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木材分析

合集下载

第4章木材的微观构造

第4章木材的微观构造
第4章 木材的微观构造
本章内容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4.1 针叶树材的微观构造
橫切面
径 切 面
弦切面
图4-1 针叶树材微观构造实例 (自 Indentifying wood, R.Bruce.Hoadley )
管胞
木射线 薄壁细胞
射线 管胞
轴向薄 壁细胞
图4-2 针叶树材的主要细胞类型(佐伯浩, 1985)
穿 孔 板 (perforation plate) : 2个导管分子端壁间相互连接的 细胞壁。
分为单穿孔和复穿孔。
单穿孔:指穿孔板上具有单独的, 通常形大,而略呈圆形的开口。 复穿孔:指穿孔板上具有两个以 上开口,两个相邻孔口的横隔,称 穿孔隔。分为3类:梯状穿孔、网 状穿孔、筛状穿孔。 梯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平行排 列扁长的复穿孔,如枫香、光皮桦。 网状穿孔:穿孔板上有许多比穿 孔细的分隔,呈许多密集的穿孔, 或壁的部分常不规则分期,形成网 状的外观穿孔,如杨梅,双参。 筛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像筛状 的圆形或椭圆形许多小穿孔的复管 孔。
图4-36 导管之间的纹孔(R.Brucen Hoadly ,1990)
6、导管壁上的螺纹加厚
在阔叶树材的环孔材中,螺纹加厚一般常见于晚材导 管。 散孔材则早晚材导管均可能具有螺纹加厚。
(佐伯浩,1985)
(古野,1974)
图4-38 导管壁上的螺纹加厚
7、导管的内含物
侵填体:常见于榆

科、山毛榉科、桑
图4-3 松属木材管胞排列实例
形状:早材管胞,两端呈钝阔 形,细胞腔大壁薄,横断面呈四 边形或多边形;晚材管胞,两端 呈尖削形,细胞腔壁厚,横断面 呈扁平状的四边形。

木材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

木材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

木材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木材检验和试验工作,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木材检验和试验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木材检验和试验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

第二章木材检验第四条木材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木材种类、尺寸、含水率、强度等。

第五条木材检验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六条木材检验应在检验环境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室内进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七条如果木材未通过检验,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修复、退回或重新采购等。

第八条木材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并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第三章木材试验第九条木材试验是为了研究木材的性能和特点,以指导生产和销售。

第十条木材试验应选择合适的木材样本进行试验,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十一条木材试验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法要求进行,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二条木材试验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三条木材试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并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第四章木材检验和试验管理第十四条木材检验和试验工作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第十五条木材检验和试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标准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木材检验和试验结果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七条木材检验和试验工作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检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十八条木材检验和试验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后如有修订,应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生效。

以上为木材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供参考使用。

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构造针叶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构造针叶

第四章木材的微观构造The Minute Structure of Wood针叶树材第一节针叶树材的微观构造一、轴向管胞t r a c h e i d(1)排列:横切面上管胞沿径向排列比较整齐,因它们是起源于同一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

2、管胞壁上的纹孔⏹纹孔的分布:早材管胞径面壁上很多,主要在管胞两端,通常1列或2列;弦面壁上少或无(与晚材交界处有)。

晚材管胞径面壁与弦面壁上都有,多为一列,纹孔内口为透镜形,但是弦面壁上纹孔稀少。

⏹纹孔的排列、大小和形状:胞壁上多为单行排列;或互列及对列(见图4-9)。

常见纹孔呈圆形,但有特殊纹孔(见图)。

管胞上的具缘纹孔图4-9对列纹孔与互列纹孔特种纹孔雪松型3、螺纹加厚sprial thickening管胞壁上的螺纹加厚螺纹加厚与螺纹裂隙的不同⏹在应压木中,有些管胞壁上具有一种贯穿胞壁的螺纹裂隙,称为螺纹裂隙.⏹螺纹加厚仅限于细胞壁内层,螺纹裂隙往往穿透次生壁而至复合胞间层;同时倾斜度也大,裂纹的相互距离不等.螺纹裂隙常发生在松、雪松、侧柏等属的木材.4、眉条crassulae5.索状管胞和树脂管胞(特种细胞)(1)索状管胞s t r a n d t r a c h e i d:是从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后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形态(未分化成正常的管胞),而只是从断面分裂,形成多个短细胞。

