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分析随着人们对物质的深入研究,化学反应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性质。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化学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一、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相互碰撞的概率也会增大。
当分子活动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之间的碰撞将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而促进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之,当温度下降时,分子的能量也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会相应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这样一种非线性关系: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会急剧上升,但是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反应速率的上升逐渐减缓,最终可能达到一个极值点。
一旦达到这个极值点后,反应速率开始下降。
这就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分子可能会发生一些结构性变化,比如说重要的键合的断裂以及化学成键的削弱等等。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逐渐变慢。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的性质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还影响了反应的性质,比如说极性、选择性、反应路径等等。
就以极性来举例,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是在被加热的环境下进行反应的。
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有机分子中的极性基团的活动性也会增加,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此外,在高温下,分子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有助于改变反应路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反应。
三、化学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反应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此时,我们需要考虑反应物质的化学特性以及反应的性质,从而确定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
为了了解化学反应的温度敏感性,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实验技术来记录反应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紫外光谱仪来不间断记录反应温度和反应速率。
这种方法能够得到实验条件下反应的温度-反应速率曲线,这个曲线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反应所需的最适宜温度范围。
油气储层水淹及储层参数变化规律
油气储层水淹及储层参数变化规律一、基本概念1.地层损害:由于油田生产过程中外来流体与储层的不匹配(水-岩作用)从而造成油井产能下降,甚至丧失产能的现象。
2.敏感性矿物:储集层中与流体接触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反应并导致渗透率大幅度下降的一类矿物。
3.速敏:当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潜在可能性。
4.水敏性:当相对淡水进入地层时,某些粘土矿物发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减少或堵塞孔隙喉道,造成渗透率降低的潜在可能性。
5.盐敏:由于不同矿化度的工作液进入地层发生矿物析出变化,造成油气层孔喉堵塞,引起渗透率下降的潜在可能性6.酸敏: 油气层与进入的酸性流体反应后引起渗透率降低的潜在可能性。
7.碱敏:当高PH值流体进入油层后(大部分钻井液的PH值大于8)油层中粘土矿物和颗粒矿物溶解发生改变,释放大量微粒,从而造成油气层堵塞,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8.储层敏感性: 储层对各类地层损害的敏感程度。
9.储层保护:防止地层损害(主要指油气层),稳定油井产量的措施。
11.吸吮过程:湿相驱替非湿相则称为“吸吮过程”,随吸吮过程,湿相饱和度增加。
二、简答题1.地层伤害的后果?①降低产能及产量。
②影响试井、测井解释的正确性,严重时导致误诊,漏掉或枪毙油气层。
③增加试油、酸化、压裂、解堵、修井等井下作业的工作量,因而提高油气生产成本。
④影响最终采收率,造成油气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⑤地层损害是永久性的造成其它无法弥补的损失。
2.储集层伤害如何评价?接实验室测定岩石与各种外来工作液接触前后渗透率的变化,来评价储集层伤害及敏感性程度。
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性、压敏实验及评价。
或间接测定其伤害程度,即渗透率或产能指标。
方法包括离心发毛管压力曲线、试井、测井、完井等。
3.简述储层结构变化影响因素.主要的几个控制因素:①储层特征与储层变化的关系②注入水与岩石和地层流体的相互作用③注水温度对油层孔隙的影响4.水淹层描述指标及级别划分方案如何?水淹层描述指标含水率(Sw),根据含水率的大小可以将水淹级别分为四类,既未淹Sw<10%;弱淹,10%≤Sw<40%;中淹40%≤Sw<80%;强淹,80%≤Sw。
微裂缝岩心不同应力下的速敏效应
动 , 粒可 在水 动力 的作用 下脱 离砂粒 表 面. ( ) 视为 速 敏 的临界 条件 . 用 表 面胶 体 化学 理 论 , 微 式 1可 应 把微 粒看 成是球 形质 点 , 以分 别计算 微粒 与砂 粒之 问 的范 德华 力 F 可 和双 电层 斥力 F . 。 水动 力 F w是使 孑 隙中微小 颗粒 产生运 移 、 响 流体流 速 的机械 因素 , L 影 即液体 对颗粒 的黏 滞作 用力 . 算 水 动力 计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 4卷
Vo _3 I 4
第 6期 2 1 0 0年 1 2月
No .6 De . c 2 1 00
J OU RNAI OF DAQI NG PETROIEU M NS TUTE I TI
微 裂 缝 岩 心 不 同应 力 下 的 速 敏 效 应
6 4 ・
第 6期
敖
坤 等 : 裂 缝 岩 心 不 同应 力 下 的速 敏 效 应 微
、
Fw 一 9
・
,
() 2
