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22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 检查。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 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I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eranial cavernous angioma,IC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仅次于动一静脉畸形。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颅内IC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2例颅内型ICA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11~76岁。临床无特异表现,其中以运动和感觉障碍(8例)等为主要症状。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CT机使用飞利浦MX8000 dual CT扫描机,常规头颅轴位检查,层厚8-10mm。增强扫描对比剂用碘海醇,剂量1ml/kg体重,流率3.0 ml/s,注药后延迟18秒扫描。MRI检查使用东软SUPEROPEN 0.35 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采用SE序列,梯度回波等。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2 mmol/kg体重,注药后即行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检查。成像参数:TlWI:TR 360ms,TE 11 ms;T2WI:TR 6090ms,TE 192ms,层厚5-9mm,间距1mm。

2 结果

8例CT增强扫描发现3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其余无强化。本组中1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为CT检查后又行MRI检查确诊,多数病灶表现为混杂Tl、T2信号,呈“桑葚状”,其中12个病灶在稍长T2信号周边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包绕,周边多呈长T2信号区。有5个病灶瘤周可见出血。增强后示病灶为不规则轻度强化,内部信号不均匀,多呈絮状、斑点状,但无明显占位效应,有1例周围脑组织有萎缩征象。

3讨论

3.1 发生与病理颅内型ICA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1],是由微动脉延伸出来的血流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窦构成,而且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瘤内血管窦的存在,窦间没有正常的脑组织,而有神经纤维分隔。血管窦壁由单层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组成,组织学上缺少肌层和弹力层,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易发生出血。玻璃样变、纤维化、血栓形

黑色素瘤脑转移有什么典型症状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特别是发展到了晚期出现脑转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和家属想了解一下黑色素瘤出现脑转移会有哪些症状,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黑色素瘤的早期特征包括:现有皮肤色素痣的形态或颜色改变、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物、色素痣瘙痒、局部出现破溃出血、指(趾)甲开裂等。早期皮肤黑色素瘤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肝、骨、脑。而脑转移是晚期黑色素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黑色素瘤脑转移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 2、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肿瘤卒中症状当肿瘤侵及血管时,可发生肿瘤内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可出现突发性意识障碍、呕吐,甚至发生脑疝。 3、神经系统损害定位症状肿瘤发生于脑实质内或侵入脑室内可发生偏瘫、失语、偏盲、癫痫、精神症状等。发生于脊髓可出现相应脊髓节段感觉、运动障碍。 4、其他肿瘤位于颅底可侵及多组脑神经,出现多组脑神经损害。肿瘤代谢产物对软脑膜或蛛网膜的刺激可产生蛛网膜炎或脑膜炎症状。蛛网膜炎性反应及肿瘤细胞在蛛网膜下腔扩散、聚集可引起脑积水,继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另外,由于颅内黑色素瘤生长快、病程短,常易误诊为蛛网膜炎、脑血管病、颅内胶质瘤及癫痫等。临床上凡病程短,颅内压增高症状发展快,CT及MRI检查明显占位效应,体表或内脏有黑色素瘤手术史,应想到颅内黑色素瘤的可能性。术中发现肿瘤区域的硬脑膜、脑组织或肿瘤呈黑色病变,为诊断颅内黑色素瘤的可靠依据。但术前很难达到定性诊断。 袁希福院长介绍,黑色素瘤由于病情发展较快,当出现早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同时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段炼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基本概述

