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洁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1: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单元对小学阶段的计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因为乘法源于加法,所以,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关0的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7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7页信息窗1——变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正确列出算式。
2、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观察情境图能正确列出算式并且能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师课前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观看魔术表演,看谁认真观看。
学生观察书上的情景图,通过观看表演,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提出如下的问题:1、一共变出多少朵花?2、四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3、一共有多少个灯笼?4、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活动,学生交流。
生1:一个一个的数出来,1、2、3、、、、生2:还可以2个2个的数,2、4、6.生3:魔术师每次都变出2朵,变了3次,可以用2+2+2=6来计算。
、、、、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运用这几种办法都能知道变出了6朵花。
你知道
2+2+2=6是几个2相加吗?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观看教师演示,魔术师继续2朵2朵的往外变花,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数一数,看她一共变了几个2朵?师:7个2朵是几朵?学生列式计算。
3:师:刚才我们提出的其它问题你也会解决吗?自己试试看。
4:大家真厉害,我也想出道题考考四小的同学,没串灯笼有3个,要计算20串灯笼的个数,怎样写算式呢?你会计算吗?
学生小组试做,指名汇报。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抽象概括、建立模型。
引导学生看书,问: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通过观察图意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使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我知道了几个几连加。
四、自主练习、解释应用。
1、课本第78页第1题:一共有几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指名复述图意,在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2题: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同桌合作,每行摆3个小立方块,摆了2行,怎样列式计算?学生汇报。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得出2+2+2=6 3+3=6
五、学习反思,自我评价。
问: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评价自己的表现。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练习课)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79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够列出算式
2、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观察情境图能正确列出算式并且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兔子拔萝卜,它每次拔2个,拔了10次,一共拔了几个?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指名回答,同学评价谁的办法好。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练习时,可引导学生读例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以后独立解决。
2、暑假里,小朋友们去游玩,看他们的照片,引导学生看书本4页题,如
果每张照片按人数冲洗,一共需要洗多少张?
师提示:每张照片上有几人,就要冲洗几张。
3、练习时,应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数学信息,然后列出加法算式。
4、我说你做。
左手拿出3根小棒,右手也拿出3根小棒,问你一共拿出了几根小棒?怎样列算式?问:“你和同桌一共拿了几根小棒怎样列式?”问:“你们前后四个人一共拿了几根小棒怎样列乘法算式?”
判断对错:
2+2+2+2+2+2=2×6 3+3+3+3+3=3+5 6+6+7=6×3
三、学生反思,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什么?评价自己的表现。
四、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信息窗2——变葫芦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80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够列出算式
2、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观察情境图能正确列出算式并且正确较熟练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精彩的魔术师表演又要开始了,请你仔细观察。
课件演示,问:“魔术师变出的一串葫芦有几个?”是几个5?f接着再出示,魔术师又变出了一串葫芦现在有几个5?……问这样的8个5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试做,指名汇报算法。
5+5+5+5+5+5+5+5=40 这是几个5相加?引导学生总结:每份同样多
的时候,有几份就可以说成是几个几。
谁还有其它的算法吗?也许有学生列式8+8+8+8+8=40 也给与肯定。
问:如果魔术师想变出60串这样的葫芦送给我们的同学,请你算一算
有多少个葫芦?你觉得有加法计算太麻烦了,是否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呢?学生小组交流。
2.自学书本81页小博士说的话。
3.师: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板书:8×5=40 5×8=40 学生读乘法并告诉学生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称。
4.观察书本第80页的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笼子里的小鸟一
共有几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师:你会用乘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汇报。
三、自主练习
1.第1题。
练习时,可引导学生说一说等号左边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几相加,再想一想等号右边的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之后交流乘法算式两个因数分别表示什么,深化对乘法意义的认识。
2.自主练习第2题:看图列式的题目,练习时,关键是让学生发现看图弄懂题意并说一说是求几个几相加,然后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两个因数表示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3题是一道根据文字表述写、读乘法算式的题目。
可以先让学生独自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判断,下面哪些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3 2+6 4+4+4 2+2+2+2+7
四、学习反思。
问: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评价自己的表现。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练习课)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81页—8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回想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变换
乘法算式。
2.巩固练习,自主练习4.5.6.7.8.9.10题
第4题:练习时可以同桌二人合作完成,一个同学写出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写出相对应的乘法算式。
第5题:看图写乘法算式的练习。
可以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第7题:是深化乘法算式的练习,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第8题和第10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第9题也是一道巩固乘法意义,沟通加减法之间联系的题目。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信息窗3—变鸽子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懂得1和0的乘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算一算等,理解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书本第84页的情景图,问:“魔术师今天为小朋友们变的是什么小动物,每顶帽子上有几只小鸽子,问这样的三定房帽子上一共有几只小鸽子?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指名板书。
对比两种算法。
2、观察情境图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在列式计算。
板书:0+0+0+=0(只)0×3=0(只)
三、抽象概括,建立模型。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1×3=3(只) 0×3=3(只)
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试说。
教师归纳总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四、自主练习,解释应用。
1、看图列加法和乘法算式的题目。
2、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1,弄清图意,想一想方法是
几个几相加,然后读列解答并交流;再让学生观察图2,提出问题并解
答,交流时说清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3、第三题是巩固乘法意思的练习。
学生独立填空将题意补充完整,然后想
一想用加法怎样表示,在此基础上,改写成乘法算式。
4、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1的乘法问题,(如
算一共有多少面红旗),又可以提出其它的乘法问题(如算一共有多少面
红旗)。
五、学生反思,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评价自己的表现。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会用乘法计算。
能正确的读写乘法算式。
2、理解0乘几的意义。
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会看图正确的列式。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对比,判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这一单元的内容学完了,回顾整理一下,我学会了什么?四人一组整理,指名汇报。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汇报整理情况。
师板书:(1)、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我会读乘法算式。
(3)、我认识了乘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书本第86页的情境图,你能解答书上的问题,并再提出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连线。
2+2 4+4+4
4×3 2×3
5+5+5+5 6+6
6×2 5×4
3+3 2×2
2、填空。
5+5=()×() 4×5=()+()+()+()+()
6×3=3×()1×4=()+()+()+()
3、7+7+7+7=()×()读作:()乘()
3乘4写作()×()
4、判断。
1个0乘法算式0×0 ()
2个1相加,乘法算式。
1+2=3 ()
5×3=5+5+5 ()
5、根据算式摆学具
3+3+3+3 3×4 5×2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