这种短细胞就叫索状管胞。

由于它是轴向成串,又称其为串行管胞。

常见于树脂道附近或生长轮的外围。

⏹其特点:形体短,长矩形,细胞径壁和两端壁都有具缘纹孔,腔内不含树脂。

(2)树脂管胞resinous tracheid⏹树脂沉积在管胞的腔中,常位于心材部位。

二、木射线⏹体积约占7%。

⏹射线细胞(r a y c e l l)——构成木射线的每个单独细胞。

⏹木射线(w o o d r a y)——由多数射线细胞相互连续聚合而成的组织。

1、木射线的种类(1)单列木射线:(2)纺锤形木射线:2、木射线的组成(1)射线管胞:在松科某些属(松、云杉、落叶松、铁杉、雪松、黄杉等属)中有射线管胞(2)射线薄壁细胞射线管胞的特征射线管胞(r a y t r a c h e i d)——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a.形体与射线薄壁细胞大致类似,多数较不规则,长度约为轴向管胞的1/10;b.具缘纹孔,少而小;c.胞腔不含树脂;d.多数位于射线的上边缘,成1~2列;e.内壁平滑或有锯齿状加厚。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野梧桐。

轴向薄壁组织

轴向薄壁组织

第8次课授课时间: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1、2节第四章木材的微观构造§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三、轴向薄壁组织轴向薄壁组织是由许多长方形或方形的具有单纹孔的轴向薄壁细胞串连起来所组成。

轴向薄壁组织在针叶树材中仅少数科、属具有,平均仅占木材总体积的1.5%左右,在罗汉松科、杉科、柏科中相对含量较多。

3.1 形态特征(看图P45 22—2 百日青P45 22—7百日青P121 59—4 木棉P120 59—1木棉,引导学生归纳特征)薄壁组织:顾名思义其组成细胞的胞壁较薄,细胞短,两端水平,壁上为单纹孔,细胞腔内常含有深色树脂,有时还含有晶体(P3 1—6银杏),在银杏的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薄壁细胞内还含有巨形的晶体——簇晶,为针叶树材中所独有的特征。

在横切面上为方形或长方形,在纵切面上为数个长方形细胞纵向相连成一串,其两端两个细胞的端部尖削。

提问:在横切面上,薄壁细胞与晚材管胞都是长方形或方形,这两者应该如何区分?前者细胞壁薄,常含有树脂,呈深色;而后者不含树脂。

3.2 分类根据轴向薄壁细胞在针叶树材横断面的分布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P58图4—9木材学[尹])(1)星散型:轴向薄壁细胞呈不规则状散布在生长轮中,如杉木。

(2)切线型:轴向薄壁细胞3个至数个弦向分布,呈断续切线状,如柏木。

(3)轮界型:轴向薄壁细胞分布在生长轮末缘,如铁杉。

因为针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量少,所以切线型和轮界型都是断续状,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见。

四、树脂道4.1 正常树脂道(1)形态特征:树脂道是由一层具有弹性且分泌树脂能力很强的泌脂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

当树脂道充满树脂时,将泌脂细胞压成扁平状,当割脂和松脂外流时,孔道内压力下降,泌脂细胞就向树脂道内伸展,可能堵塞整个或局部树脂道。

阻碍了松脂的外流,但是也阻碍了木材防腐剂的渗透。

(2)识别上的意义:(树脂道的存在与否及其形态特征对针叶树材的识别是有一定意义的)①泌脂细胞壁的厚薄:松属的泌脂细胞为薄壁,其余5属为厚壁,其中云杉属是厚壁的泌脂细胞与少量的薄壁泌脂细胞共存。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3. 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3. 建筑材料的用途和选择。

4.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建筑材料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某个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加深对建筑材料的认识。

第二章:混凝土一、教学目标1. 理解混凝土的组成和制作过程。

2. 掌握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

3. 了解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砂、石子、水等。

2.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

3. 混凝土的性质: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

4. 混凝土的应用:楼板、柱、墙等结构。

5.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混凝土的组成、制作过程和性质。

2. 实验演示:观察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性质实验。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混凝土结构实例,了解混凝土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混凝土组成的理解。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某个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加深对混凝土的认识。

第三章:钢材一、教学目标1. 理解钢材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钢材的性质和应用。

3. 了解钢材的连接和焊接技术。

二、教学内容1. 钢材的概念和分类:碳素钢、合金钢等。

2. 钢材的性质: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

3. 钢材的应用:梁、柱、钢筋等结构。

4. 钢材的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等。

5. 钢材的焊接技术: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钢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木材学(4.4.2)--木材细胞

