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5.搭石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传递的美好情感;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品味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搭石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寓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石头,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可以搭建出哪些有趣的物品,进而引出课题《搭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搭石的寓意,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生字词:若干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课文大意: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传递美好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搭石”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答案示例: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

溪水清澈见底,溪中的石头形状各异。

我们喜欢在溪边搭石,搭成各种形状,如小桥、小屋等。

搭石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也让我们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2. 作业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开展“生活中的美好”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陈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

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

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了!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箩筐。

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

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

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今天,陈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懂的地方做上?。

生开始自由读课文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1)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

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

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2)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平衡间隔联结谴责俗语懒惰理所当然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山洪暴发伏下三、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这个美丽的山村,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一起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1、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刘章爷爷的故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故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故乡的搭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

(板书:搭石)2、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1)什么是搭石 (2)为什么需要搭石 (3)怎么搭石二、初读课文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词间隔联结猛涨相背而行(注意多音字的读法)谴责懒惰俗语平衡山洪暴发脱鞋挽裤理所当然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解:山洪暴发、清波漾漾容易写错的生字:“暴”下面不是“水”;“序”里面不是“矛”三、课文学习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你找的很准确!)(1)(出示少了搭石特点的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2)那漏了这些词句行吗预设一:平整方正是写搭石的样子——外形特点,不能删预设二:有二尺左右的间隔写清了搭石间的距离——摆放搭石不是随随便便的,是动了脑筋的,是为乡亲们行走方便而搭的预设三:横着摆上一排是写它摆的方式——如果我左一块右一块摆可以吗(3)读一读,读出搭石的特点。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过小溪的呢出示: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29)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设计意图:既可以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30)刘章(1939—2020),诗人、作家。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燕山春》《南国行》《北山恋》等。

二、借助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主旨1.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出示课件31)教师引导:速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搭石,从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2)(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要求:听课文朗读录音,说说课文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预设1:我认为人们走搭石的画面太美了……预设2:人们摆放搭石的认真劲儿我印象最深……预设3:我印象最深的是搭石的样子……预设4:溪边两人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33)(3)(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你能按照写作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吗?预设1:第一个画面可以叫“说搭石”,或者“搭石的来历”,因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搭石。

教师板书(话搭石)预设2:第二个画面可以叫“摆搭石”,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是“精心摆放搭石”。

教师板书(摆搭石)预设3:第三个画面是“走搭石”,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叫“如诗如画走搭石”或者“一行人走搭石”。

教师板书(走搭石)预设4:第四个画面是“溪边礼让”,或者是“互助友爱走搭石”“充满温情的搭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

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搭石》课件、搭石道具(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小组汇报: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重点引导:1、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美”。

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这美丽的风景。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

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3、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4、通过朗读感受画面美。

5、好一幅让人陶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

(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优质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优质版教案

教师板书(无私奉献)(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要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通过品悟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情感;通过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53)主题概括。

2.(出示课件54—56)课堂演练。

结束语:一排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排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排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排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

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继续品味搭石的深意。

3.(出示课件57)布置作业。

搜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读一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搭石》作为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主要做到: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两点。

第一,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本节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角度地读,感受当时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之美、声音之美、人影映入小溪中的倒影之美,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第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如在第2—4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在阅读后体会、交流。

学生通过老人摆搭石时的动作,想象这些词语传递的生活画面及人的心理活动,感悟老人那为他人着想的心灵之美。

在第4自然段中,通过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学生感悟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敬老的心灵之美,这些都是透过外在的描写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人性美。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3自然段,了解“搭石”的意义;第46自然段,学习作者描绘家乡美景的写作方法;第79自然段,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乡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搭石”的意义。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分自然段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典型例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生字词:罗、摊、挽、眺、眷恋3. 重点句子:走搭石,家乡的习俗;看搭石,家乡的美景;思搭石,家乡的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搭石”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和与之相关的感人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家乡美景的图片或文章,进行分享展示,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本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这篇散文,是作者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优美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

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学生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3.创设情境理解“什么是搭石,搭石对家乡的人们有什么作用”。

教学准备:1.师生查阅的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作者刘章的资料。

2.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家乡风景,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最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平凡而美的搭石。

(结合PPT配乐引入情境,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检查预习,介绍作者刘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我们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第一段讲)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X摆搭石;(第三、四段写)X走搭石;(最后一段议)以石喻人。

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二)学习生字词,多音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学生读,并在课文中标出“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挽裤、间隔”边读边学习生字词;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习“谴责、懒惰、平稳”;4、出示第三自然段学习“俗语、平衡、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结合实际理解“俗语”就是(紧走搭石慢过桥)5、出示第四自然段学习“伏下、联结、理所当然”;6、学习多音字“涨(zhǎngzhàng)行(xíngháng)间(jiànji ān)调(tiáodiào)”(二)再读感知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如果没有搭石会怎么样呢”(训练学生默读,要求略读)用“”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掌握生字词:搭、石、架、轻松、浑浊、琢、精制、单薄、羊毛等。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语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4.能够模仿课文朗读,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听懂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感悟课文中的情感,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情绪。

