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香港 新加坡三地旅游之比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禽公园
裕廊飞禽公园据称是东南亚最大的飞 禽公园,内有高达30米的世界最大人 工瀑布,气势磅礴。南极企鹅、巨嘴 鸟、猫头鹰等各种鸟类,物园
新加坡建了世界首个夜间动物园。把一些喜欢夜 间出没的动物放在一起,让人们进行夜间探险。 这个创意给新加坡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获得 了无数奖项
东京
外国游客赴日旅游
2001至2009年,韩国和中国的游客赴日人数大增。日本每年出 境游人数接近1800万,位居世界第5位,而入境游人数到2008年 刚刚达到834万,世界排名从34位上升到28位。2008年,访日 中国人高达100万0700人,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2000年9月团 体访日解禁,当年有1026人来日观光;2001年为1万6775人; 2002年为3万3493人;2003年受非典影响,仍有3万1181人来日 旅游;2004年达4万7488人,2005年7月25日,团体访日在中国 全境开放,中国游客访日热情高涨。2005年达5万8244人,突破 5万人大关;2006年达12万3955人,突破10万人大关;2007年 达22万7869人,突破20万人大关;2008年达32万2604人,突破 30万人大关;2009年1-3月为8万4787人。
首个夜间F1车赛
2008年9月,新加坡成功举办了世界首个一级方程 式(F1)夜间公路赛。让公路车赛变成街道车赛, 并且在夜间举行,又是新加坡的一个创意
新加坡
新加坡的优势(一)
1.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市内公园密布,交通便捷,各种指 示标志清楚明了。游客只要懂英文、中文或马来文,在新加坡 一般不会存在迷路的问题。另外,无论是公用电梯、走道,还 是厕所,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需要,显得十分人性 化,能给残障人士提供最大的方便。 2.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美食天堂,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一应 俱全,有各种来自中国的地方小吃如日本的寿司、印度的煎饼、 马来的烤肉串及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娘惹美食等 3.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购物天堂,在中心商业区,有很多高档 的购物广场,从最新时装、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到运 动用品、通信器材、日常用品等,品种丰富,价格合理。除了 这些,游客还可以在新加坡买到一些手工艺品,如各种丝绸、 香料、藤器、陶瓷器、玉器等。因税率较低,这里的商品相对 世界其他城市,价格较低。商家一般明码标价,注重信誉,服 务态度良好,在这里购物不用担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4.新加坡旅游业已形成海岛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民俗 风情旅游四大品牌,
香港
香港旅游业的特点
一
访港旅客人次多和旅游业收入大,二者都快 速增长。访港游客人次2000年至2005年年均 增长达12.3%;旅游收入2000年至2005年年 均增长11.7%。
二
访港游客和旅游业收入构成中,内地游客比重逐年 上升并占主体地位。内地游客比重从2000年的 30.0%增长至2005年的53.7%,年均增长27.1%。 内地游客占香港旅游业收入比重从2000年的33.2% 增长至2005年的58.3%,年均增长24.0%。
• 2007年新加坡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收入超过 了GDP的10%。到访游客人数达1030万人次 ,比2006年增长6%。其中印尼、中国、澳 洲游客最多,旅游直接收入达138亿新元
• 2008年,到访新加坡游客数为1100万人次
•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的到访游客 数,比上年减少了4.3%,为970万人次。2009 年,外国游客在新停留总天数估计为3910万天 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5%,旅游业总收入为 124亿新元(约合87.9亿美元),比上年下滑约了 19%
三者的相似之处
• 1.都有“美食之都”,“购物之城” 的美称 • 2.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且在世界交 通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 新加坡。 • 3.都是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世界旅游 之城。经济相当发达。 • 4.都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尤 其是香港和东京。
