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通基础知识培训
数据通信基础培训教材73页PPT
![数据通信基础培训教材7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b0557b69eae009581becfc.png)
PPP协议 局域网和广域网
链路层协议
9
PPP协议
PPP协议——点到点协议。 PPP协议支持全双工和同/异步传送方式,它主要由三类协议组
成:LCP(链路控制协议)、各种NCP(网络层控制协议)和 各 种 PPP 扩 展 协 议 。 其 中 , LCP 主 要 用 于 建 立 、 拆 除 和 监 控 PPP数据链路;NCP主要用于协商在该数据链路上所传输的包 的格式与类型;PPP扩展协议主要用于提供对PPP功能的进一 步支持。 PPP协议还提供了用于网络安全方面的验证协议:PAP(口令 授权协议)、CHAP(盘问握手授权协议)。
共享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
拓扑结构 工作模式
带宽 设备 设备处理层次 设备主要技术 设备复杂度
总线型或星型 半双工 共享介质带宽 集线器、中继器 物理层 CSM A/CD 简单
星型 全双工 独占介质带宽 网桥 MAC层 地址学习、交换 复杂
26
广域网类型
分组交换网X.25 数字数据网络(DDN) 帧中继(Frame Relay)
17
以太网的发展
交换式 以太网
交换式 快速 以太网
交换式 千兆以太网
共享式 以太网
共享式 快速 以太网
共享式 千兆以太网
10 Mbps
速率越来越快 100 Mbps
1000 Mbps
18
LAN中常用设备
HUB(集线器) LAN SWITCH(局域网交换机) ROUTER(路由器) 双绞线 光纤 网卡
10BASE2
2:细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为185米
10BASE5
5:粗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为500米
22
华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华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6bbe0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3.png)
TCP/IP协议族
TCP/IP是Internet的核心技术 TCP/IP是一个协议族
HTTP、TELNET、FTP RIP、OSPF、BGP PIM、DVMRP TCP、UDP、RAW IP IP IGMP ARP ICMP IP是TCP/IP的核心协议
Page 10
Page 23
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十进制数234转化为二进制数:11101010
Page 24
IP 地址分类
地址类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第一个8位数的格式 0XXXXXXX 10XXXXXX 110XXXXX 1110XXXX 1111XXXX
范围
1-126 128-191 192-223 224-239 240-255
数据通信知识基础( 新)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理解TCP/IP分层模型 掌握IP地址和IP路由 了解几种常见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
Page 2
第1章
数据通信概述
Page 3
第2章 TCP/IP
第3章 局域网和广域网
什么是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 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
数据通信网是为提供数据通信业务而组成的网络
Page 4
数据通信的特点
无连接:通讯的两者之间不具备唯一独立的链路 包交换:每个包有目的地址、源地址、错误控制信息等等,具有
自己去找目的地的能力
Page 5
标准化组织
ISO IEEE ANSI
国际标准化组织 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 美国国家标准局
TELNET, FTP... UDP, TCP
ICMP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c4b82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4.png)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通信技术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交流。
本文将介绍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协议、传输介质、数据编码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
一、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数据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格式和内容。
通信协议的实现需要通过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进行。
在软件层面,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 协议、HTTP协议等。
在硬件层面,通信协议主要包括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等。
1.传输层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控制等任务。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UDP等。
2.网络层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分组重组等任务。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协议、ARP协议等。
3.物理层协议: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介质选取和数据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参数的控制。
常见的物理层协议有以太网、无线电波等。
二、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数据通信技术中承载数据传输的媒介。
按照传输介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
1.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电缆和光缆。
电缆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光缆包括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其中单模光缆的传输速率更高、传输距离更远,适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2.无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等。
无线电波传输具有无线化、灵活性、便携性等优点,但受信号干扰、传输距离等限制。
三、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将数据转化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它是数据通信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据的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
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格雷码编码等。
1.二进制编码:将数据按照二进制进行编码,即用0和1表示。
