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8第八章 动机和行为

合集下载

心理学 第8章 意志 教学PPT课件

心理学 第8章  意志 教学PPT课件
二、 意志的培养
(四)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在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和监督下养成的,也是学生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不 断严格地要求自己,经常作克服困难的意志锻炼的结果。因此,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 监督、自我命令和自我鼓励等习惯,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三节 动机及其激发
四、 归因理论和动机的激发
总之,在激发学生的动机时,一方面要使他们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地努力;另一方面,还 要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为了做到这两点,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功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 低任务的难度。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恰当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 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有相应的提高。
意志对行为的调节有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 需的行动,后者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意志调节作用的这两个方面 在人的实际活动中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的。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二、 意志的特征
(一)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个体对任务、目的愈明确,愈是意识到这个目的的社 会意义,他的意志愈坚定。可见,认识是意志的前提。 当然,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三、 意志的生理机制
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一样,也是脑的机能。但意志过程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没有 完全被揭示。
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运动感觉细胞(即动觉细胞),它位于中央后回,称 为躯体感觉区,这个区域以感觉为主,运动为辅,主要任务是感受来自运动器官的冲动;一种 是运动细胞(即效应细胞),它位于中央前回,称为躯体运动区,这个区域以运动为主,感觉为 辅,主要任务是调节运动器官的运动。

内在动机第八章读后感

内在动机第八章读后感

Reflections on Chapter 8 of "Intrinsic Motivation"Reading Chapter 8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was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that left me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cacies of internal motivation. The chapter delves into the nuances of why we do what we do, and the role that internal rewards and satisfaction play in driving our behavior.The author's insights into the psychology of motivation were particularly intrigu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provided a helpfu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y own motivations and goals.The chapter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y, mastery, and purpose in fostering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concept of "flow" –a state of optimal experience where one is fully immersed in an activity –was particularly resonant. It reminded me of the joy and fulfillment I've experienced when engaged in challenging yet enjoyable tasks.Overall, reading Chapter 8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has been a valuable exercise. It has helped me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y own motivations and how to align them with my goals. The insights provided in this chapter will undoubtedly guide me in my future endeavors.《内在动机》第八章读后感阅读《内在动机》的第八章是一次令人深思的体验,让我对内在动机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8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8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的特点
▪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direct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占大
多数。

抽象性观察学习(abstract observational
★四、自我效能论
▪ (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含义 ➢ 1977年首次提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 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其后提出自我效 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 ➢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二)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 1.行为的成败经验
➢ 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
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最终旨在说明或解释人的行为,
仍然严格遵循行为主义客观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 二、交互决定论 ▪ ★三、自我调节论 ▪ ★四、自我效能论 ▪ 五、集体效能论 ▪ 六、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班图拉(班杜拉,Bandura Albert)
于学习的三大理论体系。
➢ 注重社会因素影响,改变传统重个体轻社会的倾向。 ➢ 改变了传统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立场,使解释人
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重要转变。 ➢ 改变了传统把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
的错误倾向。 ➢ 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证资料基础上,受到
心理学界认同。
▪ [局限] (P271)