香港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 1.香港地域狭窄,旅游资源相对不足,旅游 市场接待能力有限; • 2.香港旅游业成本高昂; • 3.香港商人自律与从业人员友善对待游客程 度不高,仍经常出现旅游或商业欺诈行为; • 4..香港旅游业人才短缺,尤其是旅游服务方 面的中高端人才。
香港今后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威胁
新加坡优势(二) 5.新加坡的节庆活动特别多。有农历新 年、中元节、国庆节、中秋节、开斋 节、屠妖节、蹈火节等法定节日,新 加坡各界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此外,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新加坡艺术节、新 加坡美食节、新加坡时尚节、新加坡 马会、世界名厨峰会、妆艺大游行等 庆祝活动。
新加坡的优势(三)
香港
香港
旅游业简介
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5年入港游客达2335万9417人次, 比2004年增长7.1%,旅游业总收入为 758.23亿港元,比2004年增长13.6%, 占GDP的比重约为5.5%; 香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世界海洋公 园,迪尼斯乐园,维多利亚港,影视剧 院,海上风光等。
7.交通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 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 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 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
美食之都,购物天堂
1.东京饮食是应有尽有,日本各地的美食和世界各国的代表性 菜肴在东京都可以品尝到。 具有代表性的料理主要有寿司 、“生鱼片”、涮锅、串烧、各式盖浇米饭、拉面、“天麸 罗”、“乔麦面条”、“日式杂烩” “香蒲烧烤”,还有“ 泥鳅锅”和“河鱼料理”等。品尝一下这些正宗的日本料理 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2.东京有池袋、新宿、涩谷.银座四大商业区。银座和新宿的 主街道每到星期天就禁止车辆通行,成为步行者的天堂,街 上到处都是卖艺或演奏的街头艺术家和出售各种手工制品的 小贩。 有以卖电器著名的秋叶原、以旧书市著名的神保町、以水产 批发著名的筑地中央批发市场、以便宜货著称的上野塘横町 。
到处皆为旅游景
• 1.有世界著名的圣淘沙岛、东海岸公 园、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新加坡植 物园等自然景观 • 2.有柔佛炮台、佛牙寺、孙中山纪念 馆、马来文化中心、福特车厂纪念馆 等历史文化故迹 • 3.还有很多新奇的旅游项目,如闻名 遐迩的鸭子之旅
新加坡旅游现状
(2007—2009)
1.是日本的首都,是整个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 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世界著 名旅游城市,与周边各市紧密相连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 2. 有100多个博物馆,最大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日本古代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雕刻、武器、陶瓷、绘画 等。博物馆种类很多,如交通博物馆、船舶博物馆、香烟博 物馆等。 3.东京的电影院和剧场,最著名的东京国立剧场有大小两个 剧场,演出歌舞伎及其他种类的戏剧。 4.东京曾举办过1964年奥运会,被誉为“留下传说的一次 奥运会” ,驹泽奥林匹克运动场的设备世界一流的。
•
•
新加坡素来有“花园城市”之称。城市干净 整洁,空气清新,人民素质高,社会秩序稳 定,犯罪率相当低。从1999年开始,新加坡 已经连续10年获选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 市了。 交通十分发达,设施齐全,是世界最繁忙的 港口和转口枢纽之一,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 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 机场。
东京
新加坡
新加坡
旅游业简介
新加坡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丰富多 彩的旅游活动,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 周到细致的旅游服务,已经让新加坡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之都。
新加坡
新加坡—“之最”
摩天轮
最大的摩天轮。在新加坡河口有个直 径达150米的巨大的摩天轮,据称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摩天轮有28 个观景舱,每个舱可容纳35人。这个 摩天轮于2008年3月投入使用,头5个 月就卖出了100万张门票。
三者不同之处的比较(二)
• 2.
