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新手详细注释版)

合集下载

前言_EGF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前言_EGF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GFP 的应用特点:
1、检测方便: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助因子,用荧光显微镜甚至肉 眼就可以观察到,且灵敏度高,对于单细胞水平的表达也可识别。 2、荧光稳定:GFP 对光漂白有较强的耐受性,能耐受长时间的光 照;在pH范围在7-12 之间都能正常发光;对高温、碱、离子除垢 剂、盐、有机溶剂和大多数普通酶都有较强抗性。 3、无毒害:GFP 对生活的细胞基本无毒害,对目的基因的功能也没 有影响,转化后细胞仍可连续传代。 4、具有共用性和通用性:首先表现在GFP 的表达几乎不受种属范 围的限制,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都获得了成功的表达;其次是 GFP 没有细胞种类和位置上的限制,在各个部位都可以表达发出荧 光。 5、易于构建载体:由于GFP 分子量较小,仅为27-30kD,编码GFP 的基因序列也很短,所以很方便地同其它序列一起构建多种质粒。 6、可进行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于得到突变体。
EGFP基因在pET-28a载 体内的克隆和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是从太平洋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荧光蛋白质, 为238 氨基酸组成的单体, 分子量约为27kD。 • 其野生型(wild-type GFP)的吸收/激发峰在395 nm , 在475 nm 有一个次要峰,发射峰为508 nm。对细胞无毒,用于转基因表达的检测。
关于EGFP蛋白
• pEGFP-N3 质粒编码 EGFP 蛋白,它是野生型 绿色荧光蛋白(wtGFP)经克隆技术改造而 成的遗传突变体。它有两个氨基酸的替换, 即 Phe264→Leu 和 Ser265→Thr 。 用 485 nm光激发时,EGFP 可以产生比wtGFP 强 35 倍的荧光。另外, EGFP 具有红外转换激发 光 谱 ( red-shifted excitation spectra ),而且能在哺乳动物细28a

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_概述及解释说明

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_概述及解释说明

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具有独特发光特性的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其绿色荧光可以通过外源激活而观察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可视化细胞内发生的过程,并实时跟踪靶标分子的定位与转移。

GFP的序列是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应用关键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进行概述及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GFP的历史和发现过程,以及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GFP序列的组成和编码基因信息,并解析与功能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最后,我们将阐述GFP序列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有关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的全面概述及解释说明,深入探讨其组成、结构、功能和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FP序列在生物学领域中的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文促进对GFP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推动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

2. GFP绿色荧光蛋白序列概述2.1 GFP简介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来自于海洋水母的蛋白质。

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并且在非生物致死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

由于这些特性,GFP成为了生物学领域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标记工具。

2.2 GFP的发现历程GFP最早是在1960年代末期由奥斯汀·盖因斯、罗德南·麦迪安和道格拉斯·普里肯特等科学家在研究水母Aequorea victoria时发现的。

他们观察到当GFP暴露在紫外线下时会发出绿色荧光,并且将其提取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随后,科学家们发现GFP能够自身形成一个染色体,而不需要其他辅助物质。

2.3 GFP的结构特征GFP的序列长约238个氨基酸残基,具有高度保守性。

绿色荧光蛋白G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 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绿色荧光蛋白(G F 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南方医科大学2011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 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目录1 前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

它产生荧光无需底物或辅因子发色团是其蛋白质一级序列固有的。

1962 年,下村修等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并发现一种绿色的荧光蛋白。

1974 年,他们分离得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1]GFP 作为一种新的报告基因,其优点在于①荧光强度高,稳定性高;②GFP 分子量小,易于融合,适用于多种转化方式,对受体无毒害,安全可靠;③不需要反应底物与其他辅助因子,受蓝光激发产生绿色荧光,尤其适用于体内的即时检测;④GFP 不具有种属依赖性,在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表达;⑤通过替换一些特殊氨基酸,可以使之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从而适应不同的研究需要。

2021年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2021年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欧阳光明(2021.03.07)南方医科大学2011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E.coli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 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E.coli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目录1 前言32 实验目的43 实验设备44 材料及试剂55 实验操作步骤55.1操作流程55.2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65.2.1 质粒的培养65.2.2 质粒的DNA的碱提取法65.2.3 质粒DNA的鉴定与纯化75.3酶切及连接85.3.1 双酶切85.3.2 回收酶切产物(采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85.3.3 连接95.4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95.4.1 LB(Luria-Bertain)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参考附录)95.4.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CaCl2法)95.4.3 转化涂板105.5GFP蛋白的诱导表达105.6绿色荧光蛋白的粗提取11参考文献11附录121LB培养基的配制:122.溶液Ⅰ123.溶液Ⅱ124.溶液Ⅲ(100ML)125.DN ASE-FREE RN ASE A136.TE缓冲液(P H8.0)137.20×TBE138.G ENE F INDER-溴酚蓝上样缓冲液139.PEGFP-N3质粒全图谱1310.P ET-28A质粒全图谱141 前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操作步骤

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操作步骤

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一、碱裂解法质粒DNA的小量提取所涉及溶液的配制:Solution Ⅰ: 50mmol 葡萄糖25mmol Tris Cl (pH8.0)10mmol EDTA (pH8.0)Solution Ⅱ: 0.2mol NaOH1% SDS使用前现配现用Solution Ⅲ:每100ml含: 5M KAC 60.0ml冰乙酸 11.5ml蒸馏水 28.5mlTE Buffer: 10mmol Tris Cl (pH8.0)1mmol EDTA (pH8.0)(1)取单菌落于5ml带有相应抗生素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200-250rpm振荡培养过夜(农杆菌在YEB培养基中,于28℃、250rpm振荡培养,时间相对长些);(2)将1.5ml培养物倒入微量离心管中,用微量离心机于4℃、12000rpm离心1分钟,吸弃上清(可重复一次,若菌种需要保存,需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3)向离心管中加入100-150l用冰预冷的Solution Ⅰ,用旋涡振荡器或用微量移液器吹打重悬沉淀;(4)加入200l新配制的Solution Ⅱ,盖紧管口,快速颠倒离心管5次(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冰上放置5分钟(仔细观察加入Solution Ⅱ后有何现象出现?);(5)加入150l用冰预冷的Solution Ⅲ,轻轻混匀(观察有何现象出现?),冰上放置3~5分钟;(6)用微量离心机于4℃、12000rpm离心5分钟,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7)加等体积酚、酚:氯仿(1:1)、氯仿抽提,振荡混匀,用微量离心机于4℃、12000rpm离心2分钟,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8)向上清中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于室温放置2分钟;用微量离心机于4℃、12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9)用70%乙醇洗涤1~2次,再次4℃、12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于空气中干燥10分钟;用适量TE buffer溶解质粒DNA,加入1l 10mg/ml RNA酶,37℃处理1小时后使用或于-20℃贮存。

绿色荧光蛋白G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绿色荧光蛋白G 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SANY标准化小组#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绿色荧光蛋白(G F 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南方医科大学2011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 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目录1 前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

它产生荧光无需底物或辅因子发色团是其蛋白质一级序列固有的。

1962 年,下村修等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并发现一种绿色的荧光蛋白。

1974 年,他们分离得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1]GFP 作为一种新的报告基因,其优点在于①荧光强度高,稳定性高;②GFP 分子量小,易于融合,适用于多种转化方式,对受体无毒害,安全可靠;③不需要反应底物与其他辅助因子,受蓝光激发产生绿色荧光,尤其适用于体内的即时检测;④GFP 不具有种属依赖性,在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表达;⑤通过替换一些特殊氨基酸,可以使之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从而适应不同的研究需要。

