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编制指南.doc

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编制指南.doc
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编制指南.doc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

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编制指南

0 指南说明

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是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制度。编制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的目的是为文献采选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和管理人员明确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参与文献资源建设人员的责任,明确文献选择的标准与优先顺序,保证文献资源发展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明确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操作程序,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制订本指南的目标是:⑴确定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文件的基本内容;⑵建立文献采选的基本标准模式;⑶确定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编制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本指南可单独使用,编制单独的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也可作为《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时,对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做详细的规定。

1 引言

介绍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的基本内容、编制目的、适用情况。

2 文献采选责任

依据《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之“文献资源建设责任”,着重说明图书馆各有关人员,如馆长、采访主任、学科馆员、采访人员等,在建章立制、文献信息搜集、文献选择、订单审核、文献订购、文献补缺、文献采选统计分析等文献采选诸环节的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

3 文献采选主要相关因素

(1)经费分析与分配

文献采选需要的经费分析;各类型文献采选经费的预算和分配等。可参照《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编制指南》。

(2)出版发行环境分析

出版发行文献的结构、数量、适合采选的文献情况;主要采选源;主要出版机构文献采选情况等。

(3)馆藏结构分析

描述本馆馆藏文献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学科文献结构,包括主要优势学科和主要研究方

向、一般研究学科等;根据现实需要对各类型文献采选比例进行描述。

(4)读者分析及其需求

描述本馆读者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需求。

(5)文献采选质量要求

文献内容应该符合学科研究和教学需要,符合馆藏体系建设需要。

(6)补缺要求

描述可能存在的文献缺失状态,对缺失文献的补缺措施和机制等。

4 文献采选的程序及其操作内容

(1)文献采选信息源

描述文献采选信息源,分析各类信息源在文献采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文献选择

阐述文献选择的详细规则及基本操作程序。

(3)文献查重

说明查重方式和步骤。

(4)订单审核

说明审核的内容和程序。

(5)文献订购

说明订购信息具体内容和订购环节具体操作内容。

(6)文献验收

说明验收工作内容、验收的基本程序、验收工作和采访工作的沟通和反馈机制、退货因素、验收统计、验收财务规定等。

(7)催缺补缺

说明定期通过验收统计进行催缺,无法到货的文献进行补缺的工作内容、程序和办法。(8)采访统计

阐述采访统计的内容,分析采访统计数据的方式;结合验收统计分析,完善采访工作内容。

5 文献采选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描述文献采选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针对馆藏特点、学科设置、科研方向、服务对象确定文

献的收藏范围与重点。

(2)重点保障原则

说明从馆藏结构、优势学科等方面应该优先采购和重点保障的文献。

(3)文献协调原则

学科覆盖性与重点性协调、文献与读者需求协调、主体需求与个体需求协调、文献类型协调、普通收藏与特色收藏协调、学术性文献与通用性文献协调、传统模式与新变化的协调等。

(4)系统性原则

文献本身的连续性、学科文献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文献的系统性等。

(5)教育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具有教育功能。所收藏的文献,特别是满足学生日常阅读需求的文献,应体现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些文献应设一些阅读权限的限制。

(6)多种载体一体化原则

各种载体的文献合理协调配置。

6 文献采选标准

概略叙述各类型文献采选标准,包括各类型文献的基本特点,必须遵守的采选原则,各馆藏级别文献采选的要求,采选的具体步骤程序,复本标准等,明确规定全面采选、重点采选、适当采选、不予采选的原则和范围。

6.1 文献采选的范围与重点

根据图书馆的任务方针和读者的类型而划分,根据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教学科研利用的需要,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

(1)重点采选

对于重点学科文献、特藏文献进行重点采选,也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对某些类型的文献进行重点采选。重点学科文献、特藏文献等重点采选文献级别应该达到研究级甚至完整级,要求做到针对性强、系统性好并具有稳定性。

(2)一般采选

除收藏相关学科专业的图书外,应视读者需求和条件适当收藏读者数量大,流通率较高的各学科通用图书。

6.2 文献采集计划与复本标准

(1)制订文献采集计划

遵照本馆馆藏任务、馆舍空间和经费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制订文献采集方案,并确定本馆的复本标准。

