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形式创新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形式创新的重要性

作者:于会春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0期

本次公开课准备了20天左右,从选课到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完成,笔者都可以说做到了尽心尽力,可是授课效果一般,经过反复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课前设想:十分完美

1.教学重点设定: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对唐诗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笔者设计了几个各个阶段小的表格和一个大的整体的表格,学生只要把课文中的要点选出填入即可。希望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内容,对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并概括。先分阶段掌握,再整体掌握,由部分到整体,希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唐诗发展清晰的脉络。

2.教学难点设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和诗作和不同流派的掌握。笔者希望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唐诗的名篇名句,对重点作家作品加以考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3.课件制作: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部分。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到达了如下效果:1、整体设计思路清晰,各部分连接自然;2、图文并茂,所选图片适合教学内容;3适当使用超级链接功能,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效率;4、配合适当的音频资料,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总体来说,课前设想考虑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对教学形式没有特别的考虑。

二、课中实践:反应平淡

1.梳理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这一部分设计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内容,对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并概括。先分阶段掌握,再整体掌握,由部分到整体,希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唐诗发展清晰的脉络。结果这一部分最为失败。唐诗的四个阶段的表格填写进行的十分困难。本来设计了几个各个阶段小的表格和一个大的整体的表格,学生只要把课文中的要点选出填入即可,我以为不应有什么困难,可是实际情况是学生的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实在是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这一部分占用了比预计中多一倍的时间,导致后面的课堂练习没有做完。

2.课堂活动方面:这一部分设计了两个活动,想一想和做一做,考查的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唐诗的名篇名句,目的是对重点作家作品加以考查,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其实这些诗句都在公开课前的两周内练习过,可是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高,反应不热烈,究其原因可能

是对诗句的掌握不是十分熟悉,再加上公开课上有些怯场,所剩时间也不多,结果“想一想”中的10个选择题只做了6个,“做一做”部分也是简单略过。

三、课后反思:受益匪浅

1.自主探索:即发现问题、尝试解决的过程,只有探索、尝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认知活动,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从而对问题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只有尝试,才能启迪人们的思维,打开人们思维的天窗,暴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控思维活动;只有尝试,才能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从而有成功的体验。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把尝试过程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以尝试的机会,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

2.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主旋律,而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今天,生生互动显得更为重要。互动的主要行为是合作,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划分学习小组就非常必要。首先根据学生基础、智能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把学生分为A〈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 〈中等生〉、C 〈优生〉三类,他们的比数为1:2:1;然后依类编组,每小组一般由四名学生组成,各小组内A、B、C类学生的比数也为1:2:1。各学习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都应是全班情况的缩影。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职责,引进以小组为核心的评价机制,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小组内及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讨论、质疑、解释,从而激起与点燃各类学生思维的火花,加快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由于他们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相近,在相互讨论、启发的合作过程中极易产生思维的共鸣,从而加快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工作,及时点拨、规范,使学生解决问题时有规可矩、有章可循。合作的时机:(1)问题在个体尝试后;(2)学生群情激昂即意见难以统一时;(3)学生迷惑不解即难以听懂时;(4)似懂非懂即难以表述时。

3.点拨指导:传统教师的角色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作为一个组织者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课堂结构的设计者、课堂节奏的把握着、教学效果的评价者。作为一个引导者就是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指导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所谓的合作者就是思维水平的下放者、活动的参与者、人际关系的平等者、知识的再发现者。因此发挥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处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加以及时的指导点拨,提炼共性的方法,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与一般规律。这一过程是一名教师对知识把程度的体现,对学生情况了解的体现,也是一名教师驾驭课堂把握课堂节奏的体现,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是否到位的关键环节。

4.规范返悟:返悟就是回头领悟,即借助问题解决的过程领悟解决问题的实质所在,它是学思并重原则和巩固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返悟过程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课堂

上体现出来。通过返悟的过程,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领悟出了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而且还初步掌握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完善了他们的思维。在返悟以上收获的同时,要让学生借助具体实例做好简单的笔记,形成书面材料,以加深理解。

我们发现尝试感受是问题解决的开始,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合作讨论是问题解决的桥梁,能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加快学生思维的进程。规范返悟是问题解决的结束,达到学生理性认识的目的,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

本文通过对《唐诗》一课的课前设想、课中实践、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的记叙,全方面的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总结。笔者在本次公开课中明白一个道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但是,总体来说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同样重要,我们在注重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的创新十分重要,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到达最佳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