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1653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5.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乐理基础第一课声音的由来和特征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由来和特征- 能够区分不同音高和音长的声音- 能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美感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敲击、拉弦、吹奏等方式2. 声音的特征:音高、音量、音色、音长等3. 听觉感受音乐的美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演奏乐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兴趣2. 演示:示范使用不同方式产生声音(敲击、拉弦、吹奏),让学生观察和听觉感受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特征,并归纳总结4.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乐片段,要求学生区分不同的音高和音长5. 欣赏乐器演奏: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欣赏并表达感受6. 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声音的观察和感受能力2. 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3. 对音乐片段的听觉辨别能力4. 对乐器演奏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教学资源1. 视频:演奏乐器的视频、不同乐器演奏片段2. 音乐片段:不同音高和音长的音乐片段第二单元乐器与练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教学目标- 掌握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乐器演奏方法和技巧- 能够简单演奏一种乐器教学内容1. 乐器的分类: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2. 乐器的演奏方法:指弹、吹奏、敲击等3. 乐器的特点:音色、演奏难度等4. 简单演奏一种乐器:学生自选乐器进行简单演奏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乐器图片,引起学生对乐器的兴趣2. 乐器分类和特点介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乐器演奏方法介绍:示范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4. 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练和演奏5. 演奏展示:各小组轮流演奏所选乐器6. 小结:总结乐器分类和演奏方法,引导学生对乐器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评估1. 对乐器分类和特点的理解2. 对乐器演奏方法的掌握程度3. 演奏展示的表现和技巧教学资源1. 乐器图片2. 不同乐器演奏示范视频3. 各种乐器供学生选择进行演奏的实物。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d2f7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3.png)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1. 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难点:1. 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的分析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五、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进行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唱、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欣赏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如《乌苏里船歌》、《赛马》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七、教学重点:1. 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八、教学难点:1. 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的分析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九、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进行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唱、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最终5篇)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4931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9.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最终5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
(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
单元教学目标.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
3.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
(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
(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教师可采用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
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
语言质朴、真挚、感人。
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
2023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e73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a.png)
2023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九年级音乐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和乐理等;3. 掌握音乐演奏技巧和音乐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 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研究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2. 音乐基础知识- 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程、节奏、节拍等;- 研究音乐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研究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技巧。
3. 乐理- 研究调式和音阶的相关知识;- 研究和弦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研究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4. 创作-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达音乐知识和技巧;2. 演示:教师示范音乐演奏和创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3. 合作研究: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交流和分享音乐经验;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材2. 音乐相关专业书籍和资料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发言;2. 作业评价:完成的音乐作业和题;3. 考试评价:音乐理论考试和音乐演奏能力测评;4. 创作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表现和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总共分为16个单元,每个单元约1-2周的教学时间,具体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以上是《2023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要内容,具体教案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技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7662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7.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教学设计《游击队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来背唱《游击队歌》。
教学重难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视频《咱当兵的人》,师生一起跟唱,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
(军旅歌曲大多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
)2.介绍作曲家和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听赏不同演唱形式的《游击队歌》①听赏合唱版本《游击队歌》,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南京大》《铁道游击队》等,联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②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旋律采用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的写作手法,节奏紧密、富于变化。
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生动刻画了游击战士坚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③聆听《游击队歌》(轮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
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区分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
3.学唱歌曲:①学生轻声视唱旋律,注意后拍起唱的弱起节奏。
②随琴用lu模唱旋律,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③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④学生跟琴唱词。
4.分析歌曲结构:①分析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B—A)②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节奏特点,接纳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旋律: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a5a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8.png)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文介绍了音乐教学设计的五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祖国情》(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爱我中华》,教学内容为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同时,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为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为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创设情景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重要性。
接着,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让学生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随后,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并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XXX和跳音结和起来。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讨论如何唱好这首歌,包括歌曲所歌颂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
老师总结说,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演唱时应该带着自豪和积极奋发的情感。