(2)复本参考标准

合理的复本标准可参考《图书采购复本动态模型》研究成果,根据本馆相关指标实际数据确定,此处仅简要描述。

①文献与读者人数比例

可依据各类文献出版种数、各类文献采选种数、学科文献购置经费、学生人均图书拥有量等,确定图书复本数量。

②专业图书

各学科专业的核心文献,包括专著、会议录、研究报告、学位论文、部分教材和工具书等。可根据使用、馆舍等具体情况设定复本标准。

③通用图书

通用图书包括素质教育类图书(科普、社科综合性读物),理科习题集,英语学习图书、文艺小说等,可根据流通阅览部门的设置情况制订复本标准。

6.3 各类型文献采选标准

6.3.1 各类型文献采选的一般标准

对文献外形特征和基本内容特征的判断标准,是采选文献一般标准。判断文献外形特征一般从文献类型、尺寸、装帧、纸张、出版社等方面进行;判断文献的基本内容特征则可以从文献名称、作者(主要是为人熟知的核心作者)、使用对象、内容介绍和文献等方面进行。实际文献采选中,可以将一般标准一一细列,供工作时参照。

6.3. 2学术图书采选标准

大学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必须建立完整的专业图书体系。专业图书即各学科专业的核心图书,它记载着学科专业的系统研究成果,代表学科的发展水平,是文献采选的重点之一。

(1)学科标准,依照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充分了解其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的基础上,对专业图书进行判断和取舍。

(2)图书类型标准,按照图书的类型设立适当的选择标准,如:专著、会议录、政府出版物、工具书、教材等,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根据情况设立具体文献类型的采选标准。

(3)馆藏级别标准,馆藏级别是专业图书采选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各馆藏级别都对收藏专业文献有具体要求,应该参照文献资源发展政策中有关学科专业馆藏选择标准进行。

6.3. 3 通用图书选择标准

通用图书包括素质教育类图书(科普、社科综合性读物),理科习题集,计算机应用、英语学习图书、文艺小说等。通用图书是学生学习类图书,直接关系学生读者主体的需求满足程度,是图书采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1)通用图书因其出版量大、同类书多的特点,在选择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从馆藏保障体系角度考虑,通用图书大多时效较短,不是馆藏体系的核心部分;

(3)经费许可时,可对不同类型的通用图书设立不同的标准,如:科普图书选择标准、社科综合图书选择标准、计算机读物选择标准、英语学习图书选择标准等,可以从读者适用面、学习需要、出版社、畅销图书等各种角度确定标准。

6.3. 4 各学科门类图书采选标准

具体学科门类图书选择标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有关学科文献资源描述制订。其中馆藏级别制订后,成为具体门类图书采选的基本参照标准。

(1)馆藏文献级别采选标准

制订文献资源发展政策后,相应学科门类的文献收藏级别就是采选该类文献的主要参照标准。用陈述、纲目或陈述和纲目结合的方式描述各学科文献采选标准。(见《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5.3“学科(主题)文献资源描述”)

(2)具体门类图书采选的其他标准

具体门类文献除依照文献馆藏级别采选外,具体操作中还必须对一些特殊细节制订采选标准,如:

①特定形式文献的采选标准:如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专利、技术标准等;

②特定内容文献的采选标准:如人物传记、年谱、家谱、年鉴等;

