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516e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a.png)
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2024版《金融学》PPT(完整版)
![2024版《金融学》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f918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4.png)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理论假设或评估政策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数据的客观性 和可验证性,是金融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 规范研究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 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这种方法主要关注应该如何优化和改进金融体系和金融活 动。
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通常使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深化程度、金融市场发展指 数等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发展的意义 金融发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1 2 3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制度、产品等,推 动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从而促进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的类型
包括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 等。
金融创新的意义
金融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稳定性,促进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概述
金融发展的定义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全面 进步,包括金融机构的壮大、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制度 的健全等。
•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一般规律和原则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金融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 跨学科研究方法:金融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例如,经济学、 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
03
包括外汇、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国际金融机构
01
《金融学基础》 ppt课件
![《金融学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72de12a0116c175e0e4842.png)
(4)
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
通进行管理。
(5)
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国境。
(6) 禁止仿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仿造、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 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11
《金融学基础》
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1. 银行信用的概念 2. 银行信用的特点
1)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 银行信用可以提供数量巨大、不受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 限制的货币资金 3) 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3.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20
《金融学基础》
(三)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的概念 2. 国家信用的形式 3.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也不与任何外币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
(3)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
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2
《金融学基础》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3
《金融学基础》
(2)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等价物,它具有两 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 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39d2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2.png)
我国2008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外汇管理条例》) 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 资产:(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 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特别 提款权;(五)其他外汇资产。”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三)货币流通 • 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的货币的运动。 • 货币流通的形式主要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
•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 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二)货币的职能
02
流通手段
01
1.
03
贮藏手段同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一)货币层次
•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商品曾在不同 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等都充当过货币。 在中国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两类:
一另类一是类贝是币谷 帛
• 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
• (2)金属货币 •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
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2)实行固定汇率制; • (3)建立永久性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三)货币流通 • 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的货币的运动。 • 货币流通的形式主要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
•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 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二)货币的职能
02
流通手段
01
1.
03
贮藏手段同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一)货币层次
•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商品曾在不同 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等都充当过货币。 在中国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两类:
一另类一是类贝是币谷 帛
• 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
• (2)金属货币 •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
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2)实行固定汇率制; • (3)建立永久性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821dd22b160b4e777fcf78.png)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战俘营里的货币 讨论题 作为货币的商品需要什么特征?
【案例二】 劣币驱逐良币与货币替代 讨论题 劣币驱逐良币与货币替代的异同?
第二章 信用与资金融通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一般表现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 的借贷关系。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只要 存在信用关系,利息就必然存在。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已成为最主要的 经济关系之一。 本章主要分析信用、利息和资金融通等问题。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如何透过货币的表面现象把握其本质,是我 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主要分析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等问题。
第一节 货 币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逐渐地从商品世界中 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 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 为四种形式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 金块本位
信用货币本位制
银行券 纸币
金汇兑本位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一)人民币
(二)中国的人民币发行
(三)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第一节 信 用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 的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商品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信用存在的条件是偿还和付息。偿还是信用活动的 基本条件。
《金融基础》》课件
![《金融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107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8.png)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实现商品交换。
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贮藏手段,方便保存和携带。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于支付债务、租金、利息等,实现货币的流通和支付。
货币的种类和层次
货币种类:包括现金、存款、债券、股票等
