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法理学的方法
法理学方法与法律方法不完全相同。法律方法是指获 得法律案件、纠纷、分歧的正确处理结论的方法 掌握法理学方法,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解决两个问题。 其中,三个层面是: (1)作为一个社会科学门类所决定的法律方法与自然科 学方法的区别。这个层面体现了社会科学方法的共性。 (2)作为社会科学的门类之一的法学的思维方法,与其 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区别。这个层面体现的是法律方法 的特性。 (3)法理学的思维视界所决定的“关于法律的思考”与 “根据法律的思考”之间的区别,也即法理学方法的 特性。
第四节 法理学的方法
两个问题是:第一,作为法律理论思维对象的法律 现象的客观性问题;第二,法律方法与价值判断的 关系问题。
首先,法律方法以及法理学方法的科学性,要求在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其次,法律方法以及法理学方法的科学性,还要求 必须在法学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之间划出一 条界线。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
二、法理学的定义
法理学是一个运用哲学方法研究法律基本问题的学 术门类,实质上就是法律哲学或法哲学。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掌握法理学的定义。 首先,法学都是以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理学 也是一个以研究法律问题为宗旨的学术门类。 其次,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更具 有一般性的法律问题。 最后,法理学是哲学方法在法律领域的运用。
再次,法理学方法要求注意区分法学理论思维方法 与其他法学学科方法。
思考题
1、试论法学及其研究对象的范围。 2、简述法学产生的标志。 3、试论法理学的定义与意义。 4、试论法理学方法的特殊性。
第一编 法的本体
第二章 法的性质
第一节 法的定义 第二节 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的特征
第一节 法的定义
一、法的定义的必要性及定义的方法 学科研究的首要基础在于明确其研究对象, 因而,没有对“法”这一范畴的准确定位, 整个法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找寻一个能够为学 界普遍采用并能涵盖古今中外不同时代法 律制度的“法”的定义,就成为法学研究 者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
三、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学术门类自然应该研究法律, 但是,又不能仅仅研究实在法。 从历史上看,最为古老的法律理论——自然法学说, 就是从凌驾于实在法之上的自然法入手解决法律的 合法性问题的,所以,自然法与实在法的二元论构 成了自然法学说的基调和方法论特征。 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思想性决定了法理学与严格意义 上的法律知识不同。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二、“法”和“法律”的词义 (一)中西语言中的“法”与“法律” 据史学界考证,中国古代的“法”统称为“刑”。 在古代“灋”和“刑”两个字是通用的,其基本含 义有二:一是公平,即似水而平;二是正直,所谓 “触不直者去之”。 英语中的“law”一词既用来指称法律,还可指规律、 法则等。
四、法学与相邻学治学。 5、法学与语言学。 3、法学与社会学。 6、法学与伦理学。 7、法学与经济学。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
一、法理学的词源与词义
我国目前使用的“法理学”一词源于日语。 1949年之后,受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将研 究法的基本理论的学科称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 家与法的理论”或简称“国家与法的理论”。 1982年前后,政治学在我国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学 科,法学界也意识到“国家与法的理论”削弱了 法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因此,将其改为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二)现代法学用语中的“法”与“法律” 英文中“Law”一词同时用来指称“法”与“法律”。 但欧洲大陆的语言中,在表述“法”(同时表征“权 利”)和“法律”这两个概念时,往往使用两个不同 的对比的词。
第三节 法理学的意义
法理学的根本的意义和作用就是“启蒙”。
法律职业与个人经验存在密切联系,无论个人的法律 经验来自书本还是其他渠道,都对我们的法律思维产 生重要影响,在各个方面制约着我们的职业行为。
综上所述,法理学是一个运用哲学方法研究法律基本 问题的学术门类,这个法理学的定义预示了法理学必 然以思想探索为其学科特征,必然需要从以往的各种 思想成果中获得精神养料。同时,法理学也必定具有 批判性和反思性,需要结合时代的条件对以往的知识 确信进行挑战。法理学的意义就体现在通过法理学思 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人们克服法律偏见,并超越自身 法律经验和常识的局限。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三、法学体系 法学体系是指法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构成的有机 联系的统一整体。 我国有关法学体系的讨论,总体上有下述三个特点: 第一,与国内法体系联系密切。 第二,突出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对应。 第三,突出法学学科之间的层次性与等级性。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我国法学界基本上从以下四个角度界定法学的范围: 1、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2、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 3、法律史学和外国法学。 4、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法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 第三节 法理学的意义 第四节 法理学的方法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一、法学的定义
法学是以法或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我国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法学属于 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 法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三个层次加以界定。 首先,法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具有社会科学研究对 象的一般属性。 其次,法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与其他社 会科学门类和学科不同的特点。 再次,作为一个学科,法学不是对本国法律的简单诠释或注 释。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二、法学产生的标志 从逻辑角度看,法学产生的首要条件是法律的产生。 从经验事实看,法学的产生与立法的发展是密不可 分的。 法学的产生还以一个职业的法学家群体的存在为前 提条件。 综上可见,法律思想的存在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古罗马时期也曾经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法学,但是, 一个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法学,则是近代以后才产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