前言 EGF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前言 EGF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EGFP基因在pET-28a载 体内的克隆和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是从太平洋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荧光蛋白质, 为238 氨基酸组成的单体, 分子量约为27kD。
• 其野生型(wild-type GFP)的吸收/激发峰在395 nm , 在475 nm 有一个次要峰,发射峰为508 nm。对细胞无毒,用于转基因表达的检测。
质粒pEGFP-N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谱
表达载体pET-28a
• pET表达体系是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 融合蛋白常用的体系之一。
• 使用T7Lac启动子; • BamHI下游存在转录终止信号; • 含有寡聚组氨酸链(His-tag),便于融合蛋白
的纯化。
pET- a
表 达 载 体
28 图 谱
3、无毒害:GFP 对生活的细胞基本无毒害,对目的基因的功能也没 有影响,转化后细胞仍可连续传代。
4、具有共用性和通用性:首先表现在GFP 的表达几乎不受种属范 围的限制,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都获得了成功的表达;其次是 GFP 没有细胞种类和位置上的限制,在各个部位都可以表达发出荧 光。
5、易于构建载体:由于GFP 分子量较小,仅为27-30kD,编码GFP 的基因序列也很短,所以很方便地同其它序列一起构建多种质粒。
GFP 的应用特点:
1、检测方便: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助因子,用荧光显微镜甚至肉 眼就可以观察到,且灵敏度高,对于单细胞水平的表达也可识别。
2、荧光稳定:GFP 对光漂白有较强的耐受性,能耐受长时间的光 照;在pH范围在7-12 之间都能正常发光;对高温、碱、离子除垢 剂、盐、有机溶剂和大多数普通酶都有较强抗性。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陈曦2013141411122实验设计分析:若实验所需的目的基因EGFP及载体质粒皆只提供相关菌液,则直接提取质粒,纯化后进行双酶切及连接重组,利用热激法转化DH5α,涂抗性板后观察现象进行菌落PCR鉴定即可。

若载体质粒已准备好,仅目的基因质粒于菌内,则可直接利用菌落PCR技术提取目的基因,再与载体质粒进行slic连接后热激转化,涂抗性板后观察现象进行菌落PCR鉴定即可。

由于考虑成本问题及质粒特点,本实验主要利用双酶切法。

实验计划:1.质粒DNA的提取及检测2.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连接重组3.重组DNA的转化及重组子的鉴定4.利用菌落PCR技术进行阳性克隆的鉴定实验详细步骤:一、质粒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设计分析:由于pET- 28a质粒、pEGFP-N3质粒皆有Bam HⅠ与Not I酶切位点,且分别距EGFP基因上下游较近,而于pET- 28a中,两酶切位点距离很近,仅相隔30kb左右,且二者接含有卡纳抗性。

因而先利用碱裂解法小提质粒并纯化两质粒,为下一步双酶切做准备。

质粒示意图实验原理:分离质粒DNA的方法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实验步骤:①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溶液Ⅰ:葡萄糖50 mmol/L,EDTA 10 mmol/L,Tris-HCl 25 mmol/L,pH至8.0。