木材学(4.4.2)--木材细胞

第四章 木材细胞平周分裂:在弦向纵面,原细胞一分为二,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和原细胞等长,其中的一个仍留在形成层内生长成纺锤形原始细胞,另一个向外则生成为韧皮部细胞,向内则生成为木质部细胞。

平周分裂使树干的直径增加;垂周分裂:在径向两侧产生新的形成层原始细胞,以适应树干直径加大中形成层周长增加的需要。

木材细胞的形成:显微水平上,细胞是构成木材的基本形态单位。

木材细胞的生长发育经历分生、扩大和胞壁加厚等阶段达到成熟,此过程在几周内完成。

树木中木质部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纤维素为骨架物质,半纤维素为基体物质,木素为结壳物质(硬固物质)。

基本纤丝:一些长短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约40根左右)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基本纤丝。

微纤丝:由基本纤丝(2-4个)组成一种丝状的微团系统,是木材细胞壁的基本构成单位。

微纤丝间存在约10nm的空隙,木素及半纤维素等物质聚集于此空隙中。

纤丝:由微纤丝集合而成。

微纤丝角:细胞壁中微纤丝排列方向与细胞轴所成的角度。

结晶区:在微纤丝内,纤维素分子链基本平行排列的部分,称为结晶区。

无定形区(非结晶区):微纤丝内结晶区以外的部分。

结晶度: 结晶区的比例(百分数)。

非叠生形成层:多数树种的形成层原始细胞排列不整齐,上下相互交错,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叠生形成层:有些阔叶树种形成层原始细胞排列整齐,从垂直于形成层的方向观察,呈明显的层次。

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由于化学组成和微纤丝排列方向不同,木材细胞壁在结构上分出层次,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细胞壁分为初生壁(P)、次生壁(S)、以及两细胞间存在的胞间层(ML)。

胞间层:是细胞分裂以后,最早形成的分隔部分,后来就在此层的两侧沉积形成初生壁。

主要由一种无定形、胶体状的果胶物质所组成,在偏光显微镜下呈各向同性。

复合胞间层:通常将相邻细胞间的胞间层和其两侧的初生壁合在一起。

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早沉积、并随细胞继续增大时所形成的壁层。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结构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结构
在具正常轴向树脂道的六属中,松属树脂 道最多也最大,其直径为60~300μm,落叶松 次之为40~80μm,云杉为40~70μm,银杉和 黄杉为40~45μm,油杉为最小。 树脂道长度平均为50cm,最长可达1m,它 随树干的高度而减小。
(二)创伤树脂道 在针叶树材中,凡任何破坏树木正常生活的现 象,都可能产生受伤树脂道。 针叶树材的受伤树脂道可分为轴向和横向二种, 但除雪松外很少有两种同时存在于一块木材中。 轴向受伤树脂道在横切面上 呈弦列分布于早材部位, 通常在生长轮开始处较常 见(臭冷杉) 。而正常轴 向树脂道为单独存在,多 分布早材后期和晚材部位。
(三)轴向薄壁细胞和轴向管胞的区别 (四)轴向薄壁组织的分布形态 针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在横切面上的分布类 型有三种:星散型、切线型、轮界型 (五)轴向薄壁组织在木材利用上的特征 1 削弱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2 具有挥发性的油类,可蒸提出来作为它用或使 木材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三 木射线 (一)木射线的组成 针叶树材木射线中包含三种类型的细胞: 1 分泌细胞:分布于木射线中横向树脂道的周围。 2 射线薄壁细胞:针叶树材的射线薄壁细胞与纵行管 胞的径面壁相接的区域称交叉场。交叉场上纹孔的特 征对于针叶树材的显微识别有重要作用。交叉场上纹 孔的类型有五种: 3 射线管胞:是针叶树材中松科树种的特征,硬松射 线管胞的内壁具有不规则的锯齿状加厚,有助于识别 硬松,而软松射线管胞的内壁平滑。
五 针叶树材显微结构概览图示 (一)针叶树材显微结构分子
(二)针叶树材显微结构三切面
(三)针叶树材显微结构立体结构
松 构
阔叶树材除水青树、昆栏树等极少数树种外,都具有 导管,故此称有孔材。阔叶树材的组成分子有导管、 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和阔叶树材管胞等。