③特定编著方式文献的采选标准:如教材、文集选集全集等。

7 特藏采选政策

(1)特藏定义

(2)特藏的馆藏基础

描述包括文献类别(形式)、特藏发展的藏书基础、学科基础、特藏读者群、特藏保护和延续等。

(3)特藏经费

陈述经费的来源,使用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0 指南说明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一个图书馆以书面形式系统地确定本馆文献资源的长期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文献资源的类型和信息传播途径发展迅速,编制系统全面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在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组织编写本指南,供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校其他相关人员使用,为编制科学的、规范的和实用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指导。 制订本指南的目标是:⑴确定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指导原则和程序;⑵确定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的基本内容;⑶规范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使用的标准术语和代码。 鉴于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多个方面,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同时组织制订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编制指南》、《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编制指南》、《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文献资源发展协作指南》、《馆藏复选指南》和《馆藏评价指南》,与本指南共同构成完整的文献资源发展指南系列,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更为详细的操作性指导。各馆在编制时,可根据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从中选取所需要的指南内容,制订详细的或简约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 本指南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可参照使用。 1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目的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图书馆规划文献资源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目的是: ⑴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和管理人员界定馆藏的性质、范围、发展目标和任务; ⑵明确参与文献资源发展各方的责任与分工; ⑶明确文献选择的标准与优先顺序,保证文献资源发展的一致性与平衡性; ⑷为文献经费预算和分配提供基本依据; ⑸为文献资源发展方面的馆际合作提供一个参照、交流的框架; ⑹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工具与培训手册。 2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原则 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导,以所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计划和教师、学生的文献需求,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适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⑵评估现有馆藏,了解馆藏的基础与不足; ⑶明确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责任,有利于各方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⑷有利于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创新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图书馆的事业才能发展.可见创新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一种重要途径.1网络在创新服务中的作用 1.1 网络扩大了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 围.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的宝库、 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启迪人们的创新灵感,创新教育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更离不开知识的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读者营造一个创造性地学习、 开放式地研究、博览群书、探求真理的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气氛.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新载体、新技术和新手段,优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增强创新能力,充分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随着大批联机数据库的问世,大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和图书馆传统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网络信息资源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体资源,网络服务将成为主要的创新服务手段.图书馆服务资源的网络化,使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得到充分提高,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得到充分显现.1.2 网络延伸了读者服务的信息资源载体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主要是以馆藏纸质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为主体,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已不仅仅是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技术向馆外 “索取”的文献信息.各种书目数据库、 图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声像多媒体记录等电子文献信息产品的上网,更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1.3 网络拓宽了读者服务的范围 高校图书馆因受所有权、 管理体制、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和开展的内容显得面窄而单一,读者服务主要是面向本校师生.而在网络环境下则为高校图书馆扩大读者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就某个图书馆而言,其所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使用本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人都是自己的读者.图书馆这种服务对象从“部门区域化”向“公共社会化”扩展.反应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从封闭不断走向开放的社会化发展趋势.2 信息技术在创新服务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可分为三类: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易类平台.目前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以技术交易为主,随着图书馆对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不断重视,大量的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和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将会快速发展迅速崛起.2.1 信息服务社会化是创新服务的推动力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是图书馆根据广泛的社会信息要求,利用计算机、通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自觉地对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挖掘的服务活动.其目的是将隐藏的、静态的知识信息开发成有价值的、动态的知识信息,进而满足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社会化包括信息用户社会化,信息需求社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几方面.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日趋广泛和频繁,处于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开 创新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朱凤丽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文章通过网络创新服务、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及服务手段的创新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论述,阐述了创新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服务的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壮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手段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6-0140-03 Vol.28No.6 Ju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6期(下) 2012年6月140--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0-03-10T14:17:02.53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车新新 [导读] 在21世纪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 车新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摘要: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各地的文献、数据等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在进行着全球性的共享与传播。世界各国都纷纷启动了自已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由于缺少特色信息资源和特色信息服务,造成文献资源利用率低,用户难以查找。很难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因此,怎么建立一个有特色化与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独树一帜的数字馆藏成为各高校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特色化信息化数字图书馆 1 走特色化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21世纪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高校如果没有特色信息资源就无法吸引读者,无法起到让读者认知的过程,就会失去数字图书馆应起的作用。也就失去了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在任何时候,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力,有了特色就有了竞争力。 高校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学科建设,科研重点,普及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及本校的资源优势。把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理念、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等,利用技术手段建设成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形面多元化,多学科,多层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格局。开展一系列的有特色的服务,更科学、更有效的合理利用文献资源、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要。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它整合了海量资源、多元化服务,使以往分散的资源和服务衔接起来,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加强对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究是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新技术是数字化的关键,没有它们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定位、功能要素、内容结构、特点及设计原则等内容入手,可以从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和服务集成三个方面探讨 1.1 数据集成数字化图书馆对于存储系统的需求是数据集中存储,有较高的可用性、扩展性、便于管理等特点。可以开发一些新兴的数据集成方式(如长城集团的SAN存储技术,SAN就是采用将信息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分开,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直接存取访问,这种通过网络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直接存取,把存储设备当作标准网络设备的新的网络存储方式。) 1.2 管理集成系统依托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数据全MARC存储,标准MARC著录功能,实现了全MARC著录和条目式著录并存;在传统的C/S与B/S相结合的系统模式下新增在线流通功能,为系统最终实现纯B/S结构奠定了基础;在馆藏资源数字化集成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对特色馆藏图书、期刊及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对特色的馆藏图书进行整合及深层次加工,分析,建立专题性资料库、全文特色安生据库,并提供目录体系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等。 1.3 服务集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相互渗透、连接,已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对单一的载体所含的信息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得到满足。用户关心的不再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对其获取的结果感兴趣,他们往往要求图书馆能够围绕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一系列信息资料,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取决于图书馆能否提供他们所需的全方位信息。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信息技术利用的分离状态使图书馆的作用凸现,而集成化图书馆服务可以按个性和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服务要求集成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全面、丰富性;二是能满足信息用户对信息类型和信息媒体多样化的需求,如提供包括文字型、数据型、图像视频型、音频型、软件型等各种数据库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足已说明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新技术所支持下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对将来知识的大量获取及学术交流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发展好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每所高校的重中之重。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及信息化建设要根据各专业特色进行数字化建设,为达到读者要求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2.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因校制宜、因需制宜、因人制宜”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各馆的重点特色化建设中去。要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学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密切围绕本馆资源优势与核心群体实际需要进行考察、调研,制定出切实可行,利于本校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 2.2 统一标准严格规范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实现共享的关键。标准化建设主要指在数字化文献的采集与一次、二次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网络传输协议、数据通讯格式、数据加工标准和有关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等标准化原则和要求,确保数字信息资源符合网上传输与资源共享要求。只有按标准建设的数字资源才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才能在网络上流通无障碍,真正实现“虚拟馆藏”的共享服务。所以学校在建数字图书馆初就要非常重视标准化建设。 2.3 要统筹安排共建共享,统一经费使用高校数字图书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统筹安排,共享共建。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不断地协调资源建设,走联合之路,互通有无,发挥高校图书馆界的整体优势。建立与社会之间、校际之间、馆际之间的共享通道。在经费管理使用中,要抓住重点,体现核心。以满足读者为已任。 2.4 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良好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及专业知识,又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系统维护技术。所以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 3 结论 特色化的数字图书馆是各高校发展的必然,对高校有深远的意义。学校应抓住机遇,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各高校数

