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1.4 TCD对脑血管痉挛的判断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B16.1.4
【名称】TCD对脑血管痉挛的判断技术
【别名】
【适应证】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血管痉挛,可做TCD检查已作出判断。 【禁忌证】
【准备】
1.遮光检查室,室内保温23~27℃。备好检查床、桌、凳等用具。
2.禁烟、保持空气流通。
3.保证电源供应,使用稳压器,仪器接好地线。超声诊断仪性能稳定。
4.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合作。 【方法】
1.动态观察双侧半球脑动脉和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变化,TCD检测每天1~2次,视患者病情采用连续或间断血流速度检测。
2.动态观察脑血流多普勒频谱波峰形态的变化。
3.动态观察血管搏动指数的变化。
【结果判断】
1.双侧半球血流速度升高,无节段性流速异常。颅内MCA与颅外段ICA流速比值>3,提示血管痉挛的发生。比值越高,痉挛的程度越重。
2.血管痉挛的程度,以MCA为例,轻度:140cm/s<Vp<170cm/s;中度:170cm/s<Vp<200cm/s;重度:Vp>200cm/s。
3.血流多普勒频谱峰形尖锐,“D峰”前切迹加深。若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随血管痉挛的缓解,频谱峰形由尖锐转变为峰融合。
4.血管搏动指数随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而改变,PI值可表现为升高—减低—正常的变化过程。
5.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管搏动指数随发病时间的延长出现动态改变。流速升高通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天,高峰持续1~2周,3~4周后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1.必须密切结合临床。临床有本病的指征时,所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才有意义。
2.动态观察血流速度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血管痉挛。
3.血流速度每天升高50cm/s,MCA与颅外ICA流速比值>4∶1,提示血管痉挛严重。
4.血管搏动指数升高,血流速度下降,可能提示颅内压增加,脑灌注压减低。
5.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对判断痉挛程度只是相对的半定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