式 中 : 为流 体黏 度 ; 为流 体速 度 ; 0 为微 粒 中心径 向坐标 与流 动方 向的夹 角 ; 为孔 隙度. 将式 ( ) 2 代入 到式 ( ) 简得砂 粒 运移 的 临界 流度 V 为 1化
摘
要 : 对 裂 缝性 油 藏 储 层 岩 石 速 敏 效 应 , 针 首先 , 据 对 岩 石 微 粒 受 力得 出发 生 速 敏 现 象 的 临 界 渗 流 速 度 公 式 . 根 其
次 , 出在 同 一 应 力 下 , 得 地层 水 和地 层 油 引 起 速 敏 现象 的 I 流 速 不 同 ; 不 同 应 力下 , 种 实 验 流 体 引 起 速 敏 现 象 的 临 临界 在 同 界 流速 不 同. 同时 , 过 实验 曲线 回归 得 出 临 界 流 速 与 岩石 有 效 应 力 的 定 量 关 系式 . 后 , 用 渗 流 力 学 原 理 , 据 实 验 通 最 运 依 结 论计 算 油 井 临 界 产 量 、 水井 临 界注 入 量 , 配 定 生 产井 产 量 及 注 水 井 注 水 量 , 注 并 这对 油 田生 产 有 一 定 指 导 意 义.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ppt课件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过敏反应的分类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又称立即性过敏反应 是由特定类型的抗原 第一型 所引起的,抗原我们
称之为过敏原 。
标题
过敏反应
引起细胞溶解或 第二型 组织损伤为主的
病理性免疫反应。
标题
又称免疫复合型 过敏反应,引起的 组织炎症损伤。
第三型
第四型
又称迟发型过敏反 应,表现为以单核 细胞、淋巴细胞浸 润为主的病理损伤。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过敏反应与特异质反应
特异质反应 先天遗传 没有预先致敏 反应强烈,可致死
过敏反应
先天遗传 有预先致敏
反应强烈,不破坏 组织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第一型过敏反应
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产生IgE抗体。该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结合,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结合后的细胞称为致敏靶细胞。长期 不接触变应原,致敏状态会逐渐消失。
脱敏治疗是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过敏原得到确认后,既 无法避免接触,正规的治疗方法又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就有必要进行标准化 的对因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就是把过敏原配成药剂,患者使用后能够逐渐适应 过敏原,直至产生抗体。当患者再次接触该物质时,不会诱发机体的变态反应, 那么过敏引起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或者显著减轻。
过敏反应及其机理
注射法脱敏治疗: 过敏原注射脱敏治疗是指用过敏原提取物进行皮
内注射。脱敏注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 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脱敏治疗一般至少需要2~3 年,长期的注射会带来一定痛苦。但是,会带来很多 不良反应。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 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 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 1~3 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 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沁水盆地典型煤矿区煤的流速敏感性实验及控制机理
沁水盆地典型煤矿区煤的流速敏感性实验及控制机理孟召平;侯安琪;张鹏;郝海金;武杰【摘要】采用沁水盆地3个典型煤矿中、高煤阶煤样,开展了实验室煤样流速敏感性实验,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煤储层渗透性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和模型,揭示了中、高煤阶煤储层流速敏感性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渗透率随流速发生变化,且存在一个临界流速.在临界流速之前随着注入流量(或流速)的增加煤样渗透率增加,当流速超过临界流速后,煤样的渗透率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反而减少.煤储层流速敏感性主要受控于煤储层物性和煤中速敏矿物.随着煤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流体流量的增高,煤储层速敏损害率按对数函数关系增高.实验煤样黏土矿物占矿物质含量为66.63%~99.89%,主要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存在潜在的速敏伤害,速敏实验结果表明,本区实验煤样存在不同程度的速敏损害,煤样速敏损害程度由弱至中等偏强,临界流速低.随着煤中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煤储层速敏损害率也增高.在煤层气并排采过程中,寺河煤矿和西山煤矿煤层气井排采降速应为赵庄煤矿的6倍左右.%By using medium and high rank coal samples from three typical coal mines in Qinshui Basin,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rate sensitivity has been carried out.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models between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and flow rate are established.Furthermore,the control mechanisms of flow rate sensitivity about medium and high-rank coals are revealed.It is shown that the coal sample permeability varies with the flow rate,and there is a critical flow velocity.Before the critical flow rate,with the increase of injection flow rate (or velocity),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 increases.When the velocity exceeds the critical value,coalpermeability will