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上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除了历代论者所公认的“婉约”特征之外,还有其笔下埋伏着一种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的社会责任感。她也凭着这种不可多得的艺术才能为中国词史上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更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代女性词人的大家风范。
[关键词] 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由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长期禁锢人们的头脑,以致载入史册的女作家凤毛麟角。然而,才女李清照却以洋溢的才华和争雄文苑的文笔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视,成为一名颇有特色的女词人。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其词作,以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一“体”名之,称为“易安体”。其实李词留传下来的并不多,保存至今也不过五十余首,从题材和内容看,李词主要描写的,一是“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季节感受的抒怀”,二是“离愁别恨,孤独亿往的伤感”。其词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在封建社会是颇有争议的,但其作为南宋词坛大家的地位,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女文学家杰出代表的地位,却是历代共识,是毋庸置疑的。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结合一些具体作品,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讨。
一、展现真实强烈的女性抒情意识和抒情形象。
以男子之笔墨,状女子之口吻,这是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惯用手法。然而,代言人毕竟只是代言,香花美人在词人笔下也往往只是君臣不遇、感怀伤世的借用品,真正能现女子之态、剖女子之心的,毕竟应是女作家们自己。男性写女性,终究隔了一层。这个“隔”,在李清照和她的词中是没有的。①李清照的词几乎全是她心里路程的写照,常是直抒胸臆,把自己深切体验到的酸甜苦辣种种感受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以真实,细腻的表现,令人为之心动。她的词与那些“男子作闺音”的所谓“代言”现象,是无法比拟的。“代言”词,只可以拿来娱乐大众,但拿来表达真正的人生体验,则是不痛不痒的,难登大雅之堂。在《一剪梅》这首抒情小令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丈夫的深度钟情,吐露了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真真切切地表达了深思挚爱之情,把新婚离别后的妇女心声勇敢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无矫情又不是自我,流露强烈的苦恋感情。它以平常的现象和古代女子那种幽怨感情结合起来,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深厚的思想感情。另外,李清照词的抒情形象也是充分表现了种种真实和隐衷的。一方面表现了少女真实和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这般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结合自己的语言技巧,把词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描的笔法,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她虽出“名门闰女”但终有属于她的少女生活和情怀,她的词里总活跃着少女活跃的激情,青春的欢娱,生活的伤怀等这几类形象。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首写词人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事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在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地向卷帘人发问,反映主人公特定的心情。作者虽未写出问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地反映出她的迫切的焦虑。然而,侍女的反应却是很平淡,她认为“海堂棠仍旧”,即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物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倾向,更是体现主人公的细腻。《廖园诗评》有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仍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妙在含蓄。短幅中含有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②可见,李
清照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传达词中主人公丰富而敏感驿动的心理世界的!从而能使一个充满着灵气的抒情形象顿时跃于纸上!另一方面,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之中,其词也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而又忧时伤世的知识分子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靖康之难”后,李清照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外,还发生了一连串特殊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便是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受此重重磨难,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生灵的涂炭,个体的不幸,这一系列的变故使李清照的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她的后期作品普遍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所想:抗金愿望,敢时伤世。如《武陵春》(风驻尘香花已尽)中的“风驻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落红满地的凄凉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的词人是“日晚倦梳头。”这说明,词人内心是充满愁苦的。再加上国破家亡,强敌当前,丈夫逝世,自己孤身飘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个有着满腹心事心酸重重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作者本身。为了传达那种伤时忧世零乱漂泊无助的烦乱之情,她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用语是朴素的,几乎没有任何雕痕;音节也自然,却非圆滑,不同滥调。不仅真情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正是这样一种无人能及的艺术特色,成就了我们热爱、追寻和探索这朵词史上的奇葩。
二、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一)李清照的词善于运用典故。
她的作品往往把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浓缩于一个缠绵的典故,耐人寻味,绵长悠远。沈义父《乐府指迷》中标举“论词四标准”,其中“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意”,并且进一步指出“语句须用代字”,李清照的词正是善意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③例如在《小重山》中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长门”和“长信”一样都是汉宫名,在诗中出现往往代表冷宫之意。因为李清照引用薛词首句入文意在以冷落的“长门宫”隐喻自己曾经独守空闺。虽然她并非因妒被打入冷宫,然而她的深闺独居,其寂寞、愁闷与悲凄是有相同之处的。李清照引全句入词,一箭双雕。一面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早春景象,一面隐
含独处索居的寂寞愁思,妙趣横生,更饶风趣。此处用典,使爱情更具浪漫色彩,表情益加绵婉。
(二)李清照的词善用白描的手法。
综观李清照的词,其大部分的词篇都是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有自然之美。以《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为例,这首词以亲切清新的笔触,写出暮秋湖上湖光山色的优美迷人。“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通俗自然,开门见山。辽阔无边的湖上清风吹起,暮秋时节已经是花落香稀,读起来明白如话。“水光山色与人亲”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意识,栩栩如生。“说不尽、无穷好。”这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赞语。全词用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这里没有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没有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却能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流的诗篇表现出含蓄隐秀,蕴深不露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她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以《鹧鸪天》为例,一句“情疏迹远只香留,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出了其内涵的隐情。桂花隐于叶丛几乎不可见,没有绚丽的色彩,然而它浓郁的芳香足以让人止步,去追寻她的芳踪。作品只是客观的描绘了桂花的“暗淡”“轻黄”“情疏迹远只香留”既而推测“傲雪寒梅”“斗霜秋菊”也因略逊桂花一筹,对之妒,为之羞。“妒”“羞”本是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情。梅、菊本无感情,其采用一种拟人手法,表现出居心可测的人对精忠报国,有所建树的人嫉妒,没有作为或作为不大的人,也会感到自惭形秽。最后以议论收束全文,对桂花未被文人骚客称赏而鸣不平。通过议论赞美桂花,使主题深化,并有余音绕梁之感,耐人寻味,意味深远,突出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流的诗篇表现出含蓄隐秀,蕴深不露的特点。
(四)词构思精巧,善于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