货币层次:分为M0、M1、M2、M3等,其中M0为现金,M1为现金和活期存款,M2 为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M3为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证券等
货币功能:包括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
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制、银本位制、纸币本位制等,其中金本位制以黄金为货币 本位,银本位制以白银为货币本位,纸币本位制以纸币为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对货币的性质、发行、 流通和兑换等事项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货币制度的类型:包括金本位制、银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等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借贷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货币市场的特点:流动性高、风险低、收益稳定 资本市场的特点:流动性低、风险高、收益波动大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外汇市场:全球最 大的金融市场,交 易量巨大,参与者 众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类:金融机构可以分为银 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
添加标题
证券公司:主要提供证券经 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
销等金融服务。
添加标题
信托公司:主要提供信托服 务,包括信托投资、信托理
财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
和技术援
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贮藏手段,方便保存和携带。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于支付债务、租金、利息等,实现货币的流通和支付。
货币的种类和层次
货币种类:包括现金、存款、债券、股票等
货币层次:分为M0、M1、M2、M3等,其中M0为现金,M1为现金和活期存款,M2 为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M3为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证券等
货币功能:包括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
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制、银本位制、纸币本位制等,其中金本位制以黄金为货币 本位,银本位制以白银为货币本位,纸币本位制以纸币为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对货币的性质、发行、 流通和兑换等事项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货币制度的类型:包括金本位制、银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等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借贷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货币市场的特点:流动性高、风险低、收益稳定 资本市场的特点:流动性低、风险高、收益波动大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外汇市场:全球最 大的金融市场,交 易量巨大,参与者 众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类:金融机构可以分为银 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
添加标题
证券公司:主要提供证券经 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
销等金融服务。
添加标题
信托公司:主要提供信托服 务,包括信托投资、信托理
财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
和技术援
《金融学基础》课件
![《金融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09a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9.png)
金融机构面临无法及时满足客 户资金需求的风险。
CHAPTER 04
金融工具与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金融工具的定义
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金融交易的合法文件,如债券、股票、 期货等。
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照期限、性质和交易地点等标准,金融工具可以分为短期 金融工具、长期金融工具、权益性金融工具、固定收益类金 融工具等。
THANKS
[ 感谢观看 ]
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金融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其 发展历程包括古典金融学、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 等阶段。
详细描述
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演变,金融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古典金融学阶段主要关注货币和信用的供求分析 ,现代金融学则引入了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金 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金融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关注人 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为金融市 场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详细描述
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信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调控的管理。它探讨货币的本质、 职能和形态,研究不同层次的信用关系和信用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构成、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同时,金融学 还关注宏观层面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问题。
金融学的学科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金融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微观宏观并重的特 点。
金融创新的分类
按照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
金融创新的趋势与影响
金融创新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等趋势。
CHAPTER 04
金融工具与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金融工具的定义
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金融交易的合法文件,如债券、股票、 期货等。
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照期限、性质和交易地点等标准,金融工具可以分为短期 金融工具、长期金融工具、权益性金融工具、固定收益类金 融工具等。
THANKS
[ 感谢观看 ]
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金融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其 发展历程包括古典金融学、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 等阶段。
详细描述
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演变,金融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古典金融学阶段主要关注货币和信用的供求分析 ,现代金融学则引入了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金 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金融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关注人 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为金融市 场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详细描述
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信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调控的管理。它探讨货币的本质、 职能和形态,研究不同层次的信用关系和信用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构成、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同时,金融学 还关注宏观层面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问题。
金融学的学科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金融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微观宏观并重的特 点。
金融创新的分类
按照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
金融创新的趋势与影响
金融创新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等趋势。
金融学基础12013516.pptx
![金融学基础12013516.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d8718a1b7360b4c2f3f6434.png)
你”。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你的水库,花钱如流水。 理财就是管好水库,开源节流。 2. 理财的三个环节:
攒钱 生钱 护钱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3. 多少钱可以开始理?
4.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个人的钱库应分为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 ——活期,定期,货币市场基金
欧美 东亚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三、金融学研究的内容
资金融通的 主要对象:货币和货币资金 主要方式: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 主要渠道: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主要活动:货币的发行、流通与回笼;货
币资金的借贷、汇兑与结算;票据的承兑与贴现;有 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信托 与租赁;外汇与黄金的买卖;国际货币的支付与结算 等。
----奢侈病传染给了没有权利奢侈的人。
来自三个方面:
童年或者父母的习惯;
生活的教化;
书本或媒体的理财教育
生活中哪样都需要钱: 1.子女教育、养老、医疗是三大心病 2.房子车子是体面生活的象征 3.投资股票、基金、期货、商铺是有机会发财的事 如何用钱?很少有人考虑这个问题
要么让钱躺着不动,要么盲目乱动。 “很多人是靠别人的故事来左右自己的财务生活。” 钱教人怎么生活,生活教人如何用钱
“理财是战略,投资是战术。”
问题2:不同收入家庭的金融决策 应该不同
相同的起点,未来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的起点,未 来相同的生活水平。
——理财是一种生活能力的体现 1.低收入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 例:月收入:已有储蓄5万以下,参考: 储蓄40%, 国债
30%, 理财产品20%,保险10%
2. 中等收入家庭:以风险换收益
第二份:保命的钱——定存、国债、养老保险
攒钱 生钱 护钱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3. 多少钱可以开始理?
