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操作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shinejesse
CID 英文是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碰撞诱导解离。
通常在真空接口处调节电压发生CID现象,一般是去除溶剂,如果电压增大,也会产生碎片离子。
这是一级质谱的原理。
CAD collision-activated dissociation 碰撞活化解离。
做二级质谱时,应该是发生在Q2处吧,选择的母离子的进入Q2后碰撞活化产生子离子,这个过程称为 CAD。
我们用的API3200,CID指的是Q0里面的诱导碰撞的气体,CAD指的是Q3里面的诱导碰撞气体,也就是说,API里的CID&CAD都是指氮气。
还有一种叫作:源内CID
在串联质谱还不普及的三年前,很多人夸大单级质谱的作用,比如:单级四极杆、LC-TOF、MALDI-TOF,说,液质你不是只看到分子离子峰么?你不是需要更多的碎片信息么?这里,我就可以做CID(其实是源内CID),给你想要的碎片。
然后,他就拿一张标样的图,给你show一下,显示低电压时是分子离子峰,提高skimmer或orifice电压后,就可以得到碎片峰。
后来,人们在真正实验中,认识到我们其实不是在做标样,液质的基质干扰和溶剂本底干扰很大,如果不分离出要的离子,直接作CID,会给出一系列不能解释的峰。
所以,现在大家都喜欢LCMSMS了。
在串联四极杆中,源内CID指在离子源内加一定的电压(Source CID),对化合物的离子化进行优化,可减弱溶剂加合离子的影响。
对于Thermo的TSQ仪器,Source CID建议设置在8-12之间,此外加不加Source CID对信号影响应在20%左右,否则可能是仪器出现问题的征兆。
源内CID不能取代LC-MS-MS(即真正的CID或CAD)
作者:exw
这位同学,你们的API3200有Q0,Q1,Q2,Q3这么多Q啊???
我们的API4000这么只有Q1,Q2,Q3三个四级杆啊,CID和CAD都发生在Q2。
源内CID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啊?这个说法与原来的PSD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啊?
作者:shinejess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exw at 2009-9-6 11:22:
这位同学,你们的API3200有Q0,Q1,Q2,Q3这么多Q啊???
我们的API4000这么只有Q1,Q2,Q3三个四级杆啊,CID和CAD都发生在Q2。
源内CID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啊?这个说法与原来的PSD的概念有什么区
别 ...
Q0是离子束在进入四级杆前的一个六级杆装置,相当于离子透镜。
源内CID就是在离子源处的离子隔离法处,若电压高可以使得离子片段化。
时可以调节的
作者:yuz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exw at 2009-9-6 11:22:
这位同学,你们的API3200有Q0,Q1,Q2,Q3这么多Q啊???
我们的API4000这么只有Q1,Q2,Q3三个四级杆啊,CID和CAD都发生在Q2。
源内CID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啊?这个说法与原来的PSD的概念有什么区
别 ...
PSD一般指post source decay(源后分解),一般都只在MALDI-TOF上实现,你们讨论的是QqQ吧。
PSD不会在QqQ上实现的。
PSD一般是指经过MALDI的解析与离子化后,会产生高内能的离子,这时与内能极低的气体(空气或氮气)碰撞后,导致的分解。
虽然看起来与In-source CID很像(无法选择特定离子,都属于低能碰撞分解范围),但是实现的机理是不同的。
QqQ没有用过,LCQ之类的EST-IT MS或者是一般的ESI-TOF上都有In-source CID 功能,可能是由于专利或商标的原因,名称不尽相同,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
就是在离子刚刚产生后,在通过第一个Orifice时,加入一个低电压(几十到几百左右,不同仪器不一样,我的是ESI-TOF,最高在250V),使离子发生碰撞。
产生碰撞的位置距离源很近或属于源的一部分,气压比较高。
有时候不止一个Orifice,我的仪器就有两个Orifice可以调节。
对于ESI来说,In-source CID 可以去除cluster离子的产生,对于提高多肽或蛋白的单电荷离子的强度也有帮助。
个人理解,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指出,一起提高。
作者:shinejess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uzhan at 2009-9-6 15:34:
PSD一般指post source decay(源后分解),一般都只在MALDI-TOF上实现,你们讨论的是QqQ吧。
PSD不会在QqQ上实现的。
PSD一般是指经过MALDI的解
析与离子化后,会产生高内能的离子,这时与内能极低的气体(空气 ...
