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知觉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模式识别
(一)、概念
模式:一组刺激或刺激特征组成的一个有空间和(或)
时间结构的整体。 例:
三条直线构成一闭合图形——三角形(视觉刺激模式)
几个时间上连续的音节组成一个单词(听觉刺激模式)
食品的色香味(跨通道的刺激模式)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 的信息进行比较,分辨该模式与另一模式的区别, 寻求最佳匹配,并确认它是什么、代表什么。
一、知觉概述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三、知觉加工 四、模式识别 (一)自下而上的加工 1、模板匹配理论 2、特征分析理论 3、原型匹配理论
启动效应 (二)自上而下的加工
一、知觉(perception)概述 1、定义
普通心理学: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
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操作性的说法。
先确认事物还是先确认特征?各种事物有无数的特征。如果
是先确认特征,那么在模式识别的初期,个体怎样确定应该 检测那些特征?如果个体事先知道应该检测哪些特征,那不 是早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事物?
特征分析阶段中的特征是怎样激活的?安德森(Anderson,1980)
提出,每一个特征对应于一个(微型模板),也就是说,特 征激活的过程也是种模式识别,而且是以模板匹配的方式进 行,这样模板匹配理论成为了特征分析理论的组成部分。 特征识别应该还受到周围背景及个体知识经验的影响。
(3)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知觉当前事物时,总借 助以往知识经验对多获得的感觉 信息做出最佳的解释
知觉在选择对象或图形时,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常选较 有“意义”的刺激作为知觉对象, 意义程度差不多会发生竞争。如 人像—花瓶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时,知觉仍然 保持相对不变。
Lettvin(1959,1961)的研究证明青蛙的眼中亦存在特
征侦察器:62
(4)“泛魔堂”模型 :62 谢夫里奇(Selfridge,1959),泛魔堂是对模式识别的特
征分析系统的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
o 第一层:映象鬼 o 第二层:特征鬼: o 第三层:认知鬼 o 第四层:决策鬼
(5)优点: 首先,依据刺激的特征和关系进行识别,就可以不管刺
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模型。这与人类知觉过程中整体特征加
工优先的观点是相矛盾的。
(二)、模式识别早期理论(自下而上的加工)
1、模板匹配理论
(1)核心思想: 在人长期记忆中,贮存着各式各样过去生活形 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模板),它们与外部的 模式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 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 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 最佳的匹配。
(3)支持特征分析说的实验证据: Lindsay & Norman(1977) 的研究:56 Neisser(1964)的实验:58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像实验:61
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1963,1968)的
神经生理学研究:62
激的大小、方位等其他细节,避开预加工的困难和负担, 使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
其次,同样的特征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模式中。可极
大地减轻记忆的负担。
第三,由于需要获得刺激的组成成分信息,即抽取必要
的特征和关系,再加以综合,才能进行识别,这使模式 识别过程带有更多的学习色彩。
(6)缺点: 特征的定义很难把握。满足什么条件算是特征,没有一个可
三、知觉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知觉是相互联系的两种方向不同的信息加工 过程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过程 :
(1)自下而上 (Bottom-Up)加工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 始的加工,较小单元转向较大知觉单元,连续阶 段 的 加 工 。 又 称 为 数 据 驱 动 加 工 ( Data-driven processing),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 用。
说明: 当视觉的总体特征(大字母)与听觉刺激相一致时, 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 当视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觉辨别就 会受到干涉,速度就变慢了; 但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小字母)影响。 Navon认为,在一些情境中进行的视觉加工有着有限 的深度,只Biblioteka Baidu总体特征可被知觉,而局部特征则不被知
认知心理学: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即获得并说明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资料:知觉概念的变迁 查普林、克拉威在《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知觉 概念是整个心理学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早期联想主义:知觉是感觉的复合。
构造主义:知觉是感觉的有意义的构成物。
格式塔学派: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堆砌,而是有组织 的整体;整体的特性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特性的简单总和。 整体性是知觉组织的先天特性。 行为主义:知觉等同于辨别反应,反对研究知觉的内 部过程及过去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2)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接近 律、相似律、良好连续律、闭合 律、协变律。
学者认为以上定律在平面的、网膜象的水平起作用 帕尔默、罗克(Palmer﹠Rock,1994)证明,格式塔定理至 少部分地在深度知觉、知觉恒常性形成后起作用。即:如 深度线索或恒常性的出现可影响被试对刺激组合,那说明 组合在深度知觉和知觉恒常性形成后还在继续。

