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测评课件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府的观点
不赞成、不允许、不 支持、不接受任何生 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设计 试管 婴儿 引发 的伦 理问 题
①符合伦理道德的观点,设计试 管婴儿目的是救治患者,且是最 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②提供 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 儿造成损伤;③将脐带血利用起 来,更符合伦理道德
实施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 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 证书
【自我校对】 一、1. 假单胞杆菌 2. 动物
二、1. (1)基因的结构 (2)异种生物 (3)随机 2. (1)新过敏源 (2)生物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3. 正确的社会舆论政策和法规
三、禁止生殖性克隆 讯 四、2. (1)传染性强 (5)自然条件 不接受 遗传诊断 某些基因资
(3)防治
基因 检测 引发 的伦 理问 题
①一些遗传性疾病在后代中复现 率很高,通过基因检测可及早采 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②对基 因歧视现象,可通过正确的科学 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 得以解决疗;
在卫生部批准的前提 下有组织地进行
【例2】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饱受批评的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 受德华兹,评委会称赞他“帮助全 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但“试管婴儿”技术诞 生以来,一直受到批评。“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 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 发育到囊胚期,再次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A. 有性生殖 B. 组织培养 C. 克隆技术 D. 基因工程 (2)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双胞胎的 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 (3)“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 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区别是________。 (4)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安全 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 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 (对生态系 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 统稳定性的 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 农田土壤环境 影响) 进入人体
【例 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 面影响 C. 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 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 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解析】抗虫棉固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外源基因可 能通过花粉逸散到近缘的其他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B
1. 种类 种类 病菌 病毒 生化毒剂 经基因重 组 的致病菌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蜡状杆菌、重 组流感病毒 例证 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 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 肉毒杆菌毒素
2. 特点
(1)________。 (2)污染面广,危害时间长。 (3)难以________。 (4)具有一定的________。 (5)受________影响大。 3. 局限性 (1)生物武器主要指________,所以它们的生存、繁殖、 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受________等多种条件影响。 (3)生物武器使用________,使用不当危害本方安全。
(4)潜伏期
3. (1)病原微生物
(2)地形、风向
(3)不易控制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辨析
关注焦点 食物安全 正方观点 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 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反方观点 反对“实质性等同”、出 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 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生物安全 (对生物多 性的影响)
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 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 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 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 种、重组出的有害病原体、 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 成“基因污染”
不赞成
②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 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念; ③克隆人是在人为制造某些方 面不健全的人; ④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 隆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①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观点,把 试管婴儿当作人体的零部件工 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②抛 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 “谋杀”; ③有人滥用设计 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 别 ①目前人们对于基因的结构及 基因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认 识 ②人类的多基因病,既与基因 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 关; ③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不见得 会患病;基因检测本身给受检 测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④个 人基因资讯的泄漏会造成遗传 性失业大军及个人婚姻困难, 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考纲要求展示
知识内容 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要求 Ⅰ
2.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3. 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知识网络构建
一、转基因成果 1. 转基因微生物:1972年,美国人伯格,首次重组DNA成 功。如可清除石油污染的________、可产生基因药物的重 组微生物等。 2. 转基因________:如转基因巨型小鼠,生长迅速、营 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等,生物反应器等。 3. 转基因植物:如抗虫、抗病、抗逆、抗除草剂等各种全 新性状的农作物。 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 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 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 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一致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
物的基因;
3.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分往往是随机的。
1. 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 全性问题应包括( ①生物安全 题 ) ③食物安全 ④伦理道德问
1目前对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机制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的基因。 1. 原因2目的基因往往是 的。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是
1食物安全:毒性蛋白、 、营养成分的改变。 的影响。 2. 争论2生物安全:对 的影响。 3环境安全:对
需要 导向 3.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社会的监督 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
三、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中国政府的态度: 克隆人 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两种试管婴儿的区别:设计试管婴儿需对胚胎进行 试管婴儿 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基因身份的含义:记录有个人 基因身份证 两种不同的观点
的身份证
四、禁止. ①②
D. ①②③④
【解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生物安全、环境 安全和食物安全等方面。 【答案】A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争论焦点
克隆 人引 发的 伦理问题
赞成
①克隆人只是一种科学研究,既 然是科学,就应该允许研究克隆 人;②现在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可 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论断和染 色体检查等方法得到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