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

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卷共计四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学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技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0%稍难题约占20%。

二、成绩分析

四年级4个班共有196人,参考人数196人,从测试的整体情况来看,总分为16023分,平均分为81.75分。及格率88%,优良率68%。

三、质量分析

一精彩补白19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较高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出现错的较多的是估算一题。

二找规律 8分

这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学习和运用。这部分题中的各题虽然难度较小,可是学生的做题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商的变化规律学生做得全对的只有5名同学。

三计算。41分

这一部分题目所占的分值较多而这部分也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我在平时上课是也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这部分学生们失分的很少,特别是前两个题学生中几乎上没有出现多少错误。后面的两个题目是简便算法和列式计算,这两个题虽然没有多大难度,可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时的掌握情况不均,有几个同学在学的时候经过了几次辅导当时已经掌握,可是在这次考试中并没有答好。在这两个题中失分在6-8分。

四解决问题32分

这部分也是主要的得分题,也正是这一题目下学生的失分也很大,这一个大题共有5个小题,这一题中有3名同学一分未得,还有4名同学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失分。成功北不足50%。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书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五、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

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学生的马虎现象仍然存在,所以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继续每天坚持10——20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20分) 1.三百零五亿六千零八万写作(),改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0 o,它的顶角是() 3.由9个十,2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一个()位小数。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4.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5.如图:∠1=40 o,∠2=115o,∠3=() 6.7.95中的“5”在()位上,计数单位是(),7.95表示()个百分之一。7.一根铁丝可以折成一个长4.5米,宽3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米。 8.计算(72-6)+10÷5时,先算()里面的()法,再算括号外面的()法,最后算()法,得()。 9.,沿一条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12棵(两端都有),这条路长()米。10.一根方木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9分钟,锯完要花()分钟。二判断。(5分) 1.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2.因为131+63-37=131+(63-37),所以131-63+37=131-(63+37)。() 3.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3厘米和8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4.2.60和2.6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5.折线统计图能较好地显示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三选择(12分) 1.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503009 B、200.08 C、805.07 D、170.08 2. 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 A、7 B、8 C、9 D 、无数 3. 右图中有()个三角形。 A 、6 B、10 C、11 4.两数之差是13.6 ,如果被减数减少1.6 ,减数不变,差是() A 、13.6 B、12 C、15.2 5.下列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6cm 6cm 6cm B 、7cm 4cm 4cm C、2cm 4cm 6cm 6.在圆形运动场的周围安装路灯,周长是300米,每两个路灯间隔12米,需要安装()路灯。 A 、24 B、25 C、26 四、计算(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2×50 = 0.6-0.472= 25×8= 1-0.06= 0.82+0.08= 78+222= 1.25×100= 75÷25×3= 2. 用简便方法计算(10分) 415—17.6-2.4 125×89×8 78+512×78 302×9 9.6+8.75—8.6—8.75 五操作题(6分) 1、博物馆在市政府的()偏()()的方向距离()米处。 2、学校在市政府的东偏南30度的方向400米处,请标出学校的位置。 1 2 3 100米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基本分析: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有些学生个别有错误,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三、改进措施: 1 、要充分利用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研读“课标”和“教材”,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度要求,使用好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

四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抽测 一、快乐填空。(每空1分,共25分)姓名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10个十万是(),一亿里有()个一千万。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3.一个数,千万位、万位和十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4.由6个十亿、7个百万、3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也可以看作是由()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 5.估算504×68时,可以把504看做(),68看做(),估算的结果大约是(),与实际结果相差()。 6. 7□7890000≈8亿,□里可以填(), □5678≈8万,□里可以填()。 7.两个数的积是450,一个乘数乘20,另一个乘数不变,现在的积是()。 8.850×25的积是()位数。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9. 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积最大是(),乘积最小是()。 10. 1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厘米。照这样,100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百万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千米。 二、小小观察员。(10分) 1. 下面算式中,与15×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 150×16 B、30×80 C、30×320 D、60×40 2.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正方形B等边三角形C长方形D圆形

