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简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州文化简介
雷州,一个古老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这里面有什么神秘、奥妙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让我们来了解雷州文化、学习雷州文化、感受雷州文化、传承雷州文化,共同探索那几千年来的文化溯源,了解其中的历史。为此,我们对雷州文化进行了一些调查,其中包括了雷州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雷州民系、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州古文物等等。让我们走进雷州,走进雷州文化吧!
雷州文化,即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的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其中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区域,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繁衍生息,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徐闻县治、合浦郡治始,长期为县、郡、州、军、路、府、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展雷州文化精华,打造广东地域文化品牌,用雷州文化充实和丰富岭南文化。
雷州文化,即是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又称雷文化,亦称雷州文明。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雷州思想指的是传统上雷州半岛内部对雷州半岛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称之为拥护雷州文化的意识形态。雷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名称,它地域包括现今雷州半岛上的雷州市、徐闻县、遂溪县、湛江市,由于雷州历史悠久促使形成产生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雷州半岛)――雷州文化;雷州和雷州文化在天下雷人心中都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雷州也成了海内外全体雷人的精神像征所系之处;雷州以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养育”了历史上无数个雷州先贤,促使造就了近现代无数个雷州精英,从而使雷州和雷州文化名满天下。
雷州半岛历代英才辈出,唐代刺史陈文玉“德政彰明”开发雷州半岛,被尊为“雷祖”;宋代广东名画家、诗人白玉蟾;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开拓先驱华侨领袖鄚玖(莫玖);明清时期岭南三大清官之一陈瑸治理台政,官至闽浙总督,康熙皇帝称其为“清廉卓绝”;清代“汉学广东第一人”陈昌齐“著作等身、誉满京华”;清代“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的乌石二;清代诗画双绝“岭南才子”陈乔森;清末“国史孝友”李晋熙的爱国情怀;清末民初跌打妙药“万花油”发明者创始人蔡忠;民国时期闻名全国的“我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
李浴日等雷州本土乡贤是其中的佼佼者…… 雷州半岛也曾有幸留下历朝贤臣名将的足迹。西汉邳离侯路博德、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伏波将军,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乱,功垂史册。唐宋时期,李邕、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谪官贬宦、商贾骚人的的流入,让中原文化有机会在雷州这个半岛上扎根结果,独放异彩,被文天祥称誉“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为之建十贤祠、苏公亭、寇公亭、真武堂纪念。后人蹑贤踪,怀先哲,无不励志修身立品,爱国爱民。这些都是宝贵的区域文化(雷州半岛)名片。历代英才汇集推动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使雷州成为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拥有俚僚文化、闽潮文化、宗教文化、流寓和名人文化,风俗文化、红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催生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雷州傩舞、雷州换鼓、雷州陶瓷、醒狮。
雷州文化核心区域的“雷州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积淀厚重,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治,2000多年里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是粤西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独有的人文特质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据考古材料证实,雷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清末民初,雷州概念已基本定型,这时雷州辖县共3个:即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及(遂溪县辖地)广州湾埠(今为湛江市区)。
雷州民系是广东四大族群之一。雷州人发原自福建闽南地区,之后和当地的百越民族互相混合。雷州民系与闽南民系、潮汕民系、海南民系颇有渊源,不过长期下来,雷州人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已发展出和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人刚毅果敢,求真务实,淳朴重义,形成了较强的团结性,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雷州人出门在外都很团结,也有和潮汕人一样的性格,就是喜欢抱团。
雷州人分布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分布的主要各县(市、区)包括现在行政区划上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及(原属遂溪县辖地)的麻章区、东海岛、赤坎区、霞山区(今为湛江市区)。此外,廉江市南部、坡头区西部也有雷州人的分布,人口大约600多万,使用雷州话。
雷州方言,即民间通俗称呼的雷州话,乃属闽南语系一支,为中国大陆最南方言区,同时雷州话也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话得名于古雷州分布于现今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以北部分地区,因历史上这于区域属于古雷州府之管辖在内,所以称为雷州话。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岛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雷州方言分布于今行政区划上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及(原属遂溪县辖地)的麻章区、东海岛、赤坎区、霞山区,以及廉江市南部、坡头区西部、吴川市东北部等县(市)、区乡镇。人口覆盖600多万。雷州城的雷州话是雷州方言的代表,是正音。(因历史上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国初,数千年里一直是县、州、郡、道、军、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出版有《雷州话注音字汇》、《雷州方言词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雷州方言词典》
雷州音乐是全国45个民间乐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包括:雷州市、徐闻县、遂溪县、湛江市区一带。约产生于清代中期,但到1940年代时已经濒临失传,1949年以后才由学者根据少数艺人的演奏加以整理。其演奏方式可分为吹打乐和管弦乐两大类。吹打乐以打大鼓持拍板(又称手板)的司鼓者打节拍,配合四只大小唢呐,多在室外的游行或节日场合演奏,又称作牌子。管弦乐使用的乐器包括笛子、二胡、秦琴及小型打击乐器,被称作斋班。雷州音乐的特色为曲调明快、节奏整齐和雄壮稳健等,调式以商调式、羽调式为主,间有宫调式,著名的曲目《坐门楼》、《游锣》、《十三支》套曲等。
雷歌,即是雷州歌的简称。系广东雷州半岛的民间歌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列广东省四大民歌之一,在粤西独树一帜。雷歌是以雷州市为核心,覆盖我国整个雷州半岛讲雷州话的10个县(市)区的600多万人,甚至延伸至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是全球雷州半岛人的精神家园。反映雷州半岛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歌的主流题材。雷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雷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东省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歌大全
雷剧是我国众多地方剧种中独特的一个,同时也是广东省的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我国雷州半岛以及全球各国各地区的雷人社区,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州半岛,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