它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编码方式。
二进制编码具有明确、简单、易实现等特点。
2.格雷码编码:是一种反转码,相邻的数码之间只有一个比特位发生变化。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d1ed43964bcf84b9d57bf2.png)
提供应用程序网络接口
建立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物理介质访问 二进制数据流传输
TCP/IP模型的层间通信与数据封装
Host A
PDU
上层数据 TCP报头 上层数据
应用层 传输层
Segment
IP报头 上层数据
网络层
LLC报头 上层数据 FCS MAC报头 上层数据 FCS
数据链路层
0101110101001000010
物理层
Packet Frame
Bit
数据解封装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 B
上层数据 上层数据 TCP+上层数据 IP+TCP+上层数据 LLC报头+IP+TCP+上层数据 0101110101001000010
目录
1. OSI协议栈介绍
1.1 OSI参考模型介绍 1.2 各层协议栈的功能
指定数据如何通过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并与物理层通信
LLC Sub-layer:Logic Link Control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识别协议类型并对数据进行封装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LLC子层 MAC子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协议
Data Link (Frames)
Physical (Bits,
signals, clocking)
IP/ICMP/ARP/RARP
802.2 LLC
8 0 2 . 3
8 0 2 . 4
8 0 2 . 5
F D D I
Dial
on
SDLC HDLC
数通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数通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6bef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9.png)
4 传输层
传输层
3 网络层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物理层
19.10.2024
7
OSI 参考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定义接口与传输介质的机械、电气特性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不作任何改动的传输变成可靠的
链路,并负责接点到接点的传输 网络层:负责将包从源到目标的传递,可能会通过多
个网络 传输层:负责整个报文从源到目标(端到端)的传递 会话层:是网络的对话控制器,它建立和维护以及同
主机
cro ss
cro ss
normal
N/A
SC/ST
路由器 cro ss
cro ss
normal
N/A
SC/ST
交换机 普通口
nor mal
nor mal
cross
Normal N/A
交换机 级连口
N/A
N/A
Normal
N/A
N/A
交换机 光口
SC/ SC/ ST ST
N/A
N/A
SC/ST
19.10.2024
19.10.2024
19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网络地址与子网掩码
19.10.2024
20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的表示方法
19.10.2024
21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网络地址的计算
19.10.2024
22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主机数的计算
19.10.2024
23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步通信系统交互操作 表示层:关于两个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语法和语义 应用层:使得用户(不管是人还是软件)可以访问网
关于数据通信基础培训课件
![关于数据通信基础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963d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f.png)
关于数据通信基础培训课件数据通信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涉及了广泛的技术和知识。
为了更好地应对数据通信挑战并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许多公司开始给员工进行数据通信基础培训,向员工传授数据通信知识、技术和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专业水平。
而数据通信的基础培训课件则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制作一份合格的数据通信基础培训课件,是每个培训组织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讲述关于数据通信基础培训课件的相关知识。
一、课件制作前的准备制作课件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受众对象:我们要了解受众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受众的背景、工作经验和学习目标等。
2.课程大纲:在制作课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整个课程的大纲和学习目标,可以从教材、教学计划和上级安排中获得相关信息。
3.教学方法:在确定了课程大纲和学习目标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教学方法,课件制作需要根据教学方法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4.课件设计思路:在确认以上三个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考虑课件设计的思路和方向,这对于课件的后续制作非常重要。
二、课件制作过程课件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思考程序:确定课程主题,考虑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
2.搜集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素材库。
3.编辑内容:将素材库资料进行整理、创新、编辑、排版并组织成整体,设计课件的目录结构以及各章节内容的课件框架。
4.定制模板:制定课件版式样式、字体、颜色,设计模板、图标以及其他课件元素,使之清晰、得到视觉的认可和颜值的满分。
5.优化细节:在已制作好的课件上进行细致的检查,调整字体大小、颜色、布局与文字内容等,使整个课件所有细节都有更加完美的呈现。
6.课件演示:测试课件的可演示性,以及与教学计划的配合性、教学流程的清晰性和效果的效果。
三、课件制作的具体技巧1.图文并茂:数据通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制作课件时,需要用大量的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丰富课件的内容,使学员更容易理解概念和技术和能力。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培训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057ee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f.png)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培训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培训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设备之间进行传输和共享,这就需要采用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某种介质,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
