爱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利欲,也给予读者深思。
我们常常追逐着金钱和地位,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利益,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成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宁静和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他们的经历和行为让人无法不动容。
尤其是陈小凤在临终前对母亲说的那句后悔的话语:“妈,对不起,我没有好好孝敬你,我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在乎过你的感受。
”这句话让我感到很心酸,也让我深深反思了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父母、亲人,还是朋友和伴侣,他们的爱和关心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中最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爱是最重要的,金钱和地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同时,它也给予了我为人子女和为人朋友的教诲,教我要懂得关心和爱护亲人和朋友,并且要珍惜他们。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母亲的舍得读后感
![母亲的舍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212a4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d.png)
母亲的舍得读后感《母亲的舍得》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舍得一切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母亲,她在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妻子、母亲、职场人。
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总是尽自己所能,为了孩子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她舍得一切,包括自己的梦想和奢华,只为了孩子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的舍得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母爱是无私的,母亲是最伟大的。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们为了孩子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幸福。
她们默默地付出,从不求回报,只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除了母爱的伟大,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母亲为了孩子舍得一切,没有怨言,只希望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们的幸福来自于孩子们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的丰富。
这让我明白了,幸福并不是奢华的生活,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对爱的理解。
通过阅读《母亲的舍得》,我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追求名利和物质的满足。
然而,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于这些,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爱的理解。
母亲的舍得让我明白了这一点,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总的来说,《母亲的舍得》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籍,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也让我明白了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也能够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母亲的舍得,是一种无私的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
【读后感】舍得 《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
![【读后感】舍得 《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0be2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7.png)
【读后感】舍得《有舍才有得》读后感1300字《有舍才有得》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观念为基础,分享了关于舍得的道理和方法。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舍得的重要性,以及舍得可以为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做出舍得的选择。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放弃一些权益,甚至失去一些人。
这时候,我们会感到痛苦和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正如书中所说,舍得是一种胸怀和格局,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和境界。
只有愿意舍得,才能够真正得到更多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语:“舍得一身剐,救得一身轻”,意思是愿意舍得一些东西,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书中还提到了舍得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告诉我们在做出舍得的选择时应该如何取舍,如何权衡得失。
有时候,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东西,必须要舍得一些权益和利益。
这需要我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判断和取舍能力。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加理性和冷静地去对待这些问题。
除了个人得失之外,舍得还涉及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在人际关系中舍得的重要性,以及舍得在人际交往中所带来的益处。
有时候,我们为了维护友谊和亲情,必须要舍得一些个人利益和权益。