decrease with the rise of injection flow rate.The flow rate sensitivity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co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flow rate sensitive minerals.With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fluid flow rate of coal reservoir,the flow sensitive damage rate of coal reservoir increases as logarithmic function.The clay minerals in the experimental coal samples accounts for 66.63%-99.89%,and are mainly kaolinite and illite.So it indicates these coals exist potential flow rate sensitive damage.The results of flow rate sensitiv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coal samples in this area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flow rate sensitive damage,and the flow rate sensitive damage degree of coal sample is from weak to moderate strong,the critical velocity is lower.With the increase of clay mineral content in coal,the flow sensitive damage rate of coal reservoir is also increased.In the process of CBM well drainage,pressure drop rate of Sihe and Xishan Coal Mine should be about six times of that of Zhaozhuang Coal Mine.【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7(042)010【总页数】8页(P2649-2656)【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储层;流速敏感性;控制机理【作者】孟召平;侯安琪;张鹏;郝海金;武杰【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04800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048000;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煤储层流速敏感性是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排采强度过大不仅会造成压裂砂的返吐,而且会引起煤层激动,使裂隙产生堵塞效应,降低渗透率,妨碍煤层整体降压,影响煤层气开采效果。
过敏反应的机理及其防治 ppt课件
Ⅱ型过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介导此型反应的抗体多属IgG、 IgM。抗体与靶细 胞表面抗原结合,经过三种途径溶解或破坏靶细胞 。常见疾病有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天疱疮。
Ⅲ型过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摄入体内后
(因为缺少将乙醛传化为乙酸的酶)
酒精过敏
接触过敏(与药物过敏原理一样)
消化道处—引起腹泻、呕吐等
食物过敏
吸收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金属过敏
金属过敏现象其实是对金属“镍”的过 敏,是镍分子渗入皮肤导致。
紫外线过敏
紫外线过敏是日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异常变态性 反应,也叫日光性皮炎。光变态性反应是一种免疫 性反应,人体中只要有少量的光感物质,经紫外线 照射即会发生反应,以春天、夏、秋季节时症状尤 其严重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及细 胞成分,引起沉积部位发生出血、水肿等炎性改变 。如SLE肾炎,血管炎。
Ⅳ型过敏反应—依赖于T细胞的迟发型 过敏反应
常见的Ⅳ型过敏反应包括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感染、 接触性皮炎(油漆、化妆品等特定的过敏原)、结 核菌素反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疾 病等。
常见疾病:
1.药物过敏性休克 如青霉素 头孢 链霉素等 2.血清过敏性休克 破伤风抗血清 白喉抗毒素等 3. 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等 4.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肠胃炎 5.皮肤过敏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血管性水肿
青霉素(很小)
药物过敏 全身性过敏反应
与血浆蛋白结合 被认作异物
产生针对其的IgE抗体
中医称本病为日晒疮,阳热毒邪侵入体表,蕴郁 肌肤,灼皮伤肌而致;若毒热夹暑湿或与内湿搏结, 浸淫肌肤,则会出现肿胀、水疱,破后糜烂、渗液。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机制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机制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它在接触某种特定的物质后,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
这些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它们可以是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也可以是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引起过敏反应。
本文将介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相关的信号通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
首先,当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过敏原会被特异性免疫细胞(如B细胞和T细胞)识别。
在这个过程中,抗原递呈细胞会摄取并处理过敏原,将其片段通过MHC分子表达在细胞表面,以便与特异性T细胞相互作用。
当特异性T细胞识别并结合MHC-抗原复合物时,就会激活T细胞。
