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寄生虫病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是养猪场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危害的表现不明显,却使猪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寄生虫病防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特点
1.1 寄生虫病的发生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传统的养猪模式下,寄生虫病往往在夏秋季多发。而规模化猪场,猪群密度大,猪舍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寄生虫的繁殖传播,寄生虫病的发生季节性不明显。所以,防控措施不能只在春、秋两季进行,应该根据猪群的感染程度而定。
1.2寄生虫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在非规模化饲养的猪场,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寄生虫病较多,如肺线虫、姜片吸虫、猪囊虫、棘头虫等。在规模化猪场,中间宿主被控制,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病增多,如猪蛔虫、鞭虫、弓形虫、球虫、疥螨等危害严重。
1.3 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交叉感染、重复感染现象明显由于环境适宜、猪群密度大,寄生虫繁殖传播迅速。在病猪排出少量虫卵的情况下,易造成全群感染。在猪群抵抗力较差时,寄生虫会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在与某种传染病并发或继发时,危害更大。
1.4 临床症状不明显,经济损失大寄生虫病一般呈现慢性、营养消耗性过程,在严重感染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和死亡率。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规模化猪场中猪体内寄生虫感染率在90%以上,体外寄生虫感染率几乎100%,每头猪因饲料利用率下降和生长缓慢造成经济损失达40元,一个万头场因此造成的直接损失达40多万元。因此,必须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
2 规模化猪场危害较大的几种寄生虫病
2.1 猪蛔虫病猪蛔虫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雄虫长15~25厘米,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厘米,虫体较直,尾端稍钝。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饮水和吃料时被猪吞食,在小肠中孵化,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液被带到肝脏、肺脏。幼虫随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并发育,然后经气管、支气管上行后,随黏液进入会厌,再经食道进入小肠,发育成成虫。病猪一般生长缓慢、消瘦、黄疽、咳嗽,粪便带血。大量感染时,肝脏内有大量幼虫,造成肝脏坏死变性,在肝脏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乳白色的斑点,俗称“蛔虫斑”,并形成蛔虫性肺炎,猪剧烈喘咳,呼吸困难,肺表面有暗红色出血点。严重时大量成虫虫体阻塞肠管,引起死亡。
2.2 猪鞭虫病猪鞭虫呈乳白色,雄虫长20~52毫米,雌虫长39~53毫米,前部细长,后部短粗,外观似马鞭。成虫在盲肠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在盲肠、结肠黏膜上发育成成虫。猪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损伤肠黏膜,引起黏膜脱落、粪便带血,出现顽固性下痢。
2.3 猪弓形虫病弓形虫的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阶段。有性生殖阶段在猫科动物的小肠上皮内进行,形成的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发育成熟后具有感染力,被猪吞食而感染。10~50千克的仔猪发病严重。病猪突然废食,体温41℃以上,稽留热7~10天,呼吸困难,便秘,眼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耳廓、鼻端、下肢、股内侧出现紫红色斑,有的耳廓上形成痂皮或干性坏死。
2.4 猪球虫病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猪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无性时代和有性时代两个世代的繁殖,在外界环境进行孢子生殖。7~21日龄的仔猪多发,成年猪多为携带者。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腹泻,持续4~6天,粪便白色至黄色,呈水样或糊状。剖检时,以空肠和回肠的急性肠炎为特征。缺乏经验的兽医经常误诊为细菌性腹泻,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
2.5 猪疥螨病疥螨是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生活史包括卵、幼虫、稚虫和成虫4个阶段。雌雄虫在猪的皮下掘成5~15毫米的隧道,在里面生长繁殖。由于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剧痒。疥螨病通常先侵害耳部、头部,产生大量皮屑,局部脱毛,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逐渐蔓延全身。严重时有液汁渗出,形成痂皮。病猪以剧烈皮痒为特征,燥动不安,生长缓慢。规模化饲养,由于猪群密度大,疥螨传播很快。
2.6 猪虱猪虱个体很大,雌虫长5毫米,雌虫长4毫米,灰黄色,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颈部、肋部、后肢内侧等皮肤皱褶中,使猪烦躁不安。感染严重时,病猪生长缓慢,还可成为其他传染病的媒介。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猪旋毛虫、蚊、蝇等寄生虫在规模化猪场里危害也较大。
3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控制要点影响寄生虫病传播的因素很多:猪舍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卫生状况;猪场环境卫生条件及猫鼠的密度;猪群的隔离和转群管理前期的发病状况等。
3.1 正确的诊断诊断的方法有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寄生虫病学剖检、免疫学诊断和药物诊断等。其中实验室诊断是准确易行的方法,如抽查猪的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或涂片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寄生虫的病原体(虫体、虫卵、卵囊、幼虫、包囊等);剖检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挑选一些消瘦、生长迟缓的猪进行剖检,既检查各器官的病理变化,又能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有条件时,进行综合诊断。
3.2 药物的选择原则上是要选用广谱、高效、低毒、廉价的驱虫药。常用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据临床试验,左旋咪唑只能驱猪蛔虫和食道口线虫,对毛首线虫和疥螨无效;芬苯达唑对常见的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驱虫效果,但对猪疥螨无效。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不但高效、低毒,而且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效果。伊威先锋粉剂是由伊维菌素、芬苯哒唑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驱虫范围广,可以有效的杀灭蛔虫和毛首线虫的早期幼虫,使用方法也简单,比较适合规模化猪场。
3.3驱虫时机可定期对猪群抽样粪检,发现感虫率高时再驱虫。与传染病不同的是,感染寄生虫不严重的猪,不一定发病,而过度的驱虫,会破坏猪体内寄生虫的“带虫免疫”特性,适得其反。所以,要定期对猪群检测,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在寄生虫的幼虫时期杀灭最好。全场同步驱虫效果最佳。生产中,在转群之前如母猪进产房、保育结束之前用药效果较好。在母猪分娩前7~14天驱虫,既保护母猪,又减少了仔猪的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在投药后4 ~8小时开始排出虫体,24小时后达到排虫高峰。因此,在傍晚投药,便于清理排出体外的虫体,减少再被猪接触的机会。
3.4减少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对一个猪群驱虫次数过多、单一用药、用量过小或用药时间过长,某些寄生虫会产生抗药性。对猪群要定期检测、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寄生虫单一时,选择特效药物,交叉感染时用广谱药,必要时有计划的换药。
3.5环境消毒虫体、虫卵对环境的污染是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定期用0.1%~0.2%敌百虫或0.01%杀灭菊酯水溶液喷洒猪舍和用具,以杀灭猪舍和环境中的寄生虫。加强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卫生。猪粪堆积发酵,以便杀灭寄生虫。猪场不存污水,控制蚊蝇孳生。
4 规模化猪场药物驱虫参考方案虫螨净(复方伊维菌素)不但对消化道内的蛔虫、鞭虫、结节虫、猪类圆线虫等有良好驱虫效果,也能杀死不同发育阶段的疥螨。在饲料中添加虫螨净,连用7天,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同生理阶段的猪,添加量不同。
4.1空怀、怀孕、泌乳母猪:每吨饲料添加1.5~3.0千克,怀孕母猪最好在分娩前10~15天使用。
4.2仔猪:每吨饲料添加1千克,在转群前使用。
4.3公猪:每吨饲料添加4千克,每年用药2~3次。4.4从外地购入的猪,在隔离期用药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