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设计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设计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各个方面。这些课文大部分是说明文。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
但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将说明文上是科学常识课,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课堂干瘪瘪,枯燥乏味,成了这类课教学的通病。如何教好说明文,让说明文的教学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把握说明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说明文,关键是要弄清说明文的教学目标。说明文有两类教学目标:
1.-般教学目标。即识字写字、学句写句、朗读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等。这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说明文也不例外。
2.特殊教学目标。即学会阅读、写作说明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说明文教学提出了如下明确要求:“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句话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能抓住要点,二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抓住要点”与课标在中年级提出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有近似之处,但要求更高一些,要能分点说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分点说出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说明文大都是按若干要点来组织文章思路的,抓住了要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纲领。抓住了纲领,就大体把文章读懂了,把文章的结构弄清楚了。至于“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了解“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方法,并能初步学会运用。
二、设计好说明文的教学主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是一组说明文,单元提示中有如下导语:“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这个导语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我.们所设计教学主线的基本依据。
教学这一组课文,我们可以考虑分两个层次来设计教学主线:第一个层次是把握课文要点,第二个层次是学习说明方法并试着运用。如果教学一篇课文有两课时,那么,就可以围绕这两个层次每个课时设计一条教学主线;如果是略读课文,只有一个课时,那么这两条主线可考虑侧重于一个方面。
如教《鲸》一课,第一课时可以把“把握课文要点”作为教学主线。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把握要点”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立足全文抓要点,作者写鲸,是抓住哪几个要点来写的?(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概括,从鲸的体形、属性、种类、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来写)第二步,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
该段的要点,作者写鲸的体形大,是抓住哪几个要点来写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发现,从体重、体长、嘴阔几个方面来写)第三步,让学生自学其余各段,抓住每段的要点。这样自始至终围绕抓住要点来教来学,学生既可以学会抓要点,又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还能提高思维能力,同时有关鲸的科学知识的掌握也尽在其中,可谓一举四得。教第二课时,可以把领悟说明方法作为教学主线。本课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可重点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沿着“在课文中找相关句子阅读一领悟列数字说明的好处一试着写一写”的思路设计教学步骤。
又如教《新型玻璃》一课,第一课时同样可以把“把握课文要点”作为教学主线。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三步走:第一步,立足全文抓要点。作者在课文中一共写了几种新型玻璃?请你说一说。此问的反馈不宜太早,一定让全班绝大部分学生举手之后再反馈。因为这是抓要点的一种基本训练,要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如果反馈太早,尖子学生一眼就能发现线索,很快就能说出结论,而中下学生才开始思考,结果只能听别人的现成结论,这就很不利于提高中下学生抓要点的能力。第二步,引导学第一段,抓段中的要点,即学会抓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三步,放手让学生自写其余各段。第二课时则以领悟说明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并试着运用。
三、注重读中学写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
之一。
实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读的设计要突出重点
为什么许多教师老是觉得课堂教学时间太紧呢?为什么教学中总是那么匆匆忙忙呢?为什么练写总是插不进去呢?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主线设计应予以反思。语文教材是以文章的形式呈现的,而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整体。而对一篇课文,好比面对一口水井,每次最好只取一瓢饮,而不要企图一次把一口井的水喝完。有了这种策略思想,才可能把课文教得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现在的阅读教学,恰恰是在这个策略思想上出现了较多的偏差。不该花力气的地方,或者说只要花很少力气的地方,或者说本该别的学科花力气的地方,我们却花了太多的力气。比如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读一两遍就明白了,可是我们却不厌其烦地问来答去,不厌其烦地播放课件,不厌其烦地拓展再拓展,做了许多无用功。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教学重点,学会把力气花在读写说明文的能力上。
,
教师还更应充分认识“写”的重要性。“写”,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学写说明文,更是学生的难中之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读中学会这样一个指导策略,把阅读教得简明些,留出时间让学生练笔。
(二)精心设计练笔项目
说明文的练笔,一要紧扣从阅读中领悟的表达方法,二要紧密结
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学习《鲸》一课,可设计如下练笔:介绍一种外型特别大的蔬菜、水果或动物,如你见过的大西瓜、大冬瓜、大南瓜、或大象、大水牛、大鱼……能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它大到什么程度,写好一段话。练笔的目的,主要是初步学习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
又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可设计如下练笔:如果要介绍几种新书包或几款新型文具盒,你会怎样构思文章的思路?请拟一个简要的提纲。练笔的目的,主要是模仿课文如何用并列式的结构来说明事物。
再如学习《松鼠》一课,可设计如下练笔: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的片段。如小猫玩球,小狗啃骨头,小鸡吃虫子,小鸭戏水,水牛洗澡,小鱼吐泡泡,小猪睡觉打呼噜,等等,句子里面要含着喜爱之情。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课文在说明事物时可融人人的感情。
做到以上两条,课堂练笔一定会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