这需要我们有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高尚的情操和胸怀。
只有愿意舍得,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舍得上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有时候,我会因为自私自利而不愿意舍得,或者因为过于理智而不愿意舍得。
这都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生活中,我需要更加积极地舍得,更加主动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得到更多的回报,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舍得》读后感(四)
![《舍得》读后感(四)](https://img.taocdn.com/s3/m/be397f0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2.png)
《舍得》读后感(四)《舍得》读后感(四)一、赞同的观点宁静才能致远,从宁静中可以找回自己;无私才能容众,从无私中可以扩大自我。
二、联系实际由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眨眼间,我已教了十多年的书,我的教学激情渐渐淡去,感觉像是撑船,沿着同一条水道,从这个渡口到那个渡口,只是所载的人不同而已。
教育根植于爱,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老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时刻把学生当作朋友,以感情为纽带,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关心他、保护他,这是老师对待学生的宗旨。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尽管教育缺乏有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发挥或自由地展。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
因为拥有了爱,而使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三、重构作为一名教师要遵循以爱育爱教学原那么:平等原那么。
尊重学生,公正的真诚的朋友般的接纳每个孩子,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老师期待的目光里。
差异原那么。
成认学生存在着差异,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展。
开展性原那么。
成认孩子都是在开展变化的,要看到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的`进步,要强调努力过程中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鼓励原那么。
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与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爱,在这中爱的情感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无错原那么。
适度宽容学生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重在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加以改正。
交互原那么。
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沟通,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用一颗童心和学生经常进展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并且根据孩子的要求和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爱”——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间最动人的字眼,人世间最伟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舍得》读后感(精选6篇)
![《舍得》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bdd32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5.png)
《舍得》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舍得》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舍得》这本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说实话,本以为这本书是一个大和尚写出的必然是佛经礼仪之流,颇具一些高深崇高之类的哲理,与吾等生活无关痛痒,看完后才顿悟:里面的很多道理都贴乎生活,值得细细品味。
记得星云大师在《舍得》的开篇曾经写到了成功人的愿景: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
为道了无寒暑变,利生岂畏路途艰。
匆匆人生几十年,如宇宙浩瀚中的微小的过客,来去匆匆,秋去春来的过客人生,还是留下匆匆以外的一些纪念,所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生活是很有必要思考的。
舍与得,就如冰与火,阴与阳一样,从来都是天生矛盾对立的因素,记得书里有个小故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大致内容是,有一个守财奴家乡发大水,贫穷的村民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带,顺利的获救,守财奴带满了金银珠宝,奋力的挣扎并向远处的小船呼救,船上的人大喊叫他把金银珠宝扔了好让他暂时不沉下去,守财奴不舍得,结果可想而知。
与所有的寓言故事一样,最后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看来此佛还挺白话的。
所以,舍得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求事事完美应有所取舍。
而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值得我们思考,应该经常性的问自己“老师,你舍得了么?”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舍得”“蹲下去”,以往以来,教师总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形成了对于学生来说的天然优势,这样就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身体“蹲下去”只是一种形式,最主要的是我们需要把“心”“蹲下去”,这样将心比心的和学生出于同一位面,放下架子,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学习探索环境。
其次,我认为教师应该“舍得”“站别上去”教师在正常的授课过程后,应该勇敢的“站别上去”让学生自己来发挥,放手的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站上讲台。