但是in-source你说是为了不让离子束cluster,这点我不太清楚了,因为我使用的LC-MS-MS是四级杆的,离子化后的去向就是产生具有一点几何形状和能量的离子束,然后会有cluster过程,再离子气相化进入sample cone的,我不知道cluster后进入还是先离子化后cluster进入,貌似有点不理解了。
作者:yuz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ejesse at 2009-9-6 16:07:
但是in-source你说是为了不让离子束cluster,这点我不太清楚了,因为我使用的LC-MS-MS是四级杆的,离子化后的去向就是产生具有一点几何形状和能量
的离子束,然后会有cluster过程,再离子气相化进入sample ...
抱歉,没十分看懂你的帖子。
先问几个问题。
“离子束”是什么?ion beam?
“一点几何形状和能量”是什么?什么样的几何形状?我从没看到过描述过离子几何形状的,可否详细说明?
我所指的是ESI源,如果你的仪器是传统的EI或CI的话,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没有用过。
毫无疑问cluster是在电喷雾过程中产生的,产生的单独的离子一般不会在结合成cluster了,注意是在一般情况下,不排除在极特殊条件下。
道理很简单,两个离子如果可以结合成cluster的话,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在它们van der waal
半径之和这个级别,那么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知道,这两个离子之间的斥力将会有多么的巨大。
作者:shinejess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uzhan at 2009-9-6 16:27:
抱歉,没十分看懂你的帖子。
先问几个问题。
“离子束”是什么?ion beam?
“一点几何形状和能量”是什么?什么样的几何形状?我从没看到过描述过离子几何形状的,可否详细说明?
我所指的是ESI源 ...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被分析的样品分子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并使这些离子在离子光学系统的作用下,汇聚成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能量的离子束,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被分离。
其性能直接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离子源的选择主要依据被分析物的热稳定性和电离的难易程度,以期得到分子离子峰。
我想离子束应该是指样品分子离子化后在运行中的一种形态描述。
cluster过程是ESI离子化样品为气相离子后,当进入一级真空时,会膨胀,而蒸气在膨胀时会冷却,可能导致在被分析物离子上的溶剂冻结从而生成各种质量数的cluster离子。
我就纳闷了,难道溶剂也进入一级真空了,不是气相离子进入取样锥孔区也就是一级真空吗?此时溶剂应该蒸发了呀。
作者:yuz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ejesse at 2009-9-6 17:28: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被分析的样品分子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并使这些离子在离子光学系统的作用下,汇聚成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能量的离子束,然后进入质量分
析器被分离。
其性能直接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离 ...
非常高兴遇到一个较真的人。
[离子源的作用..分子离子峰]这一段不知道出处是哪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离子源的作用除了电离(ionization)外,还应该具有解吸(desorption)的功能。
MALDI与ESI是最典型的代表。
我个人认为,离子束这个词是对“ion beam”的直接翻译,所以应该对应是EI 源,现在无论MALDI与ESI,用这个词来描述离子化过程都是不准确的。
cluster是很常见的,你所说的是一个主要原因,另一个次要原因就是溶剂的粘度比较大,溶剂分子间作用较强,换成甲醇之后就会减少很多。
除了ESI之外,APCI也可以发现,最常见的水的cluster。
感兴趣的话,在一个潮湿的天气下,将你们的源拆掉,在sampling cone前放一个金属丝,通上3.0kv左右的直流电,就会看到水的cluster。
溶剂进入真空是正常的,但是中性是不会被检测到的。
感兴趣的话,可以将你们仪器的源拆掉,改为大气压下开放的ESI,使ESI直接对着sampling cone喷,也会检测到信号。
BTW:ESI的emitter与sampling cone成90度时效果更好,micromass的z-spray就是这样的,但是你们的仪器是thermo的吧?thermo一般都是正对着sampling cone喷。
作者:wjlcc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uzhan at 2009-9-6 18:14:
非常高兴遇到一个较真的人。
[离子源的作用..分子离子峰]这一段不知道出处是哪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离子源的作用除了电离(ionization)外,还应该具有解吸(desorption)
的功能。
MALDI与ESI是最典 ...
我不太理解ESI的解析功能是怎么实现的,DESI有很明确的解析功能我是知道的,还请您详细解答下,谢谢!
作者:yuz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jlcc at 2009-9-7 09:30:
我不太理解ESI的解析功能是怎么实现的,DESI有很明确的解析功能我是知道
的,还请您详细解答下,谢谢!
