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管理
危重病人转运流程
![危重病人转运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45dd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9.png)
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危重病人的转运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任务,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合适的设备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是一个危重病人转运的流程,包括准备、执行和安全措施。
准备阶段:1.评估病人的病情:确定病人是否需要转运和适合哪种方式的转运,例如陆地、海路或空中转运。
2.确保病人的稳定:如果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必须在转运前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他们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执行阶段:1.转运前准备:将病人从床上转移到合适的转运设备,例如担架或救护车。
确保病人稳定并与监护设备连接,以便在转运过程中对其进行监测。
2.转运设备和药品检查:确保所使用的转运设备和药品处于工作状态。
这包括检查监护设备、氧气供应、呼吸辅助装置等。
3.病人监测:在整个转运过程中,监护人员必须对病人的关键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氧饱和度等。
4.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能需要接受额外的护理,例如给予药物、更换伤口敷料或调节呼吸机设置等。
安全措施:1.环境安全: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使用安全固定和垫子来保护病人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摔倒。
2.感染控制: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转运过程中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
3.事前培训和沟通:所有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都应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并随时与团队成员保持沟通。
万一出现紧急情况:1.处理紧急情况:如果在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任何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包括复苏、用药或调整呼吸机设置等。
2.寻求附近设施的帮助:如果病人的状况无法控制,转运团队必须寻求附近医疗设施的帮助,以提供更高级别的治疗。
在整个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和专业,妥善管理病人的病情,并及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只有通过严格的准备、执行和遵循安全措施,才能确保危重病人的转运过程顺利和安全。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9d00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2.png)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是指在病人需要进行紧急转运时,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保障其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紧急转运可能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需要专业团队的协助和合理的规范操作,保障病人安全并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1.紧急转运团队的建立:成立专业的急危重病人转运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司机等,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转运需求。
2.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在转运前,团队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监测,包括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机体功能等方面的评估,并及时记录在转运单上,以备后续参考。
3.转运方案的制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转运方案,包括转运的目的地、转运所需的设备和药品、转运的交通工具等。
4.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和护理:在病人转运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通畅呼吸道、维持循环稳定等。
5.转运中的沟通和协调:转运团队需要与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告知病情和转运进展,以安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并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
6.转运后的安全评估和跟踪:转运团队应对病人进行转运后的安全评估和跟踪,包括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病人的转运后情况等。
7.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转运团队需要对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病人的突发状况、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应急处置的能力,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8.转运记录和报告:转运团队需要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转运前的评估、转运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转运设备的使用情况等,以便后续的评估和研究。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的实施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和专业操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和专业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转运团队成员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并确保病人的安全。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6974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f.png)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转运 过程顺利进行。
记录备案
对转运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备案,以便后续 查阅和总结经验教训。
04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保障措施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
01
定期开展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转运技能 和应急处理能力。
02
对参与转运的医务人员进行资质 认证,确保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
在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正确搬运患者
遵循正确的搬运姿势和技巧,避免因搬运不 当造成二次伤害。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 故。
遵守规定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 转运过程合法合规。
设备配置与维护
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需求,配置合适 的转运设备,如便携式呼吸机、心电 监护仪等。
定期对转运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转运过程中的紧急处理措施
在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时处理突发 状况。
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转运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采 取有效措施。
05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监管与改进
转运过程的监管与记录
转运前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转运安 全。
转运过程监控
使用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变化。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转运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 员、病情等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安全问题的反馈与改进