第四章黑酸枝木类

第四章黑酸枝木类

一、名称8种黑酸枝中,非洲产两种的市场俗称均往紫檀木靠,美洲产三种因进口到中国时间较迟,而且数量不多,没有特别误导的俗称,东南亚产的三种也没有特别误导的俗称。

卢氏黑黄檀,市场俗称:大叶(紫)檀、马达加斯加黑酸枝。

东非黑黄檀,市场俗称:紫光檀、非洲黑檀。

黑黄檀,市场俗称:黑檀、牛角木。

刀状黑黄檀,市场俗称:缅甸黑酸枝、老挝黑酸枝。

阔叶黄檀,市场俗称:印尼黑酸枝、油酸枝、印度紫花梨。

二、产地(1)刀状黑黄檀。

产自缅甸、印度(2)黑黄檀。

产自云南、缅甸、印度、越南(3)阔叶黄檀。

产自印度、印尼三、识别1.专业识别根据GB/T18107-2000《红木》标;隹识别。

(1)刀状黑黄檀。

散孔材。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

心材新切面紫黑或紫红褐,常带深褐或栗褐色条纹。

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弦向直径最大182um,平均118um,数甚少至略少,0~12个/mm²。

轴向薄壁组织较多,在肉眼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波浪形,傍管带状及细线状。

木纤维壁厚。

木射线在肉眼下不见:波痕在放大镜下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数2~3列)。

新切面有酸香气:结构细;纹理颇直;气干密度0.89~1.14g/cm³。

(2)黑黄檀。

散孔材。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

心材新切面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带明显的紫或黑褐色窄条纹。

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弦向直径最大275um,平均143um;含黑色树胶:数甚少至略少,1~6个/mm²。

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同心层式窄带状(宽两个至数个细胞)。

木纤维壁甚厚。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数2~4列)。

无酸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细,纹理斜或交错;气干密度1.04~1.20g/cm³。

(3)阔叶黄檀。

散孔材。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

心材浅金褐、黑褐、紫褐或深紫红,常有较宽但相距较远的紫黑色条纹,木屑酒精浸出液有明显紫色调。

管孔在肉眼下明显,含树胶;弦向直径最大267um,平均144um;数少至略少,3~17个/mm²。

第四章木材材料与加工工艺

第四章木材材料与加工工艺
花纹的小物件或做装饰面板。
(1)木材的特性、分类与结构
木材的构造
树干:树皮、木质部、髓心三部分。
木材的切面
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
(1)木材的特性、分类与结构
根据产品造型的需要,合理利用木材的切面 1 横切面
硬度大,耐磨损,但易折断,难刨削
2 径切面
通过髓心,与年轮垂直。径切面板材收缩小,不 易翘曲,木材挺直,牢度较好
3 弦切面
形成山峰状或V字形美丽纹理,但易翘曲变形
(2)木材的缺陷
木材的缺陷有哪些?
1.节子 2.变色 3.腐朽 4.虫害 5.裂纹 6.夹皮 7.弯曲 8.斜纹和纯棱
(3)常用木材及其选用
1、原木
伐倒的树干经过去枝去皮后按规格锯成的 一定长度的木材。分为直接使用的原木和 加工使用的原木两种。
(7)模压木材
我国采用模压木制品技术制作木器,其最 大特点是不需要上等木材,可使用农场最新 采伐的橡胶木、防护林等小径木和枝杈材等 低质木材,加上胶合剂和化学添加剂,通过专 门的模具,在高温高压下加热成型。运用这 种最新技术生产的各种家具,不怕风吹、日 晒、雨淋、不开裂、不变形。
(8)浇铸木材
常见树种:
针叶树 红松、马尾松、杉木、红豆杉、白松 (云杉、鱼鳞松)、银杏、臭冷杉、 铁杉、,云南松等。
主要产地在东北、长江流域及云南、贵州、四川等。
阔叶树 东北榆、水曲柳、柞树、橡树、白桦、紫锻、、麻栎、楠木、榉木,樟木 等。 主要产地在东北、内蒙、华南等。
主要应用:针叶材横向强度高,弹性好、不易变形,主要做结构材料; 阔叶材致密,硬度高,花纹好看,但易变形,主要做需要耐磨或要求有美观
优点:幅面大,表面平整,隔热、隔音性能好, 纵横面强度一致,加工方便,表面还可以进行多 种贴面和装饰

