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合集下载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出厂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一条全部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二中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 氧化钙、安定性。
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一、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二、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3.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一次(放射性除外);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0 .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
三氧化硫,不大于/ % 三氧化硫,不大于
3.5 . 1.0 4.0 5.0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 沸煮后增加距离), 沸煮后增加距离), 不大于/ 不大于 mm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
表二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技术要求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95.0
105.0
115.0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5.0
8.0
15.0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三氧化硫,不大于 三氧化硫,不大于/ %
3.0 1.0 4.0

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标准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5.4活性指数试验方法 D.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D.2原理:按GB/T17671—2019测定试验胶砂和 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 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D.3 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中国 ISO 标准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5.2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B.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B.2 原理:按 GB/T2419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 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 130mm ~ 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B.3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 0.5mm ~ 1.0mm的中级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 等级标准样品,按A.4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 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K=m0/m K-筛网校正系数; M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 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 % )。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5.3含水量试验方法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 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 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 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 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10℃,最小分度 值不大于2℃。 天 平 : 量 程 不 小 于 50g , 最 小 分 度 值 不 大 于 0.01g。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砂浆和混凝土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
材料的粉煤灰。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2008)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
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2014)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F类粉煤灰
细度(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12
25
45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需水量比 不大于(%)
95
105
115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烧失量
不大于(%)
5.0
8.0
15.0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3.0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 不大于(%)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编号、出厂检验项目、分类、等级。当用户需要时, 生产者应在粉煤灰发出日起7 d 内寄发除强度活性指数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 d 内补报强度活性指数检验结果。 8.6 仲裁
对粉煤灰质量有争议时,相关单位应将认可的样品签封,送省级或省级以上 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2017版 表2 水泥活性混合材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1596-2017《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2. GB/T 20474-2006《水泥及其制品用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水泥及其制品中的适用范围、分类及制备方法等要求。

3. GB/T 18046-2015《水泥粉煤灰混合料》:该标准规定了水泥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 JGJ/T 272-2015《建筑用混凝土掺合料》: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建筑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JGJ/T 107-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包括对混凝土中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等。

以上标准对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了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水泥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GB1596—8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介绍

GB1596—8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介绍

GB1596—8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介

杨基典;骆淑娴
【期刊名称】《水泥与房建材料》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国家标准 GB1596—79实施已近十年,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无疑对推动我国粉煤灰在建材工业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逐年猛增。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杨基典;骆淑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2-65
【相关文献】
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新、老国家标准的对比 [J], 蔡文尧
2.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简介 [J], 杨基典
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实施 [J],
4.GB1596—7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修订试验研究 [J], 骆淑娴;杨基典
5.高钙粉煤灰的品质评定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评述 [J], 夏威;钱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93-02-24批准1993-04-01 实施第一章总那么第条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应用粉煤灰,确保混凝土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是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条本规程规定了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配合比设计、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等。

第条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和构筑物中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

第条引用标准GB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J 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 28 -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第二章术语第条粉煤灰混泥土:掺入一定量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

第条基准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相对应的不掺粉煤灰或外加剂的比照试验用的水泥混凝土。

第条等稠度:是指粉煤灰混凝土拌和物与基准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同的坍落度。

第条等强度等级:粉煤灰混凝土具有与基准混凝土相同的抗压强度等级。

第条取代水泥率:基准混凝土中的水泥被粉煤灰取代的百分率。

第条超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种方法,即为到达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等强度的目的,粉煤灰的掺入量超过其取代的水泥量。

第条超量系数:粉煤灰掺入量与其所取代水泥量的比值。

第三章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品质指标第条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其品质应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86 规定的等级指标。