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中心,与教学、实验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2015年修订)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图书馆以“藏书”、“借阅”和“内部业务”为三大主要功能。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的急速更新使传统的以“藏”为主的运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如馆藏的空间不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等。读者通过网络能更快、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导致图书馆使用率降低。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转变。当下,高校图书馆的发成呈现出使用与管理一体化、实物馆藏与电子信息一体化、空间布局开放灵活化、多功能信息综合化四个特点。 (一)图书馆功能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了更多的职能与服务。 1.资源中心 图书馆早期的发展都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这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馆藏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趋向多元化。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共享,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2.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学习和完成作业,此类行为从表面上看与一般性阅读极为相似,但实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有限,重点是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空间。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划性文件,目的是为图书馆馆藏的维护和发展提供政策框架。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用以保证馆藏发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最终使馆藏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 本政策由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委员会制订并监督实施。 一、前言 厦门大学是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含55个系),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1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9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九五”“211工程”建设,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至2010年,规划在校学生35000人以上,其中本科生20000人以上,硕士生15000人以上,博士生2000人以上,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00人以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生均藏书量的要求,到2010年,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藏书总量应达到450万册以上的规模。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厦门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厦门大学图书馆相应地力求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图书馆。其馆藏发展活动应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馆藏的有机协调发展,也涉及区域性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馆藏合作与信息共享活动的参与和推动。 二、馆藏发展的目标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目标是: 1、配合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以研究性馆藏为核心 的研究型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 2、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馆藏,形成有 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3582202.html,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李晶 来源:《下一代》2018年第04期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重要部分,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作为高校的“心脏”,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教授保罗·柏克(Pant Buck)说:“没有高质量的图书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当前信息爆炸、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信息集成的背景下,高校纷纷紧跟着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发展。同时,大学图书馆也处在信息改革的浪潮中,高校图书馆只有面对机遇和挑战,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才能更好为高校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更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作用。在这种时代潮流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个性化资源共享 一、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并且由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储存、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方便化,因此,各种知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统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年间产生的知识信息总量超过了过去2000年所产生的知识信息总量。图书馆作为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与开发传递的集合体,始终处于信息革命的前沿并要不断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知识信息的与日俱增,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都决定了传统图书馆的收藏能力无法满足当前时代人们的需求,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师生对知识的需求更是广泛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必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息以新型存贮材料存储。主要指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等;另一种是以网络载体的形式存在,即主要指利用网络发表和传输的共享的“网络知识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形式可以更高效的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网络存储可以减少对图书馆的馆藏空间的需求,可以收集更大量的知识信息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但是大量的信息处理将给图书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若仅仅依靠图书馆本身的人力资源远远无法满足该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智能化发展,使图书馆能够更加智能的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知识。 二、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化 当前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收集不是单单一所高校图书馆就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信息的快速更新、增长再加上高校图书馆资金、能力有限,高校图书馆难以一己之力做到全方面的信息收集,因此信息资源共享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潮流。各高校必须联手建立丰富的数值资源库,通过网络和电子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高校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协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时代进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的众多弊病不断暴露,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更新较慢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图书馆的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却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果,各大图书馆相继采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之后都给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以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入手,重点分析新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并对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创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