歌曲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XXX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要唱得情绪激昂。
在演唱时,要用欢快热情的声音,并且有感情地表达。
为了充分表现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老师展示了几个舞蹈动作,学生进行简单模仿。
然后,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自由歌舞。
同时,老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让分组学生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上节奏。
最后,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和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9db4e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0.png)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研究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XXX。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二)二次观赏,分析歌曲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表现:兵士的机智、灵活。
xx∣xx xx x xxx∣速率: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4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
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
在这里,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游击兵士抗战到底的决计。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产生了变化?55︱︱……··分析:①4433 3 22 2︱……②44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力度:①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②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两段学唱(1)掌握歌曲的节奏《游击队歌》的节奏生动、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兴旺的活力,具有鲜明的举行曲风格。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4cb7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17(人音版)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第二单元《西北放歌》(二课时)第三单元《曲苑寻珍》(二课时)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二课时)第五单元《月光》(二课时)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第一课时《爱我中华》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
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
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014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d.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编写的音乐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节奏与表现、即兴创作、音乐与生活、音乐传承。
本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1. 课程目标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技巧;•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探索并发展创作能力,创造个性化的音乐作品。
2.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2.熟练掌握音乐表现技巧,如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强弱、明暗等;3.学会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4.探索即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个性化的音乐创作。
3.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该能够:1.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并独立进行欣赏;2.提高音乐表现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表现技巧,自如地应用于音乐演奏中;3.掌握音乐创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个性化的音乐创作;4.培养合作意识,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作品创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单元一:节奏与表现第一章节奏的基本要素本章主要介绍节奏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的基本元素、节奏的掌握方法等。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了解节奏的基本元素,包括拍子、节拍、拍子型等;2.学习节奏掌控的技巧,如练习节拍的感受,合理安排呼吸;第二章发声的基本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发声的基本技巧,包括发音、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强弱、明暗等。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了解声音的属性,学习发声基本技巧、呼吸技巧等;2.进行声音练习,掌握声音尺度的基本规律;第三章音乐的表现技巧本章主要介绍音乐的表现技巧,包括音乐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段、音乐作品的评析等。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各种音乐情感的对照;2.练习运用声音表达音乐情感,进行音乐作品的表演评析;单元二:即兴创作第一章即兴创作的要素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即兴创作的要素和方法,包括节奏和音高的组合、律动与和声、乐曲结构等。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7a54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4.pn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回响、节奏的尺度感课时1 音乐走红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走红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特点-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节奏的特点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引入(5分钟)- 利用乐器演奏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节奏的规律。
2. 导入(5分钟)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音乐走红的概念和背景,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探究(15分钟)探究(15分钟)- 分别教授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特点,并引导学生手拍、口唱进行练。
4. 拓展(15分钟)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乐器演奏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5分钟)总结(5分钟)- 总结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特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音乐走红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四分之三拍和三分之四拍的节奏特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单元演奏与合奏的乐曲课时2 合奏乐曲《欢乐颂》教学目标- 了解合奏乐曲《欢乐颂》的特点和背景- 掌握演奏乐曲《欢乐颂》的技巧- 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演奏乐曲《欢乐颂》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难点- 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引入(5分钟)- 播放《欢乐颂》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2. 导入(5分钟)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合奏乐曲《欢乐颂》的特点和背景,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3. 探究(15分钟)探究(15分钟)- 分组演奏《欢乐颂》,教授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
4. 拓展(15分钟)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奏,通过合作演奏乐曲《欢乐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e5406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1.png)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欣赏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如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s》。
2.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
3. 让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二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2.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乐曲等。
教学步骤:1. 教授旋律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等。
2.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或乐曲。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相互欣赏和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创作并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
第三章:音乐演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演奏各种乐器的曲目。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2. 练习演奏曲目,提高演奏水平。
教学步骤:1. 教授钢琴演奏技巧,如指法、节奏等。
2. 让学生练习演奏一首简单的钢琴曲目。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相互欣赏和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第四章:音乐理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音阶、和弦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6dee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5.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九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确定学生的研究目标和提升点- 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二、教学内容- 九年级音乐上册包含以下内容:1. 音乐鉴赏和欣赏: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提升音乐欣赏能力2. 声乐表演: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域的拓展3. 乐理知识:研究乐谱和音乐基本知识,培养音乐素养4. 乐器演奏:初步研究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曲目三、教学设计1. 教学活动- 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组织声乐表演课堂,让学生研究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 利用乐理知识教学软件、练册等辅助资源,引导学生研究音乐基本知识和乐谱阅读- 提供乐器演奏课程,让学生接触和研究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2. 教学资源- 选用优质的音乐录音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多样化的感受音乐风格和流派- 准备适合九年级学生的歌曲和乐谱,供学生研究和演唱- 配备乐理知识教学软件、练册等辅助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基本知识- 准备各种乐器和乐器演奏相关的教材和曲目四、评估与反馈- 设计定期的音乐考核,评估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供更全面的评估和激励机会五、教学过程管理- 确定课堂纪律和参与要求,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平衡- 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困难,做出相应调整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584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a.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九年级音乐上册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而编写的一本音乐教材。