高压蒸汽灭菌后,4℃保存。

作用:分散细胞,螯合金属离子使酶失活,防止DNA的降解。

溶液Ⅱ:NaOH 0.2 mol/L,SDS 1%,现配现用(可均配2×溶液贮存,用前等体积混合)。

作用:细胞在NaOH和SDS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染色体DNA发生变性。

溶液Ⅲ:按体积比5 mol/L乙酸钾:冰乙酸:ddH2O为6:1.15:2.85配制而成。

保存于4℃,用时置于冰浴中。

作用:酸性条件上质粒DNA复性,留在上清液。

大肠杆菌DNA和蛋白质-SDS复合物等发生沉淀。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黑(GFP)基果的克隆、表黑战细提与之阳早格格创做北圆医科大教2011防止医教(卫死考验检疫)纲要脚法:钻研绿色荧光蛋黑(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果正在大肠杆菌中的基果克隆与重组表黑,以及对于其举止细提与.要收:从E.coli DH5ɑ中用碱提与量粒的要收提与量粒pEGFP-N3战量粒pET-28a.而后用量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于已经提与的产品举止电泳,决定从大肠杆菌中乐成提与了量粒.再用节造性内切酶BamHI战NotI对于乐成提与的量粒举止酶切,并对于酶切后的量粒举止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决定已经提与了GFP基果.将含有GFP基果的量粒变化到体验态夸大培植.用IPTG诱导GFP 基果表黑不妨瞅到浅绿色菌降.末尾对于绿色荧光蛋黑举止细提与.论断:本真验有帮于教死掌握最基础的分子死物教真验技能,为进一步的真验奠定前提.关键词汇:绿色荧光蛋黑基果克谨慎组表黑变化细提与目录1 序止32 真验脚法43 真验设备44 资料及试剂55 真验支配步调55.1支配过程55.2量粒DNA的分散与杂化65.2.1 量粒的培植65.2.2 量粒的DNA的碱提与法65.2.3 量粒DNA的审定与杂化75.3酶切及连交85.3.1 单酶切85.3.2 回支酶切产品(采与DNA回支试剂盒举止回支)8 5.3.3 连交95.4.1 LB(Luria-Bertain)液体战固体培植基的配造(参照附录)95.4.2.体验态细胞的造备 (CaCl2法)95.4.3 变化涂板105.5GFP蛋黑的诱导表黑105.6绿色荧光蛋黑的细提与11参照文件11附录121LB培植基的配造:122.溶液Ⅰ123.溶液Ⅱ124.溶液Ⅲ(100ML)125.DN ASE-FREE RN ASE A136.TE慢冲液(P H8.0)137.20×TBE138.G ENE F INDER-溴酚蓝上样慢冲液139.PEGFP-N3量粒齐图谱1310.P ET-28A量粒齐图谱141 序止绿色荧光蛋黑(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留于包罗火母、火螅战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死物收光蛋黑.当受到紫中或者蓝光激励时,GFP 收射绿色荧光.它爆收荧光无需底物或者辅果子收色团是其蛋黑量一级序列固有的.1962 年,下村建仄分散杂化了火母中收光蛋黑火母素,并创造一种绿色的荧光蛋黑.1974年,他们分散得到了那个蛋黑,当时称绿色蛋黑,以去称绿色荧光蛋黑(GFP)[1]GFP 动做一种新的报告基果,其便宜正在于①荧光强度下,宁静性下;②GFP 分子量小,易于混同,适用于多种变化办法,对于受体无毒害,仄安稳当;③出有需要反应底物与其余辅帮果子,受蓝光激励爆收绿色荧光,更加适用于体内的坐即检测;④GFP 出有具备种属依好性,正在多种本核战真核死物细胞中皆表黑;⑤通过替换一些特殊氨基酸,不妨使之爆收分歧颜色的光,进而符合分歧的钻研需要.连年去广大用于基果的表黑与调控、蛋黑量的定位、变化以及相互效用、旗号传播、转染与变化,以及细胞的分散与杂化等钻研范围[ 2~3].采与GFP 动做标记表记标帜基果,可曲交支集变化细胞供真验,支缩了筛选时间、缩小对于细胞活性的效用并可动做活体标记表记标帜,为钻研收育的基果调控战分子体造提供了一种简净灵验的脚法[ 4、5 ].采与基果工程脚法死产GFP标记表记标帜的要收,可建坐一种烦琐、赶快的免疫诊疗技能[6].量粒变化加进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体验态细胞是分子克隆的关键步调[7],是基果克隆以及DNA文库建坐等钻研中一项要害的惯例支配.暂时,体验态细胞的造备主要采与CaCl2法,该要收支配简朴、简单掌握、重复性佳、变化率下,可广大应用于普遍的真验室.其本理是Ca2+ 损害细胞膜上的脂量阵列,并与膜上多散羟基丁酸化合物、多散无机磷酸产死复合物以好处中源DNA的渗进[8].大肠杆菌是第一个用于重组蛋黑死产的宿主菌,它出有但是具备遗传背景收会、培植支配简朴、变化战转导效用下、死少繁殖快、成本矮廉、不妨赶快大规模天死产脚法蛋黑等便宜[9].而且其表黑中源基果产品的火仄近下于其余基果表黑系统,表黑的脚法蛋黑量以至能超出细菌中蛋黑量的30%,果此大肠杆菌是暂时应用最广大的蛋黑量表黑系统[10].大肠杆菌表黑系统是暂时最时常使用的中源蛋黑表黑系统,大肠杆菌由于遗传背景收会、易支配,以及有洪量可供采用的克隆或者表黑载体,使之成为人们克隆表黑中源基果的主要菌株[11].随着科研的收达,建坐出了多种具备分歧特性的表黑载体战工程菌株,以谦脚表黑分歧本量、央供的脚法基果的需要.正在本核细胞中表黑蛋黑量的载体时常使用开用子有T7开用子、Trp开用子-色氨酸开用子、Tac开用子、T7噬菌体中基果10 的开用子及Lac开用子等.Lac开用子受收会代开系统活化蛋黑战cAMP的正调控战阻拦物的背调控,当加进乳糖或者某些类似物IPTG可与阻拦蛋黑产死复合物,使阻拦蛋黑构型改变,阻拦蛋黑出有再能与把持基果分散,进而使结构基果表黑.根据本核死物基果表黑特性采用载体举止脚法基果克隆,而后转进相映的菌种中表黑脚法蛋黑量[12].钻研绿色荧光蛋黑正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基果克隆战表黑.通过量粒重组产死所需要的重组量粒pET-28a-GFP,将重组量粒导进大肠杆菌体内,通过酶切及用IPTG诱导检测是可正在大肠杆菌体内诱导表完毕功.根据电泳截止及荧光局里得出论断,重组量粒正在大肠杆菌体内乐成诱导表黑.2 真验脚法教会绿色荧光蛋黑基果表黑载体的建坐及正在大肠杆菌中的表黑所有历程中的每一步,掌握其要收.本真验是通过基果工程脚法对于脚法基果EGFP举止克隆,并举止EGFP表黑载体的建坐,并正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黑,赢得GFP蛋黑.①教会最时常使用的小量造备量粒DNA的碱裂解要收②教会时常使用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能③教会用节造性内切酶切割DNA④教会用琼脂糖凝胶中回支DNA片段⑤教会DNA片段的体中连交技能⑥教会用CaCl2法治备大肠杆菌体验态细胞⑦教会用量粒DNA变化体验态受体菌的基础支配技能⑧教会用酶切法筛选重组量粒变化乐成的克隆菌⑨相识中源基果正在本核细胞中表黑的特性战IPTG诱导表黑的要收⑩教习SDS-PAGE 胶的基础灌造要收战用SDS-PAGE 检测表黑蛋黑3 真验设备恒温培植箱,超净台,恒温摇床,造冰机,台式离心机,核酸电泳仪,小型混同器,冰箱,蓝盾可睹光透射仪,移液器、电泳槽、振荡器、造冰机、凝胶成像仪,火浴锅,下压灭菌锅、振荡培植箱,脚持式紫中灯.4 资料及试剂BamH I ;NotI(10U/μL);T4 ligase ;LB 培植基;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TE 慢冲液;20×TBE ;GeneFinder-溴酚蓝上样慢冲液.5 真验支配步调5.1 支配过程量粒提与量粒提与酶切回支酶切回支连交图一过程图5.2 量粒DNA的分散与杂化5.2.1 量粒的培植1)正在含有pEGFP-N3量粒的DH5α仄板上菌降上挑与菌种,置于含有5mL LB培植基的试管中.摇摆过夜.2)有pET-28a量粒的仄板上挑与单菌降于其余一个试管中,共样摇荡培植过夜.5.2.2 量粒的DNA的碱提与法1)与1.5ml DH5α培植液倒进1.5mL eppendorf 管(微量离心管)中, 13000rpm离心1min.2)重复1.3)弃上浑,将管倒置于卫死纸上数分钟,使液体流尽.4)菌体重淀重悬浮于100μL溶液Ⅰ中(需剧烈振荡),室温下搁置10min.5)加进新配造的溶液Ⅱ200μl, 盖紧管心,赶快温战颠倒eppendorf 管5次,以混匀真量物(千万出有要振荡),冰浴5min.6)加进150μL预热的溶液Ⅲ,盖紧管心,并倒置离心管,温战振荡3次,使重淀混匀,冰浴中15分钟,13000rpm离心5min.7)上浑液移进搞净eppendorf 管中,加进等体积的氯仿/同戊醇(24:1),振荡混匀, 13000rpm离心2min.8)将火相移进搞净eppendorf 管中,加进等体积的氯仿/同戊醇(24:1)振荡混匀, 13000rpm离心2min.9)将火相移进搞净eppendorf 管中,加进2 倍体积的无火乙醇,振荡混匀后,置于室温下2min,而后13000rpm离心5min.10)弃上浑,将管心关关倒置于卫死纸上使所有液体流出,加进1mL 70%乙醇洗重淀一次, 振荡混匀后,13000rpm离心5min.11)吸除上浑液,将管倒置于卫死纸上使液体流尽,室温搞燥.12)将重淀溶于30μL TE慢冲液(pH8.0,含20μg/mL RNaseA)中,保存正在-20℃冰箱中.13)依照共样的过程战要收将pET-28a的量粒也提出去,保存正在-20℃冰箱中.5.2.3 量粒DNA的审定与杂化1)1%琼脂糖凝胶的配造①加20ml 1×TBE慢冲液于三角瓶中,②透彻称与0.2g琼脂糖加到三角瓶中,于微波炉中加热至真足熔化,③热却至60℃安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①沉慢倒进启佳二端战加上梳子的电泳胶板中,静置热却30分钟以上,②将胶板与消启胶戴,搁进电泳慢冲液(TBE)中,使电泳慢冲液刚刚佳出过凝胶约1mm,沉沉革除梳子,③与5μl量粒DNA及2μl GeneFinder混匀上样⑤蓝盾可睹光透射仪瞅察截止.3)回支产品①用搞净的刀片将需要的DNA条戴从凝胶上切下去,称与重量.②以0.1g凝胶对于应300μL的体积加进PN.③50℃火浴搁置10min,功夫出有竭温战上下翻动离心管至胶真足融解.④将上一步得到的溶液加进到一个吸附柱中,吸附柱再搁进支集管,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⑤加进800μL漂洗液PW,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⑥加进500μL漂洗液PW,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⑦将离心吸附柱搁回支集管,13000rpm离心2min.⑧与出吸附柱,搁进一个搞净的离心管中,正在吸附膜的中间位子加进适量洗脱慢冲液EB 30μL,洗脱慢冲液先正在65℃火浴预热,室温搁置2min,13000rpm离心1min,而后将离心的溶液重新加回离心吸附柱中,13000rpm离心1min.