4.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个人的钱库应分为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 ——活期,定期,货币市场基金
欧美 东亚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三、金融学研究的内容
资金融通的 主要对象:货币和货币资金 主要方式: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 主要渠道: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主要活动:货币的发行、流通与回笼;货
币资金的借贷、汇兑与结算;票据的承兑与贴现;有 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信托 与租赁;外汇与黄金的买卖;国际货币的支付与结算 等。
----奢侈病传染给了没有权利奢侈的人。
来自三个方面:
童年或者父母的习惯;
生活的教化;
书本或媒体的理财教育
生活中哪样都需要钱: 1.子女教育、养老、医疗是三大心病 2.房子车子是体面生活的象征 3.投资股票、基金、期货、商铺是有机会发财的事 如何用钱?很少有人考虑这个问题
要么让钱躺着不动,要么盲目乱动。 “很多人是靠别人的故事来左右自己的财务生活。” 钱教人怎么生活,生活教人如何用钱
“理财是战略,投资是战术。”
问题2:不同收入家庭的金融决策 应该不同
相同的起点,未来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的起点,未 来相同的生活水平。
——理财是一种生活能力的体现 1.低收入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 例:月收入:已有储蓄5万以下,参考: 储蓄40%, 国债
30%, 理财产品20%,保险10%
2. 中等收入家庭:以风险换收益
第二份:保命的钱——定存、国债、养老保险
金融学基础教学PPT大纲
![金融学基础教学PPT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d7d13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31.png)
• 经济活动影响:该学科分析金融活动如何塑造宏观经济环境,包括货币政策、利率变化和经 济周期波动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3/13
金融市场的作用
• 资金融通:金融市场提供平台,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需求单位,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 济活动。
• 风险管理:通过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市场参与者可以分散和对冲风险,保障资产价值和收益 稳定性。
7/13
股票市场分析
• 基本面分析: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数据,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潜在 增长趋势。
• 技术面分析:通过股价走势图形、交易量和技术指标来预测市场趋势和交易时机,强调历史 价格行为的重要性。
• 市场情绪分析:考察投资者情绪和市场心理,如恐慌指数、投资者信心调查,以此作为市场 波纲
Overview
1. 金融学导论 2. 货币与银行 3. 投资理论 4. 保险与风险管理 5. 国际金融
2/13
金融学导论
金融学的定义
• 资金流动分析:金融学专注于研究资金的流动,涉及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及这些流动如 何影响个人、企业和国家。
• 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学深入探讨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如银行、 保险公司)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经济活动。
8/13
保险与风险管理
保险的基本原理
• 风险转移:保险通过合同形式将个人或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被保险人因不 可预见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 共同分担:保险机制通过众多投保人共同缴纳保费形成资金池,实现风险的分散与共担,保 障少数遭遇风险的个体得到经济补偿。
• 保险合同要素:保险合同包含明确的主体(保险人、被保险人)、客体(保险标的)、内容 (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金额、保费等),确保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界定。
3/13
金融市场的作用
• 资金融通:金融市场提供平台,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需求单位,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 济活动。
• 风险管理:通过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市场参与者可以分散和对冲风险,保障资产价值和收益 稳定性。
7/13
股票市场分析
• 基本面分析: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数据,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潜在 增长趋势。
• 技术面分析:通过股价走势图形、交易量和技术指标来预测市场趋势和交易时机,强调历史 价格行为的重要性。
• 市场情绪分析:考察投资者情绪和市场心理,如恐慌指数、投资者信心调查,以此作为市场 波纲
Overview
1. 金融学导论 2. 货币与银行 3. 投资理论 4. 保险与风险管理 5. 国际金融
2/13
金融学导论
金融学的定义
• 资金流动分析:金融学专注于研究资金的流动,涉及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及这些流动如 何影响个人、企业和国家。
• 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学深入探讨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如银行、 保险公司)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经济活动。
8/13
保险与风险管理
保险的基本原理
• 风险转移:保险通过合同形式将个人或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被保险人因不 可预见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 共同分担:保险机制通过众多投保人共同缴纳保费形成资金池,实现风险的分散与共担,保 障少数遭遇风险的个体得到经济补偿。
• 保险合同要素:保险合同包含明确的主体(保险人、被保险人)、客体(保险标的)、内容 (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金额、保费等),确保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界定。
金融学基础课件
![金融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a93495dd88d0d233d46a46.png)
股价与确定收益率
• 现金流折现估价模型
