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发表时间:2014-06-12T09:47:17.60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3月中作者:阮建秀
[导读]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适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
阮建秀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论语〉选读》是高中选修教材,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视角探讨《论语》教学在语文课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语文味,寻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论语〉选读》;《沂水春风》;视角
一、教师视角:寻找需要“教”的契合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论语〉选读》时,教师总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绞尽脑汁设计课堂,往往是走得艰辛,效果甚微,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论语〉选读》与必修课的教学区别在哪里?我们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理解,还是教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方法?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适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所以,选修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应放在: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然后想尽办法把教的方法隐含到学的方法中。从而,建构充满活力趣味和知识性的《论语》教学课堂。
例如,在《沂水春风》课堂导入中笔者这样设计:
(PPT)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请生齐读,教师板书“长”,并强调读音。请学生根据课文后的注解读通翻译。
再请生大声朗读两遍
师:“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就不敢说话”,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同学们,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可乎?
生:可也!
从课堂效果看,立足于课文原句的导入设计,很轻松地把学生拉入了《沂水春风》的文本中,学生和教师在轻松的对话情境里也找到了教学的契合点,即抓住了文本的第一个突破口“长”。学生的思维里也许马上会反映出“孔子此时有几岁了”“孔子比学生年长多少呢”这样的问题,这也正是本节课堂中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想知道”的知识渴望里渐入佳境。
我们追求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讲究疏密、浓淡、节奏的,既富于变化,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又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柳暗、花明,无论道路多么迂回,总是婉转相通的;而幽暗、深邃,更能激起学生无线的想象和探幽揽胜的逸趣。这样的契合点、这样的语文选修课才更有味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外文本探究的欲望,这正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魅力,也更是语文选修课的魅力所在。
二、学生视角:左手《论语》,右手孔子
众所周知,面对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只是念了中学语文课本一篇篇单薄诗文或是诗文节选,只是做了“之乎者也”之类的选择题,他们毕业之后真正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点点纯知识性的“文学常识”或是“古诗文名句”之类。
面对如此尴尬和困境,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论语〉选读》就肩负起了“国学”经典的重任,让高中学生从“常识性”到“知识性”的过渡。我们的《论语》课堂更需要引导学生向左读到《论语》,向右能看到孔子。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沂水春风》一文时,设计的两个主问题探究文本:这是一场的对话;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的孔子。
在“这是一场的对话”探究里,学生能根据文本关注对话的内容:这是一场有关于“志向、梦想”的对话。当学生说出“梦想”两字时,笔者给学生的评价是:多好的两个字,梦想,因为梦想,你让原本枯燥的文本解读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自古“梦想”充满了多少诱惑充满了多少豪情壮志,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闪发光,永不熄灭。
在课堂生成的“浪漫”里,立足文本的课堂教学探究的小问题就分为孔子的美好却又无望了的“政治梦”和长久不衰又成功了的“教育梦”。在“政治梦”中和学生一起走入了儒家所建立的“大同社会”和无奈的社会现实,在“教育梦”中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轻松活泼的教育氛围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儒家经典在《沂水春风》一文中让学生感受到的经典魅力。同时“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的孔子”的师生对话里,孔子的形象也越来越走入平常生活,在人格上他平易近人,在理想得不到实现时他会哭会笑会失望,在面对困境时他无奈却又永不放弃。
让学生手捧《论语》,目中有人,而且是更全面地去认识分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性格,这是高中语文课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审美评价的要求,也是《〈论语〉选读》这样的选修课承担的角色之一。《高山仰止》中的孔子,我们会读到“对政治失望对学生充满希望的理想家”孔子形象,也会读到“亦师亦友、可敬可亲的教育家”孔子形象,也能感受到“对学生情深又孤独无助的普通人”孔子形象。《中庸之道》一课,孔子圣人的哲思指导着中国几千年来谦谦君子的为人处事,学生会在生活中似曾相识地感受到孔子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
课堂结语时,教师补充:“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后孔子之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这样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文本,又指导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走出文本,将会对《论语》、对孔子多几分热爱和亲近。
课堂视角:读、思、悟——追寻《论语》课堂语文味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这里的“品味语言”,既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