⑨置于-20℃保存.5.3 酶切及连交5.3.1 单酶切按如下单酶切体系(30μL)混同:表1 单酶切体系的配造反应物(μL)pEGFP-N3 pET-28a量粒1818BamH I 2 2Not I 2 210×buffer K 3 30.1%BSA慢冲液 3 3灭菌单蒸火至 30ul体系1)离心10s,混匀.2)37℃火浴酶切3-4h.3)配造1.0%(M/V)一般琼脂糖凝胶30ml.4)适合搁置热却,45℃安排倒于电泳胶板上,插佳梳子.5)待凝胶凝固佳以去,拨下梳子.6)酶切样品中加进5µl溴酚蓝-GeneFinder混同液混匀,上样.7)1×TBE Buffer,80V(3-4V/cm)下电泳30min.8)荧光激励器瞅察量粒DNA条戴的酶切情况,并照像.5.3.2 回支酶切产品(采与DNA回支试剂盒举止回支)1)配30mL 1%进心琼脂糖凝胶,尽管少一些(用细梳子),对于酶切产品举止电泳分散;2)将酶切产品局部加进加样孔中3)跑胶,瞅察截止,而且拍照.4)用搞净的刀片将需要的DNA条戴从凝胶上切下去,称与重量.5)以0.1g凝胶对于应300μL的体积加进PN.6)50℃火浴搁置10min,功夫出有竭温战上下翻动离心管至胶真足融解.7)将上一步得到的溶液加进到一个吸附柱中,吸附柱再搁进支集管,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8)加进800μL漂洗液PW,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9)加进500μL漂洗液PW,13000rpm离心60s,弃掉兴液.10)将离心吸附柱搁回支集管,13000rpm离心2min.11)与出吸附柱,搁进一个搞净的离心管中,正在吸附膜的中间位子加进适量洗脱慢冲液EB 30μL,洗脱慢冲液先正在65℃火浴预热,室温搁置2min,13000rpm离心1min,而后将离心的溶液重新加回离心吸附柱中,13000rpm离心1min.12)置于-20℃保存.5.3.3 连交依照连交体系举止,16℃连交过夜.表2 连交体系反应物体积/μL回支杂化的pET-28a量粒5gfp基果片段12T4连交酶 1慢冲液(10×) 25.4.1 LB(Luria-Bertain)液体战固体培植基的配造(参照附录)氨苄青霉素战卡那霉素等抗死素出有抗热,如果培植基温度过下,简单引导抗死素做兴,应使培植基降温至60℃安排后,再加进抗死素.但是也出有该使培植基的温度过矮,可则简单出现气泡.75mm曲径的培植皿约需15ml培植基.5.4.2.体验态细胞的造备 (CaCl2法)1)挑一大肠杆菌单菌降搁进3ml LB液体培植基(含Kan+),37℃培植过夜.2)活化大肠杆菌:与3ml新陈的LB液体培植基加进50-150μl的过夜菌,培植2-3个小时.3)将昨夜摇出去的DH5α或者BL21培植液转进离心管中,冰上搁置10min,而后于4℃下4000rpm离心5min.4)弃去上浑,用预热的0.1mol/L 的CaCl2溶液600μL沉沉悬浮细胞,冰上搁置20min, 4℃下4000rpm离心5min.5)弃去上浑,加进300μL预热的0.1mol/L的CaCl2溶液,沉沉悬浮细胞,冰上搁置5min,即成体验态细胞悬液,可-80℃少久保存.5.4.3 变化涂板1) 与2个无菌离心管,分别加进100μL BL21体验态细胞悬液,第1管加5μl 无菌火,第2管加进量粒DNA 溶液5μl,沉沉摇匀,冰上搁置30min.2)42℃火浴中热激90s,热激后赶快置于冰上热却5min. 3) 分别背管中加进100μL LB 液体培植基,混匀后正在37℃振荡培植30min.4) 从管1中与50μL 涂布于含抗死素战出有含抗死素的仄板上,从管2中与50μL 战100μL 涂布于含抗死素的仄板上.正里进与搁置约10分钟,待菌液真足被培植基吸支后倒置培植皿,37℃培植20小时.图2 变化涂板模式图5.5 GFP 蛋黑的诱导表黑1)与阳性克隆量粒DNA 变化BL21; 2)正在含有Kan +的固体培植基上,37℃培植20h ; 3)挑与单菌降,37℃振荡培植过夜; 4) 与4支无菌戴盖试管,加进新陈LB 液体培植基(含有Kan 管1 管1 管2 管250μL 50μL 50μL 100μL+)5ml,按1:20密释比率加进过夜菌,37℃培植至死少久,约2-3小时.5)加进IPTG(1:1000)至末浓度1mmol/L,分别诱导0h,1h,2h,4h.6)分别与1.5ml,10000rpm离心5min,去除上浑,支集重淀,再重复一次支集重淀.7)分别与IPTG诱导培植液20μl涂布正在含Kan+的固体培植基上,37℃培植20小时.8)瞅察蛋黑表黑:用紫中线映照菌体重淀及培植仄板,不妨瞅到绿色荧光.分别对于匀称涂布的仄板以及表黑蛋黑的样品管照相,保存照片.5.6 绿色荧光蛋黑的细提与1)挑与上述审定透彻的单菌降交进5 mL 液体LB 培植基( 含50μg/mL 卡那霉素) , 37 ℃振荡培植过夜,2)将过夜培植菌以1: 500 体积比交种进新的LB 液体培植基夸大培植, 37 ℃培植1 h 后, 加进0.1 mmol/L IPTG 诱导表黑3 h.3)将上述诱导表黑菌液4 ℃、5 000×g 离心10 min 支集菌体,4)用提与慢冲液(2 mmol/L Tris, pH 8.0, 0.5 mmol/L PMSF,0.2mmol/L NaN3)洗涤菌体一遍,5)将菌体超声破碎( 50 %功率, 超声20 s, 共20 次,二次超声隔断40 s) 后, 10 000 ×g离心20 min.6)与离心后的上浑,即为细提与绿色荧光蛋黑.参照文件[1] Shimomura O,Johnson FH,Saiga Y.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equorin, abioluminescent protein from the luminous hydromedusan, Aequorea [J]. J Cell Como Physiok, 1962, 59: 223-239.[2] Kain SR,AdamsM, Kondepudi A, et al.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as a reporter of gene exp ression and p rotein localization. biotechniques, 1995, 19 (4) : 650[3] Phillip s GJ.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 a bright idea for the study of bacterial p rotein localization. FEMSmicrobial Lett, 2001, 204 (1) : 9[4] ChalfieM, Tu, EKivchen G, et al.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as a marker forgene exp ression. Science, 1994, 263(5148) : 802[5] ChalfieM.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Photochem Photobiol, 1995, 62 (4) : 651[6] Larrick JW, Balint RF, Youvan DC.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untapped potential in immunotechnology. Immunotechnology, 1995, 1 (2) : 83[7] 萨姆布鲁克 J,弗里偶 E F,曼僧阿蒂斯 T. 分子克隆真验指北[M]. 金冬雁,黎孟枫,译. 2版. 北京:科教出版,1995.[8] 杜祯, 马海利, 陈瑞芳.工程菌DH-5α体验态细胞的造备及量粒pGEM的变化钻研华夏畜牧兽医,2007 年第34卷第5期[9] Nuc P. Nuc K. Recombinant protein production in Escherichia coli[J].Postepy Biochem,2006,52 (4):448-456.[10] Dong X,Tang B,Li J,et al.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Intact and Functional Soybean (Glycine max)Seed Ferritin Complex in Escherichia coli [J].J Microbiol Biotechnol,2008,18 (2):299-307. [11] 吕素芳,刘峥,郭广君,蔡永萍,邱德文大肠杆菌中表黑中源重组蛋黑的钻研[12] 魏秋黑,李毅主编本核细胞中中源基果的表黑战收端杂化,新颖分子死物教技能,下等培养出版社,2006.7:95-97附录1 LB培植基的配造:组成液体固体蛋黑胨(Trypton)10g10g酵母提与物(Yeast Extract)5g5gNaCl10g10g琼脂(Agar)15g蒸馏火定容至1000ml定容至1000ml2. 溶液Ⅰ: 50mM 葡萄糖25mM Tris-HCl(pH8.0)10mM EDTA3. 溶液Ⅱ(现用现配):0.2N NaOH1% SDS(先加火,再加NaOH战SDS)4. 溶液Ⅲ(100ml):5M KAc 60ml5. DNase-free RNase A:溶解RNase A于TE慢冲液中,浓度为10mg/ml,煮沸10-30min,与消DNase活性,-20℃贮存.6.TE慢冲液(pH8.0)[10mM Tris-HCl;1mM EDTA]的配造:药品称呼1M Tris-HCl(pH8.0)10ml1ml0.5M EDTA2mlddH2O定容至1000ml定容至100ml7. 20×TBE:216g Tris碱,110g硼酸,80ml 0.5M EDTA (pH8.0),定容至1000ml.8. GeneFinder-溴酚蓝上样慢冲液6×loading buffer:0.25%溴酚兰,0.25%二甲苯青FF,40%(w/v)蔗糖火溶液.配造佳后不妨按50:1的比率密释GeneFinder.9.PEGFP-N3量粒齐图谱真验使用的EGFP蛋黑与自本核-真核脱梭量粒pEGFP-NB3B的蛋黑量编码序列.此量粒本本被安排于正在本核系统中举止扩删,并可正在真核哺乳动物细胞中举止表黑.真量粒主要包罗位于PCMV真核开用子与SV40 真核多散腺苷酸尾部之间的EGFP编码序列与位于EGFP上游的多克隆位面;一个由SV40 早期开用子开用的卡那霉素/新霉素抗性基果,以及上游的细菌开用子可开用正在本核系统中的复造与卡那抗性.正在EGFP编码序列上下游,存留特同的BamH I及Not I节造性内切酶位面,可切下整段EGFP编码序列.10.pET-28a量粒齐图谱表黑EGFP 蛋黑使用的pET-28 本核载体包罗有正在多克隆位面二侧的His-tag polyHis 编码序列;用于表黑蛋黑的T7 开用子,T7 转录起初物以及T7 末止子;采用性筛选使用的lacI 编码序列及卡那霉素抗性序列,pBR322 开用子,以及为爆收单链DNA 产品的f1 开用子.。