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网络和互联网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
一、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在数据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包括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其中,电缆被广泛应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设备,它具有连接简单、维护容易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
目前,最常用的电缆是双绞线,它采用两根绞在一起的铜线,可传输高达1 Gbps的数据。
除了电缆,光纤也是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它采用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距离远、干扰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目前,最常见的光纤类型是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它们的传输距离相差很大,多模光纤可传输2-10km,单模光纤可传输10-100km。
在无线通信中,无线电波是最主要的传输介质。
它通过无线电磁波传输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和灵活性好的优点。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蜂窝移动通信、WI-FI和蓝牙等。
其中,蜂窝移动通信可覆盖较广区域,并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但其成本较高。
WI-FI和蓝牙则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
二、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bps)表示。
传输速率是数据通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因为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在数据通信中,传输速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宽带和基带。
宽带传输速率较高,通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如光纤传输。
基带传输速率较低,通常用于短距离内的数据传输,如局域网。
三、协议协议是指用于控制数据通信过程的规则和规范。
在数据通信中,协议是保证数据正常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议的设计主要包括协议的层次结构和报文格式。
在协议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都会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而在报文格式中,规定了报文的内容和结构。
2024年数据通信技术培训资料
![2024年数据通信技术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a273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c.png)
曼彻斯特编码
每位中间有一个跳变,从低到高表示 1,从高到低表示0。
数字调制技术
振幅键控(ASK)
01
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表示数字信号。
频键控(FSK)
02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
相移键控(PSK)
03
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表示数字信号。
模拟调制技术
振幅调制(AM)
载波的振幅随模拟信号变化而变 化。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帧由前导码、帧起始定 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 型/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 验序列组成。
以太网交换机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通过MAC地址学 习、转发决策和过滤转发等机 制实现数据帧的交换。
以太网应用
以太网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校 园和家庭等局域网环境,支持 各种数据、语音和视频应用。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广域网WAN技术
WAN技术概述
WAN是一种覆盖地理范围广泛的网络,连 接不同城市和国家的局域网和城域网。
WAN路由协议
WAN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EIGRP和 BGP等,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由选
择和数据传输。
WAN传输技术
WAN传输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 宽带接入等,如T1/E1、帧中继、ATM和 MPLS等。
序列字段组成。
HDLC操作过程
包括建立数据链路、数据传输和 释放数据链路三个阶段,通过交
换控制信息来实现。
PPP协议详解
PPP协议概述
点对点协议(PPP)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用于拨号上网 等场景。
PPP帧结构
PPP帧由标志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协议字段、信息字段 和帧校验序列字段组成。
数通基础知识培训——以太网技术原理
![数通基础知识培训——以太网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61781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万兆以太网出现
千兆以太网迅速开展
100M快速以太网
共享式转向LAN交换机 10M以太网开展成熟 以太网产生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92年 96年 2002年
共享式以太网传输介质
• 在共享式以太网之时,使用一种称为抽头的设备 建立与同轴电缆的连接。须用特殊的工具在同轴 电缆里挖一个小洞,然后将抽头接入。此项工作 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任何疏忽,都有可能使电 缆的中心导体与屏蔽层短接,导致这个网络段的 崩溃。同轴电缆的致命缺陷是:电缆上的设备是 串连的,单点的故障可以导致这个网络的崩溃。
快速以太网
• 快速以太网〔100Mbit/s〕的网络定位
快速以太网传输距离
千兆以太网
• 千兆以太网是对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扩展, 在基于以太网协议的根底之上,将快速以太网的 传输速率100Mbps提高了10倍,到达了1Gbps。
