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1.根本目的:三个创新
1999年: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新型学校。
2004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2.研究内容:三个“层面”:
(1)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3.成功标志:三个“更新”:
(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
4.预期效应:
2004年:实现校园“四还”: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009年:实现学校“五转型”:
(1)价值提升、(2)重心下移、(3)结构开放、(4)动态生成,(5)动力内化。
5、主要理论:
1999年:“三观十性”:
(1)价值观: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2)学生观: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004年:内涵“十新”:
(1)学校教育价值观——生命性: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学生观——“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聚集到“具体个人”的概念上。
(3)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具有“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承担责任”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和“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一是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二是具体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知识、认识;路径、视角;方法和策略、运算符号和逻辑;经历和体验;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三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全过程的价值(一是把书本知识组成结构链,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二是将结构化后的
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
(5)教学基本任务——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
(6)课堂教学过程观——“多向互动”与“双重生成”。(由“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一是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资源生成”;二是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过程生成”。)
(7)课堂教学实践形态——一“五还”(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和“评议权”)。“五资源”(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方案性资源)。“三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三者”(教师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8)班级建设——应建立在对不同年级、班级学生发展状态和成长需要研究的基础上。
(9)教师发展观——自我认识(唤起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和教师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自我更新(转换角色、打开视野、转变观念、探究实践、反思体悟、转变行为、提升能力、更新习惯);实现发展(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10)学校管理转型——核心是从“行政事务型”转向“发展策划型”;在领导学校转型性变革中,不断加强变革力量和成效的集聚与辐射;进行评价改革,使评价成为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力量。(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
“十新”一方面涉及了学校改革的“三大更新”的所有问题,呈现出探索性阶段与发展性阶段研究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又呈现出研究发展性,即研究的重心已经从批判走向重建,从局部走向系统,从一般走向具体,从目标走向过程。“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不只是一种对当代中国理想的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形态的揭示,更是对如何通过变革实践,实现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转型型变革过程的揭示。
2006年: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内容简介:
著作是在“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前后共经历1994-2009的15年,2006年进入第12年,即研究第三阶段——“成型性”研究第二年。)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专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关于教育改革的专著。
全书有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编: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社会基础论。
主要论述了当代人类社会及中国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从人口、生态、全球化与信息化等全球共同问题着手分析,在进入到对中国社会近30年的社会变革的
历程研究。旨在认识中国当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之必然性,以及梳理变革面临的核心问题转换的逻辑和变革策略,为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提供参照系。
第二编: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
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近30年教育改革的宏观历程,作了批判性反思。提供教育大系统内变革的参照系。
第三编: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
这是该著作的核心构成,占全书篇幅的1/2。是上述两大部分研究在学校变革中的汇聚研究,又是对学校内部整体结构和基本活动的深入变革研究。
著作的结构特点是由外而内、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推进,最终达至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学校。以学校为核心揭示不同层次间的内在关联,形成了改革在不同层次间转化的认识。
新观点:
1、以教育学的眼光来透析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主义。
(1)全球化的利益主体、影响的全面性和非平等化、非同质化问题;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每个民族、国家都要走出自己的路,包括在教育方面。
(2)“信息化”技术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个体性存在。突出了对个人时空意识、生存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影响。
(3)对当时十分时髦的“后现代”主义也作了批判性评价。
2、对近30年宏观教育改革作了历史反思,明确提出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是转型性变革,首次提出教育变革三重主体论,并分析了其构成、相互关系和关系特征。
3、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内涵,从目标重建、教育观念系统更新到新型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存结构与基本活动,作了多层次的、全面的、具有独创性的阐述。
4、在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中,对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了深度评析,并在教学分析单位的重建和课堂教学过程的逻辑构建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
5、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重构了学校班级生活的意义,将“班级建设”看作学校教育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全面探讨了班级建设的更新与学生发展、未来公民养成的内在关联。
6、系统研究了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提出了新的管理观、学校组织与制度更新;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了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新型教师素养结构论和建立了“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新概念,形成了有实践根基和本土特征的教师发展理论,在学校文化重建上,提出了当代学校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学校文化建设的当代任务及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
7、形成了以复杂理论为指导的学校变革的策略与方法论。本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互生成,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
就整体而言,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时代性、中国化和原创性。著作出版后引起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及著作本身的关注。该著作在出版不到3年的时间内,已两次印刷,印数达18000册。书中某些章节在报章杂志发表,有些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如“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研究结题报告”等。成果引用率较高。该著作因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关系密切,故出版后被相关试验学校和区域作为重要理论书籍推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