本教材以“音乐与我”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素质,涵盖了音乐知识、音乐鉴赏、音乐创造等方面的内容。
2. 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单元一:自我启示——认识音乐•单元二:生动情景——音乐审美体验•单元三:身临其境——音乐中国行•单元四:汇聚天地——民族音乐•单元五:律动乐章——古典音乐•单元六:奔放激昂——现代音乐每个单元包含了若干个知识点,通过阅读、听歌、演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3. 教材特色九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材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音乐素养培养。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素质,旨在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融合多种学习方式。
本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通过听歌、演奏、创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本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助力学生在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贯穿音乐文化。
本教材的内容涵盖了中西方音乐的经典作品、音乐文化背景、名人故事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点:•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等。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音乐创作。
•了解音乐从开始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背景。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正确地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能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现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音乐创作和排练。
•能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和风格进行鉴赏和评价。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情感目标:•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dfbb2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7.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音乐素养与音乐教育”。
1.理解音乐的概念,并掌握音乐的种类和特征;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征;2.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3.能够通过鉴赏音乐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音乐的种类和特征;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难点1.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2.提高认识水平,培育学生音乐素养。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音乐欣赏;3.学生参与式教学。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对音乐的概念、种类和特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讲解。
第二步:理论学习1.让学生看视频,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征;2.通过PPT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步:音乐欣赏1.选择一段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从声音、节奏、旋律等方面去感受音乐;2.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音乐的元素。
第四步: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对音乐的历史和文化方面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背景和文化底蕴。
第五步:拓展通过简单的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第六步:让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感受,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设计适当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2.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水平,通过理论教育和音乐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种类和特征,加深对音乐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理解。
同时,在课程的最后,学生还能够通过创作来表现自己,加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db74e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5.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材)一、课程目标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乐曲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 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方法;3. 研究音乐鉴赏和欣赏的技巧;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涉及的音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2. 乐器演奏技巧:钢琴、吉他、小提琴等;3.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音乐创作和表演。
四、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趣的音乐鉴赏活动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研究。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音频、视频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内容和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彼此间的研究和交流。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
2.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题和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3. 考试评定:定期进行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的考试,对学生的研究成绩进行评定和总结。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音频、视频材料;3. 音乐乐器和器材。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将按照以下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八、教学反思本教案将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材)》的大致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收获。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7b9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3.png)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总体教学目标在本学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1.理解音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学习如何演唱一些知名曲目;2.学习分析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种风格;3.探究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特点和发展历程;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内容单元一:音乐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发声、呼吸、节奏等;2.了解声音产生的科学原理,能够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形象地理解声音的基本性质;3.学习演唱常见的民歌、流行歌曲和古典歌曲。
教学内容1.声音的产生:以简单的实验方式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音乐演唱技巧:介绍音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实操训练;3.民歌的演唱:学习和演唱几首中国传统民歌;4.流行歌曲的演唱:学习和演唱几首知名的流行歌曲;5.古典歌曲的演唱:学习和演唱几首古典歌曲。
单元二: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种风格;2.掌握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对复杂的音乐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1.音乐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种风格;2.音乐分析:介绍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分析几首典型的音乐作品;3.音乐欣赏: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音乐魅力。
单元三:音乐文化研究教学目标1.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特点和发展历程;2.探究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3.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深入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音乐文化介绍:通过PPT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2.时空穿越之旅:通过音乐作品的串讲,让学生穿越不同的时空,感受不同时代和文化的音乐魅力;3.音乐与文化:探究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元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3a14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f.png)