接下来,激活的T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和细胞增殖因子,来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其中的趋化因子可以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过敏反应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它们富含与过敏反应相关的颗粒。
当它们被吸引过来后,它们会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介质,如组胺和白三烯等。
组胺是最早被发现的过敏介质,它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引起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单核细胞在过敏反应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会被激活,分化为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等。
这些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加强过敏反应的程度。
在免疫系统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称为B细胞。
当B细胞接触到过敏原后,它会内化并加工抗原,然后展示在其表面的MHC分子上。
这样,特异性T细胞就可以识别并和B细胞结合。
这个过程被称为辅助T细胞的帮助,激活的B细胞会开始产生过敏原特异性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结合并中和过敏原,从而阻止其对其他免疫细胞的影响。
过敏反应发生后,机体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
速敏
速敏性是指由于流体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储层岩石中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导致岩石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评价速敏性用两个参数,一个是临界流速,另一个是发生微粒运移后渗透率降低程度(即损害率)。
临界流速反映粘土微结构破坏的难易程度,临界流速越高,说明粘土微结构越稳定。
以不同的注入速度向岩心中注入针对特定储层的实验流体(煤油或地层水),并测定各个注入速度下岩心的渗透率,从注入速度与渗透率的变化关系上,判断油气层岩心对流速的敏感性,并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流速。
本次研究仅评价地层水的速敏情况。
采用逐步增大注入流量Q 的方法,如果前一流量Q i-1对应的渗透率K i-1与流量Q i 对应的渗透率K i 满足:
%10%100K K K 1
i i 1i ≥⨯---(2—1) 说明当流量为Q i 时已发生速度敏感,流量Q i-1即为临界流量Q c 。
室内评价实验得到的临界流量Q c 一般以ml/min 表示,可以换算为孔隙内的临界流速V c :
Φ
.A Q 4.14Vc C =(2—2) 式中:Q c -室内临界流量,ml/min ;
V c -临界流速,m/d ;
A -岩心截面积,cm 2;
φ-岩心孔隙度。
采用速敏指数D kl 来表征速敏程度:
%100K K K D 1w min 1w 1K ⨯-=(2—3) 式中:1w K -临界流速前岩样渗透率的算术平均值,10-3μm 2;
K min -临界流速后岩样渗透率的最小值,10-3μm 2。
因速敏性引起的渗透率损害程度评价指标见表2-2。
表2-2 流速敏感性评价指标。
速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速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速敏的实质是流体的流速超过粘土矿物微结构的稳定场,导致粘土矿物及其它地层微粒从孔隙表面和裂缝壁面脱落,微粒运移并在粒间和裂缝宽度狭窄处沉积,最终使渗透率降低。
储层速敏损害程度主要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流速。
在有流体经过储层裂缝与孔隙时,裂缝面以及孔隙壁上的粘土矿物或其它地层微粒主要受到拖曳力、上举力、重力、惯性力、微粒间作用力的作用。
为研究方便现将拖曳力、上举力用Fd表示,其倾向于使储层微粒运移。
重力、惯性力、微粒间作用力用Fz表示,其倾向于使储层微粒沉积。
Fd随流体流速增加而增大,而Fz基本不变。
当流体流速较低时,Fd<Fz,储层不会发生速敏损害;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Fd不断变大,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并使F户Fz时,地层微粒将运移并在孔喉或裂缝变窄处因“卡喉”和Fz的作用而沉积。
另外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参加运移的微粒增多,孔喉或裂缝狭窄处受到堵塞的机会以及堵塞强度增加,速敏损害程度也就增强。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岩石胶结程度以及孔隙结构特征。
一般认为,岩石胶结越好,其发生储层速敏的概率越低。
因为胶结好的储层,地层微粒的稳定性较高。
充填和半充填裂缝中的物质由于多为后期胶结而成,胶结程度较差,地层微粒容易发生运移;孔喉大、裂缝宽、壁面平滑,则不容易发生速敏损害。
因为孔喉越粗、裂缝越宽“卡喉”现象越罕见,壁面越平滑,微粒与壁面接触后损失的能量越少,其沉积的概率也就越小。
飞仙关组较致密的基块岩样,因孔喉尺寸过小不易于微粒运移,因而速敏损害程度较弱,临界流速较高。
嘉陵江组、长兴组人工缝岩样由于微裂缝宽度恰处于微粒架桥的范围,微粒运移易堵塞裂缝,引起的速敏损害程度为强。
3)润湿性。
当岩石为水润湿的时候,岩石就能够被盐水所润湿,因而工作液对储层微粒的Fd增强,而非水润湿储层的中微粒Fd影响不大。
Mueck(e1979)用微模型研究了速敏机理,并认为:单相流体仅能带动润湿性微粒运移,在流速足以带动较多微粒一起运移时,可在孔隙喉道形成堵塞[57]。
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敏感性储层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敏感性储层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董清水;孟庆涛;贾钰;谢志鹏;曹鹏;孙昊【摘要】莫里青断陷位于伊通地堑的西南部,是一呈北东向展布的狭长半地堑式断陷.其内发育的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是研究区目前主要的产油层位,油气储层主要为近源堆积砂体,油井投产后产能变化急剧.大量实验测试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区带、不同埋深的双阳组储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强碱敏性、中强酸敏性、中强水敏性及中强盐敏性,其主要分别受控于高岭石填隙物、碳酸盐胶结物、伊蒙混层及伊利石矿物的分布特征.根据影响各种敏感性的岩石矿物分布规律及敏感性机理综合研究,可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区分为7种敏感性类型,不同敏感性储层类型在断陷中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断陷盆地中,储层砂体的粘土基质含量高,敏感性明显,敏感性储层类型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9(031)003【总页数】7页(P231-236,243)【关键词】储层敏感性机理;敏感性储层类型;分布规律;双阳组;古近系;莫里青断陷;伊通地堑【作者】董清水;孟庆涛;贾钰;谢志鹏;曹鹏;孙昊【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莫里青断陷位于伊通地堑的西南部,西以陡立的控盆主断裂与大黑山分界,东为缓坡或阶梯式断阶与那丹哈达岭接壤,是一呈北东向展布的狭长半地堑式断陷(图1)。