星云大师《舍得》读后感
![星云大师《舍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9b86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6.png)
星云大师《舍得》读后感篇一:舍得读后感《舍得》星云大师著“舍,于人是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在出去旅游时,无意之间拜读了这本星云大师的著作《舍得》,在大师的指导下,我得到了一丝的蔚然,以前心中诸多的烦心事渐渐得到了释怀,内心的怨气逐步消散,整个人开朗了许多。
或许,读了这本书,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成绩的进步,但我觉着能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净化,人格的提升,正如书中人生之所以苦恼-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有的是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有的是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
在现在的社会中,功利的心理充斥着社会,许许多多的人们陷身其中,难以自拔,最后却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难以体会那白云飘飘,和风吹拂的恬静生活,终日在世俗的忙忙碌碌,最后却丢失了自己的纯碎的内心,变得冷漠颓然。
书中说,人生有五味,一曰童年的美味,二曰青年的甘味,三曰中年的苦味,四曰老年的涩味,五曰修行的禅味。
现在的我们,正品尝着人生中的甘味,这好似人生中最美的味道,我们应当要有心外的知识,也要有内心的体验;有接受的人生,也要有感恩的人生;有自我的个性,又要有随众的个性;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
生活在艰难时,我们要面对它;生活在幸苦时,我们要体验它;生活在清闲时,我们要它;生活在满足时,我们要享受它。
书中曾谈到“人以理想立世,今日青年大都缺少理想,却反报复;因为无愿、无热、无心、无志,故而在工作上便会有无力感,这都是因为没有理想之故。
”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在如今青春的年纪,我们的确不可以荒废,让它得过且过,而应当寻找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生命才有热光;有了理想,前途才有希望;有了理想,生命自然会有意义;有了理想,人生自然会有希望。
理想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观;有了理想,我们就能拥有一个自我的世界。
世界等待着年轻的我们去创造未来和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应当利用自己的所有努力去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无论现在所学专业如何,我们都应当努力去学习,人生不竭的动力就是对于未来的憧憬,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舍得》日常篇读后感
![《舍得》日常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7bdb1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2.png)
《舍得》日常篇读后感《舍得》是今日头条作者蔡崇达的一篇日常故事。
这篇故事通过讲述主角傅博和他妻子郑莉莉的生活琐事,展现了夫妻之间的默契和对彼此的关心与爱。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舍得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它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付出,更体现在对感情和家庭的投入上。
故事开始,主角傅博为了妻子的生日秘密购买一台满意的手机作为礼物。
在傅博的努力下,他成功地将女儿阿大小姐的名字刻在了手机的壳子上。
当傅博将礼物交给妻子时,妻子非常感动,两人的感情因为这个小小的举动更加深厚。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舍得并不仅仅只有物质层面上的付出,更重要的是通过舍得去表达对对方的爱和关心。
傅博和郑莉莉是一个非常恩爱的夫妻,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他们有一种默契,懂得彼此的需要,善于关心和照顾对方。
有一次,傅博病倒在床上,郑莉莉紧张地照料着他,心生一股深深的怜惜之情。
她用心地为丈夫煮汤、煮粥,并不厌其烦地为他拭去额头上的汗水。
而傅博也体会到了妻子的爱和关心,他感到幸福和感激。
这样的一幕幕场景,让人深受感动,也引人思考到自己对待家人是否也够舍得。
故事情节之间,作者穿插了一些夫妻间平凡却又令人发笑的日常小插曲。
例如,郑莉莉对于傅博的轻松支射球技术非常惊讶,而傅博则如此吐槽:“你以为坐在电视机前看看别人踢几脚球你也能厉害起来?”这样的幽默对话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它们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夫妻之间的默契和互相的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的傅博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
他拒绝了与别人下棋的诱惑,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练习射箭。
他的辛勤努力,使得他的射箭水平得到了提高。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它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换来自己梦想的实现。
通过阅读《舍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庭与爱情的可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忙碌而忽视了对家人的关心,而这些细小的关怀、付出和体贴,才是真正能够拉近夫妻之间距离的因素。
舍得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更是心灵上的投入与交流。
《舍得》的读后感
![《舍得》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74c593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a.png)
《舍得》的读后感《舍得》的读后感「篇一」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在存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
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
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亦然,不求事事完美应有所取舍,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大收获。