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

高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张勇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4期总第27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4T o tal N o.274 高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张 勇 (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 116025) 摘 要:通过阐述高校重点学科的重要性,分别从重点学科馆藏发展目标、发展基本原则、馆藏级别的划分和馆藏文献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针对重点学科馆藏发展政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4—0118—01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依靠的就是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要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其馆藏建设必须要达到高水平的研究型图书馆。 1 重点学科馆藏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配合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的发展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以研究性馆藏为核心的研究性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重点学科建设保持一致。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形成有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促进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充裕、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以针对重点学科馆藏建设更是要遵循基本原则。 重点学科馆藏发展必须以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目标、价值和重点为归宿; 重点学科的馆藏发展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重点学科的馆藏发展要根据学科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资源的本事价值,使用价值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确定馆藏复本; 注意电子文献和印刷型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2 重点学科馆藏级别划分 2.1 特色收藏 对于学校的重点学科要做特色收藏,有关其资源要全品收藏,形成完整的特馆藏。特色资源库的构建着重强调是工具书性子的资源,由于工具书具有受众面广、学科涵盖内容全等,如果就某一类型工具书进行收集形成特色资源,既丰富了馆藏又方便老师利用。例如文史资料库,东北地区的包括省、市、县制。 2.2 研究收藏 对于学校重点学科的科研专著、研究报告、发明成果、科学实验结果等一些重要学术性参考资料,此外包括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性期刊、专业性的学科索引材料等等。研究级收藏构成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核心馆藏,是重点采选领域。 2.3 基础级收藏 满足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所需专业性资源以及相关的学习参考性资源,一般是指有关某一学科的基础性资源。在学术深度上要低于研究级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学科的基础性论述、专业基础性期刊、与学科有关的参考性工具等。对一些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源,可少量选择性收藏,而且要随着学校学科的变动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 重点学科馆藏文献的选择 3.1 纸质文献的构建 针对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关领域的学者、知名出版社、知名的期刊。而且每个学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系统性用曲线来表示更加直观。在采购过程中要针对其专家学者和相关出版社采购。在收藏的年代分配上更是应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对于自成体系的学科更好要保证不同时间段,不同的理用用书和期刊。 中文图书的收藏要注意两个方面: 采选的对象; 复本标准。在采选收藏的时候对重点学科专业的课程资源、学术性研究专著、大学层次的通识读物等作为重点采选对象。对于复本问题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一个相应标准。但是对于重点学科中文图书的采选复本应该高于平均复本量。 对于重点学科外文图书的收藏应该采选有学术性价值的外文图书。以英文图书馆为主,视学科专业相关性可适当引进其他语种的外文图书。以采购专著为主,兼购会议录、论文集,教材一般不需要原版引进。在确定有必要的情况下采购部分工具书,多卷书和部分连续出版物。对于外文原版图书实行零复本的标准,优先采购平装本。并且可以通过赠书、交换、中转站等渠道获得国外图书。 由于中文电子期刊的飞速发展,所以在期刊的订购上我们优先要选择重点学科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收藏。并且在订购的时候一定要争取各个学科意见及时调整期刊种类,尤其是学术性期刊和外文期刊。注意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协调。逐渐减少同种期刊两种形式并存情况,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严格控制复本订购。从经费合理角度,每年必须重新审订新一年的期刊订购,尤其是注意学校新增的重点学科的需求。 3.2 电子文献的构建 数据库馆藏选择首先要满足重点学科的需要。在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上优先选择数据库。要加强数据库的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用户群。并确保数据库的配套硬件建设,和专门的负责人保证数据库正常使用。自建数据库是一种必然,学科馆员要加强网络免费资源收集整合,可以将平时工作中发现挖掘出来的资源和免费获取网站充实上来,以便资源的维护和读者更好地利用。在网络环境下,重点学科的科研对文献信息的(下转第120页) ? 118 ? 收稿日期:2012-09-19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创新和发展 昆明市官渡区图书馆罗维2012/10/17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创新服务;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 挑战。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完善服务管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必须从人——馆员入手,解决好馆员的认识、素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创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变化。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连通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简便又省时,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同时,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各种不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构也应运而生,同样呈现着急速发展的趋势。一句话,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或者说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图书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竞争意识。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人员都刻意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标准的更新和创新。通过更新观念,使图书馆人员主动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广阔的信息服务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是实施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传统和现代互为促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2 服务创新的理念 服务理念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2.2图书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多年来,不少图书馆热心于为读者找书、藏书的传统模式资源管理,图书馆充当的是把东西管好的“看摊儿”工作,藏书