– 假设你想投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与betaful公司在同一
个行业
– 市场收益率是15%,无风险收益率是5% – Betaful公司的beta值是1.3 – Betaful公司的资本结构是,80%是股权,20%是债权
股价与确定收益率
• 计算该公司的beta值 计算该公司的 值
i
收益
ri − r f = α i + β i (rM − r f ) + ε i
同时
E (rM ε i ) = 0, E (ε i ) = 0
E ( ε iε j ) = 0 (i ≠ j )
定价错位
Return D SML
· .
1
ri = rf + βiM (rM − rf )
Market Portfolio Risk = βi
Security Market Line
20% 15% Expected Risk Premium 10% 5% 0% -2.0 -1.5 -1.0 -0.5 -5% -10% -15% -20% Beta (Risk) 0.0 0.5 1.0
Market Portfolio
1.5
2.0
资产组合的beta值
资本市场线
预期收益 (%)
E(r) = rf +
CML Market Portfolio
E(rM ) − rf
σM
σ
●
E(rM)- rf rf σM
标准差 σ
有效风险回报
E(r ) = r f + [E(rM ) − r f ]
σM
σ
均衡模型中,CML表示了对所有投资者而言 均衡模型中, 表示了对所有投资者而言 最好的风险-收益组合 收益组合。 最好的风险 收益组合。 CML的斜率是: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价及 的斜率是: 的斜率是 其标准差。 其标准差。
金融概论—金融学基础理论(ppt 123页)
![金融概论—金融学基础理论(ppt 1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93dbf866f1aff00bed51e89.png)
货币的本质
货币金属论: 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因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
货币名目论: 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上的计算单位。
1、金融概述
—1.3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传统的货币经济以商品市场为运行中心,经济活动以“实物流”为主导, 即围绕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展开,以商品价格作为主要 调节机制,引导和组合生产资潦源。 3、而在现代的金融经济中, “资金流”居于主导地位,资源配置越来越金 融化,金融的稳定、发展与安全,直接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乃至社 会的安定。 4、在市场经济时代,金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社钍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调节器,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
在现代经济交易中,非 现金流通一般都超过 90%,是货币流通良的 主要形式。
1、金融概述
—1.1.1 金融和金融学
金融构成五个要素
2、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中介,它是经营货币或货币资本的企业,在金融活动中 充当恬用中介和媒介,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2、金融机构是一个种类繁多的群体,通常可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
2、货币与货币制度
—2.1.1 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划分货币层次是进行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基础,而公布各层次 货币供应量,对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分析,可以观察和分析国民经济的 变动及各种不同货币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为中央银行进行金 融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 行效果,为其调整货币政策、提高政策效果提供依据。
货币金属论: 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因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
货币名目论: 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上的计算单位。
1、金融概述
—1.3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传统的货币经济以商品市场为运行中心,经济活动以“实物流”为主导, 即围绕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展开,以商品价格作为主要 调节机制,引导和组合生产资潦源。 3、而在现代的金融经济中, “资金流”居于主导地位,资源配置越来越金 融化,金融的稳定、发展与安全,直接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乃至社 会的安定。 4、在市场经济时代,金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社钍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调节器,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
在现代经济交易中,非 现金流通一般都超过 90%,是货币流通良的 主要形式。
1、金融概述
—1.1.1 金融和金融学
金融构成五个要素
2、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中介,它是经营货币或货币资本的企业,在金融活动中 充当恬用中介和媒介,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2、金融机构是一个种类繁多的群体,通常可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
2、货币与货币制度
—2.1.1 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划分货币层次是进行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基础,而公布各层次 货币供应量,对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分析,可以观察和分析国民经济的 变动及各种不同货币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为中央银行进行金 融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 行效果,为其调整货币政策、提高政策效果提供依据。
金融学基础(第3版)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最新
![金融学基础(第3版)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d0e3929d5bbfd0a785673b6.png)
❖ 思考:如果你是小金,你可能会碰到什么麻烦?为什么会出现 货币?货币到底是什么?