• 标准为IEEE802.3z〔光纤与铜缆〕和 IEEE802.3ab〔双绞线〕
自协商-解决兼容问题
100Mb/s自协商
100Mb/s全双工
端口2自动协商 端口1自动协商
端口5自动协商
10Mb/s半双工
10Mb/s自协商
端口3自动协商 端口4自动协商
10Mb/s全双工
自协商根本页信息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00 01
Message Type Ethernet=00001
Server/Router
Pin Label 1 TD+ 2 TD3 RD+ 4 NC 5 NC 6 RD7 NC 8 NC
8
1
1
8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1729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HTTP、FTP、SMTP等,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使用。
网络设备与拓扑
网络设备介绍
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常见的网络设备。
常见的网络拓扑
星型拓扑、环状拓扑、总线拓扑等。
电磁波、无线电等,提供无线的传输方式。
数据传输技术
1பைடு நூலகம்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逐位传输和同时传输多个位。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2
依靠时钟信号保持传输一致和按需传输。
3
半双工传输和全双工传输
单向传输和双向同时传输。
数据通信协议
OSI参考模型
分层模型,规范了通信的七个层次。
TCP/IP协议族
互联网协议簇,用于实现分组交换网络的通信。
学习方法
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数据通信基础概念
1 数据通信定义
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和交换。
3 数据通信的分类
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通信。
2 数据通信基本要素
发送器、信道、接收器。
数据传输介质
1 有线传输介质
铜缆、光纤等,提供稳定和可靠的传输。
2 无线传输介质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PPT课件
在这个《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中,我们将一起探索数据通信的基本 概念、数据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通信协议以及网络设备与拓扑。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深入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 识,掌握相关技术和概念的 应用。
主要内容
数据通信概念、传输介质、 传输技术、通信协议和网络 设备。
数据通信培训计划
![数据通信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8dd70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b.png)
数据通信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数据通信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指利用各种通信技术,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它在企业、政府、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员工的数据通信技能,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员工全面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训内容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通信的技术发展趋势- 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和标准2.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原理和组成- 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的保护措施3. 数据通信设备和工具-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数据通信软件的使用和设置- 数据通信工具的选择和应用4. 数据通信技术- 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的选择- 数据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数据传输的速率和错误控制5. 数据通信管理- 数据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数据通信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数据通信故障的排除和处理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员工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员工学会使用各种数据通信设备和工具。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员工了解数据通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培训流程1. 培训前期准备- 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 组织培训师资2. 培训实施- 第一阶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掌握- 第二阶段: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第三阶段:数据通信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操作- 第四阶段:数据通信技术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3. 培训总结和评估- 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五、培训考核1. 考试测试:对员工进行数据通信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2. 绩效评价:对员工在培训后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数据通信技能和工作效率等方面。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培训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29940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d.png)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培训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
本文将以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为主题,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逐步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1. 数据通信的定义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从一地传输到另一地的过程。