3.最接近20万的数是()。 A 192000 B 202000 C 200200 4. 500050005000中从左数起,第二个“5”表示()。 A 5个亿 B 5个千万 C 5个百万 5.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关系式是()。 A 路程÷ 时间=速度 B 速度×时间=路程 C 路程÷ 速度=时间 三、细心计算。(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3×300= 320×40= 396÷9= 2700000=()万 220×40= 648÷6= 170×40= 3700000000=()亿 2.列竖式计算。(8分) 305×34= 35×618= 230×63= 90×120= 3.下面各题,怎样算比较简便?(9分) 235-68-32 143-(43+89)658+997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3分) 3453600≈94999≈7684930≈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3分) 3990000000≈7684930000≈53047000000≈ 3.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3分)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1、五年级460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4.42分,420人合格,合格率92.31%,222人优秀,优秀率48.79%,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2分。每个班都在80分以上,算是比较均衡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审题,认真仔细答题,书写工整规范。但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不好,部分题目不会做,有部分学生的书写潦草。 填空题:全对的很少,一般都扣了3分左右。基础较差的孩子被扣了6—15分。其中第6小题有陷阱大多数孩子都错了。 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全对,错的较少。 选择题:做的较好,但其中的4和5小题有部分学生做错。 计算题:口算题错的较少。 用竖式计算题部分学生计算错误或没有点上小数点。 简便运算做的很好,基本上没什么错误。 解方程有部分孩子因为没有掌握方法有错误。 操作题:1小题画一个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做错的较多,说明对等底等高的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没有很好掌握。 2小题正确率较高,但学生的作图不够规范。 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选择其中的6道来做,正确率较高,一般都能对5道。但其中的第6小题学生能正确设未知数但没有

正确列方程而导致错误。 三、存在问题分析: 1、部分学生不能严肃认真对待考试,书写不工整,做完之后不能认真检查。 2、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够灵活应用。 3、对作图题平时训练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4、各班都有几个学困生,成绩在40分以下,这些学生对整个班级和年级的平均分和合格率影响较大。 四、改进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 1)、认真读题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2)、书写认真规范,作图用铅笔尺子; 3)、做完之后认真仔细检查; 4)、计算题多算几遍。 2、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多练习,让学生能正确规范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 4、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自觉的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对学困生进行有计划的持续的辅导,让学困生提高成绩。 6、同年级的老师多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订 线 装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 得分 这些都是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只要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们一 定能行的。加油哦! 一、我会算:(共36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 400×70= 320÷40= 15×60= 63÷7×8= 15×40= 1600÷80= 7200÷9= 640÷80÷4= 634÷70= 25×40= 100-67= 12×4÷2=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 507×46= 265×68= 840÷35= 762÷19= 3、简便计算: (每题2分) 8×72×125 102×36 49×99+49 900÷25 4、递等式计算::(每题2分) (160-48÷12)×4 336÷[(36-29)×6] 62×(300-145÷5) 二、我会填。(每题2分,共16分)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亿位,最大的六位数是 ,比最小 验 算

六位数大1的数是。 2、297304851读作,其中7在位上,表示。把这 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是。 3、三十二亿零五十万七千零一,写作。改作以“亿”作单位时,写 作。 4、84×390的积是位数。 5、(480÷10)÷(120÷)=4 能填()。 6、()÷25=20 (15) 7、如下图: 如果汽车向东行驶50米记作+50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20米记作( ),一辆汽车先向西行驶40米,又向东行驶10米,这时汽车的位置记作()。 8、元旦北京最高气温是零下3°C,还可以表示为()。 三、我会选。(每题1分,共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A、90090000 C、90009000 2、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A 3 C、2 D、1 3、下列四个数中,最接近8万的是:() A、80101 B、79989 C、79899 D、79979 4、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A、 B、 C、D、 5、北京到天津的公路长120千米,货车要行2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A、60时 B、60千米/分 C、60千米/时 D、240千米/时 6、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A、B、C、D 四、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北京某一天的气温是-8℃~8℃,这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一样的。 () 2、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小学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

