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规划发展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失衡”导致“极化效应”
“市场割据”带来“产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
政府解决方案
一、破除地方主义,树立开放竞争的观念。重点清理妨碍城市间合作 的政策、措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严格行政执法;打破条块 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模式,实现大跨度、宽范围的生产力重 组和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成渝经济区发展阻碍
“行政壁垒”掰裂“经济板块”
在四川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的 同时,重庆市则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向东发展,在四川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 圈”为重点发展战略时,重庆则大力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 要杠杆,高密度的城市群是成渝经济区的一个优势,但在川渝经济区的33个城 市中,除了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外,其余31个都是中小城市,其中19个 是县级市,没有一个大城市,呈典型的断层特征。这导致区域内人口、产业、资 本、技术、信息与人才向成渝两地高度集中,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严重失衡,大大 阻碍了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成渝经济区内的 协调工作扩大为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之间的省级关系协调,协调难度加大。同时 也造成经济区内市场分割,导致地区封锁和经济低水平循环,有效的地域分工难 以实现。同时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日渐严重:一方面,经济区内城市职能 体系分工不明确,往往几个城市都将同一个产业或同几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 业;另一个方面,城市职能专门化程度不高。
利用好国家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扶持政策。 并存。例如: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布局中的增长极模式 和点轴模式。 协调工作。打破地区封锁,形成有效的地域分工,提高发展 效率。
发展中要做好对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利用,使 得各个城市能够均衡发展,避免城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成渝经济区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 员面积1.8%且辖区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 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覆盖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并 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条 件较好,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蚕丝、 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和交通也有了相当 基础。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区域产业结构
成渝经济区要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实现八大支柱产业支撑成 渝经济区发展即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有重 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国家电 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 重庆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加快发展 冶金和材料生产;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 做优做强轻纺食品产业; 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以生物 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地道药材为特色的产业 体系。 同步在服务业方面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 目的地,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重大项目的安排上,实行同等优先的原 则。建立区域性的资金市场,并以多种方式积极利用国外、省外资金, 拓宽引资渠道。
区域发展研究所的启示
☆在经济区发展的规划中,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可以多个模式
☆若经济区的发展是省级关系合作,则在发展中要重点做好 ☆若经济区域内的城市大小呈典型断层特征,则在经济区域 ☆在经济区域发展中,要重点把握好国家的建设规划方案,
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研究
目录
一、成渝经济区定义 二、区域资源禀赋 三、区域发展布局模式 四、区域发展目标 五、区域发展中的阻碍 六、政府解决方案、政策 七、区域发展研究所得启 示
成渝经济区定义

成渝经济区是涵盖重庆31个区县和四川的15个市, 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向四周辐射的经济区。
区域资源禀赋
成渝经济区规划发展目标
到2015 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自主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础设 施明显改善,基本建成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城镇化水平大 幅提高,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 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 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显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 效控制,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 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由目前的3.3∶1 缩小到2.8∶1。 到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 的区域之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文 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 元,城镇化率达到 60%。
“双核五带”布局模式
1、成都发展核心:包括成都五城区等,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 现代化、充分国 际化的大都市。 2、重庆发展核心:重庆主城九区,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 3、沿长江发展带: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公路、 铁路为纽带。 4、成遂渝发展带:培育成为联接双核的新型经济带。 5、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 城市集聚带。 6、渝广达发展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 7、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要建成联接成 渝的重要经济带。
二、建立跨区划城市协商机制和协调机构。在遵循平等性、开放性、 整体性、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跨区划城市协调机制;构建成渝经济 区各城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都市联盟”,统一行使跨界 职能;建立川渝经济区共同发展论坛,讨论区域经济合作中面临的问 题;建立川渝经济区协作办公联系制度。
三、加快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加强产业组织的整合与协调。 打破区域内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面向本区和全 国的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统一大市场,建立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 场体系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