安全问题识别
及时发现和识别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8ac4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2.png)
与接收科室保持联系
在转运过程中,与接收科室保 持联系,及时告知病人的病情
变化和预计到达时间。
转运后的交接与记录
交接病人情况
检查急救设备和药品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接收医生详细交接病 人的病情、治疗经过和注意事项等。
检查所携带的急救设备和药品是否齐全、 完好,并及时补充和更换。
明确团队成员职责
组建包括医生、护士、呼 吸治疗师等在内的专业转 运团队,明确各自职责, 确保转运过程无缝衔接。
建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机制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高效 的协作机制,包括定期召 开会议、分享经验、共同 解决问题等。
强化团队凝聚力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心理 辅导等方式,增强团队成 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
提高团队应急反应能力
记录转运过程
关注病人后续治疗
详细记录病人的转运过程,包括转运时间 、路线、病情变化和处理措施等,以便后 续治疗和追溯。
关注病人的后续治疗情况,及时了解治疗 效果和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持续的医疗 服务。
03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风险识别与评估
01
02
03
04
病情不稳定
危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转运 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恶化、生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明确改进目 标和时间节点。
优化转运流程
对转运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提高转 运效率。
加强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转运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转运过程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b3e91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2.png)
另外: 护工名,家属至少名
12
转 运 前 确 认
办公护士 主管护士
13
家属的心理沟通
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病人家属知情同意 患者病情严重 ,预后差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正确的心理沟通和适当的解释,告 知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和其中不可避免的危险性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家属需同意签署医患沟通书
8
循环系统的评估
了解病人转运前的心率、心律及血压情况并 关注其在转出科室期间是否出现过严重心律失常 及血压异常,以此提醒我们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问题
9
消化系统
目的: 了解病人进食情况及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了解病人排泄情况
内容: 进食情况 禁食、胃肠减压评估 排泄情况
10
转运前
病人的评估
其他
医护人员的准备
检查气流通畅后用胶布妥善固定
30
呼吸系统(二)
、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平稳 、行气管插管 、准备简易呼吸器
31
循环系统(一)
护理措施:
.平稳者:心电监护 .曾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非窦性心律者:
)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时: 如室颤、室扑遵医嘱用药,尽早心肺复苏、电除颤
32
消化系统(一)
比如:颅脑甘露醇
19
物品的准备(二)
仪器、用物的准备:
带蓄电池监护仪:是急危重症病人转运的最基本设备。 必要时备多功除颤起搏监护仪。
氧气供应:氧气枕
氧气桶
简易呼吸球囊
便携式呼吸机
其他仪器、用物:吸痰用物、口咽通
气管、有蓄电池的注射泵等
20
四部分、六个阀
单向阀 压力安全阀 (鸭嘴阀)
球囊
储气阀 储氧袋
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222e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1.png)
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转运工作,确保危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抢救和安全转运,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命的救治成功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院内发生的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医院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和修订本制度,监督全院各科室的执行情况。
2.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并保证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依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四、危重患者抢救管理1.快速反应:收到危重患者报警后,各科室应快速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准备相应设备和药品。
2.抢救队伍的组建:每个科室应指定专业抢救队伍,包含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确保抢救队伍的敏捷配备和高效运作。
3.抢救设备的准备:各科室应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用性。
4.抢救药品的储备:各科室应依照患者抢救需求,储备常用抢救药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的有效期限。
五、危重患者转运管理1.转运评估:在决议转运前,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治疗措施、转运距离及交通工具选择等方面的考虑。
2.转运准备:在转运前,必需确保患者病情稳定、转运目的地已做好接诊准备、转运设备和药品已准备齐全,并与转运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3.转运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转运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4.转运交接:在到达目的地时,应与目的地医院的医疗团队进行交接,并供应患者的转运记录、医嘱等相关资料。
六、培训与演练1.培训计划:医院应定期组织抢救技术培训,包含基础抢救和特殊患者的抢救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抢救水平。
2.演练计划:医院应订立抢救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抢救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本领和团队协作本领。
七、质量掌控与监督1.质量掌控:医院应建立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的质量掌控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矫正问题。
紧急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紧急患者转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55a1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4.png)
紧急患者转运管理制度一、前言紧急患者转运是医院日常工作中不行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供应及时救治具有紧要意义。
为了规范紧急患者转运工作,保证转运过程的安全、高效和专业化,特订立本《紧急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相关紧急患者转运工作。
三、紧急患者转送准备3.1 患者评估和分类1.全部待转运患者需经过评估,确定是否属于紧急患者,并依照病情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2.紧急患者分为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急性危重患者、重症患者和稳定患者,评估工作由医疗科室负责。
3.2 转运资源调度1.医院应建立转运资源调度中心,负责对外部紧急患者转运恳求的接收、评估和调度工作。
2.转运资源调度中心应依据紧急患者分类和转运需求,合理调配医疗人员、车辆和设备资源。
3.3 转运队伍组建和培训1.医院应组建专业的紧急患者转运队伍,包含医生、护士和司机等人员。
2.转运队伍成员应定期进行紧急救助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具备紧急患者转运所需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本领。
4.1 转运准备和装备1.出车前,转运人员需检查所需装备和医疗设备完好与否,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供应必需的急救和生命支持。