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7.4.1 一、填空题。(28分) 1、若被减数等于减数,则差是()。 2、180×64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改变后的算式是()。 3、5×0+0÷2的结果为()。 4、40减去40除以40的商,所得的差再乘40,根据题意列综合算式是()。 5里填适当的数。 (1)328+110++(+272 ) (2)542-104-+296 ) (3)4×A+5×A=( 6、计算40×[(97-)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7、根据5×8=40,100-40=60, 60÷12=5 ,列出综合算式()。 8、()是加法的逆运算,被除数=()×除数+()。 9、在“<”或“=”。 36×99+×100 34×8+(34+66)×8 (37×8)×37×(8×125)60÷30×20 (30×20) 57×16+×(16+18)25×32×8)×(25×4) 10、看一看、填一填。 卷35页二、1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减数=被减数+差。() 2、0不能作除数,但能做被除数。() 3、25×8÷25×8=1 () 4) 5、用几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组合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这个组合体一定是用三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6、25×16=25×4×4 () 三、选择题。(选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分)

1、下列各算式中,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算式是()。 A、420-(128+271) B、(1200÷25)×13 C、103+(25+16)×4 2、计算12×101时,王丽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2×100+12,这是依据() 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 参考书43页2、(2) (1)从左面看到图A的是()。 (2)从前面看到图B的是()。 (3)从右面看到图B的是()。 4、640除以8的商加上15,再乘以28,积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640÷8+15×28 B、640÷(8+15)×28 C、(640÷8+15)×28 5、计算46×23-(28+4)时,最后一步算()。 A、乘法 B、减法 C、除法 6、一只乌龟5分钟爬行40米,照这样计算,这只乌龟爬行72米需要几分钟?列式正确的是()。 A、40×(72÷5) B、40÷(72÷5) C、72÷(40÷5) 四、计算(38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10-20= 270+500= 320÷40= 15×30= 18+150÷6= 98-7×8= 87÷3×3= 125×8= 0÷36= 392×0= 24×5= 45×2= 2、简算(12分) 97+452+103 125×12×8 3600÷30÷3 99×46+4625×125×4×8 88×125 3、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12分)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比大比小的小数有( )个。 A 、3 B 、2 C 、无数 2、把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后是( )。 A 、 B 、 C 、 3、过直线A 外一点画已知直线A 的平行线可画( )条。 # A 、2 B 、1 C 、无数条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 )直角。 A 、> B 、= C 、< 5、根据除法性质:a ÷b ÷c=( )。 A 、a ÷(b ÷c ) B 、a ÷(b ×c ) C 、b ÷a ÷c 6、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所得的数( )。 A 、大小不变 B 、扩大100倍 C 、缩小100倍 7、小王、小李和小东跑百米赛跑,小李用了分钟,小王用了秒,小 东用了秒。( )跑得快。 A 、小王 B 、小李 C 、小东 8、以下三组中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 A 、9cm 、1cm 和7cm B 、、和 C 、7dm 、5dm 、3dm 9、在甲÷乙=丙里,( )不能为0。 A 、甲 B 、乙 C 、丙 10、精确到百分位是( )。 A 、 B 、 C 、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由8个千、6个十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2时25分=( )分 小明身高145( ),体重38( )。 3、七亿零九百二十万五千零六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万”作单位且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 ¥ 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元○45角 ○ ○ ○ 6、1比多( );比( )少。 7、一根8米长的木头,要把它平均锯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花( )分钟。 8、一个顶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 )°。 9、用a、b和c表示出乘法分配率( )。 10、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与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相差( )。 11、一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12、有3位同学同时来到医务室,医生只有一人,根据不同病况,给小明看病需要5分钟,给小亮看病需要3分钟,给小叶看病需要1分钟。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等候时间总和最少是( )分钟。 , 13、两面墙之间相距30米(两端不栽),在中间每隔3米栽一棵树, 可以栽( )棵。(只栽一行) 三、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 350÷70= 0×100÷100= —= = 12×10+30= 8-8÷4-4= - 第2页共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装 --------------------------------------- 订--------------------------------------- 线---------------------------------------------- ……………………………………线………………………………封………………………………密…………………………………… 第 1页共6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自命题试卷质量分析 一、基本分析: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 此题共有10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大题:判断题。 此题包括5个小题,这五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第1个小题,这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错误。 第三大题:选择题。 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会计算,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5题,有学生选择答案(C),此题也为教师们敲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 第四大题:计算。 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 第五大题:操作题。 这个题考察学生两个方面,一个是观察能力,另一个考察学生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答得不是很好,平时教学中应多让学生面积公式的区别。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 此题共有5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3、4小题,这两题都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做这样的题,需要特别认真。但是涉及分数应用题得分率不高。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有些学生个别有错误,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改进措施: 1 、要充分利用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研读“课标”和“教材”,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度要求,使用好教材。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检测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检测卷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308的12倍是(),()的12倍是360。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去污剂200(),一瓶可乐的含量约是2 ( ); 一瓶墨水的容量是60 ( );一桶纯净水的容量约是 20( )。 3)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走,那么从甲地到丙地共有()种不同的走法。 4)添加括号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再求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_____________。 5)把2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可以倒杯。 6)5000毫升 =( )升 10升=( )毫升 7)98×46+2×46=(98+2)×46,这是运用了( )律; 8)估算398×29的积在()左右。 9)三种木棒,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0)比大小:(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990毫升○2 升 3升○2900毫升 1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都是3厘米,它的一个角是(°);这个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1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13)在一个三角形中,∠1=∠2=45°,∠3=(°);按角分类,它是()三角形;按边分类,它是()三角形。 14)把一个梯形一分为两个图形,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