新加坡;地出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以
热带海岛风光为主,比如椰子林等,热带水 果众多;是个多元文化和民族的国家,传统 文化与民族风情浓厚;在社会秩序和城市环 境及人口适居方面略胜香港和东京。 • 3.香港;有中国大陆这片广阔的客源的,存 在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旅游旺季交 通拥挤等问题。自然景观以亚热带季风常绿 阔叶林为主。
亚洲主要旅游城 市旅游业现状态 势的分析与比较
组员:付维有、孔望、 吴志杰---地理学院,生 命科学院 首页
首页
1、日本东京
2、新加坡
3、香港
目录
东京
东京
气候简介
东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受东南季 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则降雪较 少。
东京
东京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东京城市简介(一)
四
访港游客消费模式以购物和酒店餐饮消费为主。香港是自由 贸易港,一般进口货物都免税,不存在消费税及工商业增值 税,商品价格低廉,加上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众多的购物商场, 享有“购物天堂”美称。香港酒店也发达,美食融贯东西方 口味,有“美食天堂”之称 香港
香港酒店
香港酒店也发达,美食融贯东西 方口味,也是“美食天堂”。 其中的文华、丽晶、和半岛等 大酒店几乎每年都入选“世界 十大最佳服务酒店”,其卓越 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在世界 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成为许 多国家和地区效仿的对象。
新加坡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 2.缺乏名牌旅游景点 3.出入境条件不甚友好 4.规章制度中存在壁垒,诸如夜间饮酒时间和街道零 售活动等的限制性条款 5.与区域内其他竞争对手(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 相比,产业内的服务标准仍不高,在购物、用餐或观 光时,专业人员缺乏产品知识,对客户服务不周,导 致观光客满意度不高。
三者不同之处的比较(一)
• 1.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拥 有2亿多人口,有广阔的国内旅 游客源;今后可供开发利用的土 地.旅游资源潜力大;其自然景观 以温带落叶阔叶景观为主。 • 2.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国内 只有4百多万人口,客源以外来 游客占绝大多数;可供旅游开发 的土地,成本很高,难以建设大 型游乐场等旅游设备;
东京城市简介(二)
5.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都聚集于此。又 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 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 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界的日本银行 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
6.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目前,东京拥有190多所大学, 其中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均为亚洲一流 大学。
香港旅游业的特点
三
旅客访港目的以度假、商务/会议为主。香港气候自然环境优越, 城市风光秀丽,荟萃中西文化,又享有“购物天堂”,“美食天 堂”美誉,拥有完善的酒店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同时 香港又是一个商贸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众多跨国公司在香 港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每年有许多国际商务会议和展览会。
1.内地与海外直航线增多,使以前须经香港转乘内 地的游客减少,这过程会随内地对外交通的快速 发展而更为普遍; 2.内地和周边国家地区旅游市场的兴起,形成对香 港旅游市场的强力竞争冲击: (1)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川古迹,多姿优美的 自然风光和日益健全的旅游设施,是全球第四大 旅游市场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对海 外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是香港吸引海外游客 的强有力竞争者 (2)东南亚新兴旅游市场的发展,如新马泰游对香 港旅游业吸引内地游客形成巨大冲击
我国赴日旅游
2010年以来,中国访日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前 8个月既突破百万大关,达104万人,超过去年 全年总和4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8.9%,增长率 位居世界各国入境客人之首, 9月份中国访日人 数为13万7500人,同比上升39%,环比下降 25%。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观光振兴机构”公布的 估算数据显示,11月份抵访日本的外国游客人 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达到56.5万人。
裕廊飞禽公园据称是东南亚最大的飞 禽公园,内有高达30米的世界最大人 工瀑布,气势磅礴。南极企鹅、巨嘴 鸟、猫头鹰等各种鸟类,物园
新加坡建了世界首个夜间动物园。把一些喜欢夜 间出没的动物放在一起,让人们进行夜间探险。 这个创意给新加坡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获得 了无数奖项
东京
外国游客赴日旅游
2001至2009年,韩国和中国的游客赴日人数大增。日本每年出 境游人数接近1800万,位居世界第5位,而入境游人数到2008年 刚刚达到834万,世界排名从34位上升到28位。2008年,访日 中国人高达100万0700人,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2000年9月团 体访日解禁,当年有1026人来日观光;2001年为1万6775人; 2002年为3万3493人;2003年受非典影响,仍有3万1181人来日 旅游;2004年达4万7488人,2005年7月25日,团体访日在中国 全境开放,中国游客访日热情高涨。2005年达5万8244人,突破 5万人大关;2006年达12万3955人,突破10万人大关;2007年 达22万7869人,突破20万人大关;2008年达32万2604人,突破 30万人大关;2009年1-3月为8万4787人。
首个夜间F1车赛
2008年9月,新加坡成功举办了世界首个一级方程 式(F1)夜间公路赛。让公路车赛变成街道车赛, 并且在夜间举行,又是新加坡的一个创意
新加坡
新加坡的优势(一)