金融学基础
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衡量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演变
金融学基础
4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 一、货币的产生
❖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金融学基础
17
情境导入
❖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这物价……这不,一不留神,小 金明显感到手头有点紧,怎么办?向爸妈要吧,生活费爸妈给 的已经不算少了,有点张不开口,只好考虑向同寝室的几个 同学借钱。
❖ 向谁借合适呢?借多少呢?借多久呢?会不会被拒绝呢?要不 要写欠条呢?还钱的时候要不要“意思”一下呢?
金融学基础
27
❖ 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 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再生产,出现了商品买卖中 的延期支付和赊销买卖,由此产生了信用交易。
❖ 信用产生于商品流通,但又不局限于商品流通的 范围。
❖ 从信用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用作为商品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受特定的生产方式所制约, 同时又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
2
情境导入
❖ 有一天,小金的同学小李神秘兮兮地对小金说,他发现了一 个秘密:有一个地方“买”东西“不花钱”。“什么?这怎 么可能?”小金很惊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 好奇心的驱使下,小金还是一探究竟:原来是一家物物交换 的网站。
❖ 里面的东西真不少,而且似乎很有吸引力。可是经过反复 比较,等小金真的想要进行“不花钱”的交易时,麻烦出现 了……
❖ 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
金融学基础
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衡量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演变
金融学基础
4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 一、货币的产生
❖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金融学基础
17
情境导入
❖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这物价……这不,一不留神,小 金明显感到手头有点紧,怎么办?向爸妈要吧,生活费爸妈给 的已经不算少了,有点张不开口,只好考虑向同寝室的几个 同学借钱。
❖ 向谁借合适呢?借多少呢?借多久呢?会不会被拒绝呢?要不 要写欠条呢?还钱的时候要不要“意思”一下呢?
金融学基础
27
❖ 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 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再生产,出现了商品买卖中 的延期支付和赊销买卖,由此产生了信用交易。
❖ 信用产生于商品流通,但又不局限于商品流通的 范围。
❖ 从信用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用作为商品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受特定的生产方式所制约, 同时又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
2
情境导入
❖ 有一天,小金的同学小李神秘兮兮地对小金说,他发现了一 个秘密:有一个地方“买”东西“不花钱”。“什么?这怎 么可能?”小金很惊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 好奇心的驱使下,小金还是一探究竟:原来是一家物物交换 的网站。
❖ 里面的东西真不少,而且似乎很有吸引力。可是经过反复 比较,等小金真的想要进行“不花钱”的交易时,麻烦出现 了……
❖ 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187155901020207409c7f.png)
(五)利率的作用
1. 利率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作用 2. 利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15
二、利息率
(六)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 重大改革,具体如下。
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允许银行 存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1990—1993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包括制定 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理顺存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 利率的关系;各类利率尽可能在期限、成本、风险 上体现出差别;等等。
【案例二】 企业间融资
讨论题
案例中的融资属于什么信用形式?商业信用有什么 特点?