15)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16)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4、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5、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6、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变短。………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6分) (1)一个大脸盆的容量约是() A、2升 B、20升 C、200升 (2)将一根20厘米的细铁丝,剪成3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以下哪些剪法是可以的。() A、8厘米、7厘米、5厘米; B、13厘米、6厘米、1厘米; C、4厘米、9厘米、7厘米; D、10厘米、3厘米、7厘米。 (3)梯形的内角和是()度,将它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应选() A、180°、90°; B、360°、180°; C、360°、360°; D、不能确定(4)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 A、长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种都有可能(5)一个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是80度,如图,那么∠1=( A、 80度 B、 100度 定80° (6)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钝角或()个直角,至少有()个锐角,应选()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个小数由6个十,8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 2. 9.46是由( )个1、( )个0.1、和( )0.01组成。 3.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一本书a 元,买40本这样的书需要( )元。 5. 一个工厂原有煤x 吨,烧了t 天,每天烧a 吨,还剩( )吨。 6.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8.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 )。 9.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度。 10. 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 11.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2. 一周角=( )直角 =( )平角 13. 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 )律。 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 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 )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 )、(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 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 )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 m ×m 可以写成2 m 。 (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 )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0.468×99+468=468×(99+1) ( )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 3 B. 4 C. 7

小学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来源 1~5年级的试卷由市教研室提供,6年级试卷由外校引进。 2、试卷得分情况: 一年级得分率:95.2%;二年级得分率88.5%;三年级得分率94.4%;四年级得分率86.5%;五年级得分率89.6%;六年级得分率78.7%。 3、试卷特点 本次测试从六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从1—6年的题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较高。从学生的计