基本概述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脑实质组织。它们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 返回顶部病因 (一)发病原因迄今不清楚,有下列学说: 1.先天性学说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研究显示家族性和(或)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西班牙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提示所有本病的西班牙裔患者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其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7q长臂的q11、q22。 2.后天性学说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Zabramski等追踪6个家族21人,随访2.2年发现17个新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每个病人每年出现0.4个新生病灶。如果新生海绵状血管瘤较预料更常见的话,那么仅凭先天性病例数就会大大低估出血的危险性。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病灶的增大可能是病灶内反复少量出血及栓塞引起。由于病灶低流量低压,出血常局限在囊内,一旦出血突破囊壁,即引起明显症状。 发病机制(二) 海绵状血管瘤的实质是畸形血管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缓慢,故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血液滞留也是畸形血管内形成血栓和钙化的原因。病灶外观为紫红色,表面呈桑球状,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管腔内充满血液,可有新鲜或陈旧血栓;异常血管间为疏松纤维结缔组织,血管间无或有极少的脑实质组织。 肿瘤的质地可软也可硬,这与畸形血管团内的血液含量、钙化程度和血栓大小有关系。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和黄色的含铁血红蛋白沉积。这种含铁血红蛋白是脑皮质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如脑皮质、基底节和脑干等部位的病例为多发病灶,19%约。)脑外病灶(视网膜和头盖骨等部位以及中颅窝底、,)脑内病灶( 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肿瘤的大小不等,0.5~6cm。肿瘤的部位、大小与临床表现有直接的关系。 国内报道病变灶常位于硬脑膜外中颅窝底,占70%~80%,少部分位于脑内。国外报道脑内病灶最常见。脑内病变常有自发性反复小量出血的倾向,瘤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和钙化点。脑外病变常以占位效应为主。 返回顶部症状体征 1.无症状占总数的11%~44%,轻微头痛可能是惟一主诉,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头痛是否与病灶出血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其中40%在6个月~2年内出现下述症状。 2.癫痫占40%~100%,见于大多数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海绵状血管瘤比发生于相同部位的其他病灶更易于发生癫痫,原因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对邻近脑组织的机械作用(缺血、压迫)及继发于血液漏出等营养障碍,病灶周边脑组织常因含铁血黄素沉着、胶质增生或钙化成为致痫灶。动物实验证实,皮质或皮质下注射含铁离子可制成癫痫动物模型,其中约40%为难治性癫痫。 3.出血从尸检、手术标本或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内有不同阶段的出血,而有症状的显性出血占8%~37%。根据计算,病人年出血率为0.25%~3.1%;病灶年出血率为0.7%~2%。大脑半球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更易出血。与AVM出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预后较AVM好,但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女性病人,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基本概述

基本概述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脑实质组织。它们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 返回顶部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迄今不清楚,有下列学说: 1.先天性学说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研究显示家族性和(或)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西班牙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提示所有本病的西班牙裔患者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其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7q长臂的q11、q22。 2.后天性学说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Zabramski等追踪6个家族21人,随访2.2年发现17个新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每个病人每年出现0.4个新生病灶。如果新生海绵状血管瘤较预料更常见的话,那么仅凭先天性病例数就会大大低估出血的危险性。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病灶的增大可能是病灶内反复少量出血及栓塞引起。由于病灶低流量低压,出血常局限在囊内,一旦出血突破囊壁,即引起明显症状。 (二)发病机制 海绵状血管瘤的实质是畸形血管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缓慢,故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血液滞留也是畸形血管内形成血栓和钙化的原因。病灶外观为紫红色,表面呈桑球状,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管腔内充满血液,可有新鲜或陈旧血栓;异常血管间为疏松纤维结缔组织,血管间无或有极少的脑实质组织。 肿瘤的质地可软也可硬,这与畸形血管团内的血液含量、钙化程度和血栓大小有关系。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和黄色的含铁血红蛋白沉积。这种含铁血红蛋白是脑皮质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如脑皮质、基底节和脑干等部位(脑内病灶),以及中颅窝底、视网膜和头盖骨等部位(脑外病灶)。约19%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肿瘤的大小不等,0.5~6cm。肿瘤的部位、大小与临床表现有直接的关系。

