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剖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边部分小国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强化了他们的“担 忧意识”。
非传统安全的偶发性冲击也逐渐成为中国周边安全 环境的重要风险来源。
中印未来关系
龙象共舞?
龙象之争?
中印同心 “其利断金”
两国日益攀升的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国力为我们提供了通过 战略合作迎接国际社会重大挑战、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必 要资质。
美国政客、媒体密集炒作“中 国网络威胁论”,所谓奥巴马 政府“即将对中国展开网络报 复”的说法甚嚣尘上。
我们怎么看?
美国主流媒体此次陷入了“集体狂躁”并非一时迷失,而 是美国寻找“假想敌”心态的又一次发作而已。
我们也知道:长期以来,中国是全球网络黑客攻击的主要 受害国之一,而且许多这样的攻击是由美国境内发起。
中国经济责任论
特征: “中国经济威胁论”的
翻版;
对中国的指责花样翻新 并趋于长期化;
拉拢并诱使发展中国家 共同对华施压。
目的: 转移国际视线,渲染“中国
经济责任论”意在促使中国 按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
要求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承担 更大的责任;
抑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未来5年的GDP量走势图
1、钓鱼岛
日本新安保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日本有了可以主动使用武力的权力, 为此,日本将会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加强硬,从而也增加了中日在钓鱼岛 问题上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东海油气田 3、南海
日本在策略上是紧紧跟随美国,所以美国邀请日本介入南海问题日 本也一定愿意。同时日本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实际控制南海独享南海,所 以日本插手南海肯定会与中国发生军事碰撞,因为它绝不仅仅是想为菲 律宾等国免费提供巡逻船那样简单,更不满足与南海各国的联合军演, 它想扮演的角色一定是主导另一方,而对中国最有牵制力的节点也就是 南海。
围绕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对峙; 3、1998-1999年,亚洲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逆势崛起,
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 4、21世纪后,“中国威胁论”日益扩大,往往涉及人们
的wk.baidu.com常生活(中国计算机黑客威胁论、食品安全威胁论、环 境威胁论等)。
“中国威胁论”分类
军事威胁论 粮食威胁论 经济威胁论
网络威胁论
环境威胁论 地缘政治威胁 论
经济威胁论
中国经济责任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 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 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 显著,亮丽的“中国答卷”受到全世 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与此同时, 个别发达国家开始散布“中国经济责 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 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当前世界经 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 要求中国承担起世界经济失衡和“拯 救全球经济”的责任。
经济威胁论
应对措施:
1、培育与大国相适应的 从容心态; 2、继续推进并大力加强 国际合作; 3、积极塑造良好的国际 形象; 4、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 展的道路。
网络威胁论
背景
美国政府近期称,黑客可能窃 取了联邦人事管理办公室 (OPM)2000年以来完成的每一份 背景调查表格,致使2100多万 社会安全号码、110万指纹记录、 1970万记录有个人心理健康史 等数据的表格遭窃。
全球环境危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 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技、法律等跨学 科的综合性问题,它也不是一个几年几十 年、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
地缘政治威胁论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 出现同步改善。面对中国的崛起,某些大国作为国 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失衡心态加剧,防范意识加 强。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进行无端指责,或诉诸“麦克风外 交”,只会适得其反。
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
环境威胁论
气候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议题之一。
西方一些人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 发展,中国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消费量将 迅速增加,这种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必 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不要太在意“中国军事威胁论”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搞扩张和不 称霸,中国会走出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 道路。
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 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 胁使用核武器。
国防费用虽然不断增长,但主要用于改善官兵待遇,应对 物价上涨,提升武器装备水平,而“国防费国民人均数额、 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
导论
中国威胁论
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
目
录
01
02
导论
03
历史由来
04
威胁论分类
我们怎么看待
历史由来
冷战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威廉二世的“黄祸论”;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炒作“中国威胁
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 洲蔓延”;
3、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也都兜售“中国威胁论”
美国高层最为直接的“中国环境威胁论”。
都错在一个中国头上?
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少。 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
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历史积 累排放造成的;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要在自 己的发展中,时刻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发 展和环境的协调。
军事威胁论
背景:
过去10年里,中国的军费开支增加了两倍,并在2008年 首次成为全世界军费开支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国际 和平研究所指出,中国的军费开支在849亿美元左右,大约占 世界总额的6%,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军事威胁论
军事威胁了谁???
威胁?被威胁!
中国做好应对日本军事的三个挑战:
中印两国国家利益的日益交汇,中印发展战略所具有的同 质性与互补性,以及两国摩擦与冲突的可控性,未来60年 里,中印双方的战略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沿着较为良性的 轨道前行。
我们怎么做?
沉着冷静, 千万不要头脑发热
坚定立场, 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讲究策略,从容应对, 多做宣传解释工作
谢谢观看
粮食威胁论
近期,《谁能养活中国》一书的作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 所所长布朗再度挑起“世界能否养活中国”话题,称中国 粮食进口急剧增加、结构性粮食缺口继续拉大、中国加快 在国际上“抢粮”等,炒作“中国粮食威胁论”。
中国有能力养活自己
中国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1、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用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全球1/4的 粮食,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
历史由来
冷战后 新时期的“中国威胁论”出现在冷战后,其背景是苏联
威胁消失后,中国经济、军事逐渐强大,“中国威胁论”开 始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泛滥起来。
历史由来
“中国威胁论”的四次泛滥: 1、1992-1993年,鼓吹者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
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论”的具体论证; 2、1995-1996年,李登辉访问美国后两岸关系紧张,中美
2、未来我国将继续巩固农业基础,筑牢支撑粮食生产的三大支柱:政 策、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适度进口粮食,既调剂余缺,也满足国内多 样化消费需求。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1、首先,世界是开放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2、中国适度进口粮食,也是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
非传统安全的偶发性冲击也逐渐成为中国周边安全 环境的重要风险来源。
中印未来关系
龙象共舞?