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提高;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也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可以看出“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如五年级第三大题的前2题,比较2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关系。这一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要考查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总的来说五年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得分率达80%,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3、解决问题的方法活。从各年级的试题来看,都有一些学生在解答同题时用的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六年级应用题第三题,求原来有多少吨煤? 4、学习习惯良好。从试卷整体来看,90%以上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如三年级的“小明的一天”,“动动手”;六年级填空中的最后一题求圆的面积等。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这类题的得分率不够高。失分多的有一年级的“找规律”,二年级有关钟表的一题。 3、教师要加大教学反思。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

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题

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题 (时间:70分钟 )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 一、填一填.(26分) 1.10个一百万是(),一亿里有()个一千万.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它们相差(). 3.一个数,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5,十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4.由6个十亿、7个百万、3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也可以看作是由()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6.估算506×68时,可以把506看做(),68看做(),估算的结果约是(),与实际结果相差(). 7.用四舍五入法 7□7890000≈8亿,□里可以填(). 8.飞机每小时飞行960千米,每小时960千米可以写成(). 9.两个数的积是450,一个乘数扩大1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现在的积是 (). 10. 850×25的积是()位数.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11. 1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照这样,1000枚5分硬币叠 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百万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 大约是()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千米. 二、选一选.(7分) 1. 从7:00到7:30,分针旋转了(). A、30° B、90° C、180° D、60° 2.下面算式中,与15×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150×16 B、30×80 C、30×320 D、60×40

3. 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圆形 4. 最接近30万的数是(). A 292000 B 302000 C 300200 5. 500050005000中从左数起,第二个“5”表示(). A.5个亿 B.5个千万 C.5个百万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7.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公式是(). A.路程÷时间=速度 B.速度×时间=路程 C.路程÷速度=时间 三、计算题.(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3×300= 320×4= 8×6+7= 2700000=()万 220×40= 42×200= 9×7+8= 3700000000=()亿 2.用竖式计算.(8分) 305×16= 35×618= 230×63= 850×20=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8分) 129+46+54 189-82-18 83×25×4 196-(32+96)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9分) 1.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3分) 345360000≈ 94999≈ 7684930≈

数学期末考质量分析

数学期末考质量分析 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精神指导,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而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应用知识”的形成。 4、体现对数学思考的考查。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2019-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有 答案) 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刚刚过去的一学期,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期末考试来检验。查字典数学网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19-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2019-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一、书写。(2分)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 ③字迹工整。④大小适当。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1万里有( )个千。10个万是( 与亿相邻的计数单位是( )和( )。 2. 2019年国庆期间,射洪各大商场生意火爆,七天的营业额达到三千零九十万元,这个数写作( )元,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元。 3. 一个数由6个十亿、9个千万和80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4. 求角的度数。(如图) 1=44 2=( ) 3=( ) 5. 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 )乘(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

6. 在算式□124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 7. 在○里填上或=。 500500○ 505000 1010000 ○ 70万497 ○ 350 1平方千米○999990平方米363○3600300 7公顷○9000平方米 8. 右图中,线段和线段互相平行。 线段和线段互相垂直。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可以写成( )。 10. 在89、91、23、360、90、180、179 、270这些角中锐角有( )个,钝角有( )个。 1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00( )=820 1300 200=6( ) 12. 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9040328,他是2019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9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 13.一只平底锅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 )分钟。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 2. 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附答案 (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计算题。(共36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28×3=96÷4=630÷90=75÷25=350÷50= 80÷5=6×15=72÷18=80×50=720÷9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481÷37=315÷45=☆782÷34= 249÷18=962÷24=☆600÷70=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42×2-84÷7720÷8×9560÷(25+75÷25)12×[162÷(21-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如果“82÷34”的商是一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大是();如果商是两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小是();如果商是20,且有余数,方框里的数是()。2.在一副三角尺中,()度和()度的角可以拼成105度的角。 3.右图中,A点到B点的距离大约是()厘米; 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大约是()厘米。 4.在里填上“>”“<”或“=”。 27+19×8(27+19)×883-47-2883-(47-28) 450÷3×2450÷(3×2) 66×31×5431×(54×66) 5.有一串珠子,如此重复排列,第30颗珠子是()色的,第100颗珠子是()色的。 6.时针从3时走到5时,时针转过()°,分针转动了()°。 7.长方形课桌面的对边互相(),邻边互相()。 8.根据7÷3=2……1,可以直接得出7000÷3000=()……()。 9.★÷△=16……16 ,△最小是(),★最小是()。 10.袋中有7个白球和3个黑球,至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有1个白球。11.一辆汽车用相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面是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记录,把表格填写完整。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8分) 1.560÷8÷2的结果和()的结果相等。 A.560÷(8÷2)

