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今韩国与中国的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当今韩国与中国的经济

论文提要: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十几年来,中韩两国积极开展经贸合作,经贸关系飞速发展,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中韩两国贸易关系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的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增强。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并解决问题,进而推进两国贸易发展。

关键字:韩国经济贸易两国关系

一、韩国概况

(一)韩国地理

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朝鲜半岛南部。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韩国北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面积约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山地面积占整个半岛面积的70%左后,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海洋性气候显著,冬季大陆性气候明显。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韩国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国家,通用韩国语,这是形成他们强烈的民族共性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韩国行政安全部2010年1月29日称:“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国内户口登记人数为4977.3145万名,加上近10年间因擅自迁户而被取消户籍的居民28.9万多名,总人口达到5006.2320万名。”韩国人口结构出现的明显趋势是人口老龄化。

韩国的行政区划为1个特别市:首尔(旧译“汉城”)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二)韩国对外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对外关系以对美外交为主,韩美两国于1949年1月建交,美国在韩国驻扎军队,两国一直保持同盟国关系。韩国于1965年实现了韩日邦交正常化,一直重视对日关系。7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特别是1988年起大力推行“北方外交”,旨在改善同朝鲜、原苏联、中国及东欧诸国的经济、政治关系。1991年9月韩国、朝鲜同时加入联合国,1991年12月南北双方签署了和解、互不侵犯与交流和合作的南北和平共处的基础。

1998年以后,韩国继续致力于巩固与美、日的同盟关系,同时加强了与中、俄的友好关系,对朝鲜推行和缓政策,提出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统一、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对北三原则”。2000年6月实现了南北首脑会晤,南北关系明显缓和。2003年2月,卢武铉总统就任后,强调发展韩美互惠平等关系,促进韩中日东北亚区域合作,同时加强同俄、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2007年双方首脑再次会晤,双边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随着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2008年2月,韩国总统提出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主动的姿态开展全球外交,强调韩国与美国将在互信的基础上巩固发展战略同盟关系,使韩美传统友好关系朝着向未来的同盟关

系进一步发展。韩国将均衡地发展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关系,以谋求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共同繁荣。韩国还将加强同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韩国由于大力推行全球外交,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截至20;‘;02年底,韩国已和18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其中128个国家设置了驻外机构。

二、中韩关系

(一)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建立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1998年11月,韩国总统访问中国,两国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频繁进行互访,并且各部门、各地区的人员也广泛交流。截至2007年底,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海南等省市与韩国的首尔、釜山、仁川、京畿道、庆尚南道、济州道等70个道建立了友好关系。因此,现在中国同韩国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良好发展,迈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从投资上看,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韩国对华投资额不断提高,项目平均规模有所扩大,投资领域趋于多样化,扩大到房地产业、第三产业和旅馆业。中韩两国的人员交流也在迅速增加。中韩建交时人员交流不过9万,至2002年增加到266万人次,其中韩国来华人数为212万人次,中国赴韩国的人数达54万人次。2006年增加到480万人次,2007年超过500万人次。而且,中韩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之前。

(三)中韩经贸概况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不断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起步晚,发展快。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建交之时,两国双边贸易额仅为50 亿美元,随后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到了2005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提前3年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08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仅用了13年,而中日贸易达到如此规模用了30年.13 年间两国贸易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高于中国和韩国同一期间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4%,9.9%);同时也高于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同一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7%,18.5%)。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不多见的,也使韩国一跃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作为东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韩合作以“10+3”为舞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更重要的是,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已开始从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