8
三、信用的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的概念 2. 消费信用的形式
1) 赊销 2) 分期付款 3) 消费贷款 4) 信用卡
3. 消费信用的作用
(1) 消费信用对社会再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 作用。
9
三、信用的形式
(五)国际信用 1. 国际信用的概念 2. 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 1) 出口信贷 2) 银行信贷 3) 政府信贷 4)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直接融通
金融市场
资
资
金
金
需供Βιβλιοθήκη 求给者者
金融机构
间接融通
18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一)直接融通资金
1. 直接融资的含义 2. 直接融资的特点 3.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二)间接融通资金
1. 间接融资的含义 2. 间接融资的特点 3.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19
本章小结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由债权债务、信用 工具和时间间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 利率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作用 2. 利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15
二、利息率
(六)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 重大改革,具体如下。
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允许银行 存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1990—1993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包括制定 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理顺存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 利率的关系;各类利率尽可能在期限、成本、风险 上体现出差别;等等。
【案例二】 企业间融资
讨论题
案例中的融资属于什么信用形式?商业信用有什么 特点?
8
三、信用的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的概念 2. 消费信用的形式
1) 赊销 2) 分期付款 3) 消费贷款 4) 信用卡
3. 消费信用的作用
(1) 消费信用对社会再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 作用。
9
三、信用的形式
(五)国际信用 1. 国际信用的概念 2. 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 1) 出口信贷 2) 银行信贷 3) 政府信贷 4)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直接融通
金融市场
资
资
金
金
需供Βιβλιοθήκη 求给者者
金融机构
间接融通
18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一)直接融通资金
1. 直接融资的含义 2. 直接融资的特点 3.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二)间接融通资金
1. 间接融资的含义 2. 间接融资的特点 3.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19
本章小结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由债权债务、信用 工具和时间间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第八章 国际金融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八章 国际金融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2ec6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a.png)
• 虽然各国根据自身需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包括以 下三部分内容: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
•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 1.经常账户 • 经常账户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所有交易,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
项目,它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项目。
(1)货物。 (2)服务。 (3)初次收入。 (4)二次收入。
分为五类:①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 换;④无偿的、单方面的商品和劳务的转移;⑤无偿的、单方面的金融资产 的转移。 • 第四,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 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加 以综合反映。
2.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特点
•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经济全球化又被称为世界经 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 同化趋势。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 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 • 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 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
• 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 1.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
内进行有效配置 • 2.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
• 特别提款权与普通提款权有以下区别:
•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份额分给会员国的一种资产,会员国 可自由支配和使用;普通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份额给予 提款的权利,最大额度不超过所缴份额的125 %,其信用部分不能自由提取。
•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 1.经常账户 • 经常账户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所有交易,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
项目,它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项目。
(1)货物。 (2)服务。 (3)初次收入。 (4)二次收入。
分为五类:①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 换;④无偿的、单方面的商品和劳务的转移;⑤无偿的、单方面的金融资产 的转移。 • 第四,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 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加 以综合反映。
2.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特点
•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经济全球化又被称为世界经 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 同化趋势。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 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 • 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 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
• 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 1.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
内进行有效配置 • 2.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
• 特别提款权与普通提款权有以下区别:
•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份额分给会员国的一种资产,会员国 可自由支配和使用;普通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份额给予 提款的权利,最大额度不超过所缴份额的125 %,其信用部分不能自由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等价物,它具有两 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 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 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4)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和支配性。
5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而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货币形式的变化 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
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1. 银行信用的概念 2. 银行信用的特点
1)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 银行信用可以提供数量巨大、不受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 限制的货币资金 3) 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3.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22
