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有差别,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
房颤的治疗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既往脑卒中或TIA发作


年龄>65岁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肌梗死史 心力衰竭
.
房颤的危险分层
高危
既往胡缺血性中风,TIA,或体循环血栓栓塞史; 年龄≥75岁且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 临床有心脏瓣膜病变、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受损 的证据
中危
年龄65-75岁,不伴有危险因素; 年龄〈65岁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血管病变
心 房 纤 颤
.
房颤的定义
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 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 动混乱。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 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 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 极不规则的反应。
.
房颤的分类
初发房颤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
房颤的病因和诱因
自主神经张力异常
迷走神经性房颤 交感神经性房颤
.
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
1.病理学 2.发生机制 a触发因素 b发生和维持的基质 折返机制 触发机制 自主神经机制 3.房颤对心肌组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房泵血功能丧失 快速心室反应 心室律不规则
.
房颤的诊断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事件记录仪 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颤的初次评价:明确房颤类型 确定房颤 病因以及相关的心脏因素和其他因素
.
房颤的治疗
一 复律
1. 药物复律 静脉:胺碘酮 普罗帕酮 氟卡尼 索他洛尔 依布利特 多菲利特 口服:普罗帕酮 氟卡尼 2. 直流电复律 体外直流电复律 心内直流电复律 3.电复律与药物联合应用 4.植入型心房除颤器
.
房颤的治疗
二 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 1.目标:消除症状 防止因房颤所致的血栓 栓塞 改善心功能等 2.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使用药物前,就检查有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 相关因素 在选择药物时,首先要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安 全性,耐受性,对脏器的毒性反应和致心律失 常作用
.
房颤的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
.
房颤的治疗
三 控制心室率 1.控制心室率作为一线治疗 2.控制心室率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a大部分患者控制心室率能显著减轻症状
b与节律控制相比,心室率控制较易达到治疗目标 c相对减少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缺点:a由于心室率不规则,不少患者仍有症状 b达不到窦性心律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c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时可致严重心动过缓 d房颤持续存在,仍需抗凝治疗
服用华法林 2.7% 服用阿司匹林 37%
.
房颤的相关因素
老年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风湿性瓣膜病 58.1% 40.3% 34.8% 33.1% 23.9%
.
房颤的病因和诱因
房颤的急性原因
过量饮酒 急性心肌炎 外科手术 电击 急性心包炎 肺动脉栓塞 急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
.
房颤的治疗
3.心室率控制的标准
静息时心室率为60-80次/分 运动时心室率为90-115次/分
4.控制心室率的措施
A药物治疗 B房室结阻断联合起搏器治疗
.
房颤的治疗
四 抗凝治疗
.
房颤的治疗
房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是窦律的 5-6倍 全美发生的脑卒中15-20%与房颤有关 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机会4.9–6.9% , 不同年龄
4.房颤时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
心房丧失节律机械收缩致左心耳血流减慢血液淤滞
.
房颤的并发症
血栓栓塞 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房颤的临床表现
房颤可有症状,也可无症状
房颤的症状取决于发作时的心室率、心功能、伴随 的疾病、房颤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 等多种因素 心悸 呼吸困难 胸痛 疲乏 头晕 黑矇
.
房颤的临床分类
名 称 临床特点 有症状的 无症状的 (首次发现) 发生时间 不明(首次发现) 持续时间<7d(最常见 <48h)能自行终止 非自限性 持续时间> 7d 心律失常类型 可复发也可不复发 治疗意义 不需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 物治疗,除非症状严重 初发房颤
阵发性房颤
反复发作
预防复发 控制心室率和 必要时抗凝 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 和/或转复和预防性抗心 律失常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
持续性房颤
反复发作
永久性房颤
不能终止的 终止后又 复发的 没有转复愿望的
持续永久性
.
房颤的流行病学

在美国 将近220万人患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增加 – 50~59岁为0.5%
– 60~69岁为1.8%
– 70~79岁为4.8% – 80~89岁为8.8%

房颤人群死亡率加倍 男性2.2% 女性1.7%
.
房颤的死亡率
.
房颤的病因分类
瓣膜性房颤 12.9% 非瓣膜性房颤 65.2% 阵发性房颤1/3 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3 孤立性房颤 21.9%
.
房颤与脑卒中
非瓣膜性房颤
瓣膜性房颤和孤立性房颤
脑卒中患病率 13.1%
14.7%
非房颤人群
.
2.36%
房颤的抗凝治疗
伴高血压 伴有心肌缺血 伴有心力衰竭
Ic类;索他洛尔 多菲利特 丙吡胺 Azimilide
Ic类;索他洛尔 多菲利特 丙吡胺 Azimilide 胺碘酮 索他洛尔 多菲利特 慎用,必要时用胺碘酮或多菲利特和β受体 阻滞剂
合并预激综合征
迷走神经性房颤 交感神经性房颤 孤立性房颤
射频消融
丙吡胺 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索他洛尔 氟卡尼
.
wk.baidu.com
房颤的病因和诱因
伴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房颤
瓣膜性心脏病(多为二尖瓣病变) 冠心病 高血压病 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病 限制性心脏病 心脏肿瘤 慢性心力衰竭
.
房颤的病因和诱因
不伴有相关疾病的房颤
在年轻患者中,约30%的患者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也没有 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嗜铬细胞瘤等.称为孤立 性房颤动或特发性房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