其核心是将信息转化为可传输的数据流,并通过适当的通信介质进行传输。
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数据通信的关键。
2. 基本组成部分数据通信技术主要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流,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将数据转化为信息。
3.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信号与噪声的关系和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信号与噪声的关系指的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和环境的干扰,信号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影响数据的正确传输。
数据的编码与解码是指在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二、数据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1. 互联网互联网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通信技术。
它通过全球性的互联网协议IP 实现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流。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数据分割为包,每个包包含目标地址和数据,然后通过IP协议进行传输。
2.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过移动网络进行的数据通信。
它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即将推出的5G等多个标准,不断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
3. 物联网物联网是将各种设备和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物联网的核心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物品的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是指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网络,用于满足对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换的高速需求。
01_数通基础培训
![01_数通基础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a355a224b35eefdc8d333e9.png)
三层交换机的三层转发
A向C发起ping请求,发现无法直接发送到C,只能 先转发到网关。先发送ARP给自己的网关获取网关 的MAC,
1、arp请求 2、arp回应 A SW 3、icmp请求 8、icmp回应 6、icmp请求 7、icmp回应
网络的目的
网络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大家都 意识到只有一台孤立的计算机构成的“孤 岛”没有太大意义,于是就把这些孤立的 系统组在一起形成网络。随着这样的发展, 到了9 0年代,我们又逐渐认识到这种由 单个网络构成的新的更大的“岛屿”同样 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人们又把多个网 络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网络,或称作 互连网( i n t e r n e t )。一个互连网就是 一组通过相同协议族互连在一起的网络。
发送到对应端口,若找不到则发送到所有端 口(广播) 如果收到的报文的源mac和目的mac相同,则 丢弃报文 交换机向入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发送广播报 文
Vlan技术
从交换机的转发原理来看,如果发送 报文的目的MAC不在自己的地址表之中, 那么就广播该报文。这样一来,在一个广 播域内,这种机制就会导致带宽的浪费。
传输速率的计算
我们通常所说的10M,100M,1G等的速率, 都是以bit为单位,即速率的最终单位应 该是bps(bits per second),但是一般 的下载工具显示的速率又是以Byte为单位, 因此计算一下我们家庭2M宽带最大的下 载速度是? 此外还有一个单位叫pps(packet per second),每秒传输包的个数。计算公 式:
数据的二三层通信
如下图所示:交换机上划分了2个vlan,同时交换机中配置了 路由接口赖和vlan 1和vlan 2互通。主机A和B属于vlan 1,网 关为1.1.1.1,主机C属于vlan 2,网关为2.2.2.2
1-数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1-数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006a52f7ec4afe04a1dfe6.png)
TCP采用重传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以不适合在
低速的链路上使用。 UDP的报文格式 16 bit source port 16 bit UDP length 16 bit destination port 16 bit checksum data
常用的TCP和UDP端口
常见的TCP和UDP端口分为三类: 1、端口范围1~1023,为众所周知的端口来标识标准的服务,
面向连接:在交换数据包之前,通信的双方必须建立起TCP
连接; 可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送的 TCP 数据都需要经过确认,如果没有接受到确认, TCP将重传。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大小。 TCP头部和数据部分都需要检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TCP 总是将应用层的数据分割为发送方认为最合适大小的 报文。保证有效地传递数据。
TCP/IP 模型
Application Transport IP Network
Transport
IP Data link
interface Phy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提供标准的服务 主要包括:SNMP,FTP,TELNET,DHCP,TFTP,HTTP,DNS等。 表示层 指定独立结构的数据传送格式 编码和解码数据格式,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 主要包括:.jpg,.pdf,.doc,加密等 会话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 程之间的会话
Send 1 NEXT 2
1 2
Acknowledge 4
Send 3
Send 4,5,6
Acknowledge 5
Send 5,6,7
UD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是无 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UDP使用ICMP来通告发生的错误和其 它信息。通常来说,UDP的传输效率较高。 TCP和UDP的区别: TCP是可靠的协议,适合于要求可靠、安全高的应用程序; 而UDP适合对时延敏感的应用程序。
数据通信基础培训教材资料
![数据通信基础培训教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6ac7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6.png)
数据通信基础培训教材资料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通话、视频会议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数据通信技术无处不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编写了这份培训教材资料。