断陷中主要堆积了巨厚的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厚度一般约3 600 m,最厚可达6 000 m。
自下而上依次为古近系始新统的双阳组(E2s)、奢岭组、永吉组,渐新统的万昌组、齐家组,新近系的岔路河组及第四系。
生物酶催化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
生物酶催化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生物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参与其中。
在生物体内,酶催化反应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方式,其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开发生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物酶催化反应的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首先,生物酶催化反应的规律包括酶底物亲和性、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酶催化的温度和pH敏感性。
酶底物亲和性是指酶对底物的结合能力,通常通过酶的亲和常数来描述。
亲和常数越小,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越强。
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由米氏方程描述,该方程表明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存在一个饱和曲线的关系,即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后速率趋于饱和。
酶催化反应的温度和pH敏感性是指酶的活性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的敏感程度。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通过酶活性温度曲线来描述,该曲线呈现出一个最适温度和两个极限温度。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通过酶活性-pH曲线来描述,该曲线也呈现出一个最适pH和两个极限pH。
酶催化反应的规律是基于生物酶与其底物之间的特定结合和变化,这些规律不仅与酶的结构密切相关,也受到酶催化过程中其他分子的影响。
其次,生物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酶催化反应速率和酶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会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底物和酶的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二者的碰撞机会。
然而,当温度超过酶的适温范围时,酶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
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对酶的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每种酶都有一个最适pH值,在最适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当pH偏离最适值时,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同样有影响。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与底物的结合机会较少,反应速率较低。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与底物的结合机会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底物浓度增加不会显著增加反应速率,因为酶的活性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比较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T、B细胞相互作用B细胞一般分为B - 1细胞亚群和B - 2细胞亚群。
B- 1细胞主要识别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 ,即非蛋白质类抗原如脂类、多糖抗原等, 这些抗原可直接激活B 细胞, 无需Th细胞的辅助。
B- 2细胞介导对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即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应答, 且须有Th细胞的辅助。
B- 2细胞占外周血B细胞总数的90%-95%。
所以,绝大多数B细胞在受刺激活化过程都需要双信号, 其中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BCR)识别抗原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这时的B细胞还只能是致敏B细胞, 致敏B细胞必须再接受T细胞的辅助后(即Th细胞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产生了CD40L, CD40L与B 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 成为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才能够活化。
同样, T细胞活化过程也需要多种信号。
当TD抗原被B细胞表面的BCR识别并结合后就形成一种抗原抗体(BCR)复合物, 该复合物被B细胞内化加工为抗原肽, 然后与MHC 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接着该复合物被B细胞递呈给T细胞的抗原受体(TCR), 产生T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同时, 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表达了B7分子, 与T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由上可见, T 细胞需要B细胞提供的MHC II类分子复合物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这是由于T 细胞具有MHC限制性, T 细胞只能识别由B细胞或其他APC加工、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