颅内黑色素瘤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920982.html,/portal/mode.php?m=cms&q=list&column=173 颅内黑色素瘤 科室:外科肿瘤科 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主要原因为脑水肿、颅内血肿及脑积水。术中操作粗糙,牵拉过重,术野暴露时间过长,损伤大动脉、静脉或失血过多均易导致术后脑水肿的发生。颅内血肿的发生主要与止血不彻底,盲目止血及血压波动不稳定有关。如在术后12h内病情加重,首先应考虑颅内出血。脑室、脑池及其附近手术或颅后窝手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脊液循环,可发生脑积水,使病人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逐渐加重。 (本站内容未经药历网许可禁止转载) 概述 颅内黑色素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临床病程进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诊断治疗非常困难。颅内黑色素瘤的血运丰富,易侵犯血管病引起瘤内出血和广泛血性播散转移,预后极差。 病理 颅内黑色素瘤细胞多存在于脑底部及各脑皮层的沟裂处。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来源于软脑膜黑色素小泡或蛛网膜黑色素细胞,经脑膜扩散并向脑实质内蔓延,采取直接种植或血性转移等形式。脑内瘤灶常呈多发性,广泛分布于脑膜、蛛网膜、脑皮层及皮层下区。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则随血流分布。以脑内病变为主,也可同时发生脑膜转移。严重的颅内黑色素瘤可波及全部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恶性者甚至可侵犯颅骨及脊髓组织。肿瘤组织也可浸润和侵蚀脑表面血管导致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单纯病理组织学检查很难确定颅内黑色素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因两者在组织形态学上基本一致。肿瘤呈灰黑色,因肿瘤部位不同形态不一。脑内肿瘤常呈结节状,界线尚清,脑膜或近皮层的肿瘤呈弥漫或地毯状。若近颅底常包绕周围脑神经,造成多发性脑神经损害,侵及脊髓者常伴有相应节段的脊髓神经根症状。显微镜检查可见瘤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被色素掩盖或挤向一侧,很少有核分裂现象。胞质内有颗粒状或块状的黑色素,瘤细胞无一定排列方式,在蛛网膜下腔聚集成堆,或沿血管向外延伸。颅内黑色素瘤无论在组织发生、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均难与黑色素型脑膜瘤相区别。 临床表现 依据肿瘤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及数目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 1.颅内压增高症状? 表现为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视盘水肿。 2.神经系统损害定位症状? 肿瘤发生于脑实质内或侵入脑室内可发生偏瘫、失语、偏盲、癫痫、精神症状等。发生于脊髓可出现相应脊髓节段感觉、运动障碍。 3.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肿瘤卒中症状? 当肿瘤侵及血管时,可发生肿瘤内、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可出现突发性意识障碍、呕吐,甚至发生脑疝。 4.其他? 肿瘤位于颅底,可侵及多组脑神经,出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Ⅱ期床临研究 2009-04-21 目标:替莫唑胺是一种耐受性好的口服烷基化治疗肿瘤药物,通过对没有接受直接放疗的黑色素瘤(MM)脑转移患者的Ⅱ期床临研究来对替莫唑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临床资料和方法:符合条件的病人是被确诊黑色素瘤脑转移且前期没有接受过放射线治疗。前期没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服用替莫唑胺200mg/m2/d×5天;前期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服用替莫唑胺150mg/m2/d×5天,每28天一个周期。治疗时间一年或到缓解或不能接受毒性为止。 结果:151名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人选,117人前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疗,34人前期接受过化疗。在先前没治疗过的病例中,25%的患者有超过4个以上的脑病灶,8例有效(一例完全7例部分),有效率7%,34例病情稳定,控制率29%。中位生存期3.5个月。在前期治疗过的病例中,21%的患者有超过4个以上的脑病灶,一例部分有效,六例病情稳定,控制率18%。中位生存期2.2个月。用药期间耐受性良好,4例(3%)由于不良反应严重停止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3%),嗜中性白血球减少(2%),白血球减少(1%),头痛(9%)和呕吐(8%)。 结论:替莫唑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证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应进一步评价替莫唑胺联合治疗效果。 前言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诊性差,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病者患病后在第四阶段的中位生存期仅6到9个月,五年生存率仅10%-20%。一旦肿瘤转移到脑部,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放疗虽然能起到一定疗效,但经常会引起其他病变。放疗是目前治疗多种脑转移瘤的常用手段,可以起到缓解作用但并不能使病灶消失。化学药物治疗也被应用到脑转移瘤的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中位生存期短。 常用的化学药物与生物药物由于不能有效的突破血脑屏障而使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降低。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烷基化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对治疗复发的脑胶质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效果显著。美国癌症联合会曾将替莫唑胺与另一个药物氮烯唑胺(DTIC)做对比治疗四期恶性黑色素瘤,服用替莫唑胺可有效的提高生命质量。但是这次并没有评价替莫唑胺透过血脑屏障的效果。