2.转运车辆应定期维护、检修,确保车况良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4.2 转运操作规范1.转运人员应依照专业规范操作,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2.转运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对转运过程中显现的突发情况予以处理,并与医院保持联系,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变动。
4.3 转运文档和记录1.转运人员应填写完整的转运文档,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动、操作过程等紧要信息。
2.转运文档应与医院内部文档系统对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转运安全管理5.1 交通安全管理1.转运车辆应严格依照交通规定行驶,确保转运过程中不超速、不闯红灯、不疲乏驾驶等违规行为。
2.转运车辆应依据转运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路线,尽量避开拥堵和不安全路段。
5.2 装备安全管理1.转运车辆应依照相关标准配置必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供应及时有效的急救。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b7240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9.png)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一、转运前
(一)医师应充分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行性, 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 并履行签字手续;
(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 提前通知接收科室准备各种抢救仪器和药物,并通知电梯及时到位, 使用专梯转运;
(三)整理患者病历资料, 核对并携带患者的药物和物品, 做好标识;
(四)根据病情需要,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并携带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微量泵等急救器械、药品和物品;
(五)妥善固定动、静脉留置针和各种管道, 拉起护栏, 清空各引流瓶(袋)等;
(六)离开病区前, 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 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的名称、位置、刻度、状态等情况;
(七)确认转运路线, 电梯是否到位及是否运行完好;
(八)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转运条件就绪后方可转出。
二、转运(检查)中
(一)至少需要2名具有执业资格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陪同转运(检查), 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保持各种管道通暢和仪器运行良好;
(二)遇意外或突发情况, 应及时利用携带的仪器、药品和物品就地处置。
同时, 呼叫附近的医务人员协助, 并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处置过程。
三、转运后
(一)交接双方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病历资料、携带药品及用物、用药和管道等情况, 并签字确认;
(二)向专业主任(或医疗组长)、责任护士、护士长报告转运情况。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4d02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f.png)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护理工作。
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熟悉转运的基本原则,熟悉转运设备和技术,并掌握转运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的稳定:在进行院内安全转运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和转运需求。
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需要急救措施,护士应先进行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2.准备适当的转运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选择适当的转运设备。
这可能包括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吸氧机、输液泵等。
在准备转运设备时,护士需要检查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设备已经消毒清洁。
3.加强团队合作:院内安全转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
护士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急救人员等协调配合。
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监护和操作转运设备,另外还需要有人员负责患者的安全。
4.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测指标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或者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5.确保设备的安全: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将各种转运设备连接到患者身上,如导管、气管插管、胸管等。
护士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连接,避免设备脱落或者误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管路通畅,防止堵塞和漏液。
6.防止感染: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手套和口罩等,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并对转运设备进行消毒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7.提供心理支持:急危重患者经历了剧烈的身体和心理的刺激,转运过程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患者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护理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护理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9a5d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e.png)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一、目的明确住院患者转运的适应症、禁忌症、转运必备用品及方法,保障住院患者的转运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浙江省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四、定义无五、内容与要求1 .适用范围:各种需要在病区或部门间转运的危重患者,包括以下情况: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改变;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2 .禁止转运的情况2.1心跳呼吸停止;2.2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2.3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2.4患者躁动并影响转运安全时;2.5未建立确实的静脉通道前;2.6实验室/X线评估不适合转运时;3.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规范3.1转运前准备3.Ll病情评估:主管医生和护士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等,做好护理记录,填写危重患者转运记录单。
3.1.2解释告知: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转运时间、转运的风险及注意事项等。
3.L3联系相关科室:联系转入科室,向转入科室简要汇报患者病情,以便做好转入接待准备工作,确定转运时间。
联系电梯等相关部门,确保安全、快速转运。
3.1.4转运物品准备:主要包括搬运工具、小钢瓶氧气、转运箱、充电微泵、可移动监护仪或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简易呼吸囊等,必要时备转运呼吸机和转运吸引器。
3.2转运过程3.2.1转运时需由护士和(或)医生陪同。
3.2.2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生意外情况立即与就近科室联系呼救,及时抢救,客观记录。
3.3转运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转出科室负责,转运后因交接不清发生的问题由转入科室负责。
双方共同完成危重患者转运记录,由转出科室保存1年,并负责质量监控。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c562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d.png)
三、实施—如何转运?