其品质指标应满足表3.1.1 的规定。

表粉煤灰品质指标和分类注:代替细骨料或用以改善和易性的分煤灰不受此规定的限制。

第二节试验方法第条粉煤灰细度按GB 1596 中粉煤灰细度测定方法〔气流筛析仪〕测定。

见附录A .第条烧失量、含水率和三氧化硫含量按?水泥化学分析法? GB 176 测定。

第条需水量比按?水泥胶砂流动试验方法? GB2419 测定。

见附录 B .第三节验收和运输、储存第条粉煤灰进场应有专人验收,并核验出厂合格证。

其内容包括:厂名和批号;合格证编号和日起;粉煤灰的级别及数量。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序号指标级别Ⅰ ⅡⅢ1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 20 452 需水量比,%不大于95 105 1153 烧失量,%不大于 5 8 154 含水量,%不大于 1 1 不规定5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 3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序号指标级别ⅠⅡ1 烧失量,%不大于 5 82 含水量,%不大于 1 13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4 28天抗压强度比, %不大于75 6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
2
3
4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活性指数按式(D.1)计算:计算至1%。
D.6 结果计算
注: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H=R/R0×100
5烧失量试验GB/T176-2008
实验步骤
方法原理:试样在950℃±25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3含水量试验方法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02
01
03
C.4 试验步骤
C.5 结果计算 含水量按式(C.1)计算: W=(w1-w0)/w1×100 式中: 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计算至0.1%。
6.2 判定规则 a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试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1条表1技术要求时为等级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复检不合格可降级处理。凡低于本标准第6.1条表1最低级别要求的为不合格品。 b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2条表2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
C.6.2 试验结果有矛盾或需要仲裁检验时,对比水泥宜采用 GSB 14-1510 强度检验用水泥 标准样品。
十、工程应用
粉煤灰是指火力发电厂中磨细煤粉在锅炉中燃烧后从烟道排出、被收尘器收集的 细颗粒粉末,是工业“三废”之一。
粉煤灰是有一定活性的火山灰质材料。呈灰褐色,通常呈酸性,尺寸从几微米到 几百微米,通常为球形颗粒。我国大多数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 Fe2O3、CaO,此外,还有未燃尽的炭以及少量的Mg、Ti、S、K、Na等氧化物。
A.6 结果计算 A.6. 1 需水量比按式(A.1)计算,结果保留至 1%。
X m 100................................................(A.1)
125
式中:X一需水量比,% m一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对比胶砂流动度( Lo )的±2mm 时的加水量,单位为
C.4 仪器设备
天平 、搅拌机、振实台或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 GB/T 17671-1999 规
定。
C.5 试验步骤
C.5.1 胶砂配比按表 C.1进行。
表C.1 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胶砂配比
单位为克
胶砂
对比
试验样品
种类
水泥
对比水泥
粉煤灰
标准砂

对比胶砂
450


1350
225
试验胶砂

315
5.1 等级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Ⅰ级、Ⅱ 级、Ⅲ级。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不分级。
六、技术要求
6. 1 理化性能要求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1要求,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2要求。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6.2.1.3 当电厂的煤种和设备工艺条件变化时,也应及时检验。

gbt15962017粉煤灰标准

gbt15962017粉煤灰标准

gbt15962017粉煤灰标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制定了GB/T1596-197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991年和2005年对该标准分别进行了两次修订,GB/T1596-2005为现行版本,该标准为规范我国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燃煤电厂脱硫和脱硝工艺普遍实施,产生了一定量的脱硫粉煤灰和脱硝粉煤灰,还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生的固硫灰(渣)等,造成粉煤灰的品质、排放量和排放种类发生了变化,其中不乏劣质和假冒伪劣粉煤灰,对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我国水泥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水泥品质如流动度等也发生变化,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已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因此,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于2012年提出了GB/T1596-2005标准修订建议书。

国标委综合[2012]92号文下达“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121823-T-609。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历经3年的调研和试验研究,2016年4月通过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查,2017年7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新标准,实施日期为2018年6月1日。

2GB/T1596-2017新标准主要内容介绍GB/T1596-2017是在GB/T1596-2005标准基础上,广泛调研并征求意见,进行大量试验,并参考国外先进国家粉煤灰标准情况而完成,新标准既考虑国内粉煤灰生产利用现状,又进一步吸纳了国外粉煤灰标准相关要求。

本文结合新旧标准对比,对GB/T1596-2017新标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2.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新标准技术要求中增加粉煤灰密度,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总量,半水亚硫酸钙等指标,因此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5484《石膏化学分析方法》等引用文件;同时由于粉煤灰和水泥相比,两者颗粒形貌和密度相差较大,45μm标准筛的校准宜采用粉煤灰国家级标准样品,因此增加了GSB08-2506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以下是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的几个常见标准:
1. GB/T 1596-2017《煤粉燃烧硫化物含量测定》: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硫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使用安全。

2. GB/T 1596-2017《煤粉灰化度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灰化度的测定方法,用于评估粉煤灰的质量和可用性。

3. GB/T 1596-2017《煤粉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保证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 GB/T 1596-2017《煤粉无机非活性杂质含量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无机非活性杂质(如石英、方解石等)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适用性。

这些标准通常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AQSIQ)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和发布的,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标准适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使用。

GB/T1596_2017年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资料全

GB/T1596_2017年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资料全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17
目录
Contents
一、与GB/T 1596-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二、范围 三、术语和定义 四、分类 五、等级
目录
Contents 六、技术要求
七、试验方法 八、检测规则 九、附录 十、工程应用
一、与GB/T 1596-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技术要求 8.0
1.0
3.5 1.0 4.0 5.0 70.0
六、技术要求
2017版 表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Ⅰ级
技术要求 Ⅱ级
细度 (45um方孔筛筛余)(%)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12.0
≤30.0
需水量比(%)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95
≤105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5.0
≤8.0
含水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1.0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3.0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1.0 ≤4.0
2017版 表2 水泥活性混合材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资料