1.由于班图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 (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 驱力(奥苏贝尔): •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 求掌握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 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 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 (一)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
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表 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 互作用。 • 推力:学生发自内心对学习的愿望和追求,对 学习起推动作用 • 拉力:与学习的外在后果相关,对学习起引诱 作用 • 压力:与学习的外在环境有关,对学习起强制
第四章
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动机强度与学习效 率的关系 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需要 层次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 机理论 掌握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 掌握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二、学习动机的结构及作用 三、学习动机与效果
的理由:内容不错的,就指出表达上的问题;文字不错的,就指出立意上 的偏颇。渐渐地,我练就了一双“毒眼”,稍微翻阅一下,便能发现学生
习作里的毛病;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给学生打高分。自以为这两点是“严
师”的必备条件,“严师出高徒”,既然我对学生要求如此严格,那么就 坐等收获,坐等高徒出现吧。
学习动机
但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令人拍案的佳作,而多是此语言刻板、内容空 洞的习作。更要命的是,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了对写作的厌倦:字迹 潦草,错别字、病句连篇,还有些抄袭之作。我满腔热情,严格要求学 生,希望他们有长足的进步,换来的却是这样一种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究竟那里错了呢? 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学生在议论作文。有的说最头痛作文,没材料可写。 有的干脆说,你头痛它干什么?随便找一篇“参考”一下,不就完事了 吗?我还没写就知道只能得几分,认真不认真一个样。后来,还有位几 同学在随笔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 动机
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 维持已引起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 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 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 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 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强化的种类: ①外部直接强化 ②替代性强化 ③自我强化
– 评价
贡献:①结合联结派和认知派之长,拓展强化的含 义;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有机结合起来.②强 调了人的认知因素和自我调节等中介因素在人类行 为产生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③自始至终采用科学 严谨的研究方法,结论有意义. 局限:三元交互作用论的哲学思想有局限,其理论 带有一定的循环论的色彩.
– 变比率>固定比率>变动时距>固定时距
– 评价
纠正了本能论过分强调个体先天本能的不足. 但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强化, 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人物
海德,维纳
– 观点
每个人都会寻求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一 个人的行为原因或者是内在的或者是外在的 (海德) ;原因的稳定与否是第二个重要的 维度(维特);总之,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 为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四个范畴之中
第二节 学习动机模式与理论
一,本能论
– 概念
本能是指先天的,在五中演化过程中形成并 以遗传方式传递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或行为 模式.
– 观点
詹姆斯:人类有清洁,建设等14种本能. 麦独孤: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本能.社 会只是一种结果,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大体 相似的本能趋向的结果.
弗洛伊德: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 内在的生物本能所引发的,只是一些行为直 接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另一些行为则间接地 满足本能的需要.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类.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动机 PPT整理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动机 PPT整理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性质及相关概念(一)动机的性质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二)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三)动机的成分内在的需要、外在的诱因二、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的的心理倾向。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社会意义:正确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或低下的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的学习动机;范围: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来源: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一)对学习过程的影响1、对学习动机的启动作用2、对学习动机的维持作用3、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他们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定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在他们看来,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他们主张,在学习活动中,应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二)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只重视外部诱因的控制,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2、寻求奖励、逃避惩罚的想法对全体学生都不利3、手段目的化的结果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二、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一)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在原动力。

心理学中的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

心理学中的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

心理学中的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动机是指一个人在行动时的动力或动因,而目标导向行为则是指一个人在实现目标时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这两者在心理学中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它们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的关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动机的概念及分类动机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在驱力,是推动个体行动的源泉。

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理论,动机可以分为多种分类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因为自身兴趣、乐趣或满足感而参与活动。

例如,一个人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而选择学习音乐,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在动机。

相比之下,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的影响而参与活动。

例如,一个人因为希望得到奖学金而努力学习,这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动机。

此外,动机还可以按照满足需要的层次进行分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动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个体在追求这些需求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动机。

二、目标导向行为的概念及类型目标导向行为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个体通过制定和实施计划来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根据目标的性质和研究领域的不同,目标导向行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教育领域为例,学习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个体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学习策略和行为。

工作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个体为了实现职业或工作方面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健康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个体为了实现健康或健身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如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等。

三、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的关系动机和目标导向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动机是个体行动的内在动力,而目标导向行为则是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动机驱动个体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目标导向行为则是动机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的目标导向行为往往受到其动机水平的影响。

动机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

内在动机的强度和稳定性更高,个体更容易制定具体目标并采取行动来实现。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八章 学习动机

8、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对经验始 终持开放的态度,并把它们结合到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的学习。
主要代表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 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即强化——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 可能获得有关信息,产生新的行为。强化能 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动机以调节和控制人的行 为。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 强化,而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间依赖关 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
⑷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 稳定的倾向;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 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 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 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1-Ps,即当Ps值 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 ⑸阿特金森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 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在与成就有关的 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 失败的担心。
2、需要层次理论(人本理论的一种) ▲
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动机时强 调需要的作用,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 殊的目标,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把需要分为: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需 要——合称缺失性需要(deficiengey needs)或基本需 要,主要由于有机体的内心的某种缺失引起的。需要得 到满足后,动机作用就会消失。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 长性需要,随着需要得到满足,动机作用反而增加。成 长性目的物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该理论说明,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某种缺失性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
如此学习.jpg
小学生参观科技馆
学生的学习兴趣.JPG
学生临考前.jpg
中小学生对考试的态度.jpg