二、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一)数据与信息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形式化的表示,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
而信息则是数据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
(二)信号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气表现形式,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如音频信号;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只有有限的取值,如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
(三)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光纤;也可以是无线的,如电磁波。
三、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一)源系统包括源点(产生数据的设备)和发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以便在信道上传输)。
(二)传输系统可以是各种传输介质和相关的转换设备。
(三)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和终点(接收数据的设备)。
四、数据通信的方式(一)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是同时传输多个比特的数据,速度快但成本高;串行通信则是逐位传输数据,成本低但速度相对较慢。
(二)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同步通信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严格同步,数据传输效率高;异步通信则在每个字符前后添加起始位和停止位,实现数据的异步传输。
五、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一)数据传输速率通常用比特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来衡量,单位有 bps(比特每秒)、Kbps(千比特每秒)、Mbps(兆比特每秒)等。
(二)带宽指信道能够传输的频率范围,单位是赫兹(Hz)。
带宽越大,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
六、编码与调制技术(一)数字数据的数字编码如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二)数字数据的模拟调制包括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等。
(三)模拟数据的数字编码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通基础知识培训
![数通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36e8384c77da26925c5b0e0.png)
Page 11
掩码的使用
确定网络地址 确定网络中地址数量 10.238.45.173/255.255.255.224
地址 00001010.11101110.00101101.10101101 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与运算 00001010.11101110.00101101.10100000
•第一s 个八进制的头五位为1111的,表示E类地址
A类 0
00001
1~126(127保留)
B类 10
10001
128~191
C类 110
11001
192~223
D类 1110 E类 1111
11101 11111
224~239
240~255
Page 10
掩码(mask)
• 掩码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 掩码的表示方法和IP地址一样,有十进制和二进制两种表示方法,对A类、B类、C
IP地址和不利于路由汇聚。 业务相关性:针对不同的业务,来设计子网地址,相同的业务尽量采用相同的子网地址。 可扩展性。子网掩码的设计要考虑到将来的扩容,预留足够的主机位。 公网私网使用合理:私网网段不扩散到公网上。同一自治系统内部私网统一规划,保证私网在本自治系统
内部不冲突。
IP services location
IP Data link Physical
TCP/IP 模型
Application Transport
IP Data link Physical
Page 4
OSI模型
Application 两个作用: 1、给用户提供接口。 2、提供标准的服务。 主要包括:SNMP,FTP,TELNET,NET,DHCP,TFTP,HTTP,DNS等。 Presentation的主要作用: 1、指定独立结构的数据传送格式。 2、编码和解码数据格式,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 主要包括:.jpg,.pdf,.doc, 加密等 Session层:会话层。主要包括netbios, appletalk, radius等。 传输层的主要作用: 1、管理网络层。 2、提供可靠的报文传输机制。 IP层: 1、地址和路由。 DATA LINK : 1、帧 2、控制物理层数据流。 物理层: 1、接口 2、定义电气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P采用重传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以不适合在
低速的链路上使用。 UDP的报文格式 16 bit source port 16 bit UDP length 16 bit destination port 16 bit checksum data
常用的TCP和UDP端口
常见的TCP和UDP端口分为三类: 1、端口范围1~1023,为众所周知的端口来标识标准的服务,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传输层
HTTP、Telnet、FTP、 SMTP、POP3、etc
提供应用程序网络接口
TCP/UDP IP
ICMP
建立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
ARP/RARP Ethernet、802.3、PPP、 HDLC、FR、etc
底层
物理介质访问
接口和线缆
二进制数据流传输
Send 1 NEXT 2
1 2
Acknowledge 4
Send 3
Send 4,5,6
Acknowledge 5
Send 5,6,7
UD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是无 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UDP使用ICMP来通告发生的错误和其 它信息。通常来说,UDP的传输效率较高。 TCP和UDP的区别: TCP是可靠的协议,适合于要求可靠、安全高的应用程序; 而UDP适合对时延敏感的应用程序。
数据封装过程
数据的封装过程: 当一个应用层的数据最终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经过协议栈的每 一层,数据封装在该层并打上相应层的包头 20~60
TCP header DATA DATA transport application
20~60
IP header
TCP segment
TCP header DATA
TCP
IP 报文是无序到达目的地,而 TCP 可以对接收的数据进行 重新排序,然后传给应用程序。 流量控制, TCP 连接双方都有一个固定的缓存空间,接收
方只允许发送方发送缓存空间能接收的数据。
在TCP层,应用层的数据以TCP片段(segment)发送给IP层;
TCP报头格式
16 bit source port number
面向连接:在交换数据包之前,通信的双方必须建立起TCP