三、信用的形式
(三)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的概念 2. 国家信用的形式 3.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直接融通
金融市场
资
资
金
金
需
供
求
给
者
者
金融机构
间接融通
33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一)直接融通资金
1. 直接融资的含义 2. 直接融资的特点 3.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二)间接融通资金
1. 间接融资的含义 2. 间接融资的特点 3.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由债权债务、信用 工具和时间间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5
四、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信用工具是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二)主要信用工具
1. 商业票据 2. 支票 3. 银行票据 4. 股票 5. 债券
26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计算利息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利息额=借贷货币额(本金)×借贷时间×利率
(4)
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
通进行管理。
(5)
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国境。
(6) 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 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12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 果。
1) 赊销 2) 分期付款 3) 消费贷款 4) 信用卡
3. 消费信用的作用
(1) 消费信用对社会再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 作用。
24
三、信用的形式
(五)国际信用 1. 国际信用的概念 2. 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 1) 出口信贷 2) 银行信贷 3) 政府信贷 4)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1)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2)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4. 国家信用的作用
(1) 国家信用是动员国民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 具。
(2) 国家信用是商业银行调节资产结构的工具。 (3) 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重 要杠杆。
23
三、信用的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的概念 2. 消费信用的形式
货币形式的变化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三)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也不与任何外币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
(3)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
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19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三)信用的特征
1. 暂时性 2. 偿还性 3. 收益性 4. 风险性
20
二、信用的作用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 速发展。经济越发展,信用就越重要,经 济对信用的依赖就越多,信用对经济的影 响也就越大。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四)信用货币 (五)电子货币
6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划分的依据
(二)划分的方法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1) M0(现钞) 2) M1(狭义货币) 3) M2(广义货币)
2. 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3. 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27
二、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表示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由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简称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货币额(本金) 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 一定时期取得的利息额 ×100%
一定时期借贷的货币额
利息率通常以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来表示。年 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 计算利息;日利率又叫“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 算利息。
(五)利率的作用
1. 利率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作用 2. 利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30
二、利息率
(六)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 重大改革,具体如下。
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允许银行 存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1990—1993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包括制定 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理顺存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 利率的关系;各类利率尽可能在期限、成本、风险 上体现出差别;等等。
(二)利息的实质
1.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 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 3.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三)利息的作用
1. 利息是银行吸收存款和聚集资金的重要手段 2. 利息是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手段 3. 利息是调整国家、银行和企业以及个人诸方面分配关系的 工具
4. 利息是调节资金供求、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5. 利息是银行实行经济核算和企业化经营的基础
简单地讲金融是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 通与信用活动的总和,凡是货币发行、流通与回笼、 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债券和股票 等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以及 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的范畴。
32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相互之间融通资金可 以借助金融市场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中介机 构间接进行,从而使融资活动区分为直接融通 资金与间接融通资金,如图2-1所示: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三)划分的现实意义
7
五、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8
第二节 货 币 制 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 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管 理制度。
它体现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 进行的控制。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已成为最主要的 经济关系之一。
本章主要分析信用、利息和资金融通等问题。
18
第一节 信 用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 的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商品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信用存在的条件是偿还和付息。偿还是信用活动的 基本条件。
1994年以后,主要是进行利率机制的改革,使利 率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工具。目前,部分利 率已经或基本接近市场化。
31
第三节 资 金 融 通
一、资金融通的概念
资金融通即金融,它是通过资金有偿让渡促使价值 增值的运动,或称为资金余缺调剂的信贷活动。
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资金盈余者和资金不足者的存 在,产生了融通资金的需要。
35
概念回顾
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利息 利息率 资金融通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36
课后习题
1. 信用的形式有哪些? 2. 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3. 什么是资金融通?它有哪些形式?
3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利率调整回顾
讨论题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降息和加息?