书中一个古老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很古老的一天,一个守财奴的家乡发大水,贫穷的人们都因为没有所要带去的东西,顺利游在水中获救了。
而这个守财奴却把家中的金银财宝装满了全身,奋力地在水中挣扎并向远处的一个小船喊救。
船上的人大声喊他并让他把身上的附带的物品扔去,让他暂且不沉水并马上划船去救他。
但这个守财奴却不能舍得扔掉自己的金银财宝。
结果可想而知,他不舍得放弃,便不能为自己争取获救的时间,他沉水溺死了。
如他能把身上重重的包袱舍去,他得到的便是生命。
于是,佛感慨而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比如我们走在市区的大街上,比比皆是伸手向你索要钱物的,真的,假的,我们也许辨识不清。
我们有时真的有心救助,但当我们身上只余十元钱的时候,纵便拿出五元,对于他们,又有何济?比尔.盖茨大把大把的美元捐给了非洲,那里需要他的援助,而他也有这个能力进行援助。
舍之前,总要先得,才会有舍。
得之后,常有再舍,才会再得。
佛无分别心。
无分别心,即无烦恼挂碍,使之心境圆融通达,归纳万象于一乘,让有限之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得”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
没有能力的人得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不禁让人感悟,舍得真诚,才能与坦诚相待的朋友相遇;舍得宽容,才会让世界容下更多的朋友;舍得微笑,才能得以回报一张张笑容的脸;舍得功名,才能静下心顺其自然体味人生;舍得安逸,才能闻鸡起舞迎向辉煌;舍得金钱,才能赢得自己主宰生活。
《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 以人育人
![《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 以人育人](https://img.taocdn.com/s3/m/9cc2a565f242336c1fb95e04.png)
[《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以人育人]《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以人育人一、认同观点1、心量小、烦恼多,痛苦亦多;心量大,喜悦增,福德亦增,《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以人育人。
2、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愧于天理、无负于人道。
如一般人讲,做人要诚实、讲信用,要孝顺父母,要忠于朋友。
3、宁静才能致远,从宁静中可以找回自己;无私才能容众,从无私中可以扩大自我。
4、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奋发的人,永远用不到自己的长处。
二、联系实际师者育人之人,因此师德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不光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读后感《《舍得》读后感四{养心篇}----用心养心以人育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具有完美师德大觉大智慧的“君子儒”形象,孔子主张“仁者爱仁”,以一颗仁心“泛爱众”,如果“人而不仁”,没有仁爱之心,一切教化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师心称爱才能架起通达众生心灵的桥梁,方可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我遵循孔子主张“仁者爱仁”做一个有道德之人,以一颗仁心关心同事,和蔼相处,从不搬弄是非,努力做到以德治教,以教书育人为乐,自觉奉献,我认为乐业的境界高于敬业,乐业者决不会漠视、游戏本职,而是沉浸其中,享受人生价值实现的成果,享受青春常驻,活力常存、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
三、反思重构教师们,真得要学会“心静”,把世间的功利与生活中的琐事,看淡一点儿,还自己一个好的心态。
心静则安,心乱则气,修心静气,乃养心之宗旨。
当然“心静”,不是对什么事都无所谓,当一个“没脑”的窝囊废。
而是要当一个豁达的人。
当遇到侮辱人格、自尊或超出做人原则的事时,要站出来。
,“忍”说简单做起却不易,因“忍”字心头是一把刀呀!但为了养心,我们还是要学会心静、学会“大忍”、学会宽容。
《舍得》读后感——忍耐就是力量
![《舍得》读后感——忍耐就是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c87112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2.png)
《舍得》读后感——忍耐就是力量《舍得》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忍耐和坚持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忍耐不仅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力量的来源。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雷风,生活中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
他从小就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责任和负担,他的家庭贫困,母亲生重病,父亲工作艰辛,哥哥也需要他的照顾。
雷风在家庭的风雨中成长,学会了坚强和奋斗。
他拥有一种内心的力量,让他能够坚持在最困苦的生活中,不放弃。
雷风的坚持和忍耐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梦想中。
他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书法家,但是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限制让他感到很无奈。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雷风也没有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最终实现了自己成为一名成功书法家的梦想。
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是忍耐和坚持的化身。
雷风的母亲,在生病期间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但她始终坚守着她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给予了雷风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雷风的父亲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忍耐者,他虽然身体疲惫,但他通过工作,夜以继日的努力养家糊口。
哥哥虽然病重,却始终乐观向前,从未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世界里,忍耐成为了人们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源泉。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体现了忍耐的力量。
