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朗镇——叶氏宗祠(5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大朗镇——叶氏宗祠(50)

2021年3月3日(星期三)下午,第二次拜访东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会长邝焕娣,因为离约定还有1小时,我又顺便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地处居民区,门口一棵大榕树遮天蔽日,把宗祠大门堵的很严实,群屋环绕,村中老人在此养老怡情。宗祠大门两侧,每年都固定贴着同一副大大的对联:“名留密院,威镇军门”。

这副对联格局非凡,气势甚大,“密院”、“军门”皆指治国枢要机构,敢用这样资格自称的宗祠并不多见。这幅对联浓缩大朗叶姓的两位关键先祖,分别是叶颙和叶刚,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据了解,叶氏宗祠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葵酉年1993年重修,宗祠三开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博古屋脊、简瓦辘灰屋顶、红砂岩石柱和门框、清水砖墙、石门槛。门匾字迹依然清晰,壁画雕龙画凤,色彩鲜艳。清水砖墙、石门槛、红砂岩石柱、博古屋脊,充满着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古建筑价值。

据史料记载,叶姓最初并非姓‘叶’,而是姓‘沈’,所以后世叶姓家谱常有‘沈叶同宗’之说。民间更有“叶沈不分”、“叶皮沈骨”之说。

在叶氏族谱的封面通常放着《始祖叶公像》的画像,他实质上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被楚惠王任派到河南南阳叶邑作行政长官。因楚国称县尹为“公”,故称“叶公”。

其实沈诸梁就是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叶公是否真的好龙的史实有待考证。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叶公治叶邑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叶公被尊奉为全世界叶氏的姓始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天下所有叶姓人的共同姓氏标记——“叶”,源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叶县(叶邑)。

叶姓人郡望为“南阳郡”,总堂号为“南阳堂”,自称为南阳叶姓,族谱之中所记是“东鲁家风远,南阳世泽长”。自叶公之后,历史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南迁大潮,叶氏族人逐渐南迁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如今叶姓也主要集中在粤、闽、台、浙等地区。

据史料记载,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十月,当时大朗镇大井头原址还是一片黄麻种植地,被称为“黄麻园”。大朗三叶始祖叶刚

(永青)携原配李氏与二子在黄麻园筑庐隐居。永青公是抗元英雄,在强敌面前曾退守大朗养精蓄锐,后来反攻江西失败而战死疆场。

永青公的子孙扎根大朗,大井头、长塘、圣堂叶姓后人皆是他的后代。现在大朗土话中的“陈叶六围”就包括了大井头、圣堂和长塘三地。明朝时,康隆公之七世孙叶恭保从茶山水步头迁居大朗,派衍了佛子凹、松柏朗、佛新等村叶姓。

叶姓在大朗繁衍七百载,人数约为一万四千人,已经成为大朗第一大姓。大朗也成为了东莞叶姓最为集中的城镇之一。大朗叶氏秉承先祖家风,尚武习武,修文重教,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大朗叶姓的聚居地也被誉为“英雄的故里”。

广东是叶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叶姓总人口的23%,全国叶姓人口最多的县(龙门县)和最多的市(东莞市)都在广东,可见广东叶姓人口的密集。据统计,东莞有9万多叶姓人。大朗是东莞叶姓较集中的两个镇之一(另一个是道滘镇),人口有一万四千多人。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