替莫唑胺治疗从肺癌和其他癌转移到脑癌效果显著,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过程中替莫唑胺比基于DTTC治疗的效果要好,接下来的19个月复发可能性也比DTTC 低。而且替莫唑胺耐受性好,服用方便,不需要控制饮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颅内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J].中国循环杂志,2006,21:100- 102. [3]朱哓东主译.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96.264-268. [4]Dai R up-i ng.New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 ular i magi ng chanellge to /gold rule0[J].Chin J Radiol,1997,31:79-80. [5]Lu Bin,Dai Rup-ing,Zhang Shaoxiong,et al.Cli nical application of EBCT angiography and three-di mensional recons truc tion i n the diagno-si s of aortic dis ease[J].Chi n J Radiol,1998,32:95-99.[6]郑敏文,孙立军,李红玲,等.电子束CT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 外血管畸形的诊断优势[J].放射学实践,2004,19:723-726. [7]江菊芬,孙立军,黄明霞,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检 查:应用与评价[J].放射学实践,2003,18:584-586. [8]Sebas tia C,Quiroga S,Boye R,et al.Aortic stenosis:spectrum ofdiseases dep icted at multisecti on CT revie w[J].Radiographics, 2003,23:792-911. (收稿日期:2007-02-27修回日期:2007-05-29) (本文编辑:郭道芳) 颅内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The imaging diagnosis of brain melanoma 王爱华,李庆红 (德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德州253014) =关键词>脑肿瘤;黑色素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9.41;R81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011(2007)09-0935-01 颅内黑色素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肿瘤,CT及MR易误诊为脑膜瘤、脑转移瘤等。现将本院近几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资料完整的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18~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面部麻木、视力下降、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其中1例右上肢有黑色素沉着,右胸廓前外侧壁见数个小的皮下肿物。 1.2扫描技术 应用0.23T的MR扫描机完成MR扫描,常规头颅线圈,层厚5mm,层间距5mm.横断面和冠状面SE T1WI:TR27ms, TE10ms;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R4100ms,TE126ms。增强扫描应用对比剂Gd-DTPA,经静脉团注,剂量0.1mmol/kg 体重。应用单层螺旋C T扫描机完成CT检查,常规10m m层厚,层间距10mm。 2结果 3例行CT平扫+强化,2例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其中1例为多发,低密度影1例,均明显强化,有占位效应。4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强化,呈短T1短T2者3例,1例T1WI 呈高低混杂信号,但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信号(图1~ 3),位于右颞叶2例,顶叶1例,桥小脑角1例,多发者1例。术前3例诊断为脑膜瘤,1例多发者诊断为脑转移瘤。手术所见:4例单发者肿瘤起源于软脑膜向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腔浸润生长,病理诊断为(脑膜处)黑色素瘤。1例多发性者肿瘤位于脑实质,病理诊断为转移性黑色素瘤。3讨论 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这种细胞正常分布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内,在脑内存在于软脑膜。该肿瘤于颅内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其中原发性约占全身黑色素瘤的1%,占颅内肿瘤的0.07%~0.17%。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发生率占颅内转移瘤的0.1%~0.3%。多见于青壮年,发病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男多于女,原发性与继发性黑色素瘤的鉴别如下。 原发性黑色素瘤:病人无体表皮肤、粘膜黑色素瘤或黑痣。首发颅内症状和表现,而手术病理肿瘤起源于软脑膜及蛛网膜累及硬脑膜,伴有脑膜广泛黑色素浸染者为原发性。患者的生存期可长达13年以上。 继发性黑色瘤:病人体表皮肤、粘膜有黑色素瘤或黑痣,既往有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史。病人又有颅内症状及表现,手术所见肿瘤多位于脑实质。病理确诊为转移性者即为继发性。 C T平扫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高密度灶,也可为低或等密度灶,有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瘤内钙化及引起周围颅骨变化则少见,常合并瘤内出血和坏死,有占位效应,原发性者多位于脑表面。总之C T表现无特征性,多误诊为脑膜瘤或脑出血。 MR诊断本病比CT优越,因为黑色素内有自由基和不成对电子可形成金属螯合物,可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因此MR影像学表现为特征性T1高信号及T2低信号。 Isiler等根据黑色素瘤内黑色素含量不同,将MR表现分4型:1黑色素型:T1WI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o非色素 (下转994页) 935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17卷第9期J Med Imaging Vol.17No.92007

