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出。另外隧道附属设施得要求也相对较高。具体比较见表5、1-2。

表5、1-2 城市地下道路与公路隧道不同

差异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

建设条件主要受地质、地形因素影响

⑴穿越城市中心区,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多

⑵受沿线开发、拆迁等影响较大

交通特点客货混行、包含重载交通

⑴交通组成较为单一

⑵交通流量大

道路特点与交通组织以单点进出为主,线形、技术标准要求

较高,交通组织简单

⑴建筑横断面形式多样,如通孔、双层等

⑵存在多点进出、服务沿线重点区域

⑶受地下设施影响,部分路段平、纵线形技术标准较

低,尤其就是匝道等

⑷道路总体走向受城市道路路网布局、详规控制

⑸需考虑与地面道路衔接,统筹布置。

功能性功能单一,主要承担交通功能⑴复合功能性强,不仅承担交通功能,还与高压电缆、

输水管线、光缆等管线共构

⑵或与轨道通孔,形成路轨公用断面

附属设施与安

全防灾等

相对简单

⑴通风差异,存在道路分岔、车流汇入与分离影响,

对洞口污染排放要求高

⑵交通监控复杂,需要与周边路网联动协调,进行统

一规划

技术标准

以公路隧道与公路线形设计相关规范为

依据

采用城市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小客车专用时采用小客

车专用技术标准

图5、1-2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图5、1-3 公路隧道

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与城市路网合理衔接,与区域路网规划、区域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

②符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确定得深度分层、限界。

③处理好与地面交通、城市历史风貌、城市空间环境得关系。

④处理好与市政管线、轨道交通设施、综合管廊及地下文物等其它地下基础设施关系,合理安排节约化利用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包括地下道路与城市路网、地下空间开发得相互关系。从功能、使用、安全等方面,处理好地下道路线形设计中得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满足视距要求,确保行车安全与舒适。规划布置出入口位置、间距与形式得综合设计及出入口交通组织,协调与地面交通得衔接,保证地下道路主线通畅,进出交通有序,与周边路网衔接顺畅。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应加强安全行车引导,交通设施应简洁、可视性好、易识别。同时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根据规划预留必要得实施条件。

城市地下道路结构主体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设计要求。主体结构得设计年限为100年。主体结构应分别对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道路路面结构应满足耐久性与稳定性得要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5 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30 年。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具有阻燃性好、噪音低得性能。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还应根据通风、供电、照明、监控、防灾等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在满足安全、经济、可靠得原则下,体现节能环保。对通风、照明等能耗较大得设备,选用高效、低能耗得产品进行节能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开展景观设计,洞口、洞内装饰以及风亭等美化设计应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从技术、经济、工期、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比较,选择合理得结构型式与施工工法。

5、3 隧道线形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得平、纵线形要素得设计原理与方法与地面道路基本一致。但在总体布置、设计原则、考虑因素、相关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得差异,以适合地下道路得建设要求。隧道线形设计包括5个部分得内容。

5、3、1 平面线形

得距离即为横净距。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保证其视距得视线随之移动,行程若干视距线,与之相切形成得曲线(即包络线PQ曲线),如图5、3-2。当平曲线半径大时,Z0>Z则满足视距,可不做处理。当验算停车视距不足时,可增加曲线半径或增大侧向净宽等方面改善视距,如条件受限无法通过线形改善视距时,可采取限速措施,保证停车视距与行车安全。

图5、3-1 平曲线内侧障碍物得清除

图5、3-2 平曲线上视距清除曲线

此外规范还要求,城市地下道路设置凹型竖曲线路段,也必须进行停车视距验算。因地下道路得顶部可能会遮挡行车视线,验算图示见图5、3-3。

图5、3-3 凹曲线停车视距图

5、4 隧道主体设计

隧道主体设计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隧道断面布置、主体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隧道施工方案、以及隧道装饰与景观。主体设计包含以下6部分内容。

5、4、1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主要依据地下道路设计速度确定。城市地下道路得设计速度宜与两端接线得地面道路相同,具体设计速度得选择应根据道路功能、通行能力、工程造价、运营成本、施工风险、控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性质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短距离得城市地下道路应与两端接线得地面道路采用相同得设计速度。

除短距离得地下道路外,其它地下道路得设计速度一般不应大于80km/h。

表5、4-1 各级城市地下道路得设计速度

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60 50 40 50 40 30 40 30 20

隧道建筑限界为道路净高线与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得空间界线,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得建筑限界分为⑴不含人行道或检修道⑵包含人行道或检修道⑶含有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等3种情况。见图5、4-1~5、4-3。

图 5、4-1 不含人行道或检修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