活化的T细胞产生分子信号, 进一步刺激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完成体液免疫。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 T、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此过程中,T细胞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 开始分裂增殖, 并产生一些细胞因子, 如IL-2、IL-4、干扰素等, 这些细胞因子与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IL-1、IL-7等共同作用于B细胞, 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煤储层速敏研究
.. .0 / 中2 l I n 05 mL  ̄ - S ]
Mi ,O7 ml mi n ..  ̄ n・1 mL 底座 ;7 手动计量隶;8 烧杯;9 压力传感 S . / 0 一 - -
M i 15 Jmi n. .ml n,2.r L ri 嚣 ;1 一垫 上 滤膜 的 漏 斗 ;1 一 潺 辐 O / n, a a 0 1恒
项 目成本控制 是一项综 合管理 工作 ,是项 目实施过程 中,尽量使 项 目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项 目预算范围之f 的一项管理工作 f 1)制定成本 控 制 目标 。一 每个 工程项 目招投标 的具体情 瞅据
况 ,确立成本控制 目 。把 目 标 标建立在项 目 ,使成本控{ 目标更具 上 l 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落实 目标成本 的责任并 使I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 j 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 、权 、利 ,企业在与项 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 时 ,必须确立 目标成本和责任 ,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 f) 监督 成本控制 目标 的实现 。在制 定了成本控制 目标后 ,对 2 工程中产生的经济行为和业务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在 工程施工管理 过 程中对 人工成本 、材料成本及其他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监督。在人工 成 本的管理 方面 ,要发挥监督作用 ,对施t操作人员的技 术水平 、 工 作态度实 行动态管理 。使 人工成本 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施工生产人 员的 积 极性 ,达 到单 位时删 内完成工 程数量增 J的 目的。在材料 成本方 J u 面 ,需严 格控 制材料质 量 , 材料验 收 , 用 、 对 领 余料回收 材料消耗 等过程进行严格 管理 。采取有效 的监 控措施 对所要耗用的人工 、材料 等费用按成本标 准进 行控制 。在其他 费. 管理方面 ,需根据年度预算 } } I 指标汁划认真审核非生产性开支。 ( )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纠正成本控 制问题 。对于 建设工程管 3 理 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控制问题 ,应根据预算报表和成本控制指标 , 有
常见过敏反应机理及抗过敏和脱敏治疗作用原理
常见过敏反应机理及抗过敏和脱敏治疗作用原理
(1)乙酰胆碱性过敏反应:
胆碱+乙酰辅酶A→乙酰胆碱介质~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组织胺~H1受体→发生变态反应
(2)过敏源性过敏反应(I型超敏变态反应):
花粉(粉尘螨虫等)~特异性IgE抗体介质~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组织胺~H1受体→发生变态反应
(3)抗过敏治疗机理:
抗过敏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或拮抗H1受体,从而达到抑制其后的变态反应发生。
(4)脱敏治疗机理:
过敏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应答中Th1/Th2的比例失衡和其它一些因素综合引起的。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调节过敏性疾病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干扰Ⅰ型变态反应的自然发展进程。
注解:“→”代表形成或生产的意思;“~”代表作用、结合、传导、受激等意思。
储层保护总结
? 水敏:储层中的粘土矿物在原始的地层条件下处在一 定矿化度的环境中,当淡水进入地层时, 某些粘土矿 物就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 ,从而减小或堵塞地层 孔隙和喉道,造成渗透率的降低的现象,称为水敏。
? 水敏实验目的:了解粘土矿物遇淡水后的膨胀、分散 、运移过程,找出发生水敏的条件及水敏引起的储层 损害程度,为各类工作液的设计提供依据。
?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内容包括:
? (1)储层敏感性评价; ? (2)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评价。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绪论
实验岩心的选择步骤: ? (1)岩样的准备。从井场取回的岩芯,须先进行如
下几步准备工作;
? ①对井场或库房中保存的岩芯进行选取; ? ②实验室岩样的接交; ? ③岩心检测; ? ④岩样钻取; ? ⑤岩样的清洗(洗油、洗盐); ? ⑥岩样烘干; ? ⑦测定各个岩样的孔隙度 ? 和气体渗透率 k,并求出每
块岩心的克氏渗透率K? 。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绪论
实验岩心的选择步骤: ? (2)岩样的选取。
? 对已测K、?的各个岩样作K-? 关系图,画出回归曲 线,在曲线上标出要用的岩心样品号码。
? 再根据测井和试井资料求出的 K、? 值,选出具有 代表性的岩心备用,登记好每块岩心的出处(油 田、区块、层位、井深)、号码、长度、直径、 干重及K、? 值。
(2)水敏评价实验
A 水敏实验概念和目的及损害机理 ? 概念
? 油气层水敏性-由于油气层遇淡水后引 起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 次地层水-矿化度为地层水一半的盐水 ? 水敏实验目的
? 找出水敏损害程度; ? 为盐敏实验提供实验盐度范围。
Vp
??