龙象之争?
中印同心 “其利断金”
两国日益攀升的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国力为我们提供了通过 战略合作迎接国际社会重大挑战、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必 要资质。
美国政客、媒体密集炒作“中 国网络威胁论”,所谓奥巴马 政府“即将对中国展开网络报 复”的说法甚嚣尘上。
我们怎么看?
美国主流媒体此次陷入了“集体狂躁”并非一时迷失,而 是美国寻找“假想敌”心态的又一次发作而已。
我们也知道:长期以来,中国是全球网络黑客攻击的主要 受害国之一,而且许多这样的攻击是由美国境内发起。
中国经济责任论
特征: “中国经济威胁论”的
翻版;
对中国的指责花样翻新 并趋于长期化;
拉拢并诱使发展中国家 共同对华施压。
目的: 转移国际视线,渲染“中国
经济责任论”意在促使中国 按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
要求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承担 更大的责任;
抑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未来5年的GDP量走势图
1、钓鱼岛
日本新安保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日本有了可以主动使用武力的权力, 为此,日本将会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加强硬,从而也增加了中日在钓鱼岛 问题上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东海油气田 3、南海
日本在策略上是紧紧跟随美国,所以美国邀请日本介入南海问题日 本也一定愿意。同时日本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实际控制南海独享南海,所 以日本插手南海肯定会与中国发生军事碰撞,因为它绝不仅仅是想为菲 律宾等国免费提供巡逻船那样简单,更不满足与南海各国的联合军演, 它想扮演的角色一定是主导另一方,而对中国最有牵制力的节点也就是 南海。
围绕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对峙; 3、1998-1999年,亚洲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逆势崛起,
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 4、21世纪后,“中国威胁论”日益扩大,往往涉及人们
的wk.baidu.com常生活(中国计算机黑客威胁论、食品安全威胁论、环 境威胁论等)。
“中国威胁论”分类
军事威胁论 粮食威胁论 经济威胁论
网络威胁论
环境威胁论 地缘政治威胁 论
经济威胁论
中国经济责任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 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 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 显著,亮丽的“中国答卷”受到全世 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与此同时, 个别发达国家开始散布“中国经济责 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 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当前世界经 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 要求中国承担起世界经济失衡和“拯 救全球经济”的责任。
经济威胁论
应对措施:
1、培育与大国相适应的 从容心态; 2、继续推进并大力加强 国际合作; 3、积极塑造良好的国际 形象; 4、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 展的道路。
网络威胁论
背景
美国政府近期称,黑客可能窃 取了联邦人事管理办公室 (OPM)2000年以来完成的每一份 背景调查表格,致使2100多万 社会安全号码、110万指纹记录、 1970万记录有个人心理健康史 等数据的表格遭窃。
全球环境危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 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技、法律等跨学 科的综合性问题,它也不是一个几年几十 年、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
地缘政治威胁论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 出现同步改善。面对中国的崛起,某些大国作为国 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失衡心态加剧,防范意识加 强。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进行无端指责,或诉诸“麦克风外 交”,只会适得其反。
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
环境威胁论
气候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议题之一。
西方一些人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 发展,中国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消费量将 迅速增加,这种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必 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不要太在意“中国军事威胁论”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搞扩张和不 称霸,中国会走出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 道路。
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 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 胁使用核武器。
国防费用虽然不断增长,但主要用于改善官兵待遇,应对 物价上涨,提升武器装备水平,而“国防费国民人均数额、 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
导论
中国威胁论
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
目
录
01
02
导论
03
历史由来
04
威胁论分类
我们怎么看待
历史由来
冷战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威廉二世的“黄祸论”;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炒作“中国威胁
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 洲蔓延”;
3、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也都兜售“中国威胁论”
美国高层最为直接的“中国环境威胁论”。
都错在一个中国头上?
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少。 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
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历史积 累排放造成的;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要在自 己的发展中,时刻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发 展和环境的协调。
军事威胁论
背景:
过去10年里,中国的军费开支增加了两倍,并在2008年 首次成为全世界军费开支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国际 和平研究所指出,中国的军费开支在849亿美元左右,大约占 世界总额的6%,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军事威胁论
军事威胁了谁???
威胁?被威胁!
中国做好应对日本军事的三个挑战:
中印两国国家利益的日益交汇,中印发展战略所具有的同 质性与互补性,以及两国摩擦与冲突的可控性,未来60年 里,中印双方的战略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沿着较为良性的 轨道前行。
我们怎么做?
沉着冷静, 千万不要头脑发热
坚定立场, 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讲究策略,从容应对, 多做宣传解释工作
谢谢观看
粮食威胁论
近期,《谁能养活中国》一书的作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 所所长布朗再度挑起“世界能否养活中国”话题,称中国 粮食进口急剧增加、结构性粮食缺口继续拉大、中国加快 在国际上“抢粮”等,炒作“中国粮食威胁论”。
中国有能力养活自己
中国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1、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用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全球1/4的 粮食,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
历史由来
冷战后 新时期的“中国威胁论”出现在冷战后,其背景是苏联
威胁消失后,中国经济、军事逐渐强大,“中国威胁论”开 始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泛滥起来。
历史由来
“中国威胁论”的四次泛滥: 1、1992-1993年,鼓吹者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
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论”的具体论证; 2、1995-1996年,李登辉访问美国后两岸关系紧张,中美
2、未来我国将继续巩固农业基础,筑牢支撑粮食生产的三大支柱:政 策、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适度进口粮食,既调剂余缺,也满足国内多 样化消费需求。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1、首先,世界是开放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2、中国适度进口粮食,也是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