忍耐教会了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阅读《舍得》让我深思自己的忍耐力和对困难的态度。
作为现代人,我们往往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选择放弃或逃避。
但是,正是忍耐让我们能够继续前进,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忍耐是一种修炼,它需要我们时刻坚守,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
忍耐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力量。
它让我们不被困难所击败,激励我们继续向前迈进。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耐心和坚持,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忍耐也是一种修炼,它需要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当面临诱惑或者压力时,我们需要学会忍耐,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任自己沉溺其中。
舍得爱读后感
![舍得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c3f0b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8.png)
舍得爱读后感《舍得爱》是一本让人深有感触的书。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爱的真谛,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书中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
但是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孩子的爱,不计较得失,只求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这种舍得爱,让人感动和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可以舍弃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种爱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也让人深刻地思考,爱究竟是什么?爱的真谛又是什么?通过阅读《舍得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和深刻。
爱不是简单的言语和表达,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爱不是索取和占有,而是舍得和付出。
只有在舍得中,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和完美。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舍得爱的典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爱是无私的,爱是舍得的,爱是无条件的。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爱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爱可以让人在逆境中不畏艰难,可以让人在挫折中不气馁。
这种爱的力量,让我深深地感到震撼和敬畏。
它让我明白了,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可以让人变得更加美好和完善。
在读完《舍得爱》之后,我对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爱不是简单的情感和感动,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
爱不是索取和占有,而是舍得和付出。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他们的爱,让爱在我的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舍得》PPT课件
![《舍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e894dbbb68a98271fefae3.png)
五、握紧拳头,战胜横逆。人遭逢挫折、失意、困厄时, 内心容易茫然无助,失去自信而退缩在自我的世界里。逆 境、不顺是一时的,靠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 自我健全,充实自己,摆脱厄运。 六、盯紧目标,圆满完成。目标就是方向、方针。国家 要有施政方针,企业要有业绩目标,就是菩萨修行也有五 十二个阶位作为修道目标。没有目标,容易迷失方向,即 使身处困境也要有计划,朝着目标前进不懈,必定有完成 的时候。困境并不是绝境,勇敢面对才有办法可想,逃避 也躲不过。你看,石岩里的小花,突破困境,所以摇曳丰 姿;湍流中的小鱼,逆流而上,展现活泼生机。吾人应扩 大心胸,突破自己,不被困境的框架束缚,才会健全茁壮。 总结:在《舍得》《宽心》中,星云大师释发学识精义, 对大众人生拓展、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 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 沿着精进的方向完善自我,予以和谐社会。
待人亲切奉行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二联系实际二联系实际?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会处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会处理家务理家务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活技能理家务理家务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活技能其要学会处众与人和睦相互不与人斤斤计较友善待人同事关心身边的人教育工作者更要有爱心懂得因人而异善用心里学的知识去沟通交流不要千篇一律的做事想问题多找自身的原因从主观出发不去责备பைடு நூலகம்多找自身的原因从主观出发不去责备他人他人多反思总结多反思总结这样处理问题才会得心应这样处理问题才会得心应他人他人多反思总结多反思总结这样处理问题才会得心应这样处理问题才会得心应手
-
出世则有正见,入世则有正行。星云大师以佛 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 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 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 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 明,让人身心善美。 看完了《舍得》,感觉是又一次与心灵的对话, 并且再次得到升华,很多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 升,读来很让人感悟,感觉学习的东西很多,在 现实生活中也很有用处,尤其是学校教书育人的 岗位,对己对人都有很强指导性,又是一次生动 的心理课。以下是我得出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舍得》读后感《舍得》读后感1“舍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但何为“舍”,何为得,何又为“舍得”呢?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小猴带着一把豆子去种豆,一不小心掉了一粒豆子。