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资料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Ⅰ级
Ⅱ级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12.0
≤30.0
F类粉煤灰 ≤95
C类粉煤灰
≤105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5.0
≤8.0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1.0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3.0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4.0
F类粉煤灰
≥70.0
C类粉煤灰
≥50.0
三、术语和定义
3.4 对比胶砂 对比水泥与规定级配的标准砂按质量比1∶3混合。
3.5 试验胶砂 试验样品与规定级配的标准砂按质量比1∶3混合。
3.6 强度活性指数 试验胶砂与对比胶砂在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以百分数表
示。
四、分类 级
五、等
4.1 根据燃煤品种分为 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
按附录 B进行。
7.5 半水亚硫酸钙 按 GB/T 5484 进行。
7.6 密度
按 GB/ T 208 进行。
7.7 安定性
烧失量
不大于(%)
5.0
8.0
15.0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3.0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4.0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不大 C类粉煤灰
5.0
六、技术要求
2005版 表2 水泥活性混合材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粉煤灰)和 C 类粉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氧

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精编荟萃)

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精编荟萃)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精编荟萃
1.0
4.0
5.0
9
六、技术要求
2005版 表2 水泥活性混合材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烧失量不大于(%)
项目
含水量不大于(%)
三氧化硫不大于(%)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协商确定。 6.4 半水亚硫酸钙含量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应检测半水亚硫酸钙(CaS03 • 1/ 2H2 0) 含量,其含量不大于 3.0% 。 6.5 均匀性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T 2419-2005)
GB/T 5484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GB/T 5484-2012)
5.1 等级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Ⅰ级、Ⅱ 级、Ⅲ级。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不分级。
精编荟萃
8
六、技术要求
6. 1 理化性能要求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1要求,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2要求。
2005版 表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项目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粉煤灰GB T 1596-2017标准更新

粉煤灰GB T 1596-2017标准更新

新标准
“以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二者达到规定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比为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对比胶砂的流动度在145mm~155mm内,试验 胶砂流动度应为对比胶砂流动度的±2mm)
试验方法变更
3、规定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按GB/T 176进行,其
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采用硫酸铜返滴定法或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有 争议时以硫酸铜返滴定法为准。
检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变更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 旧标准 (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 新标准 (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密度);当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半水亚硫酸钙 项目。
检验规则变更
试验方法变更
1、细度
删除原标准中附录A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更改为“按GB/T 1345中45um负压筛析法进行,筛析时间为3min”; 试验筛:旧标准“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 新标准“筛析10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变更为
试验方法变更
2、需水量比 旧标准
“以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时的加 水量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3、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 旧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安定性、放射性) 新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密度、安定性、放射性、半水亚硫酸钙)
检验规则变更
定义、术语变更
(4)强度活性指数(增加龄期要求) 旧标准:试验胶砂抗压强度与对比胶砂抗压强度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新标准:试验胶砂与对比胶砂在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之 比,以百分数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代替GBl596-?197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
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3 定义
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
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
按GB176进行。

5.2 细度
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
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
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与取样
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
-3kg1kg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
6.2.1 型式检验50g,精确至0.1g。

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A3.2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

A3.3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A3.4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A3.5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称量,准确至0.1g。

A4 结果计算
筛余百分数X(%)按式(A1)计算:
X=G×2 ………………………………(A1)
式中:G——筛余物重量。

附录B
粉煤灰需水量比测定方法
(补充件)
B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

B2 方法原理
本测定方法是依GB2419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125-135 mm范围的加水量之比。

B3 样品
B3.1 试验样品:90g粉煤灰,210g硅酸盐水泥和750g标准砂。

B3.2 对比样品:30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

B4 试验步骤
按GB2149进行。

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流动度达到125-135mm时的需水量W[1] (mL)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 W[2](mL)。

B5 结果计算
粉煤灰需水量比按式(B1)计算:
W1
需水量比=───×100………………………………(B1)
W2
计算结果取整数。

附录C 粉煤灰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方法
(补充件)
C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测定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

C2 方法原理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比按GB177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1]和对比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2]。

C3 试样制备
C3.1 粉煤灰
a.含水量小于1%;
b.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5%-7%。

C3.2 硅酸盐水泥
a.安定性必须合格;
b.抗压强度大于42.5MPa;
c.比面积290-310m2/kg;
d.石膏掺入量(外掺)以SO3计为1.5%-2.5%。

C4 样品
C4.1 试验样品:162g粉煤灰,378g硅酸盐水泥和1350g标准砂。

C4.2 对比样品:540g硅酸盐水泥,1350g标准砂。

C4.3 成型加水量:对比样品238mL,试验样品按水泥胶砂流动度125-135mm 时的水灰比计算。

C5 试验步骤
按GB177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1和对比样品28天抗压强度R2。

C6 结果计算
粉煤灰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按式(C1)计算:
R1
28天抗压强度比=───×100………………………………(C1)
R2
计算结果取整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能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研究所和长江科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基典、骆淑娴、吴超寰、江丽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