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22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 检查。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 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I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eranial cavernous angioma,IC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仅次于动一静脉畸形。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颅内IC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2例颅内型ICA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11~76岁。临床无特异表现,其中以运动和感觉障碍(8例)等为主要症状。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CT机使用飞利浦MX8000 dual CT扫描机,常规头颅轴位检查,层厚8-10mm。增强扫描对比剂用碘海醇,剂量1ml/kg体重,流率3.0 ml/s,注药后延迟18秒扫描。MRI检查使用东软SUPEROPEN 0.35 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采用SE序列,梯度回波等。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2 mmol/kg体重,注药后即行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检查。成像参数:TlWI:TR 360ms,TE 11 ms;T2WI:TR 6090ms,TE 192ms,层厚5-9mm,间距1mm。

2 结果

8例CT增强扫描发现3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其余无强化。本组中1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为CT检查后又行MRI检查确诊,多数病灶表现为混杂Tl、T2信号,呈“桑葚状”,其中12个病灶在稍长T2信号周边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包绕,周边多呈长T2信号区。有5个病灶瘤周可见出血。增强后示病灶为不规则轻度强化,内部信号不均匀,多呈絮状、斑点状,但无明显占位效应,有1例周围脑组织有萎缩征象。

3讨论

3.1 发生与病理颅内型ICA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1],是由微动脉延伸出来的血流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窦构成,而且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瘤内血管窦的存在,窦间没有正常的脑组织,而有神经纤维分隔。血管窦壁由单层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组成,组织学上缺少肌层和弹力层,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易发生出血。玻璃样变、纤维化、血栓形

成及钙化和周围神经胶质增生,这些组织特点决定了畸形血管肿胀易发生出血,从而形成临床和影像上反复出血的表现。近年来研究证明,ICA是一种不完全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目前多认为颅内型ICA好发于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随着MRI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脑干ICA越来越引起重视[2]。颅内型ICA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癫痫、运动和感觉障碍、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头痛、昏迷、偏瘫,有的患者也可没有任何症状。

颅内型ICA可在任何部位发生,以幕上多见。本组病例的病灶73%(16/22)发生于幕上,ICA多为单发病灶。本组中有19例为单发,占86%,CT检查多发1例,MRI检查多发3例。脑内ICA一般较小,文献报道其直径为0.3~4.0 cm,平均1.3cm。笔者所收集病例的直径在0.6~5.6 cm,平均2.3 cm,与其差异较大。颅内型ICA病灶边界多数清晰,周围多无水肿,少有占位征象。ICA由于其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诊断主要以影像学表现为主。

3.2 影像学表现CT表现:颅内型病灶多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常有斑点状钙化。本组钙化发生率80%(8/10)。周围一般无水肿,较大的病灶可有轻度水肿。严重者可全部钙化形成“脑石”,即钙化性ICA。急性出血可表现为较均匀的高密度,灶周有轻度水肿。病灶无或轻度强化,其强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病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的程度,血栓形成轻,钙化不明显者强化明显。有作者认为“瘤周水肿征”对提示瘤内有新鲜出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3]。本组3例因瘤内有出血,CT平扫为高密度,瘤周清楚显示低密度水肿带。CT增强扫描可表现不强化周边轻度强化,少数等密度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对无出血、钙化的ICA可因其表现为等密度而漏诊。位于幕下者,CT往往因为骨伪影的干扰难以发现。本组CT诊断准确率80%(8/10),与文献报道相似。

MRI表现:颅内型病理特点为血流缓慢、反复出血后不同时期出血成分沉积及血栓形成、钙化、胶质增生等继发改变,瘤巢内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有稀释、游离的正铁血红蛋白,使其在所有序列中均呈高信号。陈旧性血栓及反应性胶质增生呈长T1、长T2信号,瘤巢内钙化呈无信号黑影,周边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呈环状低信号,T2WI最明显。由于ICA无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MRI上不显示流空效应。另外,由于ICA多靠近脑表面,出血易破入蛛网膜下腔,在附近脑池中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并在影像中勾划出附近脑回。瘤灶周围常无脑组织水肿及不明显占位效应;病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上述表现常构成病灶内由条带状长T1、短T2信号带分隔而形成“桑葚状”或网格状混杂信号团,周围环以低信号带,成为典型颅内型ICA的MRI表现。本组有12个病灶显示出此征象,占60%(12/20)。病灶增强扫描后可强化也可不强化,这可能与有无血栓形成及钙化有关[4]。MRI因无骨伪影并可多方向成像,因此幕下病灶显示最为理想。MRI对本病定位、定性准确率高,本组MRI对脑内型检查准确率达100%,因此笔者的经验认为MRI扫描是发现颅内病灶的重要手段。

3.3 鉴别诊断典型病例具有特征性的CT及MRI表现,鉴别容易,颅内型ICA 应考虑与自发性脑出血、动脉瘤及结核球、少突胶质细胞瘤、继发性脑肿瘤相鉴别,颅内型ICA有如下特点:(1)发病无部位、年龄性别差异;(2)单发病灶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