南方医科大学分生实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南方医科大学分生实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南方医科大学学院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基因克隆并检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便于实验。

本实验通过将含有目的基因GFP的pEGFP-N1质粒和pMD18-T载体进行酶切、电泳、回收、连接、转入、筛选之后,把GFP基因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DH5α(克隆菌)中,从而实现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克隆表达实验名称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克隆2015-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2015-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酶切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PCR技术原理和PCR仪的操作方法。

4.学习PCR产物的TA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5.了解和掌握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以及DNA转化大肠杆菌的原理和方法。

6.掌握双酶切法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菌落PCR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掌握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二、实验原理1.pEGFP-N1质粒2.T载体三、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质粒:pEGFP-N1T载体:pUCm-T菌种:DH5(克隆菌)PCR引物:F——GGCATATGGTGAGCAAGGGCGAR——CGGGATCCCTTGTACAGCTCGTCTm=56实验试剂:即用型蓝白T载体(pMD18-T vector cloning kit)快速DNA连接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EcoR I(Fermentas)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X-gal、IPTG等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台式高速离心机,大容量冷冻离心机,PCR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水平电泳槽,垂直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制冰机、超低温冰箱等2.方法分离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筛选重组体、转化子四、实验具体流程1.获取外源基因1)碱裂解法提取质粒使用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离心1300r pm,1min瞬时离心漩涡震荡颠倒数次悬浮沉淀颠倒数次离心放置3-5min 13000rpm,1min离心13000rpm,1min2)取0.2 ml PCR反应管一支,用微量加样枪按下述顺序分别加入各试剂(注意每换一种试剂换一个新吸头):H2O 6μl质粒DNA(pEGFP-N1)2μl引物GFP1 (10μM) 1μl引物GFP2 (10μM) 1μlPremix Taq 10μl总体积20μl加完试剂后,将PCR反应管放到PCR仪上。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采用PCR技术,对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中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所得PCR产物和质粒pET-28b经过BamH I和Nde I双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酶切产物的酶切情况并回收凝胶,再利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得到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导入克隆菌E. coli DH5a中培养扩增,提取阳性菌落质粒进行重组子鉴定,进而导入表达菌E. coLi 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PCR 基因克隆表达1.前言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1]。

1.2 GFP 的结构GFP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如图二。

长420 nm,宽240 nm,由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65-67位的Ser-Tyr-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1.3 GFP的研究应用GFP可标记细胞和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FP及其突变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2[等方面。

基于新型功能荧光蛋白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在活细胞乃至活体动物内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GFP还用于观察微生物、发育机理研究、细胞筛选、免疫学等方面。

本实验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其结构如图三所示。

其上有所用酶的酶切位点。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论文题目: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中国·黄石2010年12月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胡丽丹(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0803班湖北黄石 43500)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用碱裂解法提取的的质粒pEGFP-N3和pET-28α经过Bam H I和Not I双酶切连接后,得到pET-28α-pEGFP-N3重组质粒。

取部分的重组质粒做酶切实验,验证重组质粒的存在性,剩下的重组质粒导入表达菌E. coLi 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重组有GFP基因的E. coLi BL-21,在含有1 μL/mL 的卡纳霉素的LB培养基上培养。