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本次考核内容广泛,覆盖了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题型也多样,包括口算题;填空题;选择题;中高年级的计算题包括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作图题以及解决问题。这里就对一至六年级卷面进行卷面分析,以利于提高以后的教学质量。

二、一年级试卷分析 这份数学试卷难度很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不多,很多题意读不懂,有些题超出所学范围。 (一)做得好的方面有: 1、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看图写数。数的组成 3、认识时钟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连线。 4、求总数的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解答。 (二)失分情况及分析: 3、从搭成的一堆立体图形中数图形,数错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数,有的是不够细心数漏,也有的个别正方体数到长方体。 4、比高矮学生没有看懂题意。 5、分类,分成两类、分成三类。这道题综合性很强,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高,学生做得不是很好。 6、认钟里的7时与7时半有些学生分不清楚。 7、解决问题 第一小题:求一共有多少个足球?有部分学生看不到上面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第二小题:学生看不到上面的“汽车上原来有15人。”部分学生通过数汽车里的人和下车的人进行计算。 第四小题:13个小朋友做游戏。3个人藏在树后。剩下的人藏在这里。“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这道题超出学生所学范围,学生只会提求一共有多少?这道题,字复杂,学生不会认,不理解题意。扣分比较严重。 第五小题:从右数,我排第4个,一共有()只企鹅,请你画图试一

试,并算一算。学生不理解“山后面隐藏了三只企鹅”有些学生算式列对了,填空填错了。 附加题: 4个草莓的重量=1个橙子的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2个橙子的重量,求一个苹果的重量=()草莓的重量,这道思考题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做,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拔高了要求,大多数学生不理解题意。 三、二年级试卷分析 在本次的期中考试中,二年级的数学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难易结合,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使二年级的对半学期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一、口算:学生的计算能力强。今年的数量20道计算题,主要是100以内加减法和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的计算,学生都比较正确地进行计算,全级只有一个学生漏做5题,计算比较认真细心。 二、填空:要求不难,但还是有出错的,原因就是在做题的时候不够认真不够仔细,需要加强做题态度。如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第2小题做得不大理想,9=()÷();6×8=6×9-();说明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解决问题:题目图文并茂,但也能看出逐渐向文字过渡的特点。题型上考虑挺全面,但是没有乘加,乘减混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上是乘加(减),可以说没有超出了知识范围,这不分失分严重,出错主要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还是需要继续加强的。 三、看图列式。这题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全级只有3个同学错,都是数错数。 四、选一选。 1、选“可能、一定”填空完成得非常好。 2、观察物体,上图哪些物体从右面看到的是图A?上图哪些物体从右面看到的是图B?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此题错的同学比比较多一些,出现漏选或错选,反映出学生不认真审题,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还待提高。 五、写一写。 这道题绝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写出时间,但在求经过时间时还是有不少同学不懂。 六、填一填。 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七、走进生活。 能较好地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有小部分同学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时,错误地列除法或乘法算式,还有小部分同学只写答案,没列算式。 八、解决问题。 1、把18个萝卜平均分给两只小兔,求每只小兔分几个。一辆车坐4人,求7辆车可以坐多少人,同学们完成得很好。 2、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也完成得较好,只是个别同学看错数。 四、三年级试卷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