Vf
速敏的名词解释
速敏的名词解释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和使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人或事物的特性。
其中之一就是“速敏”。
速敏这个词让我们联想到快速反应和灵活机动,但是这个词在具体的定义和实际应用上可能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探讨速敏这一概念的本质,并尝试给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解释。
二、速敏的定义速敏可以用来形容个体的反应速度和特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它既可以用来形容动物的生理特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类的认知能力。
速敏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反应、思维敏捷、决策速度等。
三、身体反应的速敏身体反应的速敏是指个体在面对某种刺激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或作出适当调整的能力。
例如,当一个人突然感受到疼痛时,他的身体反应速度就会决定他能够多快避免或缓解这种疼痛。
此外,速敏还可以涉及一些特定的运动技能,例如体操、跳水和击剑等。
在这些项目中,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是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思维敏捷的速敏除了身体反应速度外,思维敏捷也是速敏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敏捷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决策的能力。
速敏的思维在许多领域中都十分重要,例如运动比赛中的策略调整、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以及商业决策中的市场反应等等。
思维敏捷的速敏可以通过专注力的提高、灵活思维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来发展。
五、决策速度的速敏决策速度的速敏是指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决策速度的速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
一个敏捷的决策者可以快速判断形势、制定战略,并及时采取行动来应对变化。
这种速敏的决策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练来培养,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决策敏感度。
六、速敏的实际应用速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速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能。
在体育竞技中,速敏是广大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
而在商业领域中,速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能够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并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皮肤过敏机制研究
1.炎性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细胞响应。 2.不同的炎性因子可能结合不同的受体,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3.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不同炎性因子的作用可相互区分。
炎性因子的作用
▪ 炎性因子的级联放大
1.炎性因子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直接刺激靶细胞,还能激活下游 的级联放大反应。 2.通过级联放大,一个炎性因子可以激活多个下游因子,使过 敏反应进一步加剧。 3.级联放大反应的速度和规模与过敏反应的进程密切相关。
皮肤过敏机制研究
皮肤过敏的治疗方法
皮肤过敏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非处方的苯海拉明和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 和红肿症状。 2.皮质类固醇:对于严重的皮肤过敏,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3.免疫调节剂:针对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皮肤过敏,免疫调节剂可调节免疫反应, 减轻过敏症状。