心理学第八章-需要与动机

心理学第八章-需要与动机
具体内容和方向。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
适度的动机强度能够提 高行为效率,过强或过 弱的动机强度可能导致
效率降低。
03
需要与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工作与职业选择
职业满足感
人们选择职业时,通常会考虑该职业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如成就感、社会地位、工作 稳定性等。
职业发展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不同文化对成就的定义和追求方式也有所不同。某些文化 强调个人成就和竞争,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团队合作和 共享成果。
文化对归属需要的影响
人们对于归属和认同的需求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 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人 们对归属感的追求。
文化对动机的影响
文化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内在动机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某些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动机,而另一 些文化则更注重外部奖励和激励。
的作用。
情感动机理论
该理论关注情感在动机中的作用, 认为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或抑制个 体的动机和行为,并影响个体的
决策和行动。
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神经科学技术
利用神经影像学、脑电等神经科 学技术,深入探索大脑结构和功 能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揭示内在
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神经基础。
跨文化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 需要和动机方面的差异,深入了解 文化因素对个体动机的影响。
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06
需要与动机的未来研究展望
新兴的理论观点
自我决定理论
该理论强调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 重要性,认为满足个体的基本心 理需要(如自主性、胜任感和关 联感)能促进内部动机和持续的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_OK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_OK
•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 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 在这方面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是韦纳教授。
37
• 韦纳提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 • 第一、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 第二、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 第三、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 动机的功能: • 1、激活功能 •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
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为了 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 • 2、指向功能 •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 对象或目标。(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个体可能 去图书馆或教室)
11
• 3、维持和调整功能 • 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
30
•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但是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 用,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
• “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
31
• 例如:一份很轻松的工作,薪水是每小时50美 元,大多数人都会认为50美元是一个非常有效 的强化物。考虑一下下面的几种情况:
• 1、斯库革先生付给比尔60美元,让他油漆围 栏。比尔觉得60美元的薪酬对这项工作而言绰 绰有余,所以他倾其全力来做此事。可是,当他 干完时,斯库革先生说,“我认为你干的活不值 60美元,给你50美元。”
• 类似的活动模式持续了大概几个月的时间。星星在表格中 的填充速度很快。凯瑟琳认为学生的阅读量已经够了,完 全可以在每年的州级成就测验中取得好成绩。她为学生们 的进步兴奋不已。凯瑟琳决定在测验中后取消激励计划, 并悄悄地了解学生们的阅读情况。然而,取消激励计划之 后,她发现自习时间阅读的学生再次寥寥无几。甚至塞米 在完成了其它作业后也没有阅读,她现在开始画画了。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学习动机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学习动机

直接近景性动机主要是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 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 兴趣和爱好。这种动机主要是由好奇、认知的需要 引起的,往往比较具体、强烈而有效。
Page
3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LOGO
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大致可以归为三 类:
第一类看法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 属于行为主义观点; 第二类看法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 第三类看法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 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 的意识和思考作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
Page
15
LOGO 中介因素使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激活功能 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 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 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 一定的学习行为。
Page
16
LOGO
2.定向功能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 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 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 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Page 39
三、动机归行为结果进行分 析,推论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 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 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Page
40
LOGO
美国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 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 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8章 积极的自我与动机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8章 积极的自我与动机
当涉及个人自身能力评价时,将错误与失败进行外部归因是正确的,积极的人将成就 归于自己、错误归于外部,这是错觉灵活性的表现。
然而,当涉及责任问题时,或当人们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提高效率、总结教训时, 外部归因是有害的。
24
2 积极动机与自我提升
2. 自我评价维护
适应性选择和酸葡萄效应 • 高自尊者通过贬低消极结果的重要性来维护好心情。
20
1 成长性动机
3. 德西和瑞恩----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对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即自主程度。
• 它将动机视为自主程度高低有序的连续体,而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处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
整合调节内部调节认同调节 内射调节外部调节 自主动机
受控动机
21
2 积极动机与自我提升
1. 自我提升:指个体追求积极自我意象的驱力
新编21世纪心理学 系列教材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第八章 积极的自我与动机
刘翔平课题组制
目录
2
01 积极自我的内涵 02 稳定的自尊很重要 03 自我同一性 04 积极的动机
01 积极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内涵
4
1 自尊
1. 定义:一种带着深刻情感的自我评价。
2. 维度:自我价值感和胜任感,即自爱和自信
04 积极的动机
18
1 成长性动机
1.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生而具有一种趋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2. 内部动机:由个体内在兴趣、爱好等精神需要引发的动机。 外部动机:满足他人要求、或为了得到外部的物质奖励。
内部动机 vs. 外部动机 • 内部动机驱动下,兴趣更浓厚,成绩更出色,更能坚持,创造性越高。

心理学复习资 第八章

心理学复习资 第八章

第八章意志【考试要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动机的概念及动机的功能、分类;熟悉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识记驱力、诱引、期望、归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懂得意志行动的过程分析,正确区分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掌握意志的品质的内容,识记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的概念;熟悉意志与认识、情感的相互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如何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意志在人类变革现实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它对行为活动具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和调节控制作用。