1.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市内公园密布,交通便捷,各种指 示标志清楚明了。游客只要懂英文、中文或马来文,在新加坡 一般不会存在迷路的问题。另外,无论是公用电梯、走道,还 是厕所,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需要,显得十分人性 化,能给残障人士提供最大的方便。 2.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美食天堂,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一应 俱全,有各种来自中国的地方小吃如日本的寿司、印度的煎饼、 马来的烤肉串及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娘惹美食等 3.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购物天堂,在中心商业区,有很多高档 的购物广场,从最新时装、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到运 动用品、通信器材、日常用品等,品种丰富,价格合理。除了 这些,游客还可以在新加坡买到一些手工艺品,如各种丝绸、 香料、藤器、陶瓷器、玉器等。因税率较低,这里的商品相对 世界其他城市,价格较低。商家一般明码标价,注重信誉,服 务态度良好,在这里购物不用担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4.新加坡旅游业已形成海岛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民俗 风情旅游四大品牌,
香港
香港旅游业的特点
一
访港旅客人次多和旅游业收入大,二者都快 速增长。访港游客人次2000年至2005年年均 增长达12.3%;旅游收入2000年至2005年年 均增长11.7%。
二
访港游客和旅游业收入构成中,内地游客比重逐年 上升并占主体地位。内地游客比重从2000年的 30.0%增长至2005年的53.7%,年均增长27.1%。 内地游客占香港旅游业收入比重从2000年的33.2% 增长至2005年的58.3%,年均增长24.0%。
• 2007年新加坡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收入超过 了GDP的10%。到访游客人数达1030万人次 ,比2006年增长6%。其中印尼、中国、澳 洲游客最多,旅游直接收入达138亿新元
• 2008年,到访新加坡游客数为1100万人次
•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的到访游客 数,比上年减少了4.3%,为970万人次。2009 年,外国游客在新停留总天数估计为3910万天 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5%,旅游业总收入为 124亿新元(约合87.9亿美元),比上年下滑约了 19%
三者的相似之处
• 1.都有“美食之都”,“购物之城” 的美称 • 2.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且在世界交 通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 新加坡。 • 3.都是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世界旅游 之城。经济相当发达。 • 4.都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尤 其是香港和东京。
香港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 1.香港地域狭窄,旅游资源相对不足,旅游 市场接待能力有限; • 2.香港旅游业成本高昂; • 3.香港商人自律与从业人员友善对待游客程 度不高,仍经常出现旅游或商业欺诈行为; • 4..香港旅游业人才短缺,尤其是旅游服务方 面的中高端人才。
香港今后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威胁
新加坡优势(二) 5.新加坡的节庆活动特别多。有农历新 年、中元节、国庆节、中秋节、开斋 节、屠妖节、蹈火节等法定节日,新 加坡各界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此外,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新加坡艺术节、新 加坡美食节、新加坡时尚节、新加坡 马会、世界名厨峰会、妆艺大游行等 庆祝活动。
新加坡的优势(三)
香港
香港
旅游业简介
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5年入港游客达2335万9417人次, 比2004年增长7.1%,旅游业总收入为 758.23亿港元,比2004年增长13.6%, 占GDP的比重约为5.5%; 香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世界海洋公 园,迪尼斯乐园,维多利亚港,影视剧 院,海上风光等。
7.交通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 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 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 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
美食之都,购物天堂
1.东京饮食是应有尽有,日本各地的美食和世界各国的代表性 菜肴在东京都可以品尝到。 具有代表性的料理主要有寿司 、“生鱼片”、涮锅、串烧、各式盖浇米饭、拉面、“天麸 罗”、“乔麦面条”、“日式杂烩” “香蒲烧烤”,还有“ 泥鳅锅”和“河鱼料理”等。品尝一下这些正宗的日本料理 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2.东京有池袋、新宿、涩谷.银座四大商业区。银座和新宿的 主街道每到星期天就禁止车辆通行,成为步行者的天堂,街 上到处都是卖艺或演奏的街头艺术家和出售各种手工制品的 小贩。 有以卖电器著名的秋叶原、以旧书市著名的神保町、以水产 批发著名的筑地中央批发市场、以便宜货著称的上野塘横町 。
到处皆为旅游景
• 1.有世界著名的圣淘沙岛、东海岸公 园、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新加坡植 物园等自然景观 • 2.有柔佛炮台、佛牙寺、孙中山纪念 馆、马来文化中心、福特车厂纪念馆 等历史文化故迹 • 3.还有很多新奇的旅游项目,如闻名 遐迩的鸭子之旅
新加坡旅游现状
(2007—2009)
1.是日本的首都,是整个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 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世界著 名旅游城市,与周边各市紧密相连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 2. 有100多个博物馆,最大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日本古代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雕刻、武器、陶瓷、绘画 等。博物馆种类很多,如交通博物馆、船舶博物馆、香烟博 物馆等。 3.东京的电影院和剧场,最著名的东京国立剧场有大小两个 剧场,演出歌舞伎及其他种类的戏剧。 4.东京曾举办过1964年奥运会,被誉为“留下传说的一次 奥运会” ,驹泽奥林匹克运动场的设备世界一流的。
•
•
新加坡素来有“花园城市”之称。城市干净 整洁,空气清新,人民素质高,社会秩序稳 定,犯罪率相当低。从1999年开始,新加坡 已经连续10年获选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 市了。 交通十分发达,设施齐全,是世界最繁忙的 港口和转口枢纽之一,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 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 机场。
东京
新加坡
新加坡
旅游业简介
新加坡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丰富多 彩的旅游活动,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 周到细致的旅游服务,已经让新加坡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之都。
新加坡
新加坡—“之最”
摩天轮
最大的摩天轮。在新加坡河口有个直 径达150米的巨大的摩天轮,据称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摩天轮有28 个观景舱,每个舱可容纳35人。这个 摩天轮于2008年3月投入使用,头5个 月就卖出了100万张门票。
三者不同之处的比较(二)
• 2.