颅内黑色素瘤MRI诊断

颅内黑色素瘤MRI诊断 孟庆勇,余永强,钱银锋,柏亚,管松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的MRI表现。结果 11例颅内黑色素瘤,共15个病灶,有14个位于幕上,10个病灶伴有出血,4个病灶局部囊变,大部分病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颅内黑色素瘤MRI信号表现为:8个病灶T。WI为高信号、T:WI为低信号,3个病灶以T。WI为等信号、T:WI为低信号表现为主的混杂信号,2个病灶以等T,、等T:为主的混杂信号,2个病灶T。WI为低信号、T:wT为高信号;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颅内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I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对于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I表现无明显特征,诊断困难。 关键词:脑;黑色素瘤;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71(2008)12—1585—03 MRImagingDiagnosisofIntracranialMelanoma MENGQing—yong,l,UYong—qiang,QIANK凡一乃,增。BOYa,GUANSong(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Anhui230022,China)Abstract:0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Rcharacteristicsofintraeranialmelanoma.MethodsMRfindingsin1lpatientswithin—tracranialmelanomasverifiedbyoperationandpathology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Fifteenlesionswerefoundin11patients-amongwhich14werelocatedatsupratentorialand1atinfratentorialcompartment.Tenlesionsaccompaniedwithhemorrhageand4withcyst—iedegeneration.Mostoflesionshadperi—tumoredemaindifferentdegrees.EightlesionsdemonstratedtypicalsignalintensitywhichwerehyperintensityonTlWIandhypointensityonT2WI,whilenontypicalsignalintensityasloappearedsuchasisointensityonTlWIandhypoin—tensityonT2WIorisointensityonbothT1WIandT2WI-orevenhypoingtensityonT】WIandhyperintensityonT2WI.Differentdegreesofcontrast—enhancementoflesionsweredemonstratedoncontrast—enhancedMRscans.ConclusionTypicalintracranialmelanomaiseasy to get correctdiagnosispreoperatively,butthediagnosisofnontypicallesionsisdifficult. Keywords:brain;melanoma;MRimaging 颅内黑色素瘤是指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非常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18%~0.56%,分为原发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以转移性黑色素瘤多见。作者通过对本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1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特征。 1材料与方法 搜集2000—01—2008一02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60岁,平均40.5岁,其中5例有明确的颅外黑色素瘤或黑痣病史。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MR扫描系统为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序列 收稿日期:2008—05—21 作者简介:孟庆勇(1974一),男.安徽省六安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神经影像学。 通讯作者:余永强。为SETlWI(TR/TE=340ms/9ms)、FSET2WI(TR/TE=4200ms/98ms);FOV22cmX22cm,层厚9lnm,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重。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周水肿、坏死与囊变、出血与钙化、信号特征及强化程度等。 2结果 2.1肿瘤部位11例患者(3例为多发)共发现15个病灶,额叶3个,颞叶3个,顶叶4个,枕叶2个,胼胝体部2个,鞍内1个。 2.2肿瘤形态与大小15个病灶基本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最大径约为5.5cm×6.0cm,最小径约为0.8cmx1.2cm,平均约为2.5cmX4.0cm。 2.3瘤周水肿15个病灶中有12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轻度水肿8个,中度水肿3个,1个重 度水肿。

一文读懂: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一文读懂: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错构瘤,由内皮内衬血窦、未成熟的无法对脑组织供血的血管。现结合印第安纳大学影像科的Nicholas Koontz 医生在auntminnie 上的病例对该病进行介绍。病史 老年女性,健忘和糊涂 影像学检查和发现图1 为CT,右侧小脑半球上部一高密度病灶(红色箭头)图2 为GRE 序列,可见脑内多发低信号灶(红色箭头)图3 为GRE 序列,可见脑内多发低信号灶(红色箭头) CT:示右侧小脑半球上部见一直径约5 mm 的高密度影,周围环绕低密度区。脑室增宽,脑沟、裂弥漫性增宽加深,表明脑组织弥漫性萎缩。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弥漫性低密度区,表明有陈旧性的腔隙性脑梗塞。 MRI:可见数个小的、类圆形的低信号灶,横断GRE 序列上显示最佳,病变位于小脑、右侧脑桥、左后和腹侧丘脑以及放射冠区。 鉴别诊断 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高血压性出血,创伤后遗症,弥漫性轴索损伤,实质挫伤,淀粉样血管病,多发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诊断 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 讨论 海绵状血管畸形,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错构瘤,由内皮内衬血窦、未成熟的无法对脑组织供血的血管。生物学表现多样,可进展、退化或扩大。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脑动脉造影隐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发病率约为0.5%。约75% 的病例为单发,10% 到30% 为多发或家族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 到60 岁,但儿童也可以发生。发病率无男女差异,所有人种都可以发生。 海绵状血管瘤可大可小,大着直径可大于6 cm,平均大小为0.5-4 cm。多含有不同时期的血性成分,周围可有完整的含铁血黄素环。有三个基因位点与海绵状血管瘤相关:CCM1, CCM2 和CCM3。多发性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综合征,多见于墨西哥裔西班牙裔美国人,以CCM1 上的KRIT1 突变为特征。在这个综合征中,该基因突变导致KRIT1 蛋白发生截断,导致受损的内皮细胞微管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这些未成熟的内皮细胞成熟和形成毛细血管的能力受损。而更为常见的是,散发的海绵状血管瘤没有KRIT1 基因的突变。 海绵状血管畸形与发育性静脉异常(DVA)、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以及皮肤异常,包括咖啡é-斑和角化毛细血管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