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第一课: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目标:了解音乐的概念和音乐的特点- 教学内容:- 音乐的定义和音乐的四个特点- 听取不同风格音乐,讨论其特点和感受- 教学活动:- 学生听取多种风格的音乐,描述其特点和感受- 分组讨论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展示讨论结果- 教学评价:- 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感受的表达准确和全面第二课:乐谱和节奏- 目标:研究乐谱和理解节奏- 教学内容:- 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演示和研究-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乐谱的基本符号,跟着乐谱演奏简单乐曲- 音乐教师演示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学生模仿演奏-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演奏简单乐曲- 学生能辨别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第三课:音高和音程- 目标:了解音高和音程的概念- 教学内容:- 音高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不同音程的演示和研究- 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声音和声带的练,感知音高的变化- 音乐教师演示不同音程的乐曲,学生模仿演奏-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感知音高的变化- 学生能辨别不同音程的乐曲第二单元:音乐鉴赏第一课:音乐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目标:了解音乐的分类,并了解一些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不同音乐类型的代表作品欣赏- 教学活动:- 学生观看音乐视频,研究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听取不同音乐类型的代表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描述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学生能通过音乐欣赏准确分辨不同音乐类型第二课:音乐的情感表达- 目标:研究音乐如何表达情感- 教学内容:- 音乐情感表达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听取不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讨论其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学生观看音乐视频,分析其中情感表达的手段- 听取不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讨论其情感表达效果-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描述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学生能通过音乐欣赏感知和理解情感的表达第三单元: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第一课: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 目标: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和过程- 教学内容:- 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音乐创作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分组进行简单音乐创作活动,分享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表达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学生能通过音乐创作展示个人创作能力第二课: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 目标:了解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教学内容:- 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音准、节奏、表情等- 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演练,互相观摩和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表演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学生能通过音乐表演展示个人表演能力以上是九年级音乐全册的教案大纲,共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若干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a88fd7a1c7aa00b52acbf5.png)
九年级音乐导学学计划安定区仁化学校赵光照九年级音乐导学学计划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
八年级这几个班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初三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使用教材及本学期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
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
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方法与措施一、教学方法: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音乐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班到(6)班的音乐教学,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
这方面要正确引导。
本班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材分析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
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6、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7、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
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
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7、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9、适当进行唱歌基础教学,教学生以正确方式呼吸发声。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游击队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卡片教学方法:欣赏,模仿,视唱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节奏型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X X X X X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
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节奏练习4/4 O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 |三、学唱歌曲1、认识调式、调性(F调和4/4拍的意思)4/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
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4、学唱歌谱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8、歌曲背景简介四、课堂延伸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保卫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重点)2、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难点)3、初步了解作品的来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不要仓促)二、了解黄河:1、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2、老师播放“黄河”的录像。
课件: 黄河录像3、(同时问)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例如: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评价)4、关于黄河,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及时评价)5、老师再为同学补充(课件:黄河流域图)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6、、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
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
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
(呼应学生所说)7、看,这个女孩站在母亲河面前,思绪万千,假如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想到什么?8、对,女孩对黄河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但同时又回忆奶奶曾经告诉她的一个故事,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板书:光未然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板书:选自《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保卫黄河歌词)9、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词,想一想,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0、学生回答。
板贴:《保卫黄河》师: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
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
作曲家冼星海(板贴:冼星海曲)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二、初听歌曲: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好)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
(课件:播放全曲)3、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雄伟、激昂、热烈。
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4、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三、分段欣赏:第一部分: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课件:复听歌曲第一段)2、学生回答(板书:齐唱)3、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前两乐句,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课件旋律线)5、范唱第一遍教师指旋律线,请同学们注意歌曲歌词的高低变化。
(教师手势遥指,无伴奏范唱)6、教师小结: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
7、范唱第二遍教师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请学生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没有前奏)。
8、演奏第一遍学生轻唱歌词9、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准确!老师要为大家的演唱加上前奏,这段前奏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听一听,加上前奏之后,在那些字的演唱上加重了语气?(教师弹琴范唱)10、学生回答,(课件字变红色)风、马、黄河、黄河。
11、看老师指挥演唱歌词。
12、老师为大家加上歌曲的前奏,仔细听,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机动(看老师的指挥,思考: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一种:在高处,但无力。
一种:低处,有力。
)1、学生选择、判断。
2、教师小结: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二部分:1、欣赏第二部分,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2、(课件第二乐段)有几个声部演唱?(课件:两个声部)3、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课件:先后演唱)4、师讲解“轮唱”知识点。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轮唱。
(课件:轮唱)5、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板贴:二部轮唱)6、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7、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强调重拍)8、老师为你们加钢琴伴奏,你们自己进行二声部轮唱,可以吗?9、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
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