新加坡;地出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以
热带海岛风光为主,比如椰子林等,热带水 果众多;是个多元文化和民族的国家,传统 文化与民族风情浓厚;在社会秩序和城市环 境及人口适居方面略胜香港和东京。 • 3.香港;有中国大陆这片广阔的客源的,存 在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旅游旺季交 通拥挤等问题。自然景观以亚热带季风常绿 阔叶林为主。
亚洲主要旅游城 市旅游业现状态 势的分析与比较
组员:付维有、孔望、 吴志杰---地理学院,生 命科学院 首页
首页
1、日本东京
2、新加坡
3、香港
目录
东京
东京
气候简介
东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受东南季 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则降雪较 少。
东京
东京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东京城市简介(一)
四
访港游客消费模式以购物和酒店餐饮消费为主。香港是自由 贸易港,一般进口货物都免税,不存在消费税及工商业增值 税,商品价格低廉,加上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众多的购物商场, 享有“购物天堂”美称。香港酒店也发达,美食融贯东西方 口味,有“美食天堂”之称 香港
香港酒店
香港酒店也发达,美食融贯东西 方口味,也是“美食天堂”。 其中的文华、丽晶、和半岛等 大酒店几乎每年都入选“世界 十大最佳服务酒店”,其卓越 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在世界 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成为许 多国家和地区效仿的对象。
新加坡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 2.缺乏名牌旅游景点 3.出入境条件不甚友好 4.规章制度中存在壁垒,诸如夜间饮酒时间和街道零 售活动等的限制性条款 5.与区域内其他竞争对手(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 相比,产业内的服务标准仍不高,在购物、用餐或观 光时,专业人员缺乏产品知识,对客户服务不周,导 致观光客满意度不高。
三者不同之处的比较(一)
• 1.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拥 有2亿多人口,有广阔的国内旅 游客源;今后可供开发利用的土 地.旅游资源潜力大;其自然景观 以温带落叶阔叶景观为主。 • 2.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国内 只有4百多万人口,客源以外来 游客占绝大多数;可供旅游开发 的土地,成本很高,难以建设大 型游乐场等旅游设备;
东京城市简介(二)
5.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都聚集于此。又 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 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 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界的日本银行 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
6.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目前,东京拥有190多所大学, 其中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均为亚洲一流 大学。
香港旅游业的特点
三
旅客访港目的以度假、商务/会议为主。香港气候自然环境优越, 城市风光秀丽,荟萃中西文化,又享有“购物天堂”,“美食天 堂”美誉,拥有完善的酒店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同时 香港又是一个商贸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众多跨国公司在香 港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每年有许多国际商务会议和展览会。
1.内地与海外直航线增多,使以前须经香港转乘内 地的游客减少,这过程会随内地对外交通的快速 发展而更为普遍; 2.内地和周边国家地区旅游市场的兴起,形成对香 港旅游市场的强力竞争冲击: (1)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川古迹,多姿优美的 自然风光和日益健全的旅游设施,是全球第四大 旅游市场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对海 外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是香港吸引海外游客 的强有力竞争者 (2)东南亚新兴旅游市场的发展,如新马泰游对香 港旅游业吸引内地游客形成巨大冲击
我国赴日旅游
2010年以来,中国访日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前 8个月既突破百万大关,达104万人,超过去年 全年总和4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8.9%,增长率 位居世界各国入境客人之首, 9月份中国访日人 数为13万7500人,同比上升39%,环比下降 25%。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观光振兴机构”公布的 估算数据显示,11月份抵访日本的外国游客人 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达到56.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