当A600达到0.7时,用终浓度为0.8 mM的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培养3小时,离心得到下层绿蓝色沉淀物即可。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GFP 基因的克隆荧光蛋白水母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HU Li-Dan( Class three Grade eigh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department,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0)Abstract: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one kind of bioluminenscent proteins ,hasbeen found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of Coelenterates,such as fellyfish,polyp and coral pEGFP-N3 and pET-28αwas harvested by sodium dodecylsulfate(SDS) alkaline process extraction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fter treating the two targeted plasmids with Bam H I and Not I, the recombinant plasmid,namely pET-28α-pEGFP-N3, can be retrieved by furthermor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aking slight recombinant plasmid proves that recombinant plasmid does exist by dienzyme cutting(Bam H I and Not I).The recombinant plasmid lefting would be transported to E. coLi BL-21the competent cells. E. coLi BL-21containing recombinant GFP gene was grown overnight in LB solid medium containing kanamycin (Final concentration: 1 μL/mL). When absorbance at 600 nm value was 0.7, isopropyL 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was added to 0.8 mM and the incubation was continued an addition 3 h.Key words: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ellyfish Genetic Cloning Fluorescin目录1.前言: (1)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1)1.1.1 GFP研究背景 (1)1.1.2 GFP研究应用 (2)1.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3)2.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5)2.1实验试剂与材料: (6)2.2实验仪器: (7)3.实验方法 (7)3.1质粒提取方法: (7)3.2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回收: (9)3.3酶切及连接: (11)3.4E. CO L I DH5Α或E. CO L I BL21感受态制备及转入: (12)3.5酶切验证重组质粒: (13)3.6GFP基因的表达 (14)3.6.1活化菌种 (14)3.6.2扩大培养 (14)3.6.3 IPTG诱导GFP基因的表达 (14)4.结果与分析 (14)4.1质粒提取过程中现象与结果: (14)4.2琼脂糖凝胶电泳 (15)4.3E. CO L I DH5Α或E. CO L I BL21感受态制备及转入结果: (16)4.4酶切验证重组质粒 (16)4.5GFP基因的表达结果: (17)5.讨论: (18)5.1提取质粒出现图六的原因是: (18)5.2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图七、图八原因: (18)5.3E. CO L I DH5Α或E. CO L I BL21感受态制备及转入出现图九、十原因: .. 19 5.4酶切验证重组质粒出现图十一原因: (19)5.5GFP基因的表达结果如图十二、十三原因: (19)6.参考文献 (20)前言: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1.1.1 GFP 研究背景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gf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基因工程实验设计题目: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克隆与表达专业:生工1001 :会淼2013年3月13实验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d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基因克隆与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实验方法; 通过分别将DH-5α(pEGFP-N3)和DH-5α(pET-28a)提取质粒、酶切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28a-GFP,将重组质粒导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转化,通过限制性核酸切酶Not I与Bam H1和PCR对所建质粒进行分析鉴定后, 通过转化的方法把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BL-21进行表达,再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如果可以看到显现绿色,判断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1.材料与方法:1.1.1 实验材料克隆菌E.coliDH-5a、表达菌BL-21为本实验室收藏菌种,质粒 pET-28a 和 pEGFP-N3,引物,限制性切酶 BamH1、Not Ⅰ1.1.2仪器设备Eppendof离心机、电泳仪、电子天平、台式离心机、控温磁力搅拌器、调温电热套pH计、冰箱、台式冷冻恒温振荡器、紫外灯、生物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水温箱、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装置、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酒精灯、培养皿、、移液枪、枪头、接种环、酒精棉球、灭菌枪头、平板封口膜、离心管1.1.3 试剂与溶液分装后于121 ℃ 高压灭菌20 min。

(LB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LB中加琼脂粉至1 %);溶液Ⅰ 50m L葡萄糖50 mmol/LTris-Cl (pH 8.0) 25 mmol/LEDTA (pH 8.0) 10 mmol/L121℃高压灭菌 15 min后置于0~4℃贮存;溶液Ⅱ 100 m LNaOH 0.2 mol/LSDS 1% (W/V)用时由母液2 mol/L NaOH、10%(W/V) SDS稀释现配;溶液Ⅲ 100m LKOAc (5 mol/L) 60 mL冰乙酸11.5 mLH2O 28.5 mL121 ℃高压灭菌 15 min后置于0~4 ℃贮存;氯仿;琼脂糖;灭菌的去离子水;10×酶切缓冲液;Taq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缓冲。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精编版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精编版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南方医科大学2011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E.coli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 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E.coli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1 前言 (3)2 实验目的 (4)3 实验设备 (4)4 材料及试剂 (5)5 实验操作步骤 (5)5.1操作流程 (5)5.2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 (6)5.2.1 质粒的培养 (6)5.2.2 质粒的DNA的碱提取法 (6)5.2.3 质粒DNA的鉴定与纯化 (7)5.3酶切及连接 (7)5.3.1 双酶切 (7)5.3.2 回收酶切产物(采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 (8)5.3.3 连接 (9)5.4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9)5.4.1 LB(Luria-Bertain)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参考附录) (9)5.4.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9)5.4.3 转化涂板 (10)5.5GFP蛋白的诱导表达 (10)5.6绿色荧光蛋白的粗提取 (11)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LB培养基的配制: (12)2.溶液Ⅰ (12)3.溶液Ⅱ (12)4.溶液Ⅲ(100ML) (12)5.DN ASE-FREE RN ASE A (12)6.TE缓冲液(P H8.0) (12)7.20×TBE (13)8.G ENE F INDER-溴酚蓝上样缓冲液 (13)9.PEGFP-N3质粒全图谱 (13)10.P ET-28A质粒全图谱 (14)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gfp 实验步骤

gfp 实验步骤

gfp 实验步骤GFP实验步骤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标记物质,它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其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GFP实验的步骤。

1. GFP基因的克隆需要将GFP基因克隆到感兴趣的载体中。

通常,可以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GFP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并通过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连接后的重组载体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的转化来复制。

2. 细胞培养接下来,将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以扩增GFP基因。

培养条件要求适当的温度和培养基。

当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提取。

3. GFP的纯化提取细菌后,需要进行GFP的纯化。

纯化步骤可以使用亲和层析、离心、电泳等方法。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GFP。

4. GFP的表达将纯化后的GFP溶液加入到感兴趣的细胞中,使其表达GFP。

可以通过转染、转化等方法将GFP引入到细胞中。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GFP表达的情况。

5. 荧光显微镜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荧光显微镜可以通过激发光源激发GFP发出的绿色荧光,并通过镜头观察到荧光现象。

可以通过调节显微镜的对焦、放大倍数等参数来观察GFP的细节。

6. 数据分析观察到GFP的荧光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计算GFP的表达量、观察GFP在细胞中的定位、动力学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关于GFP在细胞中的信息。

7. 应用GFP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例如,在细胞生物学中,可以利用GFP标记蛋白质、细胞器等,观察它们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在遗传学研究中,可以利用GFP标记基因,观察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总结:GFP实验的步骤包括GFP基因的克隆、细胞培养、GFP的纯化、GFP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和应用。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GFP在生物体内的相关信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GFP作为一种荧光标记物质,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方医科大学分生实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南方医科大学分生实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南方医科大学学院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基因克隆并检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便于实验。

本实验通过将含有目的基因GFP的pEGFP-N1质粒和pMD18-T载体进行酶切、电泳、回收、连接、转入、筛选之后,把GFP基因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DH5α(克隆菌)中,从而实现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克隆表达实验名称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克隆实验日期2015- ~2015-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限制性切酶进行DNA酶切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PCR技术原理和PCR仪的操作方法。

4.学习PCR产物的TA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5.了解和掌握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以及DNA转化大肠杆菌的原理和方法。