意志与认识、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

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词在人的意志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但不是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例如,手遇针刺就会缩回,吹口哨,摇头摆脑等一些无意的动作,都不是意志行动。

也就是说,意志行动是具备一定要求和特征的行动。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意志行动和预定的目的分不开,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行动。

人的意志行动,需要根据预期的目的,形成一定的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目的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读书看报、打球下棋等都是随意运动,意志行动就表现在随意运动中。

换句话说,意志行动必然是随意行动,但是,随意行动并不总是意志行动。

因为,意志行动除了具有随意行动的特征之外,还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使意志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

因此,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节动机一,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第八章:动机试题

第八章:动机试题

第八章动机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和。

2、根据动机的意义,可把动机区分为和。

3、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同,可把动机区分为、和非动机。

4、根据自主性水平由低到高,可以把外在动机分为外在规则动机、和。

5、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把动机区分为和。

6、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可把动机区分为和。

7、一般说来,动机的产生和发生作用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8、动机系统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9、从表现形式上看,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和理想。

10、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11、根据对需要的意识程度,可以把需要分为和。

12、维纳的归因理论,从、和原因源三个维度归纳了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

13、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结果主要通过和自我效能感两条途径对个体行为动机产生影响。

14、斯金纳将能起到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分为和两类。

15、自我效能感是由提出的一个动机概念。

16、阿特金森认为,个体行为动力为和的乘积。

二、单向选择题()1、动机属于心理现象的方面。

A、心理过程B、个性倾向C、个性特征D、个性调控()2、下列动机种类中,自主性水平最高的是。

A、内在动机B、外在规则动机C、内转规则动机D、认同规则动机()3、是动机产生最根本的心理基础。

A、内驱力B、诱因C、需要D、认知()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华生C、斯金纳D、罗杰斯()5、是能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

A、正诱因B、负诱因C、正强化物D、负强化物()6、是由于其撤除而增强某种行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

A、正诱因B、负诱因C、正强化物D、负强化物()7、下列选项中,不能产生或增强个体行为动机的是。

A、诱因B、强化物C、惩罚D、目标()8、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认知失调动机理论代表性人物的是。

A、霍尔B、费斯廷格C、维纳D、班杜拉()9、自我效能感与自信的不同点表现在。

普通心理学第八讲动机

普通心理学第八讲动机
普通心理学第八讲:动机
• 动机概述 • 生理动机 • 心理动机 • 社会动机 • 动机冲突与解决 • 动机理论
01
动机概述
动机的定义
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 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推 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 ,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
总结词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完成任务或目标时受到成就需求的驱动,这种需求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
详细描述
追求成功的动机促使个体追求挑战和成功经验,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则驱使个体避免失败和避免他人对自己能力的 负面评价。成就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追求成功,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避免失败。
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对影响和掌控 他人的内在需求,驱使个体追求
权力和地位。
权力动机的满足有助于提高个体 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个体 在组织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权力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参与领 导和组织活动、拓展人际关系等 方式实现,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
权力和影响力。
04
社会动机
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
兴趣动机的满足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积 极性和幸福感,促进个体在特定领域 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内在动力,驱使个体不断超越自己、实现目标。
成就动机的满足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促进个体在各个领域中取 得成功。
成就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设定挑战性目标、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实现,帮助个体 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取得更好的成就。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多种多样的动机

心理学 第八章 意志

心理学 第八章 意志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受暗示性是指一个人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或影响,
经常轻易地改变或取消自己的决定。 具有独断性的人,他们不考虑自己采取的决定是
否合理,常常毫无理由地拒绝别人的任何批评和 劝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精选课件
24
二、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及时坚 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精选课件
6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意志活动的核心。因为在目的确立 与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意志行动中的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内部困难是来自于主体自身的障碍,如知识经验的不足,能 力的有限,消极的情绪,优柔寡断、胆怯、懒惰的性格,身 体欠佳等。
外部困难是人们在意志行动中遇到的客观条件的障碍,如自 然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如人员、设备的缺 乏和简陋),不良的人际关系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是相 互影响的,外部困难常常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相比之下, 人最难战胜的是内部困难。
果断不同于轻率。它是以充分的根据、经过周密 思考为前提。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犹柔寡断。犹柔寡断 者的显著特点是无休止的动机冲突。
精选课件
25
三、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百折不挠地贯彻决 定并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
具有坚韧性的人,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不怕挫 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了达到目的,百折不回。 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 意志坚韧的表现。
精选课件
12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的分析
意志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意志行动有其发 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 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
根据他的理论和大量临床研究的事实,分 析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遵守过程, 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 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岁~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岁~8岁)的儿 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 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 是好的。
(三)态度改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顺从:主要是指行为上的顺从,此时
的行为成分与态度的认知、情感成分是 分开的; 2、认同:主要是指认知上的接纳与改变, 这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前提; 3、同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 这是态度改变的真正标志。 举例: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
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 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 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
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 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 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 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 情境, 拓展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相应的 道德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 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 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 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
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 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 道德发展。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 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 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 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 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 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 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动机和行为
第一节动机的性质和相关概念
一、动机的性质
动机:指引起个体活,维持已经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1、动机本身不属于活动,致使一种促进行为活动的内在作用
2、对个体的行为活动而言,动机不但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而其在促进之后,对个体行为
活动具有导向和维持作用。