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 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宁 810008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揭示了大学图书馆精神。文章从弘扬大学图书馆精神、宣传大学图书馆精神、丰富大学图书馆精神内涵及大学图书馆精神培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强调了大学图书馆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高校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与形 象塑造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精神精神内涵carryingforwarduniversitylibraryspirit ‘opromote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libraries zhang-shengrong 【abstract】thisresearchpaperismainlyabouttheuniversitylibraryspirit; ndiscusses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universitylibraryspir it,andputsforwardsomemeasurestocarryforward the spirit.h highlights that university library spirit is the soul and marrow ofuniversity libraries,and it is the inherent motive force and motivation factor ofimage-buildingandtheoverallanddurativedevelopmentofuniv ersitylibraries.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 universitylibraryspirit spiritualconnotation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摘要:信息资源配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最新变化,从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资源类型结构几个维度来考察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保存与利用、类型结构的配置、经费预算的比例、共建共享的实施来提出信息资源配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资源结构 1、信息资源配置 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最大限度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现实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组合”。【1】因此,资源的配置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的分配问题。 信息资源是指文献资源或数字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图书馆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物质保障。但是,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和读者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不可能全面占有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也是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业已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合理分布和存贮在不同信息机构的一种信息活动;还是一种既包括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对潜在或新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信息活动。”【2】 2、馆藏资源结构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于它的构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划分。常见的有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 2.1学科结构 学科构成是藏书结构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划分藏书的科学范围。制定一个学科齐全、粗细适度、科学合理的统一的学科框架来规范藏书的学科结构,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我国图书馆界认为,应以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采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基础,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日录和国外学科划分的一些标准。公共图书馆是服务于特定区域的综合性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来说,学科结构覆盖面相对全面。但是,根据各馆馆情和读者需求情况,也有重点学科之分。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经济、文学、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等社会热点学科收藏量比较大,自然科学中航空航天、军事、环境科学等冷门学科收藏量比较偏低,这也是和市场出版量以及读者需求相对应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复杂发展、动态变化的。特别是新兴学科的突起和读者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图书馆学科结构异动,影响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例如,信息技术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大量学科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分支。人类社会的进步,一定是经济水平伴随着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新兴学科和优质文献不断涌现,一些传统学科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知识领域的学科变化将会是个持续的、渐进的、多层次的发展过程。 2.2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水平程度及读者需求的不同层次,相应地划分出若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 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DU Liang ,ZHAO Fei ,WANG Fang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tive service manner of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library ’s various resources by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for adapting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personalized readers ’dema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the service resources ,service modes ,servic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etc .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novative strategy ;innovative mode [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4]王建涛.RSS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 [5]朱明.数据挖掘[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 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J ].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 ──────────────── 第一作者简介:杜 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 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 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 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 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38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的改革。数字图书馆被人们称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这种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贮、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及光盘资料。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存储数字化;(2)支持网络多元化;(3)信息共享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使馆与馆之间可以共同采访、编目,共同建设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同利用网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功能,为用户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文献传递、情报检索等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的文献信息传递方法,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