6.掌握双酶切法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菌落PCR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掌握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二、实验原理1.pEGFP-N1质粒2.T载体三、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质粒:pEGFP-N1T载体:pUCm-T菌种:DH5(克隆菌)PCR引物:F——GGCATATGGTGAGCAAGGGCGAR——CGGGATCCCTTGTACAGCTCGTCTm=56实验试剂:即用型蓝白T载体(pMD18-T vector cloning kit)快速DNA连接试剂盒限制性切酶:EcoR I(Fermentas)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X-gal、IPTG等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台式高速离心机,大容量冷冻离心机,PCR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水平电泳槽,垂直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制冰机、超低温冰箱等2.方法分离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筛选重组体、转化子四、实验具体流程1.获取外源基因1)碱裂解法提取质粒使用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离心1300r pm,1min瞬时离心悬浮沉淀颠倒数次离心放置3-5min13000rpm,1min13000rpm,2min13000rpm,1min2)PCR扩增目的基因GFP取0.2 ml PCR反应管一支,用微量加样枪按下述顺序分别加入各试剂(注意每换一种试剂换一个新吸头):O 6μlH2质粒DNA(pEGFP-N1)2μl引物GFP1 (10μM) 1μl引物GFP2 (10μM) 1μlPremix Taq 10μl总体积20μl加完试剂后,将PCR反应管放到PCR仪上。

生物化学(19.4)--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2

生物化学(19.4)--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2

感受态细菌的制备( CaCl2 法)
1. 挑取一 DH5 单菌落于 2.5ml LB 培养液中 37℃ 过夜培养 2. 取其中 500 l 菌液于一含 50mlLB 培养液的锥形瓶中, 37℃ 振摇
培养至 OD600 值达到 0.3-0.4 之间(旋转摇床 200 ~ 300r/min ,培 养液调零,每隔 20 ~ 30min 测量) 3. 取 50ml 菌液置于离心管内, 4 ℃ 4500g 离心 5 分钟 4. 加入 30ml ,100mM 的冰冷 CaCl2 溶液,摇荡重悬细胞,冰浴 30 分 钟 5. 4℃ 4500g 离心 5 分钟收集细胞后,加 2 ml ,100mM 的冰冷 CaCl2 溶液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几分钟 , 即成感受态细胞悬液。 6. 感受态细胞分装成 100 l 的小份,暂且不用的贮存于 -70℃ 可保存 半年。 取其中一份进行转化。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DH5a 菌株 pMD18-T 载体 易瑞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
BioWest 电泳琼脂糖干粉 0.5×TBE 核酸电泳缓冲液 EB 核酸荧光染料 Takara 6 × 电泳上样缓冲

Takara EcoRI 限制性内切酶 Takara Hind III 限制性内切
酶 Takara 10 × M 酶切缓冲液
获得目的基 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
原因分析 1. 操作时间过长导致开始电泳时孔道中的样品已经开始 发生扩散所以导致电泳条带不清楚。
2. 有可能是在从细菌中提取质粒 DNA 中根本没有提 取到质粒。
( 1 )大肠杆菌老化,细菌理根本不存在我们 所需要的质粒。
( 2 )吸附柱在过载的时候吸附能力太低更本 无法将大肠杆菌质粒吸附到吸附柱上。
( 3 )洗脱液在洗脱的过程中洗脱的时间太短, 导致洗脱液上的质粒 DNA 未充分洗脱下来。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新手详细注释版)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新手详细注释版)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背景知识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 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 GFP 发射绿色荧光。

它产生荧光无需底物或辅因子。

发色团是其蛋白质一级序列固有的。

GFP 由 3 个外显子组成,长 2.6kb ;GFP 是由 238 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单体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kMr ,其蛋白性质十分稳定,能耐受 60℃处理。

1996 年 GFP 的晶体结构被解出,蛋白质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长 420 nm,宽 240 nm,由 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 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 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 65-67 位的 Ser-Tyr-Gly 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实验一质粒DNA 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掌握一种最常用的质粒 DNA 提取方法:碱裂解法。

该法用于从小量培养物中抽提质粒 DNA ,比较方便、省时,提取的质粒 DNA 质量较高,可用于 DNA 的酶切、 PCR 甚至测序。

二、基本原理质粒是一类在细菌细胞内发现的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稳定的遗传单位。

迄今为止,从细菌中分离得到的质粒都是环型双链 DNA 分子,分子量范围从 1kb 到200kb 。

质粒 DNA 可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在大多数情况下质粒 DNA 复制中的酶体系和细菌染色体复制10-200 个拷贝。

当宿主细胞的蛋白时所用的酶是相同的。

有些质粒复制受宿主细胞复制作用的严格限制,因此每个细胞中只含一个或几个拷贝,称为严谨型质粒,有的质粒的复制受宿主细胞的控制不严,称为松弛型质粒,它们在每个细胞中的数目可达质合成受到抑制时(例如经氯霉素处理),细菌染色体虽不再增加,但松弛型质粒 DNA 可继续被复制,以至每个细胞内的拷贝数可以增至一千到几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背景知识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 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 GFP 发射绿色荧光。

它产生荧光无需底物或辅因子。

发色团是其蛋白质一级序列固有的。

GFP 由 3 个外显子组成,长 2.6kb ;GFP 是由 238 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单体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kMr ,其蛋白性质十分稳定,能耐受 60℃处理。

1996 年 GFP 的晶体结构被解出,蛋白质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长 420 nm,宽 240 nm,由 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 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 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 65-67 位的 Ser-Tyr-Gly 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实验一质粒DNA 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掌握一种最常用的质粒 DNA 提取方法:碱裂解法。

该法用于从小量培养物中抽提质粒 DNA ,比较方便、省时,提取的质粒 DNA 质量较高,可用于 DNA 的酶切、 PCR 甚至测序。

二、基本原理质粒是一类在细菌细胞内发现的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稳定的遗传单位。

迄今为止,从细菌中分离得到的质粒都是环型双链 DNA 分子,分子量范围从 1kb 到200kb 。

质粒 DNA 可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在大多数情况下质粒 DNA 复制中的酶体系和细菌染色体复制10-200 个拷贝。

当宿主细胞的蛋白时所用的酶是相同的。

有些质粒复制受宿主细胞复制作用的严格限制,因此每个细胞中只含一个或几个拷贝,称为严谨型质粒,有的质粒的复制受宿主细胞的控制不严,称为松弛型质粒,它们在每个细胞中的数目可达质合成受到抑制时(例如经氯霉素处理),细菌染色体虽不再增加,但松弛型质粒 DNA 可继续被复制,以至每个细胞内的拷贝数可以增至一千到几千。

质粒具有一定的生物功能,它们往往带有一些抗药标记,当质粒 DNA 用人为的方法转化进细菌时,转化后的细菌会表现出质粒基因所具有的新的生物表现型,例如,把一个含有抗药基因的质粒转入细菌后,原来无抗药性的细菌则表现出抗药的新表型。

借助转化菌获得的新表型特征,可证实质粒已转入宿主细菌中,这样就可以作为转化菌的选择性标记。

质粒作为基因克隆载体分子的重要的条件是获得批量的纯化的质粒 DNA 分子。

目前已有许多方法可用于质粒 DNA 的提取,它们都包括三个基本的步骤:细菌的生长和质粒的扩增;菌体的收集裂解,质粒 DNA 的分离;质粒 DNA 的纯化。

1、细菌的生长和质粒的扩增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到含适当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对于松弛型质粒(如 pUC 系列)来说,只要将培养物放到标准的 LB 或 2YT 培养基中生长到对数晚期,就可以大量提取质粒,而不必选择性地扩增质粒 DNA 。