1.皮肤过敏的定义和分类。 2.皮肤过敏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3.皮肤过敏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 皮肤过敏是指皮肤对某种物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根据过敏反应的不同机制, 皮肤过敏可分为变态反应性和非变态反应性两类。变态反应性皮肤过敏是指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 皮肤炎症。非变态反应性皮肤过敏则是指由于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皮肤刺激和损伤。 皮肤过敏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疼痛、水疱、脱皮等。诊断皮肤过敏的方法包括皮肤试验、血液检测 等。 皮肤过敏的发病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 的改变,皮肤过敏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治疗皮肤过敏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和保湿霜等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 免疫力也是预防皮肤过敏的重要措施。 总之,皮肤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了解皮肤过敏的定义、分类、症状和诊断方法有助于正确认识和预防皮肤过 敏,提高生活质量。
油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伊—蒙混层:具有一定阳离子交换能力,在注水开发中易水 化膨胀,应考虑加入适量防膨剂,减少对储层的伤害(水敏) 。
伊利石
速敏伤害机理
是2:1层型层状构造硅酸盐
晶面间距: 1.0nm
水分子难以进入 晶层间,不膨胀
范德华力 K离强健
伊利石的结晶构造
伊利石
51.8 44.0 47.9
高岭石 %
4.0 5.3 4.6
绿泥石 %
14.0 13.5 13.8
伊蒙混 层%
30.3 37.3 33.8
样品数 块 4 4 8
敏感性评价指标
1.1水敏性评价指标:
采用水敏指数来评价储层的水敏性。
水敏指数定义如下:Iw=(Kw-Kw*)/Kw Kw —地层水渗透率,10-3μm2 Kw*—去离子水渗透率,10-3μm2
充填孔隙
晶层内牢固,晶层间联系弱,在机械力作用下易沿层面解离, 形成鳞片状微粒;同时与颗粒表面的附着力差,易脱落。
敏感性矿物
高岭石:易充填粒间孔,多见于小孔隙水活 跃处,另外高岭石集合体由于其吸附性较差, 在流体作用下,井筒附近有较强剪切力,高岭 石易被打碎向喉道运移而堵塞喉道,在注水时 应加入一定粘土稳定剂(速敏)。
速敏伤害机理
花菜头状
敏感性矿物
绿泥石: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主要为 Mg和Fe的矿物,有较强的酸敏性,在高氧及弱 酸环境中,易产生胶状氢氧化铁沉淀而堵塞喉 道。
矿物类 结构 型 类型
黏土矿物结构性质
层间 连接
晶面 间距
阳离交 换容量
比表面
自由 膨胀水
高岭石 1:1 分子键、氢 7.15 键
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速敏的实质是流体的流速超过粘土矿物微结构的稳定场,导致粘土矿物及其它地
层微粒从孔隙表面和裂缝壁面脱落,微粒运移并在粒间和裂缝宽度狭窄处沉积,最终使
渗透率降低。
储层速敏损害程度主要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流速。
在有流体经过储层裂缝与孔隙时,裂缝面以及孔隙壁上的粘土矿物或其
它地层微粒主要受到拖曳力、上举力、重力、惯性力、微粒间作用力的作用。
为研究方
便现将拖曳力、上举力用Fd表示,其倾向于使储层微粒运移。
重力、惯性力、微粒间作
用力用Fz表示,其倾向于使储层微粒沉积。
Fd随流体流速增加而增大,而Fz基本不变。
当流体流速较低时,Fd<Fz,储层不会发生速敏损害;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Fd不断变
大,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并使F户Fz时,地层微粒将运移并在孔喉或裂缝变窄处因“卡喉”和Fz的作用而沉积。
另外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参加运移的微粒增多,孔喉或裂缝
狭窄处受到堵塞的机会以及堵塞强度增加,速敏损害程度也就增强。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岩石胶结程度以及孔隙结构特征。
一般认为,岩石胶结越好,其发生储层速敏
的概率越低。
因为胶结好的储层,地层微粒的稳定性较高。
充填和半充填裂缝中的物质
由于多为后期胶结而成,胶结程度较差,地层微粒容易发生运移;孔喉大、裂缝宽、壁
面平滑,则不容易发生速敏损害。
因为孔喉越粗、裂缝越宽“卡喉”现象越罕见,壁面
越平滑,微粒与壁面接触后损失的能量越少,其沉积的概率也就越小。
飞仙关组较致密
的基块岩样,因孔喉尺寸过小不易于微粒运移,因而速敏损害程度较弱,临界流速较高。
嘉陵江组、长兴组人工缝岩样由于微裂缝宽度恰处于微粒架桥的范围,微粒运移易堵塞
裂缝,引起的速敏损害程度为强。
3)润湿性。
当岩石为水润湿的时候,岩石就能够被盐水所润湿,因而工作液对储
层微粒的Fd增强,而非水润湿储层的中微粒Fd影响不大。
Mueck(e1979)用微模型研究了速敏机理,并认为:单相流体仅能带动润湿性微粒运移,在流速足以带动较多微粒一起
运移时,可在孔隙喉道形成堵塞[57]。
4)流体性质。
储层发生速敏损害还与流体电解质浓度、pH值、盐度有关。
为检验
电解质浓度对微粒运移的影响,V etter等(1987)向实验流体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
结
果显示无论是阳离子型还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使岩心损害速度加快。
在注入量超过200倍孔隙体积的0.05林m微粒悬浮液后,岩心只部分损害。
但是,表面活性剂加到悬浮液中后,仅注入40倍孔隙体积的流体,岩心实际上已全部被损害。
加入NaCI作为中和剂,注入100倍孔隙体积的流体后,岩心就被全部损害。
在一定电解质浓度下,微粒运移的
发生又取决于注入液的pH值[8s]。
脚lar研究指出,粘土微粒只有在盐的浓度下降到临界
值(cSC)以下才能释放[5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