喷雾的过程不就是在解吸吗。
串联质谱如何定量
串联质谱定量时,是当前面发生的碎片峰(子离子)定量,但是这一子离子是由母离子在碰撞室发生的特征性碎片,所以用MRM定量灵敏度会比用SIM定量好很多.
树立办法的步骤是:用一定溶度的规范品溶液(1-10 ug/mL)Tune化合物的一级质谱条件,找到母离子的最佳质谱条件,然后对母离子停止打碎,优化碰撞能量,失掉其特征性的子离子.最初应用该质谱条件和该母离子->子离子对停止定量.
API和ABI如何区别
但API也是Atmosphere Pressure Ionization (大气压电离,包括ESI,APCI和最新的大气压光电离APPI)的简称,API是LCMS的关键,由于这一技术最开端是ABI公司创造的,所以ABI的LCMS和LCMSMS都以API命名,罕见的型号有API2000,API3000,API4000.您问的API也能够是指这个. Q-Tof中的Q是什么意思
Q就是指的四极杆,TOF是指的飞行工夫.QQQ是三重四极杆.两者是四极杆-飞行工夫的串联普通的四极杆串联都是三重四极杆的空间串联,至于地道的二重四极杆没有听说过,但是QQ-TOF有没有就不是很清楚
质量偏向怎样办
不晓得你用的是哪个厂家的仪器,应该每个厂家都会随机带有校正液.
质谱的质量数偏了,阐明你的仪器该校正了,普通3个月就要校一次机.
做样前-反省氮气,活动相,质谱仪的真空度,毛细管温度,…
1 最好不必直接进样(容易净化离子源)!
2 做联用时最好分流(a可以运用惯例柱,b延长剖析工夫,c 延伸质量剖析器寿命)
3 最好运用在线切换阀,降前每个样品的前后1-2分钟的活动相切入废液(防止样品中的盐进入质谱,做Sequence时可以把均衡柱子的活动相切入废液)
4 开端联用前,直接运转质谱数分钟,可以先将温度(毛细管温度和离子源温度(APCI))加热到预设定值(假如是APCI源还可以防止将烧掉heater,很贵的,我烧掉过一个)
5 待机时将切换阀置于waste,防止刚开液相时将活动相打入离子源,
6 关机前毛细管的温度先降上去,波动一段工夫后再封闭电源,防止风扇中止转动后毛细
管核心的热量向里分散,容易惹起外部线路及电子元器件老化减速,
7 每天清算毛细管口内部,擦洗洁净,每次停机时留意清洗Skimmer,用无尘擦拭纸,kimberly
那种,
8 假如用的是钢瓶而且天天做样的话,将两个钢瓶并联,当然,一月不做一次的话就算了,
9 做定量时留意离子源喷针的详细地位,否则规范曲线就不能用了,
10 不要不经过柱子别离停止定量剖析,后果不牢靠(竞争性抑制目的分子离子化)
11 假如是负离子检测的话,可以相活动相中参加大批异丙醇,
12 不好运用不挥发性盐,可以运用挥发性盐,但浓度不要超越20mmol/l
13 需求运用酸的状况下可以用甲酸,乙酸,三氟乙酸可以用,但能用甲酸或乙酸时就别用TFA CID和CAD区别
CID 英文是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碰撞诱导解离.通常在真空接口处调理电压发作CID景象,普通是去除溶剂,假如电压增大,也会发生碎片离子.这是一级质谱的原理.CAD collision-activated dissociation 碰撞活化解离. 做二级质谱时,应该是发作在Q2处吧,选择的母离子的进入Q2后碰撞活化发生子离子,这个进程称为CAD.
我们用的API3200,CID指的是Q0外面的诱导碰撞的气体,CAD指的是Q3外面的诱导碰撞气体,也就是说,API里的CID&CAD都是指氮气.
氮气发作器该运用吗
氮气发作器的任务原理是别离空气,电解膜的负极侧发作氧化反响,吃掉空气中的氧化性气体,
在正极侧复原,空气流过电解池后就只剩下氮气和惰性气体,故国际发作器的纯度大多标有"绝对含氧量",氮气的纯度和空气流速,无效分解面的长度,电解电势的强弱都有关系,这种别离办法也决议了氮气的纯度不能够做的很高. 参加电解质的作用就是进步水的导电率,使电化学反响能顺利停止.发作器对色谱的影响有一点经常被疏忽,就是发作器内的开关电源任务事会对电网电压形成一定的搅扰(紧缩机的启动和中止也会),所以色谱仪必需经过稳压电源供电,当然不必稳压电源的用户极少,但还是有,我遇见过.