但对于严谨型质粒(如 pBR322 )来说,则需在得到部分生长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氯霉素继续培养若干小时,以便对质粒进行选择性扩增。

2、菌体的收集、裂解和质粒DNA 的分离质粒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宿主菌(一般是大肠杆菌菌株) DNA 与质粒 DNA 之间的两种主要性质差异:( 1)大肠杆菌的染色体较一般的载体质粒DNA 大得多。

( 2)从细胞中提取得到的大肠杆菌 DNA 主体是变性的线性分子,而大多数质粒 DNA 是共价闭合的环状分子。

这里主要介绍碱裂解法的基本原理:在细菌悬浮液中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NaOH 使菌体裂解(有时需要先使用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此处理可破坏碱基配对,故可使细菌的线状染色体 DNA 变性,但闭环质粒 DNA 链由于处于拓扑缠绕状态而不能彼此分开。

当条件恢复正常时(如加入酸性的 NaAc 或 Kac 中和碱性 NaOH ),质粒 DNA 链迅速得到准确配对,重新恢复成天然的超螺旋分子。

通过离心,可以使染色体 DNA 与变性蛋白质、 RNA 分子一起沉淀下来,而质粒超螺旋分子仍滞留于上清中。

3、质粒 DNA 的提纯胶电泳中不同构型的同一种质粒 DNA ,尽管分子量相同,但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其中走在最前沿的是 SC DNA ,其后依次是 L DNA 和 OC DNA 。

三、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1. 在含有 pEGFP -N3质粒的DH5α平板上菌落上挑取菌种, 置于含有 5mL LB 培养基的试管中。

摇晃过夜。

(DH5α是一种大肠杆菌的诱变菌株,主要表现对外源 D NA 的免疫缺乏,是用于基因工程的菌种)在含有 pET-28a 质粒的平板上挑取单菌落于另外一个试管中,同样摇荡培养过夜。

2、使用仪器 恒温培养箱,超净台,恒温摇床,制冰机,台式离心机,小型混合器,冰箱四、实验步骤1. 取1.5ml DH5 α培养液倒入 1.5mL eppendorf 管(一种离心管) 中, 13000rpm 离心1min 。

对于小量制备的质粒 DNA ,经过苯酚抽提、 蛋白质及 RNA ,达到纯化的目的。

质粒 DNA 分子具有三种构型:共价闭合环形 构型)和线性分子( L 构型)。

在细RNA 酶消化和酒精沉淀等简单步骤除去残余DNA (cccDNA ,SC 构型)、开环 DNA ( OC2. 重复 1。

3.弃上清 ,将管倒置于卫生纸上数分钟 ,使液体流尽。

4.菌体沉淀重悬浮于 100 μL溶液Ⅰ中(需剧烈振荡), 室温下放置 10min。

(溶液I ,50 mM葡萄糖 / 25 mM Tris-Cl / 10 mM EDTA ,pH 8.0 ;溶液I的作用;mM为mmol/L。

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 pH值的 Tris-Cl 溶液。

50mM葡萄糖最大的好处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

EDTA是 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在溶液 I 中加入高达 10 mM 的 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

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5.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 200μ l, 盖紧管口,快速温和颠倒 eppendorf 管5次 ,以混匀内容物(千万不要振荡),冰浴 5min 。

(溶液 II ,0.2 M NaOH / 1% SDS ;溶液 II 的作用;这是用新鲜的 0.4 N 的NaOH和2%的 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

要新从浓 NaOH稀释制备 0.4N的NaOH,保证 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 CO2而减弱碱性。

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 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

事实上 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 bilayer (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 (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

用了不新鲜的 0.4 N NaOH,即便是有 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不妨可以自己试一下),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

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因为碱性条件下基因组 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不然基因组 DNA也会断裂。

)6.加入 150 μL预冷的溶液Ⅲ ,盖紧管口,并倒置离心管,温和振荡3次 ,使沉淀混匀 ,冰浴中 15分钟,13000rpm 离心 5min。

(溶液 III ,3 M 醋酸钾 / 2 M 醋酸。

溶液Ⅲ含 3M 醋酸钾 / 2M 醋酸。

溶液 III 加入后就会有大量的沉淀,这其实是 SDS遇到钾离子后变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钾(PDS),而 PDS是水不溶的,因此发生了沉淀。

而高浓度的盐,使得沉淀更完全。

SDS易与蛋白质结合,平均两个氨基酸上结合一个 SDS分子,钾钠离子置换所产生的大量沉淀自然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

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会一起被共沉淀,因为基因组 DNA太长,容易被 PDS共沉淀,注意SDS并不与 DNA分子结合。

2M的醋酸是为了中和 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DNA,所以要中和之。

基因组DNA一旦发生断裂,只要是 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没有办法再被 PDS共沉淀了。

所以碱处理的时间要短,而且不得激烈振荡,不然最后得到的质粒上总会有大量的基因组DNA混入,琼脂糖电泳可以观察到一条浓浓的总 DNA条带。

很多人误认为是溶液 III 加入后基因组 DNA无法快速复性就被沉淀了,这是天大的误会,因为变性的也好复性的也好,DNA分子在中性溶液中都是溶解的。

NaOH本来是为了溶解细胞而用的, DNA分子的变性其实是个副产物,与它是不是沉淀下来其实没有关系。

溶液 III 加入并混合均匀后在冰上放置,目的是为了PDS沉淀更充分一点。

)7.上清液移入干净 eppendorf 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 /异戊醇(24 : 1),振荡混匀 , 13000rpm离心 2min。

(PDS沉淀的形成后有些蛋白质不能被沉淀,因此要用酚 / 氯仿/ 异戊醇进行抽提,然后进行酒精沉淀才能得到质量稳定的质粒 DNA,不然时间一长就会因为混入的 DNase而发生降解。

这里用 25: 24: 1的酚/ 氯仿/ 异戊醇是有很多道理的。

酚( Phenol )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远大于氯仿,但是水饱和酚的比重略比水重,碰到高浓度的盐溶液(比如4M的异硫氰酸胍),离心后酚相会跑到上层,不利于含质粒的水相的回收;加入氯仿后可以增加比重,使得酚 / 氯仿始终在下层,方便水相的回收;还有一点,酚与水有很大的互溶性,如果单独用酚抽提后会有大量的酚溶解到水相中,而酚会抑制很多酶反应(比如限制性酶切反应),而用酚 / 氯仿的混合液进行抽提,跑到水相中的酚则少得多,微量的酚在乙醇沉淀时就会被除干净而不必担心酶切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至于异戊醇的添加,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让离心后上下层的界面更加清晰,也方便了水相的回收。

)8.将水相移入干净 eppendorf 管中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 / 异戊醇(24: 1)振荡混匀 , 13000rpm离心 2min。

9.将水相移入干净 eppendorf 管中,加入 2 倍体积的无水乙醇 ,振荡混匀后,置于室温下 2min,然后 13000rpm离心 5min 。

(回收后的水相含有足够多的盐,因此只要加入 2倍体积的乙醇,在室温放置几分钟后离心就可以将质粒 DNA 沉淀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