2.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教学材料、课文及相关图片。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2.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或道具,引入对“搭石”这个词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知道‘搭石’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有搭石的故事呢?”3. 学习课文(25分钟)•给学生朗读课文《搭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4. 讨论与互动(15分钟)•分组讨论《搭石》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短语或句子描述主人翁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如何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2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文内容,并且表达看法。

•练习生字词的造句和运用,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中的收获和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会。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布置的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默写生字词,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本节课《搭石》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思考,加深理解,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搭石》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搭石》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搭石》教案设计一、内容分析《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表现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热情互助的美好品质,以及家乡的淳朴民风。

文章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语文要素阅读训练要素:提高学生对场景描写的理解能力,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访”等10个字,正确读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体会文中描写的乡村生活场景,理解乡亲们的美好品质。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搭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择主要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朗读感悟等。

八、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 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访、鞋”这3个字,正确读写“汛期、山洪、暴发”这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搭石。

3. 能找出描写搭石的句子,体会搭石在乡亲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乡村小溪流水、人们过河的图片(没有搭石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在这样的小溪上没有桥,人们要怎么过河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3自然段,了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第46自然段,学习搭石的基本方法;第79自然段,探讨搭石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搭石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搭石的精神内涵。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搭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搭石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搭石的精神内涵。

4. 例题讲解:以课文第46自然段为例,讲解搭石的基本方法,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讨论搭石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搭石》2. 结构:课文结构分析1)背景及意义2)搭石方法3)精神内涵3. 生字词:板书生字词,注明音、形、义。

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并查阅词典解释。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谈谈你对搭石精神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 答案:(1)生字词:略(2)课文结构分析:见板书(3)搭石精神: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

2.掌握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通过讲述搭石的故事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进行简单句子的书写和造句。

3.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帮助他人。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护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和核心内容。

2.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感受到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搭石》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讲述了小动物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发挥智慧,共同努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反思并思考如何把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互助友爱的力量。

五、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软件或教具呈现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搭石”。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搭石”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可能和什么有关?2. 学习活动(30分钟)•听读课文《搭石》,教师讲解生字词语。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故事?分享给同伴。

3. 拓展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小绘画比赛,绘制搭石场景或人物形象。

•学生展示,相互欣赏。

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提出自己对友爱互助的想法,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绘农村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搭石,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结、互助的关系。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韵味,通过搭石这一小事,反映出大道理,教育学生要懂得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珍惜团结的时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搭石这一生活现象可能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具体的动作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珍惜团结的时光,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搭石这一生活现象的理解,以及作者通过搭石所传达的团结、互助、谦让等价值观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具体的动作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句子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搭石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品味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观察事物、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品味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特点。

进而引入课文《搭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搭石?3. 课堂讲解(2)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突兀森郁”、“盘曲而上”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引导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用“像……一样”写一个句子。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观察事物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重点词语: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自然和谐3. 观察事物方法:细心观察、抓住特点、发挥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观察日记。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作业题目:用“像……一样”仿写一个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在一个山村里,人们搭石头过河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乡亲们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乡亲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2.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乡亲们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学生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互帮互助的故事,引出本课课题《搭石》。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哪些乡亲们的美好品质?b.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c.你会如何向乡亲们学习,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优秀教学案例
1.利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课文,如《草原》、《小桥流水》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乡村小路上的石头,引出课文《搭石》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搭石的情景。
2.利用图片、道具等教学资源,模拟搭建乡村小路上的石头,让学生亲身体验搭石的过程,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创设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深入理解乡亲们互帮互助的情感交流。
4.通过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营造乡村和谐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为什么乡亲们要搭石?”,“搭石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乡亲们搭石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编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故事、撰写一篇读后感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诗词《搭石》的内容和意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搭石》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2.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搭石》;2.多媒体设备;3.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大自然中的一些壮美景观,引出诗词《搭石》。

第二步:学习诗词(15分钟)让学生先独立阅读诗词《搭石》,然后口头朗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步:诗词赏析(20分钟)分别从字、词、句、段等层次进行诗词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反复朗读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诗意、情感,让学生展开自己对诗词的想象和感悟。

第五步:朗读训练(15分钟)老师示范朗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励学生对语文诗词的学习充满热情。

六、作业布置1.复习诗词内容,准备下节课的朗读;2.写一篇感想,谈谈自己对诗词《搭石》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语文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更深的文学情感,从而提高诗词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在诗词《搭石》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出对语文诗词的热爱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

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
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

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也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出示画面:杨柳()白雪()明月()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5、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随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

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
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

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

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

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和“让”搭石的一幅幅画面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