(一)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负压吸引器 •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 • 静脉输注液体、药物 • 带充电功能的输液泵 • 其他药物根据病人情况备用,
如:镇静镇痛剂、麻醉剂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药物准备
• 必带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在内的基本 急救药物,以防转运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或 心律失常。
一、决定 (二)转送前的法律问题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面临较大 的生命风险和法律纠纷,在转送前由专人 负责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意外,在征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书签字同意后才启动转 送程序。
需要签同意书- 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决定
(三)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预处理是 保障转送安全的重要措施。
转运过程中注意
6、注意搬运过程的职业防护 ➢ 搬运时两脚前后分开 ➢ 搬运低位置患者时同时屈膝曲髋,
降低重心 ➢ 尽量靠近患者
四、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 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院内转运需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 无创 血压 、 心率、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患 者测量气道压力,有条件者需检查测量 肺动脉压 、测量颅内压力 、测量中心静 脉压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 1.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 2.搬运前正确评估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搬运前正确评估管道 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转运
转运人员要求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转运设备和抢救物品、药 品
精选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精选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6b8f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9.png)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急危重症病人转运流程
急危重症病人转运:
住院及转科转运流程外出检查流程
转运前确认
医生
病房/检查科室
家属
办公/分管护士
转运前准备
充分的评估
病人的准备
护送人员的准备
畅通绿色通道
物品的准备
转运前、中、后
畅通绿色通道
电话通知要被转往的科室,告知患者的性别、主要诊断及需要特殊准备的物品,以便于对方科室能够有计划的接患者,同时联系电梯缩短转送时间,如果是进行检查,提前预约,确保患者到达后及时行各种检查。
病人的基础情况家属的心理沟通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其他影响因素各种导管的护理
全面、准确的评估是保证病人转运前、中、后安全的保障
评估内容:
转运前、中、后的评估
病人的基础情况
九知道(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病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心理状态 )专科注意事项转运的目的权衡利弊
家属的心理沟通
呼吸系统的评估
目的: 了解目前患者的呼吸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预见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
内 容
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血氧饱和度痰液的性质和量给氧方法和途径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护理措施
1、呼吸平稳,spo2 95-100%,痰液能够自行咳出,痰液性状良好,路途20分钟以内—— 氧气枕(适当加压)
患者(含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含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41320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5.png)
患者(含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及突发状况应急预案为预防或减少患者转运引起的并发症,及时发现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制定本制度:(一)适用对象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门急诊就诊患者。
(二)转运工作内容:1.转运前:(1)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运时机、方式和人员,普通患者由专人陪同,危重患者须医护人员转运。
(2)根据患者病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仪器并保证在有效期内及仪器功能完好。
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安全。
(3)核对并完善相关护理记录单。
(4)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转运相关事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5)转运前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根据患者的病情,告知接收科室需要准备的抢救仪器及药物,同时通知电梯员(调度中心内线:XXX)在指定的楼层等待。
(6)及时书写患者护理转科记录,完成患者病案信息及结账。
2.转运途中:1(1)患者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输液情况,保证管路通畅固定及体位安全舒适,重视患者主诉。
(2)本着便于病情观察及抢救,保证患者转运安全的原则,确定医护人员的站位。
无特殊情况,医护站位规定如下:①患者头朝前进方向,置于大轮端。
②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生位于患者右前,便于气道管理,护士位于患者左后,便于病情观察,运送员位于患者后方。
③没有气道管理的患者,护士位于患者右后,便于病情观察及操作,医生位于患者左前,运送员位于患者后方。
3.转运后的交接:(1)交接护士共同完成患者平稳过床(2)连接呼吸机、监护仪,迅速评估生命征(3)交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相关药物(如升压药、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4)对患者病情、管路、皮肤及其他药物等进行交接(5)做好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签名。
(三)危重患者转运要求: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要求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适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8)医嘱要求等。
医院危重病人转运管理制度
![医院危重病人转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ac02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png)
医院危重病人转运管理制度概述医院危重病人转运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得到妥善的照顾并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该制度涵盖了病人选择、转运准备、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转运后的管理。
1. 病人选择1.1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评估团队,负责评估病人的转运需求和条件。
1.2 转运病人应满足以下条件:1.2.1 病情危重,需要医疗设备和专业护理。
1.2.2 没有适宜的治疗条件或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资源。
1.2.3 具备相对稳定的生命体征。
1.3 转运病人的家属应提供详细的病史、既往就诊情况和医疗记录,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2. 转运准备2.1 医院应安排合适的医护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并派出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2 确认转运时的交通工具和路线安排,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2.3 准备和更新转运病人的转运记录,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并向接收医院提供转运前的报告。