(2)支持论点P30:
(3)实验:结构密度级差实验 光线分布的结构或表面质地的密 度与物体的视网像都是按照视角规律 而变化的,距离是直接知觉到的物理 光线分布。
知觉加工早期阶段,外部世界的 特性决定知觉,经验知识不起作用
2、知觉的认知理论
(1)观点:
知觉是主动的、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Bruner, 1957;Neisser,1967;Gregory)。是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 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觉。在上述实验里,大多数被试甚至未看出大的视觉刺
激是由小的字母构成的。
知觉加工的四种方式比较: 一般都承认,在良好的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 而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的参与也 将逐渐增多。Navon通过实验认为知觉加工过程中存在总 体特征优先现象。即在知觉加工的过程中,总体加工快 于局部特征加工。而且当人们注意局部特征时,也不能 不先知觉刺激对象的总体特征。 Kinchla和Wolfe (1979)发现,当小字母达到视角8º 时,它比总体特征(大字母)更易识别。他们认为,有着 最佳大小的对象被首先加工。后来Navon(1981)指出,总 体优先效应的大小乃至其存在是依赖于一定因素的,其 中最重要的是刺激的视角大小和网像的位臵。

例如
(2)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指知觉时,个体运用已 有知识经验、概念来加工当前刺激信息的过程。又称 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 常体现于上下文效应中。如Warren等(1970年)音 素恢复实验所表明的那样,字词的上下文迫使对缺失 一个字母的字词作出相应的解释。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知觉研究方向)
1、知觉的直接理论(direct theory)

(1)理论:吉布森(James J.Gibson)认为知觉是一种直接 经验,它的一切信息都由外界物体的光学特性所提供。 主要研究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认为物体表面纹理 结构的变化,向人们直接提供分辨物体深度的重要信息。 观察点的变化在视网膜上形成一种光流模式,提供观察者 关于高度、方向和速度的信息。总之,物体的空间信息直 接由视觉的刺激模式所提供,由感观直接感受,知觉的意 义与经验无关(刺激物说,源于格式塔理论)
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概念 都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而形成各种假设
(3)论据: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 是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考验的。 感觉刺激的维量是模糊的,具有双关性质:外部刺 激与知觉经验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同一刺激可引起不 同的知觉,不同的刺激却又可以引起相同的知觉。 感觉输入也是模糊的和片断的,不能对外部刺激提 供真实而完整的描述。近端刺激如视网膜像只提供关于 外部刺激的线索,需要在过去经验的 基础上,应用这 些线索作出推断,对近端刺激进行评价或解释,才能实 现对外部刺激的知觉。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p41)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多于部分之和,整体决 定着其部分的知觉。照这种观点来看,整体是在其部 分之前被知觉的。
Navon(1977,1981)系列实验结果:听觉辨别的反应 时依赖于听觉刺激与视觉刺激的总体的一致关系;在一致 的情况下,反应时最短;在冲突的情况下,反应时最长; 无关情况下的反应时居中。经成对的统计考验,其差异均 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听觉辨别反应时在3种局部的一致 关系下,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视觉刺激的大小对实验结果 也没有显著的影响。
2、知觉的分类 (1)、据主导器官: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味知觉, 视、听是研究最多的两种。
神经科学家估算出,大脑负责视觉信息加工的皮 层占50%,Tarr,2000
(2)、据事物特性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3、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相同点: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应。 (2)不同点: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孤立的、直接的 反应。知觉是对视、听、嗅、触等各等感觉信息综合, 形成整体的、完形的反应。
之前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方位等调整,使其标准化。可 大大减少模板数量
2、特征分析说/特征匹配理论
(1)模式是一组刺激或特征组成的一个有空间和
(或)时间的整体。特征分析说将模式分解或还原 为它的原来特征,而其关系有时也称为特征。
(2)观点(一般的特征分析模型):
分析、抽取刺激特征 合并、整合抽取的 特征 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 较 最佳的匹配(识别)
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他又在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1 英寸=2.54cm)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毛 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 连 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而死去。
4、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任务是辨别个 体正在关注的对象 知觉选择性即将少 数知觉对象(图形) 从其他对象(背景) 中分离出来。
② 、不能解释新的模板如何创造出来的
③、模式识别可能只适合相对清晰的刺激,而对 “噪音”模式与模糊刺激的识别有困难。
(5)没有明确的问题:
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进行的(平行
加工),还是一个个相继进行的(系列加工)?
(6)补充和修正:
Lindsay & Norman(1977) 预加工(Preprocessing) ,在匹配
知觉者一般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兴趣、需要、期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 过程和结果。
(2)假设考验说:
知觉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Gregory,1970),或 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Neisser,1967)。知觉是在过去经验形成的假设、期望等 引导下,对有效资料主动寻找最佳解释的过程。
(2)实验证据:
菲利普斯(Phillis,1974)的实验:50 Warren(1974)的实验50 Posner的实验(A-A,A-a字母同一性匹配):8
(3)现实生活的例子:
(4)不足:
①、须事先存贮相应模板,才能识别一个模式。模 板数量巨大;记忆负担沉重;不经济;缺少灵活性 与概括性。
感觉属于比知觉更低级的心理反应形式,不能像知觉 样回答认知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以提供原始材料。因此最 初级的认识形式是知觉。
例如:
A、蚂蚁(有感觉、无知觉而受骗):流浪甲虫把卵产在蚂 蚁窝里,孵出的小甲虫肚子尖上能分泌一种吸引蚂蚁的外 激素。蚂蚁精心喂养,产的卵还可能被“流浪儿”偷食。 B、法国昆虫学家约翰•法布尔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毛 毛虫”实验: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