于是小猴放下这把豆子去找那粒豆子,结果不但那粒豆子没找到,这把豆子也给鸟吃了。
相反,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小猴不去找丢的那粒豆子,而是把手中的这把豆子种下去,说不定第二年会有一个大丰收。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舍”重要性,我们只有有了“舍”的魄力,才能够有“得”。
还记得小时候,家门前有一棵大大的桃树,但每年春天,爸爸都要架着梯子,把那些粗壮的枝砍下来,我百思不得其解,拦着爸爸不让他剪,生怕他反我的桃子给“剪”掉了。
而爸爸则每次都耐心地跟我解释:“傻孩子,桃树所以能从土中吸收的营养是有限的,但这些看起来很粗的枝丫它并不结桃子,而只是抢养料,侃得结出来的桃子就没有充足的养料,不好吃了,而你把它们剪掉,就没有东西与桃子抢养料了,桃子就能长得又大又好吃。
现在想想:如果你千不得把那些看起来粗壮的枝丫剪去,又怎么得到又大又甜的桃子呢?孟子说:“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充分显现了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告诉我们世间很多东西是不能同时兼备的,必须从大局出发,做出正确的不会后悔的抉择。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
实无所舍,亦无所得,舍与得就如水与炎、天与地、阴与阳,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存,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
万事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
要得须先舍,有舍才有得。
《舍得》读后感2一、认同的观点人对自己的喜怒哀乐,应该操之在我;对自己的成败得失,应该操之在我;人生何去何从,应该操之在我;人,应该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二、联系实际假期又过一半了,每当一个假期开始的时候,我总会规划该如何如何的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其中也不乏制定过像样的日程表,但是每每假期结束以后再去回首,那些计划俨然是一纸空文,而其中的罪魁祸首不正是自己吗?面对碌碌无为的人生,我们常常会感叹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充足,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多点自律,对自己的情绪少些放纵,我们肯定会比现在成功,正如俗话说的人的最大敌人其实是自己,人性本身有很多弱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修身养性,不要的去克服一些惰性,把自己管好,做一个有原则从而有作为的人。
我也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遇事缺少思考,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或消极的,可还是会随意的任事态的发展,光有理想而不会付诸行动是我最大的弱点。
三、重构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却也多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只要好好把握住自己。
譬如我们经常会说:“明天再说吧,还有时间呢”。
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说“明天?不,决不能是明天!现在!即刻!从现在开始!每一天让自己往前迈一步。
”对于未来,我们无从把握;对于成功,也无既定的公式可循,可是踏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绝对不会有错。
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变数,首先我们需要面对现实。
人生充满了不公平与坏运气,和煦的阳光,无忧无虑的人们只生活在乌托邦的世界中,而乌托邦只是个梦想,当你能坦然面对人生,和自己的生命达成协议,你也会拥有应对人生挫折的能力,轻易地开启成功的第一扇门。
其次在我们的字典里永远没有放弃两个字,下定决心,穿越逆境,我们将能达到目标。
以后我会完成我要做的每一件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机会,做自己的主人,活出真我的风采。
相信日复一日的尝试,一份接一份的努力,会实现我希望达到的梦想。
《舍得》读后感3看了星云大师的养心篇《舍得》__,觉得我们平常讲的修行,就是要慢慢增加自己的力量,能说的到,就一定要做得到。
修行应该从生活里确实来修,做事应该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需要情真意切,凡是接物,需要至诚恳切。
做人不能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能说到做到,培养自己的力量,慢慢就可以心能转境,自然就能发挥力量。
作为职业高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相对来说思想比较不成熟,有时候会不理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修行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有抵触情绪,会不理解老师,或者学校的处罚,这时对于班主任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修行,也许会发生师生之间的不和谐。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要至诚恳切,不应该用尖酸的言语来刺激学生,而是应该用自己的一颗真心来感动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既锻炼自己的修行,也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可谓一举二得。
为了能够不断锻炼自己的修行,我以后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
在师生的处理关系上,不断加强自己的做事效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实和真心,和学生的交往上,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的有信有义,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我同事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积累修行,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在生活中我们能够说到做到,诚实正直,我想我的修行应该会达到一定的高度。