3.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转运前,医院应开展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接收医院已做好接收准备。
3.2 转运病人应按照治疗计划稳定并维持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需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3 转运病人需全程有专人陪同,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支持。
4. 转运后的管理4.1 转运病人到达接收医院后,应立即将病人交接给接收医院的相应医护人员,并核实病人身份和病历信息。
4.2 接收医院应及时评估和转移病人,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与转运医院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4.3 转运医院应跟踪病人的转运后情况,包括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向家属提供相关信息。
结语医院危重病人转运管理制度是确保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得到适当护理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科学和规范的转运制度,可以降低转运风险,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医院和转运机构应共同努力,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转运危重病人时的注意事项
![转运危重病人时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00c53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d.png)
转运危重病人时的注意事项转运危重病人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转运危重病人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转运服务。
1. 病情评估在转运危重病人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这包括了解病人的病史、当前症状和体征,以及任何特殊需求或限制。
通过充分了解病情,医护人员可以制定合适的转运计划,并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准备。
2. 团队合作转运危重病人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来完成。
这个团队通常由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在转运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是成功转运的关键。
3. 装备准备在转运危重病人之前,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装备和设备都准备就绪。
这包括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药物和急救用品等。
所有装备和设备都应经过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熟悉这些装备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和正确地操作。
4. 安全措施转运危重病人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医护人员应遵循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病人和团队成员的安全。
这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正确操作装备和设备、遵循正确的转运技术等。
医护人员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5. 病人舒适在转运危重病人时,医护人员应尽力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理。
这包括保持病人的体温、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移动等。
医护人员还应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6. 紧急情况处理在转运危重病人时,可能会发生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呼吸困难或严重出血等。
医护人员应具备处理这些紧急情况的能力,并随时准备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d18db4b4daa58da1114a8b.png)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一)出、入院病人的护送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病人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2.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3. 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人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二)手术病人运送1. 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
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
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2. 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3. 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4. 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5. 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1. 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
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2. 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转入科室。
3. 护送病人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用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一般病人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一般患者如需要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以确定护送需要的物品及护送人员。
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和人员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危重症患者
• 定义: 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 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精品课件
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 病人(家属):
• 医院、抢救室、手术室
医生、护士…… 监测仪器、呼吸机…… 输液泵、药物…… 抢救手段、措施…… 手术
精品课件
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 患者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 转运环境条件的限制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 急救转运技术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 急救转运制度不完善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精品课件
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5个问题
• 需要谁来陪同这个患者? • 需要什么设备、设备是否已经检测和设备是否正
常运转? • 你对你的病人病情了解程度以至于能在运送途中
求熟悉病人的病情、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医嘱执行 情况,转出前核对需要携带的药品、器材,认真书 写护理记录 • 负责转运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 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 • 好的交接是关键
精品课件
回答以下问题,查漏补缺!