林木育种学——第四章遗传力、遗传增益

林木育种学——第四章遗传力、遗传增益

几种选择方式的分析
遗传力、遗传增 益、选择方式
几种选择方式的分析
(二)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 家系选择就是对入选优树的自由授粉或控
制授粉子代分别作子代测定,并根据各优树子 代性状的平均值,挑选优良家系,淘汰低劣家 系的过程,对选出家系不再作个体的选择。在 家系内挑选优良植株,称家系内选择。在优良 家系中再挑选优良单株,称配合选择 。
遗传力、遗传增
遗传力的概念
益、选择方式 一些树种高、木材比重和干形的
狭义遗传力的估算
遗传力、遗传增 益、选择方式
遗传力的概念
林木性状的遗传力有如下趋势: (1)不易受环境影响性壮的遗传力 较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要高; (2)变异系数小的性状的遗传力较 变异系数大的性状高; (3)质量性状(经树量化处理)的 遗传力较树量性状的高。
遗传力、遗传增 益、选择方式
几种选择方式的分析
(四)多性状选择 林业上需要的优良品种一般都需
具有多种优良性状。选择性状的多少, 影响到选种的效果。一般来说,改良一 个性状取得的效果要比多个性状大,也 比多个性状快,随着选择性状数目的增 多,就对单个性状的改良效果来说是极 为不利的,但据现有不少研究表明,许 多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因此,由增加选 择性状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不一定如理论 计算的那样严重。
第四章
遗传力、遗传增益、 选择方式
遗传力、遗传增 益、选择方式
一、遗传力的概念
遗传力、遗传增 益、选择方式
遗传力的概念
遗传力是选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
参数。对于树木个体数量性状的表现 型值(P)是其基因型值(G)和环境 (E)共同作用的结果。P=G+E 在基 因型与环境没有互作的前提下,一个 群体的表型值变量=基因型值变量加 环境变量。

第四章-木材的化学性质

第四章-木材的化学性质
3.缩合作用:木质素能与甲醛缩合成酚醛聚合物, 再经高温高压使之形成酚醛树脂。并使纤维 板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及强度。
28
4.5 木材的抽提物
4.5.1 抽提物的种类与化学成分
1. 定义: 抽提物是指木材中经中性溶剂如水、酒精、 苯、乙醚、氯仿、水蒸汽或用稀碱稀酸溶液抽提出 来的物质的总称。
2.多元酚类化合物 : 单宁是植物中多元酚类化合物的 衍生物。单宁经过浸提、浓缩处理和干燥后得到的 工业品称为栲胶,主要用于制革工业,锅炉除垢。 落叶松栲胶还可代替苯酚制造酚醛树脂胶。
3.生物降解:
某些微生物可自木材分解出纤维素和半纤维
素,而保留木素,这类微生物通常称为褐腐
菌。
15
4.2.3.1 纤维素的降解作用
4.光降解: 光对纤维素的降解作用有两种类型: (1)光解作用:光照对化学键的直接破坏, 与氧的存在无关; (2)光敏作用:由于光敏物质的存在,在 氧及水分同时存在时,才能使纤维素发生 破坏。
3.生产木糖和木糖醇: 木聚糖完全水解后可制得结晶 的木糖,用作食品添加剂。不完全水解得到的低聚 糖,又称寡糖。包括有水苏糖、棉子糖、麦芽糖、 低聚木糖和低聚半乳糖等。纯化后制取的木糖,再 经过催化氢化、柱层析、重结晶等加工得到木糖醇, 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甜味剂。
23
4.4 木质素
4.4.1 木质素的分离方法
11
1.氢键
③氢键键能虽小, 其总和非常大, 对纤维素和木材的 性质影响很大, 尤其对木材的吸湿性、溶解度影响 很大。氢键与木材加工工艺的关系密切: 湿法纤维板成板理论(一是氢键结合理论, 二是木 素结合理论) 木材力学强度之所以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水分减 少而增大, 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是主要原 因之一。 干燥过程中, 木材水分初期易蒸发, 后期不易蒸发 也和水分与木材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

木材学 教学大纲

木材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授课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学时数:45学分: 2.5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木材对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木材的构造、性质和加工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熟悉木材宏观构造与微观构造的基本特征,掌握常用木材的识别方法,掌握木材解剖构造分析技术、木材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和木材保护与材性改良处理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他们树立热爱木材和崇尚自然的科学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课内1学时)知识要点:人类对木材的倚重;木材生态之美;木材主要工业用途;木材的特性。

