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2014年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义市2014年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一“城镇化”入手,介绍了巩义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深入浅出地分析全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促进全市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镇化对策现实问题

近几年,“城镇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

标志。实施城镇化战略决策,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巩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巩义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率逐步提高。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1.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47%,在全省108个县市中位居第六,

在十个直管县中位居第一。城镇化率比2013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2013年增加1.33万人,比2004年增加12.9万人,年均增加1.2万人(见图1)。

与全国、河南省、郑州市发展水平相比,2014年末巩义市城镇化率(50.47%)比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比河南省45.2%的平均水平高5.3个百分点,比郑州市68.3%的平均水平低17.8个百分点。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见图2),我市城镇化率与全国、河南省、郑州市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与全国年均提高幅度基本持平,低于全省年均提高幅度(1.6)0.3个百分点,高于郑州市(1.0)0.3个百分点。

2.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身发展方面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2014年,巩义非农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9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68.6%,而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47.6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18.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系数只有0.8,说明巩义的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非农化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的进程。

城镇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巩义市各乡镇虽经多年建设,城镇功能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差

甚远。一是城镇功能分区不够合理。部分城镇没有相对集中的建成区,主要依托过境公路发展,城镇房屋沿国道、省道等建设,生产与生活功能混杂;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城镇排水、污水设施未成体系,污水处理不到位,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目前,乡镇垃圾基本采取简易填埋处理,镇区内停车场地及交通信号标志、道路指示标志等十分短缺,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配套设施缺乏,三是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居民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等设施配套不足,大多数乡镇无大型商贸或专业大市场等。

城镇规模偏小,集聚功能较弱。全市存在城镇规模小、集聚功能弱的现象。从国内外城镇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时,城镇的资源配置效益才能发挥出来。截至2014年底,巩义市常住人口超过5万的乡镇只有回郭镇、鲁庄镇和西村镇。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经济集聚能力和集聚效益偏弱,特别是支柱产业作用不突出,城镇通过产品扩散、技术扩散等形式对周围地区所起的组织、协调作用难以发挥,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不强。

2.2 统计制度方面

目前,在我国衡量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情况,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化率来衡量,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化率为基础,

以每年的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结果进行评估推算。影响城镇化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地域因素。在统计上认定城镇与乡村属性很重要的依据就是根据城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与周边区域的连接状况而定。目前国家认定为城镇的区域有以下几种类型:主城区、城乡结合区、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地域(包括独立工矿区、开发区、大专院校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家为更准确地反映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在区域认定的基础上对城乡、镇乡结合区的村是否划入城镇属性作了更为严格的核定,一方面对城、镇周边村遥感影像图上的连接状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准;另一方面参考了这些村的人口流入数量、农村户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等相关指标数据,对城镇或乡村的属性进行确认。目前,我市的许多城镇与乡村结合区的连接程度不高,城镇中心区域与周边村之间有明显的非建设用地的间隔,周边村相关指标也明显偏向乡村属性。

另一个是人口因素。城镇人口的统计主要是根据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与周边区域的连接状况而定,因此,城镇辖区总人口的多少对计算城镇化水平有一定影响。城镇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农村向城镇,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必然能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大力统筹城乡发展。目前,巩义市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城乡统筹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范畴,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改变镇区周围农村城乡属性,扩大城镇范围,加快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进程。

第二,切实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要完善交通、水电、通讯、住宅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城镇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按照“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格局。三是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要更新城市管理观念,从重建设轻管理转变到建设和管理并重。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管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速城市管理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