连接; 可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送的 TCP 数据都需要经过确认,如果没有接受到确认, TCP将重传。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大小。 TCP头部和数据部分都需要检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TCP 总是将应用层的数据分割为发送方认为最合适大小的 报文。保证有效地传递数据。
1023
21
Syn x
Syn y,Ack x+1 Ack y+1
Passive命令
在服务器接受到客户端的 Passive 命
令之后,服务器进行应答,将服务器的IP 地址和一个给客户的临时端口给客户端。
连接,这样防火墙可以自动检测来
自外部的连接。
telnet
Telnet 是一种远程登陆程序,它可以使主机通过网络登陆到 远端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Telnet 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使用一个
TCP的连接。
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的每个字符都将由终端发送到服务器端,服 务器进程进行响应将以字符回显到终端上。 1 、 Telnet 服 务 器 使 用 23 端口号。 2 、如果需要密码和用户 名,服务器进程将需要客户端 输入密码和用户名。 Syn x Syn y,ack x+1 telnet 客户端 1025 telnet 服务器
R
G
C
K
S S Y I
H T N N
16 bit TCP checksum
16 bit urgent pointer Option data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TCP连接的建立 需要经过3次握手之后,才能建立起TCP连接。 X:表示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段的序列号; Y:表示接受方发送的数据段的序列号;
123
137 139 138 53 1812
HTTPS
443
RADIUS(计费)
1813
FTP模式
FTP的连接包括两个端口,21 端口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传输命令 的,20端口是数据传送的连接。FTP服务程序一般会支持两种不同 的模式,一种是Port模式,一种是Passive模式 Port模式:当客户端C向服务端S连接后,那么客户端C会发 送一条命令告诉服务端 S(客户端C在本地打开了一个端口 N),当 服务端S收到这个Port命令后就会向客户端打开的那个端口N进行连 接,这种数据连接就生成了。 Pasv模式:当客户端C向服务端S连接后,服务端S会发信息 给客户端C,这个信息是(服务端S在本地打开了一个端口 M),当
它向上层提供统一的IP数据报,使得各种物理帧的差异性对上层协
议不复存在。 互连网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
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转换协议AR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
255.255.0.0 255.255.255.0
掩码的使用
掩码用途:确定网络地址,确定网络中地址的数量 例如:220.238.45.173/255.255.255.224 地址 掩码 广播地址 11011100.11101110.00101101.1010110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IP地址的分类
为了便于对IP地址进行管理,同时还考虑到网络的差异很大, 有的网络拥有很多的主机,而有的网络上的主机则很少。因此 Internet的IP地址就分成为五类,即A类到E类。这样, IP 地址分 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地址。
类别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前几位数字
0 10 110 1110 1111
发送方
Syn x
接受方
Ack x+1,Syn y
Ack y+1
TCP确认机制
TCP连接建立后收到数据序列 4,5,6,其处理过程将是: 4马上
提交给用户并向发送方确认,6在接收队列中等待,直到5到达。在
等待过程中不对 6进行确认。发送端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对端的确 认就重传。这就是TCP的确认——重传机制,也是TCP传输可靠性的 保证。
范围
00000000-01111111 10000000-10111111 11000000-11011111 11100000-11101111 11110000-11111111
十进制
0~127(127保留) 128~191 192~223 224~239 240~255
IP地址
表示方式: 为方便起见,一般将32bit的IP地址中的每8个比特用它的等效 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例如,有下面 这样的IP地址: 00001010 11010110 10100111 10000011 这是一个A 类 IP 地址,可记为 10.214.167.131 ,这显然更方便 得多。
一的 32bit的地址。 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在 Internet 上很方便
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码net-id把网络找到, 再按主机号码host-id把主机找到。所以IP 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
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台计算机。
IP地址由两个字段组成,即: 网络号码字段net-id; 主机号码字段host-id。
客户端C收到这个信息后,就可以向服务端 S的M端口进行连接,连
接成功后,数据连接也建立了。
FTP Passive模式
由于port模式存在安全的问题,现在大多数的客户端使用被动 模式(passive)。 控制通道建立过程: ftp 客户端 ftp 服务器 数据通道建立过程: ftp 客户端 ftp 服务器 1024 1111 Syn x Syn y,Ack x+1 Ack y+1 客户端主动发起数据通道的 TCP
掩码
掩码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掩码的表示方法和IP地址一样,有十进制和二进制两种表示方
法,对A类、B类、C类地址的掩码为:
类别 A类 二进制表示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十进制表示 255.0.0.0
B类 C类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如FTP、SNMP,SMTP,TELNET
2 、端口范围 1024 ~ 49151 ;注册端口号用来标识那些已经向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注册的应用
3、私有端口号是非注册的并且可以动态地分配给任何应用, 私有端口为49152-65535;
数通基础知识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
了解TCP、UDP协议 掌握IP地址和子网划分 了解ARP、ICMP的概念和原理
目
录
1、OSI参考模型 2、TCP/UDP协议 3、IP协议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OSI模型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主要包括netbios,appletalk,radius等。
OSI参考模型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 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 制问题。 传输层协议:包括TCP/UD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