素质培养:认识木材对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木材的主要用途,初步掌握木材的主要特性(优点和缺点),初步培养学生对木材科学知识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广泛介绍木材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全面分析木材的生态美学特性,让学生自发地感受和认识到木材对人们生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木材的兴趣、渴求学习和钻研木材科学知识的愿望。

第二章树木生长与木材形成(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知识要点:树木三大部位及其作用;树木分生组织;树木高生长与径生长;木材形成层。

素质培养:了解树冠、树干和树根对树木生长的作用;认识树木的各种分生组织及树木生长的机制;认知木材和树皮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课内采用照片、图示和动画等方式讲授树木的分生组织以及木材形成的过程;课外观察树木抽芽和树皮(柠檬桉)脱落,增强感性认识。

第三章木材宏观构造(课内6学时,课外8学时)知识要点:木材三切面的概念;木材的心材与边材;树木年轮与生长轮;早材与晚材;管孔;胞间道;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木材的颜色、气味和纹理;树皮的作用与形貌特征。

素质培养:认识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在三个切面上表现;熟悉木材的各种组织在木材横切面上的基本分布情况,掌握木材纹理和木材结构等概念,为木材宏观识别打下基础。

植物之谜-第四章

植物之谜-第四章

第四章树的逸事只要你平常对周围的树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些司空见惯而从未去深思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所有树的树干都是圆形而不是方形的?为什么有些树又高又直,没有什么枝枝蔓蔓呢?为什么有些树心都空了,却还茂密繁盛活得很好?关于这些问题,植物学家都给我们作出了解答。

1.圆形树干的奥秘树干为什么大多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别的形状呢?让我们来看看圆柱形树干的好处吧!几何学告诉我们,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都要大。

因此,如果有同样数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显然,圆形是最合适的形状了。

其次,圆柱形有最大的支持力。

强有力的主干必须支持住高大的树冠和丰产的果实。

再说,圆柱形结构的树干对防止外来伤害也有许多好处。

树干如果是正方形或是长方形或是圆以外的其他形状,那么,它们必定存在着棱角和平面。

棱角最容易被动物除掉,也极容易被磨擦碰伤。

树木的皮层是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皮层一旦中断,树木就要死亡。

另外,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在它的一生中难免要遭到风暴的袭击,由于树干是圆柱形的,所以不管任何方向吹来的大风,很容易沿着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受影响的就仅有一小部分了。

一切生物都在进化的道路上前进着,它们躯体的特点总是朝着对环境最有适应性的方向发展。

圆柱形树干也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2.树木高直无枝的奥秘有些树又高又直,没有纵横的枝条,只在顶上有那么一小段长着树枝和树叶,看上去仿佛在一根电线杆顶上扎了一把伞。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树木的生长,首先必须依靠阳光。

然而在一定面积上,阳光能给予的能量是有限制的,就使树木不得不改变它的生长状况,以适应自然环境。

在众树密布的森林里,大量的枝叶既影响通风,又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因而不能给树身制造养料,在消耗了枝叶本身的养料以后,就自然而然地枯死了,掉落了。

这种现象叫作森林的自然整枝。

3.空心老树不死的奥秘常可以看到有些年久的老树,树干是空心的,可枝叶仍旧茂盛。

这种树木为什么还会活呢?这是因为树干空心对树木并不是一种致命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容和要点
4.1 木材的概述 4.2 木材的组织结构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4.4 木材的微观结构 4.5 木材的化学组成 4.6 木材与水分 4.7 木材的改性 4.8 木材的主要应用

4.1 木材的概述
(1)我国的木材资源及现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林业土地26743万公顷,森林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 新中国成立初的 8.6% 提高到目前的 18.21% ,活立木蓄积量 124.56亿m3,森林蓄积量 101.4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 0.53亿 公顷,蓄积量15.05亿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我国森林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 界水平的25%,居世界第134位。 我国国土辽阔,森林分布不均。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森林资源和森林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 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 我国既是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又是一个木材消费大国,而且 目前对木材的利用率不高。
4.1 木材的概述
(2)木材的特点

易于加工
质轻、强度高,强重比大 热绝缘与电绝缘特性


能引起亲近感的颜色、花纹和光泽
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反射作用 良好的声学性质
4.1 木材的概述
(2)木材的特点

