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导航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自觉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等,都是需要探讨的新问题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具主体性,行为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具体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对能体现个人风格、特点的体态语言的主动运用;主动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并且表现出交往方式的多样、程度密切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体态语言的特有偏好,不仅仅是由于体态语言形象、直观,便于小学生接受。同时,它还是小学教师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就体态语言的特点而言,体态语的使用与人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多少,往往能出个体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小学教师较多地使用体态语言,较频繁地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则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行为主体性特征的表露,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独特理解的一种真实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以个体的主体性得到解放为前提、以其个性的张扬为标志的。不仅如此,我们在地教师行为形成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小学教师认为“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学行为的形成影响最大。我们认为,在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上表现出的这种变化,是与当前小学教学考试制度约束的减弱和新的教育理念畅行密切相关的,是教师主体笥得到解放的结果。

第三,小学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注意让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方面不是很多。但是,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是细致与周到的,他们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往往能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互动、媒体的交替变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教师的这一行为特点,将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四,教育观念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的灌输是必要的,这在我们原有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有不足的。其次,小学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特征是鲜明的,因而对其中特点突出,且教学意义明确的教学行为,可以进行特征描述、行为选取,进而使之转化为教师职前能力培养的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体态语言的运用训练;对学生进行课堂组织、管理、评价等行为的模拟演练,特别是围绕着诸如探索式、合作式学习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能力培养的行为习得,将更为有实际意义。

第五、教学是质变量变的过程,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行为的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改变。教学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提高教的水平,必须了解学的性质、学的过程。

骆伯巍说:“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及作业变易的过程。”我一直认为这是对的,并以之指导我的教学行为。但是现在通过学习哲学和新课程理念,并把哲学和新课程理念结合在一起之后,才发现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骆伯巍的学习定义中恰恰缺少人的精神世界。认同这一观点的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存在着缺陷:其一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求引起学生“行为变化”和“作业变易”,只求质的变化而没有注意量的积累,只求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其二是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重心灵素养的陶冶,只看到学生外显的可测的行为变化而没有关注学生内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能力倾向上的改变,而心灵的改变势必是缓慢的、渐进的。归根到底,是违反了事物量变质变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语文不但有很强的工具性,还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但要看教学的结果,更要看教学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总之,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

新课程下教学行为改变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从教师的继续教育,到目前的国培计划,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已进行十几年时间了。这十几年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十几年。下面我就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改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灵活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2、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旧的师生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师与学生已绝非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如果不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就会少了理解,少了引导,多了批评、多了抱怨。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该是严父,及时纠正,绝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就是医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幅幅鼓励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教师应该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教师最主要的就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才能发生质的转变。

3、在新课程条件下,懂得了教学需要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学着写反思在课程改革之前,根本不知道教学中还需要反思。如果说有,那也是对自己上课过程中知识上的失误的自我批评,也仅仅是知识上的。一般不会在课上完后去考虑它的设计或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一种常有的心态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过去我们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