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广电征文稿征文作品汇编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广电征文稿征文作品汇编一
感恩像一杯清茶、一杯醇酒、一首诗歌,是一种态度、一种回报、一种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渊源流长,“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等传统故事历久弥新。今天在全社会开展感恩活动,有利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杜会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深入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我局响应县委号召,结合“七一”,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并以此凝聚全局上下之人心,我们举办“我与广电共成长”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在这次征文活动,我们共收到各类稿件30多篇,局里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荐上来的优秀征文进行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若干,我们摘取优秀征文文章在网上登出,让大家都来见证一下广播电视的发展与我们的激情。细看征文,一篇篇充满深情和感恩的文章,是同志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是同志们永不衰减的精神底色。同志们用一支支饱蘸情感的笔写出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含辛茹苦、无私奉献、以及社会的关怀温暖。可以讲,这些文章就是一部广播电视发展史,是一篇篇同志们潜心努力的创业史,是广大广电人的奉献史!
广播电视是党的主流媒体,始终站在舆论的前沿,坚持
正确的导向,教育人是第一要务,这也给我们这些广电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我们有了信仰并踏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们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的事业添光彩。
通过教育活动,我们认识到了感恩是一种良知的体现,一种道德的回归,一种责任的承担;通过教育活动,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感恩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才会攀上人生境界的高峰,才能驶向人生光明的彼岸。我们希望,人人都培养感恩意识,懂得尊敬师长、帮助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而且会使感恩如一道金色的阳光,照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生活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世界更加美好!
每个清晨,不论阳光还是风雨,我分秒不差地赶到台里,等待着新一天的工作。
新闻部在五楼,和我家住的楼层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每天上下的频率不一样。每天我回家的次数顶多只有一两次,而我上下新闻部的次数却要多得多。“反正都是在五楼,我全当是回家!”一大家都这样开着玩笑。其实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和家不一样,家是休息的、温馨的港湾,而办公室却是工作的场所,是忙碌和辛苦的代名词。
广电大楼怕是全县仅有的几座高层建筑之一了。九层,因没有装电梯,爬上爬下确实需要些力气,但我们这个“团”
都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多爬上几趟,精神仍好。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进入新闻部,几位同仁都早已到啦。小朱在擦拭非编机,那玩意儿是她的宝,她每天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显示器、机箱什么的抹得锃亮。更要命的是,我们谁也不能去动它,一动,准得听到她大声吆喝:“走吧,我要编辑新闻啦!”
其它几位都在忙活:摄像机电池没电了得把昨天晚上充满电的电池赶紧换上,若不换好,要是赶上随领导外出一时没电就准得挨“骂”。有一次,紧急通知我随行检查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录制过程中还真的没电了,怎么办?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准得挨“骂”,我只好硬着头皮,装模作样地拿着摄像机在领导面前转悠。好在时间不长,终于没被发现。事后,我借报社同仁的两张照片来用,总算没有造成重大“灾难”。不过,此后,我总随身携带两块备用电池,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了,吃一堑长一智吧。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都是各单位临时要求派记者采访报道新闻的。近些年来,县委、政府领导对新闻工作极为重视,要求电视台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新闻也从两年前的几分钟增加到现在的十五分钟左右,每日的新闻量也增加到8至10篇,相比之下我们记者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许多啦。听桂林市台前来我台讲课的老师介绍,《兴安新闻》无论在播出时间还是在
制作的质量上,在全市12县中都是一流的。我知道,正是领导们重视新闻,群众喜爱本地新闻,我们努力做好新闻,我们的新闻事业才得到发展。可是,我们这些东奔西跑的记者可就苦啦。记得今年县委书记在全县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会议上说:“别看记者们人前蛮风光,可他们累得很!”是呀,从早上接到任务外出,跟随采访摄像,回到台里后要把所有的素材都导入到非编机里,然后是写作文字稿,哪一道程序能够省哦!我们电视记者不像平面媒体的记者,我们不仅是写作修改文字稿,更多的是反复斟酌图像,要音像合一,情景合一,一条新闻要经过好多工序才能完成呢。你想,中央台一个《新闻联播》有几名记者,遍布全国各地,每天的新闻时长也才半个小时呀,而我们台的记者才五人!我们的新闻也要做十五分钟!五个人的记者能做多少事?这期间的工作量是多少啊。有时,为了一条新闻我们就要跟随领导下乡一整天,有时为了一个乡镇的一条新闻也需要半天以上,我们真恨不能自己有三头六臂,分身去多做更多的事。
累和苦.我们真的不怕,因为既然我们从事这工作我们就有了心理准备。我们怕的是不被理解。人手少,有些新闻没法接下来,不被人理解,说我们没做好宣传服务。电话一来,就必须跟随出去,我们不能扔下一个活动立即回来,即使允许赶回也需要时间呀,这样,我们又被埋怨不及时……如此种种,我们不争辩,我们知道,大家都是在争先创优,
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才是记者的天职。
铃……电话铃声响起,总编让我立即随几个部门的领导下乡察看讯情。电话来时,来接记者的车已经等在了楼下。一手拿着摄像机,一手提着话筒,因怕淋着机子还夹着机子防雨罩,我快步跑到楼下的停车场。
黑压压的停车场里,哪一辆车在等着接我?
青春的记忆
——我与广电共成长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内心的深处字迹分明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思绪的长河流淌不息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人生的征途难以挥去
还记得
的那个春天
一身简装满怀豪情
欣喜地
走进这样一个集体
没有资历缺乏经验
有的只是对文字的兴趣
有的只是对未来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