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并且可提供一些保健药品成分
具有吸收能量和破坏先兆预警功能 具有湿胀、干缩性
80~90
55~70 65~75
5~10
20~25 15~20
5~10
10~20 10~15
4.2 木材的组织结构
(2)树木的生长
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与直径生长
(次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高生长包括茎干的不断加高、侧枝的不断延伸和根
的不断延长。其生长过程依赖于其顶梢、枝梢和根尖部位具 有无限分生能力的组织。


可燃烧性
易腐朽或遭虫蛀 具有天然缺陷
4.1 木材的概述
(3)木材的分类


植物界可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 物四大门。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最多。木材来源于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按其习性,可分为木本和草本。木本植物一般具 有多年生的根和茎,维管系统发达,并能由形成层形成次 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木本植物习惯上又分为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三种。

乔木通常是指具有单一主干,树高可达6m以上的木本植 物,即通常所说的树木。木材主要来源于乔木树种。
木材又包括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
4.2 木材的组织结构
(1)树木的组成部分
树根:树木的地下部分,占立木总
体积5~25%。是主根、侧根和毛根 的总称。 树冠:树木最上部分生长着的枝丫、 树叶、侧芽和顶芽等部分的总称。 树干:树冠与树根之间的直立部分, 是树木的主体,也是木材的主要来 源。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2)木材的三切面

木材的三切面可充分把木材结构特征反映出来。反之,要 充分认识木材的结构特征,又必须通过三切面进行。 三切面本身不是木材特征,它是人为确定的三个特定的木 材截面对它们的观察就可以达到全面了解木材构造的目的。 木材的三切面: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弦切面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 径切面是顺着树干长轴 方向,通过髓心与木射 线平行或与生长轮相垂 直的纵切面。在这个切 面上可以看到相互平行 的生长轮或生长轮线、 边材和心材的颜色、导 管或管胞线沿纹理方向 的排列、木射线等。
生物质材料
主要内容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纤维素基材料 木质素 木材 淀粉基材料 甲壳素基材料 蛋白质基材料 其他生物质材料
第四章 木材
• 目的和要求

了解木材的组织结构、化学组成、主要性质与应用等相关 知识。重点掌握木材的组织和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与 部分木材性质的关联。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1)概述



木材的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借助10倍放大镜所能观察到 的木材构造特征。 木材的宏观特征分主要宏观特征和辅助宏观特征两部分。 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是木材的结构特征,它们比较稳定, 包括心材和边材、生长轮、早材和晚材、管孔、轴向薄壁 组织、木射线、胞间道等。 木材的辅助宏观特征又称次要特征,通常变化较大,只能 在宏观识别木材中作为参考,如髓斑、色斑、乳汁迹、内 含韧皮部、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等。还包括木材的颜色、光 泽、纹理、花纹、结构、材表、气味、滋味、轻重和软硬 等一些作为木材识别辅助依据的物理特征。
• 横切面是与树干长轴 相垂直的切面,亦称 端面或横截面。在这 个切面上,可以见到 木材的生长轮 、心 材和边材、早材和晚 材、木射线、薄壁组 织、管孔 ( 或管胞 ) , 胞间道等,是木材识 别的重要切面。
横切面
4.3 木材的宏观结构
• 弦切面是顺着树 干长轴方向,与 木射线垂直或与 生长轮相平行的 纵切面。弦切面 和径切面同为纵 切面,但它们相 互垂直。在弦切 面上生长轮呈抛 物线状,可以测 量木射线的高度 和宽度。
4.2 木材的组织结构
活树各部分的体积比例
树 种 体积(%) 树 干 65~67 77~82 50~65 55~70 78~90 树 根 15~25 12~15 15~20 15~25 5~12 树 枝 8~10 6~8 10~20 15~20 5~10
松树 落叶松 栎树 梣树 桦树
山杨
山毛榉 枫树
树木的直径生长是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不断增加的结果,
它是由形成层原始细胞进行弦向平周分裂来完成的,向内形 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
4.2 木材的组织结构
(3)树干的构造
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构成,在宏观条件下即可
区分。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还有一层极薄、不易为人们用 肉眼分辨的形成层。 树皮:包裹在树木的干、枝、根次生木质部外侧的全部组 织的统称。 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整个树干、树枝 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层,由于其分生功能在于直径加大, 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树干的主要部分。根据 细胞的来源,木质部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 髓:位于树干的中心部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