月利率=年利率 12 日利率=年利率 360
28
二、利息率
(二)利息的计算
1. 单利 2. 复利 3. 现值与终值
(三)利率的种类
1. 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2.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3.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29
二、利息率
(3) 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4)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和支配性。
5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而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货币形式的变化 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
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1. 银行信用的概念 2. 银行信用的特点
1)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 银行信用可以提供数量巨大、不受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 限制的货币资金 3) 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3.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22
三、信用的形式
(三)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的概念 2. 国家信用的形式 3.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直接融通
金融市场
资
资
金
金
需
供
求
给
者
者
金融机构
间接融通
33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一)直接融通资金
1. 直接融资的含义 2. 直接融资的特点 3.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二)间接融通资金
1. 间接融资的含义 2. 间接融资的特点 3.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由债权债务、信用 工具和时间间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5
四、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信用工具是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二)主要信用工具
1. 商业票据 2. 支票 3. 银行票据 4. 股票 5. 债券
26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计算利息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利息额=借贷货币额(本金)×借贷时间×利率
(4)
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
通进行管理。
(5)
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国境。
(6) 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 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12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 果。
1) 赊销 2) 分期付款 3) 消费贷款 4) 信用卡
3. 消费信用的作用
(1) 消费信用对社会再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 作用。
24
三、信用的形式
(五)国际信用 1. 国际信用的概念 2. 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 1) 出口信贷 2) 银行信贷 3) 政府信贷 4)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1)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2)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4. 国家信用的作用
(1) 国家信用是动员国民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 具。
(2) 国家信用是商业银行调节资产结构的工具。 (3) 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重 要杠杆。
23
三、信用的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的概念 2. 消费信用的形式
货币形式的变化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三)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也不与任何外币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
(3)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
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19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三)信用的特征
1. 暂时性 2. 偿还性 3. 收益性 4. 风险性
20
二、信用的作用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 速发展。经济越发展,信用就越重要,经 济对信用的依赖就越多,信用对经济的影 响也就越大。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四)信用货币 (五)电子货币
6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划分的依据
(二)划分的方法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1) M0(现钞) 2) M1(狭义货币) 3) M2(广义货币)
2. 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3. 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27
二、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表示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由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简称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货币额(本金) 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 一定时期取得的利息额 ×100%
一定时期借贷的货币额
利息率通常以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来表示。年 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 计算利息;日利率又叫“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 算利息。
(五)利率的作用
1. 利率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作用 2. 利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30
二、利息率
(六)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 重大改革,具体如下。
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允许银行 存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1990—1993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包括制定 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理顺存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 利率的关系;各类利率尽可能在期限、成本、风险 上体现出差别;等等。
(二)利息的实质
1.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 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 3.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三)利息的作用
1. 利息是银行吸收存款和聚集资金的重要手段 2. 利息是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手段 3. 利息是调整国家、银行和企业以及个人诸方面分配关系的 工具
4. 利息是调节资金供求、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5. 利息是银行实行经济核算和企业化经营的基础
简单地讲金融是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 通与信用活动的总和,凡是货币发行、流通与回笼、 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债券和股票 等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以及 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的范畴。
32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相互之间融通资金可 以借助金融市场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中介机 构间接进行,从而使融资活动区分为直接融通 资金与间接融通资金,如图2-1所示: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三)划分的现实意义
7
五、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8
第二节 货 币 制 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 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管 理制度。
它体现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 进行的控制。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已成为最主要的 经济关系之一。
本章主要分析信用、利息和资金融通等问题。
18
第一节 信 用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 的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商品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信用存在的条件是偿还和付息。偿还是信用活动的 基本条件。
1994年以后,主要是进行利率机制的改革,使利 率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工具。目前,部分利 率已经或基本接近市场化。
31
第三节 资 金 融 通
一、资金融通的概念
资金融通即金融,它是通过资金有偿让渡促使价值 增值的运动,或称为资金余缺调剂的信贷活动。
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资金盈余者和资金不足者的存 在,产生了融通资金的需要。
35
概念回顾
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利息 利息率 资金融通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36
课后习题
1. 信用的形式有哪些? 2. 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3. 什么是资金融通?它有哪些形式?
3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利率调整回顾
讨论题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降息和加息?
月利率=年利率 12 日利率=年利率 360
28
二、利息率
(二)利息的计算
1. 单利 2. 复利 3. 现值与终值
(三)利率的种类
1. 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2.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3.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29
二、利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