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均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效果。

结果手术后,患者皮瓣功能恢复率为100.00%、骨缺损率为1.00%、感染率为2.00%、二期修整率为0;随访1年后,患者皮瓣功能恢复率为100.00%、骨缺损率为0、感染率为 1.00%、二期修整率为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方式,可修复患者创伤面,促进其病情恢复。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手术;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主要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是近年来新型研制的手术方式,不仅对人体创伤小,还可在不伤及患者下肢血管前提下,完成手术操作,且效果显著[1]。

本文旨在探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100例皮肤组织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男55例、女45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61±7.75)岁。

致伤原因:20例患者为机床切割伤,20例患者为重物压伤,20例患者为机械绞伤,20例患者为热压伤,20例患者为车祸伤。

受伤部位:80例为小腿,10例为足跟,10例为前足。

患者皮肤组织缺损最小面积为5 cm×8 cm,最大面积为15 cm×28 cm。

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

1. 2 方法①急诊清创:首先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随后修复神经、血管、肌腱组织,确定好相应吻合神经和动、静脉后,制作相应大小样布,并在对侧或同侧进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

②穿支皮瓣修薄和切取:术前对患者缺损部位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测,可将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作为估计穿出点,将此点作为基础点,随后设计皮瓣形状以及估计缺损面积。

首先可将外侧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切开,使用电凝进行止血,确定股外侧皮神经前支位置后,做好标记,随后将外侧阔筋膜切开,将皮瓣穿支完全暴露于术野,保留阔筋膜面积,维持在3.0 cm×
2.5 cm~4.0 cm×
3.0 cm,
沿着患者血管走行,游离、结扎、电凝各肌支,将血管蒂长度维持在8.0~11.0 cm,待血运正常后,以阔筋膜盘为中心,将其皮下脂肪削去、修薄,修正后其厚度约3.0 cm,待患者机体供血无异常后断蒂,供区创面植全厚皮或直接缝合。

③移植:将皮瓣移至相应静脉或动脉,并对其进行吻合,皮肤全层缝合,并关闭创口,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

1. 3 观察指标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效果,且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其恢复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患者皮瓣功能恢复率为100.00%、骨缺损率为1.00%、感染率为2.00%、二期修整率为0;随访1年后,患者皮瓣功能恢复率为100.00%、骨缺损率为0、感染率为1.00%、二期修整率为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对于软组织损伤缺损患者,早期治疗理念为局部功能恢复,但近年来,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外貌恢复也逐渐重视,对此需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原因,进行个性化设计,从而在保证外貌前提下,达到治疗效果,经多项研究证实,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移植、血管吻合、切取中均较容易,且不伤及周围主干血管,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2]。

通过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后,主要体会为:虽然皮瓣解剖变异不多,但其切取方式可影响皮瓣的存活,因此最后进行反向逆行游离法,在找到较粗的皮支后,将其游离至主干血管,同时可向下延长切口,直至确定粗大皮支后进行,同时在选择皮支时,应在确保皮瓣供血充足下完成,若皮瓣血运完好,可对其他部分皮支进行结扎、电凝处理,随后将受区血管和血管蒂吻合,从而利于血管吻合处覆盖,且可对血管做皮桥来辅助[3]。

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优点在于:①其在将皮瓣切取后,肢体功能恢复和外形不具有影响,且可保证血流流通,从而不需要二期修整[4];②由于血管口径粗,血管蒂较长,可将其与外侧神经和皮神经吻合,从而达到重建效果,同时其对患者肢体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其可防止血管蒂长时间受到压迫,同时可利于缺损组织修复[6]。

总之,根据患者病情,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方式,不仅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修复患者创伤面,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胡稷杰,任高宏,王钢,等.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453-456.
[2] 沈勇,王彦生,张辉,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交叉吻合血管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3):293-294.
[3] 杨何平,张洪武,杨书雄,等. 带感觉神经与失神经的股前外侧穿支
皮瓣在头颈部感觉重建的对比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3):225-229.
[4] 潘朝晖,王剑利,蒋萍萍,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 中华骨科杂志,2013,33(7):723-730.
[5] 罗令,张杰,高剑,等. 股前外侧Flow-through穿支皮瓣在伴血管缺损的踝关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广东医学,2015,36(15):2299-2301.
[6] 刘会仁,刘家寅,张艳茂,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与分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2):119-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