3、动机是行为的原因,个体行为活动所持续的世界,视是否达到目的使定级获得满足而定
4、动机虽可视为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但动机既不属于自变项,也不属于依变项,而是处
于二者之间的中介变项。

二、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一)均衡作用:原意志个体为了生存适应,在身体上生而具有某些调节机构,能够自行运作,坚持保持某一适于个体生存所需的标准,借以维持生命,从而发挥其生活上的功能。

例如体温
(二)需求和驱力
需求(need):最简单的狭义的解释,是指个体生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此种状态如达到体内均很必须调节的程度时,个体本身就会感到需求的存在。

在现代心理学上,意义扩大到用以表达心理上的匮乏状态。

如友爱、隶属、被尊重的需求等。

驱力(drive):狭义的解释指的个体因生理上失去均衡作用而产生需求时,为恢复平衡,补足需求,于是有内在促动力量迫使个体有所活动。

连续作用:体内失衡——需求——驱力——行为
(三)本能:不学而能的天生行为。

例如鸭子游水,老鼠打洞。

两个条件:其一,不学而能
其二,放时同一种属的个体,其行为表现模式完全相同。

(四)诱因:凡是能够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人、事、物、情境等),就称为诱因。

按性质分为两类:其一,凡是引起个体趋向或接受并由此获得满足的刺激(如食物)称为正诱因
其二,凡是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逃避而获得满足者,为负诱因。

三、动机的复杂性
两种趋势:其一,尽管人类的行为复杂多变,心理学家研究这,总共也不过十几种。

其二,一般将这些动机分为两大类,分法,一种根伟原始性动机和衍生性动机,另一种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还有分为原始性动机和学得性动机的。

本书采用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的分法。

第二节生理性动机
一、饥饿动机
(一)饥饿的生理现象
(二)肥胖的现象及原因
(三)节食和体重控制
二、性动机
(一)人类性驱力的特征
(二)同性恋
三、母性动机
第三节心理性动
一、成就动机: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
1、个人追求进步一起达成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
2、指从事某项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
3、指个人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冲破障碍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一)追求成功并避免失败
1、60年代,心理学家艾特肯逊的解释,意识上有连个彼此相对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二是恐惧失败。

成功的希望大于失败恐惧的人成就动机比较高
(二)追求成长抑追求表现
1、从追求成功的观点看一般人的目标有两种,一是学习目标,而是表现目标
(三)成功恐惧动机的争议
二、亲和动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其他人存有的与之亲近的内在需要,需要别人关心,
需要友谊、爱情、别人的人可和合作
三、权利动机:指个体在行为上的所作所为,其背后隐藏着一种内在力量,此种力量,使其
起于个人所患的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所促动。

1、个人化权利动机
2、社会化权利动机
第四节动机理论
一、动机理论的演变
1、40年代,行为主义学派的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

Hull)驱力减降论。

2、50年代后,人本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3、60年代,认知心理学
二、动机自我归因论、
1、归因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提出的理论,可以对“某人为什么有那样的行为”作出解释。

后又温纳扩大了归因论的概念,为区别前种理论,称为自我归因论。

(在社会行为一章中继续)
三、动机自我效应论:班都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在1982年提出,用以解释在特殊环境下
动机产生的原因。

指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的强弱,将决定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

自我效能和自信有关,但是并不相同。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事情具有信心,自我效能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一特殊工作或事务,确认自己处理该项工作有高度的效能。

四、动机的感觉主义
1、另外两种理论。

其一,适度兴奋论,其二,内在动机论。

都是基于个体在感觉上自求调试而生内在动力的理念而提出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