APCI和ESI的不同点
离子发生的方式
1.APCI应用电晕放电离子化,气相离子化.
2.ESI应用离子蒸发,液相离子化.
能被剖析的化合物类型不同
1.APCI 弱极性,小分子化合物,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2.ESI 极性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
流速
1.ESI 0.001到0.25 ml/min.
2.APCI 0.2到2 ml/min.
多电荷
1.APCI不能生成一系列多电荷离子,所以不合适剖析大分子.
2.ESI 能生成一系列多电荷离子,特别适用于蛋白,多肽类等生
物分子.
气质和液质的检测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四极杆和离子阱
气相和液相的差异有活动相,仪器构造,检测器,样品气化难易等.气质和液质除了采用的别离手腕不同(气相和液相)外,就其质量检测器而言,差异在哪里
次要的区别在于真空零碎和电离方式.气质的真空零碎比拟复杂,只需一个小的机械泵和一个分子涡轮泵就可以了.液质的机械泵要比气质大,需求两个分子涡轮泵.气质的电离方式有电子电离(EI)和化学电离(CI).液质的电离方式有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和大气压光电离(APPI)
如今液质的使用更广,样品处置不必衍生化,我是搞药的,次要用的液质.农残和兴奋剂检测似乎还是气质使用更多.
等度还是梯度如何选
其实假如作新药和西药只做一两个化合物,是等度洗脱好,速度快,但也并非越快越好,特别在剖析生物样品时,思索到基质效应,保存因子控制在2-3左右最好!
梯度洗脱合适剖析多个构造不同的样品及化合物与代谢产物一同鉴定的时分,比方苷和苷元的一同测定,另外很多做分解化学的剖析实验室用的也是一通用的梯度洗脱办法,一个办法搞定大局部样品.普通来说关于组成复杂的样品可以采用等度洗脱,而关于那些复杂的样品别离通常需求停止梯度洗脱.
质谱没有信号缘由
质谱没信号要顺藤摸瓜地找缘由.普通先从离子源找起,然后看离子传输通道,再到质量剖析器,接上去是离子探测器数据采集卡和软件.普通状况下不会有什么大成绩.你反省一下各路的连线能否良好接触.skimmer的中文普通翻译成漏勺,它的次要作用是阁开两个不同真空度的空间,同时让离子经过.
如何改换机械泵油
普通的,3个月到半年改换一次泵油,同时停机对仪器停止一次清洗.
改换泵油的时分,先开启振气阀5-10分钟,待将泵内沉淀振起后,封闭振气阀,同时封闭电源.翻
开泵下的泵油排放阀门,放掉旧油.
假如,泵油曾经很脏,则可取少许新油清洗泵后,放掉……
我普通3个月改换一次泵油,毕竟油比泵要廉价多了
北京四方特种油品厂出产的高速真空泵油有比拟好的口碑,价钱合理.
质谱不出峰的毛病扫除
假如在检测样品什么峰都看不到,可从以下几方面思索:
1 进样零碎与离子源没衔接或有漏液;
2 六通阀漏液
3 雾化气没开
4 喷雾电压没有
5 离子进入剖析器的离子通道梗塞
6 喷雾毛细管梗塞
如何依据样品选择离子源
看分子量的大小,极性
APCI合适小分子,极性小的化合物
ESI合适剖析的分子量范围较大,分子要求带有一定极性.
普通都用ESI剖析,假如极性真实太小,才想到用APCI
怎样测仪器的灵敏度
检验仪器灵敏度的办法普通都是用利血平,
经过定量环直接进样,看信噪比
发生碰装室离子交互影响(Collision Cell Cross Talk)的缘由及消弭
多通道扫描(MRM)时,假如两个离子扫描通道的碎片离子一样(或相似,相差1-2分子量单位),前一个离子通道扫描完毕后,碰装室里的离子来不及肃清,影响下一个离子通道反响的定量(假如色谱别离完全则无此影响).
消弭:
1, 选择特异的子离子(特别是在用波动同位素内标时)
2, 添加离子通道扫描反响之间的工夫距离(100 ms→300 ms)
3, 可设置额定的"无用的离子扫描通道(dummy M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