• 运送这个病人的特别要求?这些要求可以达到吗? • 在运送途中气道、循环、药物支持等安全吗? • 各仪器、设备功能良好吗?氧气筒压力够吗? • 准备接收的科室已被通知并已准备好接收你的病人
预知预期相关的问题发生吗? • 你已作好了一个运送计划吗? • 你已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吗?
精品课件
规范患者转运制度
• 安全转运原则:要确认转运的必要性,转运前充 分的评价,并做好必要的准备,确保患者安全
●全面检查和评估病情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稳定病情、全面监测 ●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 ●直接交接、病历记录和审核
精品课件
危重患者转运指南
• 步骤 • Decision : 决定 • Planning : 计划 • Implementing : 实施 • Monito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 : 转运期间监
测
精品课件
决定—需要转运吗?
• 需对病人潜在的利益与运送的风险做出医疗 判断,并由上级医生对病人转运的可行性作 出评估和批准
治疗方案的接收科室
精品课件
危重症患者的特点
• 生命体征不稳定 • 昏迷、躁动 • 抽搐 • 气管内插管 •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精品课件
转运禁忌症
• 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 •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未积极治疗 • 潜在的风险:活动或搬运明确增加风险和危险者
了吗? • 运送团队彻底明白他们的责任吗? • 你已仔细考虑过特别的运送情况吗?
精品课件
实施
• 体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察看体 位是否合适、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 暖,待各项工作妥当后才可转运
• 安全处理:正确搬运患者 ,上好护栏,适当 约束,应注意保护患者肢体,运 作要求平稳
运送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 ,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运 送途中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
精品课件
实施—如何转运?
• 院内转运 • 院际转运
精品课件
转运前必须明确
• 转运前协调与沟通 • 转运前病人的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仪器与药物准备 • 转运人员要求
精品课件
转运前协调和沟通
• 转运前应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充分交流,确保接 收部门获知病情并作好准备,并通知预计到达 的时间
• 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协调:电梯、门卫、急救箱、 转运路线、途径各关口等
• 医务人员:
• 病区、监护室(ICU)
专科医师、护士…… 专业设备、药品…… 专业技能…… 专长经验…… ……
真正的危重患者,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精品课件
转运目的
• 进行检查和治疗:CT、MRI、血透、高压氧、放 射介入治疗等
• 手术:二次开胸、急诊手术 • 转入相关科室:能够明确疾病诊断和采取进一步
• 综合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 药情况、呼吸道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 应充分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或 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 同意,签字认可
利益﹥风险
精品课件
计划—转运方案?
• 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 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 • 选择监测方法和设备 • 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 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 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精品课件
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引流管脱出
5%
38%
10%
气管移位
CVC
治疗未按时
心率改变
精品课件
41%
SPO2
• 病情 • 设备 • 人员
转运过程的危险因素
精品课件
与病情相关的危险因素
精品课件
与设备相关的危险因素
精品课件
与人员相关的危险因素
• 转运前未测生命体征 • 未进行权衡及意外评估 • 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重接受准备 • 转运前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 运送方法不当 • 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 检验、检查科室的准备,减少等候
精品课件
转运前病人的准备
• 转运前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的因
素 • 妥善固定好所有的管道,防止脱出。检查静脉通
路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 •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精品课件
仪器与药物准备
建立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及药物
• 设备需要: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 吸引器、监测仪、除颤仪
• 药物需要:常用复苏、镇痛及镇静药、治疗 低血压和高血压、心率不齐、过 敏反应、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和 高血糖、抽搐的药物,充足的液 体等
• 其他:状态良好的氧气瓶,备用电池
精品课件
转运人员
• 至少由两人陪同 • 其中一名是经过了为胜任转运所进行的基础培训和
专项训练的护士 • 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应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要
精品课件
转运期间监测
• 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正常运转 • 保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
精品课件
交接与记录
• 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 位、固定管道、吸氧等
• 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及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 转运前后和途中的事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 特殊治疗、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 出入量、皮肤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 贵重物品等,双方医护人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