《舍得》读后感4最近读了一本书《舍得》,主要讲了舍得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位置以及舍于得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
我从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不愿意舍弃的,但,既有舍,也有得,有精神上的,有情分上的......在一些事情面前,如果不舍弃那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有用。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翁背着一个大带子,里面装满了金子,这位富翁准备过河,正巧,船遇到了风浪,翻了船,船夫劝他把金子丢掉,自己游到对岸,可他仍然背着,不肯丢下,最终丢掉了自己的生命!我想,这个富翁一定是一个守财奴,他不懂得舍得之道。
但是,如果单单只是明白了舍得的含义,而不亲自去体验舍得,那么,自己的人生就还是像汪洋里的一叶小舟,飘泊不定,没有目标。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之道,又是一种做人的艺术!舍于得就像水于火,天于地,阴于阳,相生相克,而又相互辅助,他们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人的心中,你若真正体会到里舍得的真谛,就一定可以昂首阔步,走向成功。
就像美国的比尔盖茨一样,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从商,最终变成一位赫赫有名的美国首富。
墨子说:“贫穷的时候显示出清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
当一个乞讨的穷人把自己乞讨来的饭让给穷人的那一刻,他就是富人,正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因为这体现了他博大的胸襟。
我们不应当奢望拥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舍得才意味这拥有更多的财富!《舍得》读后感5修行与修心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这都是修行。
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就是要让自己做无亏于天理、无负于人道。
如一般人讲,做人要诚实、信用,要孝顺父母,要忠于朋友。
能说到做到,培养自己的力量,慢慢就可以心能转境,自然就能发挥力量。
佛家的很多道理其实都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只不过,很多人一下子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修行,实际上就是修心,然后放在行为上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心也需要一个家,这个家不在外面,而是在每个人的心里。
如果心里有个家,无论外在发生什么事,都会觉得满足、安定,内在有个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
修行与修心这两个词,一般人都会认为那只是与佛相关的人才会做的事,其实不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都需要自己的心去解决。
所以,我们要修好自己的心,或者说管好自己的心,让自己拥有一颗光明的心。
修行,说说很容易,具体应该怎么做。
我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总结出以下要点:首先,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不能像自己的工作一样,有上班与下班之分。
修行要自然、平静、习惯,它是慢慢熟练的过程。
其次,修行不是功课。
很多人在做功课时会讲究速度还不讲究质量,功课一样样做完,但是粗心的毛病却不会随着速度的提升,功课的少去而得到改变。
修行是要让心性得以进步、提升。
最后,不能把修行当成是一种仪式。
对于自己的工作,本人觉得,在自己的工作中,修行就是:自己的心时刻都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工作。
《舍得》读后感6很久没有细细读一篇__了,这篇《舍得》我却连续读了三遍,感触颇深:文中的母亲勤劳、节俭、善良、宽厚,是那样的平凡,却有是那么的伟大,其实和大多数的母亲一样,她们用最无私的爱,影响和感动着我们,只是我们大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忽略了那份久违的温暖和亲情。
经常会和同事、朋友谈起当今的社会大环境,总觉得现在的人缺少信仰,很多人是有知识而没有文化修养,其实并不尽然,只是在当今,我们有很多东西放不下,所以就忽略了最朴素的情感,平凡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当然不是说无追求,也不是碌碌无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中提高自己,注重自身的修养,就像文中的母亲:做孩子的榜样,教孩子做人,无私的爱着别人。
真正的舍不是为了得,如果我们的付出一定要回报,那就像一笔交易或是一桩买卖,真正舍得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也会真正得到,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知易得难。
再者要知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现在的人认为有钱者富,有权者贵,其实真正的富贵是“知足者富,人敬者贵,“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交谈:现在还有人说毛主席不好,我们现在都住楼了,吃的大鱼大肉的,小时侯连树叶都吃光了……那种感恩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也让我想到了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正面和反面的人和事,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彬彬有礼,但也有个别孩子却不能做到,我想这与他的父母、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做学问容易,做人难。
最后借网上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在没钱的时候,把勤舍得出去,钱就来了,这叫天道酬勤;在有钱的时候,把钱舍得出去,人就来了,这叫财散人聚;当有人的时候,把爱舍弃出去,事业就来了;这叫博爱领众;当事业成功后,把智慧舍得出去,喜悦就来,这叫德行天下。
没有舍、就没有得!《舍得》读后感7轻松的暑假,带着一份悠然的心情,看完了舍得的修身篇,真的很受用。
一、赞同的观点人生的过程,有得必有失。
得失是一时的,理想是一生的。
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练才能熟练。
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
二、联系实际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